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俏七零 (微微安心)



大伯母的关注点又不一样,这小姑子手里看来好东西多的很,你看给小孩梳个头也能拿出这么好看的卡子,不知道什么宝贝儿,亮瞎眼了。她拉过芳姐一边赞叹,一边研究。芳姐从多次惨痛的经历中锻炼出敏锐的直觉,赶紧说要出去给爹看,挣脱她妈跑了。哼!当我不知道呢,这么是又看上我头上的好东西了,又要哄我怕弄坏了帮我收着,然后又被锁箱子里去了。再拿出来又会到了妹妹头上。芳姐暗暗下了决定,等一下把发卡还给小姑,下次再过来带,看妈怎么好意思开口!

大伯母小的时候穷怕了,养成藏东西的习惯。什么都舍不得用,舍不得吃。给孩子们置办的衣服鞋子,新的拿出来穿一下就被收着,等孩子们破破烂烂的衣服穿得不能再穿了,拿出来一瞧,都小了已经穿不得了。两个小的无所谓,反正哥哥姐姐不能穿正好给他们——这年头置衣服也的确只会给大的做,仔细着穿,小了就给下面的孩子穿。大伯母也总是这么想,把芳姐和她哥就害惨了,每次都被气得够呛。

两个人得了夸奖,又趾高气昂地在屋里屋外转了一圈,收获了一堆惊叹,不少婶子阿婆拉着夸好看,最年长的王婆眼神不好了,摸着细细的辫子跟旁边的人讲:“我们小的时候,地主家小姐也是这样梳着头,我们还偷偷学着编。后来解放了,就没人梳这些花样啦!”芳姐得意的说:“小姑说这个是公主头,比小姐头还好看呢!”王婆咧开没牙的嘴笑了,“你这女伢子,要是早几年,可不敢说这话!”芳姐不懂,大人们都是从那个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年代过来的,闻言又是一阵感慨。

自从毛主席他老人家走了,四人帮垮台,这两年日子倒是好过了些,政策也不那么严了。大家伙聚在一起,总免不了要说说年景。龙椅上面由谁坐跟平头百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大家伙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饭,小孩能不能读书。杨家的小小子今年要考大学,听说那就跟考状元似的,厉害得很。哎呀!这日子还是有盼头的!这十里八乡多少年了,也没有人考出去过,投身在农村,就一辈子脸朝黄土被朝天的土里刨食。这要是能考出去就是吃商品粮,是城里人了!这种吸引力对农人来说毋庸置疑。

鄂北多山,大都是穷苦的。但是越是这样越让人们重视学业。这个作为农村人唯一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机会。后世的高考大省,鄂北永远是数一数二的。竞争如此激烈,让每一个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孩子都心有余悸。而杨启民这一届,应该算是这帮学子的始祖了。前年才恢复高考,去年基本上都是前些年积累的社会考生。连应届生都避开了锋芒。到了今年,估计形式更加严峻,这独木桥,不好过啊!

杨启泰从小就会读书,他身体瘦弱,农活一样都不上手,换成别人家的小孩都要被凑好几顿了——什么都不会做,怎么上工挣工分,怎么撑起家业?而大家包括杨老汉,对待杨启民都是宽容的。没一把子力气,农活不精通,都没什么关系,反正他会读书,到时候不会做个农人。但是只有杨小贝知道,老爸的高考是以失败告终,而且极其遗憾的是只有3分之差。这期间除了残酷的激烈竞争之外,也有其它原因。从小没有出过远门,高考的时候是到异地考试,老爸虽然会读书,但是乡下少年猛的一下到了陌生的地方,心里压力也大,状态不稳定,发挥失常了。

连老师都非常替老爸惋惜,担心家里穷爷爷不同意他复读,还特意到家里来说明情况,想让他再复读一年。爷爷也没有拒绝,但是老爸自己放弃了。后来杨小贝读书的时候,总是不刻苦努力,老爸也跟她说起这段心理旅程,让她知道人生中的那些遗憾,是没有办法补救的。

当时杨小贝很天真的问爸爸:“为什么不去复读呢?明明就差了一点点,再复读一年的话,肯定都能考上大学的!”说这话的时候,她因为厌学逃课回了老宅,爸爸找到她后,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说起了这段往事。

那时他们父子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天气明媚,鸟语花香。而爸爸的语气却像秋风般的萧瑟,“我当天晚上偷偷大哭了一场,也是十分不舍,但是家里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你爷爷还是没有放弃让我继续读书,但我已经是20岁的大人了,不想再厚着脸皮让家里举债供养我了。”爸爸的自尊心极强,高考失利后,爷爷并没有一句责怪他,他心里却更难受,又想到如果再读一年,还是考不上呢?他执拗地决定不考了,直接去读了“大中专”。

后来兜兜转转了一辈子,爸爸学的是医,却做了老师。后来还是自己开诊所,却又因故被查封。他满身才学,最后却心灰意冷回家当起了农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和转折,就是这一年的高考。他把这段经历说给杨小贝听,不过是想让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自己不努力抓住时间学习,到时候就会抱憾终身。

21 家常

杨小贝并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只是替他感到遗憾而已。等到后来混了个中专出来,出门打工的时候,明明能力更强,却因为学历得不到晋升。因为学历,只能从事门槛低的销售工作。而其它兄弟姐妹上了大学,做的都是轻松高薪的工作。她在浦海打工十多年,除了升为店长,就没有更多的成绩了。那个时候再想想父亲当时的谈话,说不后悔真的是骗人的。

虽然如此,想起当时她发自内心的对父亲的学业感到可惜,他却这样回答:“世间的事情总有两面性的,如果当时我考上了大学,肯定就不会和你的妈妈相亲、结婚,也就不会有你了啊!”他说起这些倒是有点调侃的意思了。不过显然这是事实。正是因为这年高考没有考上,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在乡下早就到了结婚生子的年岁。所以当年就经人介绍认识了母亲,次年结婚,再过一年杨小贝就出生了。那个时候父亲的大中专都还没有毕业呢。

那么问题来了,杨小贝重回79年,第一时间就拿定主意要帮忙老爸弥补这个遗憾,保证他考上大学的。可是如果事情顺利的话,老爸真的成了大学生,这个时候的大学生户口关系就上去了,到时候毕业都是包分配。妥妥的吃商品粮,变城镇户口了,哪里还会像后世那样急急忙忙地相亲、和老妈结婚?如果他们不能按照原来的轨道来生活,就不能结合,不能生下杨小贝。虽然现在她还是属于未出生,“不存在”的状态,也不能意味着她穿越一次,就把自个儿折腾没了吧?

这个真的是个悖论。如果不帮助老爸,她穿越最大的执念就没有,穿越的意义何在?如果帮助老爸完成心愿,又有很大的可能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杨小贝纠结了一下下,干脆不去想了。穿越大神的设置规则如何不是她这个凡人可以揣摩的,还是走一步算一步,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芳姐和丽姐收获了一堆羡慕嫉妒恨,得胜归来。这回可是跟杨小贝一点隔阂都没有了,挨在她身边一口一个小姨,一口一个小姑的,亲热的不得了。在村里的其他女娃,还有远处亲戚家的孩子眼里,杨小贝也成功升级为“别人家的小姨”,真是的,自家怎么就没个走丢的小姨呢?小的几个也巴巴的过来要梳好看的“公主头”,把杨小贝缠得哭笑不得。还公主头呢,头发都没长齐,就想着漂亮了。无奈只好翻出来一些花花绿绿的包装纸、卡片什么的,好不容易给这帮小萝卜头糊弄过去。

“洗三”酒只摆一天,还算是比较简单的。老家讲究这些老规矩,门道特别多。像结婚酒,前前后后要摆三天,前期还要有很多礼节。过寿要2天,正日子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摆正席。丧葬就更不用说了,从停灵到出殡、头七、五七、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一趟又一趟。每年都为了这些在走亲戚,还不能不去,不去就是失礼。现在还好一点,大家随礼也就是意思意思,到了后世日子好过了,礼金也水涨船高,每年在农村份子钱都是一项庞大的支出,让人不堪重负。

晚上还是按照中午的流程,流水席吃完,再把客人都恭敬地送走。离的远的几个老亲,还要留宿。像姑婆他们,年级大了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要住上一两天再走。于是还要安排晚上的床铺。好在杨家早就有所准备,在大伯那边备好了两张床,把亲戚们去安顿好,都已经晚上十点以后了。

家里简直跟打过仗一样,一片狼藉。姑姑们也累坏了,收拾收拾,拉扯着玩疯掉的几个孩子各回各家去了。丽姐死活不肯走,要留下来跟小姨一起睡。杨下贝有些尴尬——她都多少年没有和别人同床共寝了,而且还是跟一个孩子。不客气地说,半夜她会不会把人家踹下床去,还是个未知数……丽姐只管撒娇,大姑倒是发现杨小贝的为难,她也没多想,一声令下,让丽姐过去和芳姐一个被窝睡去。这下正好,两个平时就好得跟什么似的,立马把下姨抛到一边,手拉着手回那边屋上睡觉去了。至于她们俩晚上疯到什么时候,大过年的,也不用像平时那样有干不完的农活,就随她们去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