接下来的几天,家里都在收拾“残局”,光还村里借的碗筷、座椅板凳什么的都要一天。完了还要去亲戚家拜年,爷爷要在家陪亲戚,杨小贝刚回来不熟悉,人都不认识的,所以出去拜年还是以二伯和老爸为主。家里面刚办过事情,今年过年是不会有什么客人来了,杨小贝主要还是在家烧饭、洗衣服、照顾月母子。说起来还真是辛苦啊!她也是农村里长大的,算是从小苦过来的,可是那个时候哪像现在条件这么艰苦!
首先没有水。家里每天都要去河里担水,至上挑三担才装满家里的大水缸。姑姑们没出嫁的时候,家里的水都是她们挑的。杨小贝试着挑了一下空木桶,也有个一二十斤重,那扁担把肩膀硌得生疼,更别提装上水了。现在都是每天一早由二伯或者老爸把水给她挑满。这是用来烧饭、喝水。至于洗菜、洗衣服之类的,就只有到河边去洗了。那滋味……
每到这个时候,杨小贝都泪流满面地怀念家里的热水器。哪怕是有一双塑胶手套也好哇!最好是带绒里的……千金难买早知道。箱子里拉拉杂杂一大堆的东西,现在都排不上用场。而她现在最需要的,只是一双塑胶手套而已!砸开冰面直接在冰冷刺骨的水里洗洗涮涮,简直就是反人类的酷刑有木有!每次冻得手生疼生疼,碰都不敢碰一下。回家要使劲的烤火才能缓过来。照这样下去不出多久,这手就得生冻疮。
22 艰苦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家里还有个奶娃……尿不湿这种东西现在不知道有木有被发明,反正才几天大的平哥,唯一的工作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由此产生的是数不清洗不净的尿片。还不能堆了一起洗,用大人的旧衣服制作的尿布不是无限多的,一旦脏了得赶紧洗出来,放在火炉傍边烤干,否则就要有无布可换的危险。有的时候一个不好,厚厚的褥子也被尿湿了,整个床上被褥都要拖出去洗,简直悲催。
什么?你说在家烧水洗?前文有说,这个年代柴火也是需要精打细算的。虽说靠山吃山,山里人家不愁没柴烧。可是柴火会自己长脚跑到家里吗?前年秋天摞起一大垛柴,都是直接从山上砍回来的。要烧火的话,还要拖出来晒干,再用稻草扎成一个个的小把子,才能放到灶头里面去烧。这种事情也是女人家的活,要是哪家的男人在扎柴把子,会被别人耻笑的。会过日子的妇人,早就利用农闲的时候码了很多捆预备着烧。而杨家之前只有二伯母一个,她又是出了名的锅里等着了才会去拉柴火的。这次家里办酒席扎好的柴把子都不够烧,还是从大伯那边拿了几捆。等事情一过,简直是一穷二白,什么都要杨小贝准备起来。
老爸仗着年级小,也不管那么多。帮着她扎了一些。但是大多数还是要由她一个人完成。好吧!这个时候需要一副劳保手套……山上砍下来的柴,都是些灌木、茅草、荆棘等等,粗糙自不用说,关键还时不时有木刺。扎的时候需要用力扎紧,否则很容易散开不好烧,这时要么被茅草割伤,要么被木刺刺得鲜血淋漓的。从小做惯的人,手心都有一层茧子,倒没有什么。可怜杨小贝的一双手才过了几天,就已经被剌得不成样子了。饶是用代购的名牌护手霜也没有什么卵用。
其他的诸如烧饭、喂猪之类的事情,也都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一天忙活下来,也没有多少时间空闲。杨小贝也不是真的娇气小姐,哪怕再苦再累,也咬着牙坚持在做。她总不可能跟才20岁的老爸撒娇,让他帮忙做。虽然后世只要她一埋怨水冷,老爸就赶紧接过去洗。可是现在他白天要出去,晚上回来点着油灯还在看书。平时无论什么活,包括洗尿片都会抢着帮她,也不管别人说男人不能做这些。杨小贝也不忍心再叫老爸帮忙,她还想老爸好好看书,考上大学呢!
爷爷和二伯是大男子主义惯了的,这些事情在他们眼里天经地义就是女人做的。要让他们烧个饭,那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倒不是不疼杨小贝,看她没干过活的样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让她下地。就家里的小事做做好咧!而且挑水、喂牛、打猪草这些脏话重货都帮着做了。还能咋样呢?她出生的人家,就是这样穷苦的,这些让她吃不消、感觉到辛苦的工作,芳姐、丽姐她们才十多岁的女娃都是驾轻就熟,做惯了的。没道理她这么大的姑娘家,在家里坐着等长辈们来做。所以虽然被虐的龇牙咧嘴的,杨小贝并没有怨天尤人。命运就是如此,哪怕转换了时空,是你该承受的,就是你的。老天并没有亏待你,只是让你做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呃……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来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又一次经历冰水洗礼的时候,杨小贝被冻得咬牙切齿的,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安慰自己,被帮忙的老爸听见了,笑得不行;“小妹你古文学得不错啊!活学活用!”的确,农村的日子是很艰苦,小妹从温饱不愁的大城市,突然回到这里干这些,一定很辛苦吧!虽然她说自己在浦海过的一般,可是决定不可能做这些家务活的。看小妹的手就知道的,这几天都被冷水泡得又红有肿,上面还有很多小口子,是收拾柴火的时候被划伤的。杨启泰心疼妹妹,但是他除了尽量帮她做一些,并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环境。他只能默默地告诉自己,努力,再努力一些!一定要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改变家庭,也才能让父亲、妹妹等亲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说起学习,杨启泰有了兴趣,问道:“小妹,你读的是卫校,将来是要当医生吗?”“编故事”的时候,杨小贝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在浦海念的是卫校。其实如果有人较真就比较麻烦了,毕竟学校都是有档案的,学历也不可能编造,街头三、五十元办个毕业证的日子也还早着呢!她后面想想这个BUg挺多的,正好老爸问起来,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其实吧,因为收养我的阿婆去世,我着急回来,已经退学了……”
杨启泰吃了一惊,没想到读书这么大的事情,小妹说放弃就放弃了。可是责怪她也不行,毕竟她变得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以上脑补中),想要回家找家人也是正确的选择。“那你以后有什么想法呢?”他不禁替妹妹着起急来,女孩子不读书,只有等着嫁人,妹妹这么优秀(并不是),怎么能就这样嫁在乡间呢?除非……
“小妹,那你还回浦海去吗?”杨启泰毕竟还年轻,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不回,阿婆去世后,房子也被政府收回了,我回去也无处可去。再说,过去这些年阿婆并没有办正式的收养手续,我的户口也不在浦海,读书也都是算旁听生,连档案都没有的。”杨小贝故意表现得失落的样子,把杨启民心疼坏了。
“那咱就不回去!等节后乡里上了班,让爹带着你把户口补上。”至于学习,一来他也不清楚杨小贝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打算开学了去问问老师。二来,如果小妹可以继续读书的话,学费也是不能解决的难题。杨启民自己开学的学费,还是这次家里办酒席收到份子钱,外债都没还,先紧着这头了。
23 打算
看见老爸被自己的谎话弄得方寸大乱,杨小贝感觉自己真是罪孽深重啊!没办法,撒了一个谎,就得不停的为了圆这个谎而继续撒下去。她赶紧打乱老爸的沉重思考,“没事的哥!我年纪还小不着急,等过好年上了户口,我有其他的打算。到时候再接着读书也行!”她早就计划好了,当务之急,是要趁马上就要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的契机,把家里的经济搞上去,让大家不再为了钱财而担忧。然后看情况自己还是要再去学校学个文凭出来的,这个时候的文凭可比后世含金量大多了,有此机会最好还是弄个比较保险。
1978年12月的一天,寒冷、饥饿、困苦的十八户小岗村农民冒着生命的危险按下手印,将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单干。此举受到中央的重视与支持,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当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今年过年,大家也都隐晦地说起这些。“分田到户”,每家每户都要分到自己的田地,对农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土地了。但是上面的政策还不是十分明朗,具体到丈量土地,分配等等细节问题,还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到时候到底是怎样的,谁也说不清楚。
相比大家憧憬中带着忐忑的期盼,杨小贝清楚的知道,今年上面就会确定实施第二次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内就到开始落实下来,进行前期的测量、土地普查。明年就要正式分田到户。老爸还在读书就匆匆忙忙结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要成户,才能分配到相应的水田、旱地、山地、宅基地、自留地等等。这个时候农民的狡黠和算计,也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老爸没有成婚,他就只能分配到自己名下的一亩三分地,那肯定是极不划算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