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墨尔本,算到爱 (飘荡墨尔本)


  英语言国家的日本餐厅菜单的“用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源自于日本人对自己文化的强大的自信。
  有好多学人学英语学到最后都是哑巴英文。
  就是能看不能说的那一种。
  这些人多半是觉得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只会说一口中式英文,所以就不好意思开口说话。
  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人的英文发音,比日本和印度人之类的亚洲很多其他地方的人要好很多。
  日本人学英文,时常都是用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来注音的。
  所以很多日本人的英文讲起来和日文是一个调调的。
  中国人就算是发音再不标准,也是跟着音标学的英文。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本人不会取一个地道的英文名字,就是用自己的本名。
  可中国人很少会用自己名字的拼音当做自己的英文名字,非要取一个“地道”的老外的名字。
  用了拼音的少部分人,还要经常担心自己的名字老外念起来不够标准。
  这件事情和不敢开口说英文,归根到底,还是同一个原因:不够自信。
  但这种不自信,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事实是,不能拿自己的英文和老外的英文比,要拿自己的英文和老外的中文比。
  老外说怪腔怪调的中文的时候,有人会笑他吗?
  你多半不会,还会赞赏老外的努力。
  同理。
  中国人说怪腔怪调的英文的时候,外国人也是没有理由会笑的,不仅如此,还会欣赏你学习他们国家的语言的能力。
  中国人觉得英文学得好的,要么一口地道的美国腔,要么更高大上一点的伦敦腔。
  但语言就只是一种沟通的工具,只要人家能听的懂就足够了。
  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新加坡人的英文普遍都很好,但一听就能听出是来自新加坡的。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所以呢,没必要担心自己的英文发音,有空没空自信地说两句。
  再怎么说,咱的英文发音要比日本人好太多了,咱的英文水平也比老外的中文水平好太多了,不是吗?
  中国人去国外开中餐馆,很少有人敢在英文的部分直接上拼音的,深怕老外会看不懂。
  日本人不一样,人家就用日本的念法写在那里。
  你如果喜欢吃日料,你就得知道人家的表达。
  这也是为什么,像寿司Sushi,生鱼片Sashimi,芥末Wasabi,和榻榻米Tatami这样的说法,早就已经把全球各地的食客的大脑都给洗过一遍了。
  在日本餐厅,牛肉火锅叫Sukiyaki,涮涮锅叫ShabuShabu,诸如此类的。
  这种翻译法,就好比是开在英语言国家的中国餐馆,把牛肉火锅翻译成Niurou-Huoguo。
  和中国人很少有自信用拼音做自己的英文名一样,中国餐馆也很少有自信这么翻译的。
  可这才是我们的文化啊,为什么就不能叫Niurou-Huoguo呢?


第130章 骨瓷
  “所以,你以后是打算长期在City的这家店待着了?”颜滟问鲍鲍。
  “对啊,原来的那家店有Veronica在,现在已经很稳定了,说起来我的咖啡拉花还是跟她学的。”鲍鲍回答颜滟。
  “你不就是因为看上Veronica的拉花,才把人家从Manchester Press那边给挖过来的吗?怎么记得你之前还说过,Veronica的冲调水平很一般,就只有拉花比较在行,没有吗?”颜滟还不知道Veronica已经成长为那家店的经理了。(注1)
  “我可以和她学拉花,她当然也可以和我学操作了。”鲍鲍和Veronica多少有点互为师徒的意思。
  一杯好的咖啡,研磨、萃取、冲煮、创意,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现在的世界咖啡师大赛,因为前三个步骤已经被研究得很透彻了,很多时候获胜的关键已经开始放到创意上面了。
  创意咖啡其实和分子料理的概念有点相似。
  这几年的世界咖啡师大赛,也会出现分子料理里面最常使用的液氮之类的辅助材料。
  当然了,如果能在萃取和冲煮方面有一些突破的话,就能更容易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注2)
  “太好了,这样以后就不用为了喝一杯鲍大师的咖啡,时不时地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了。你原来的那几家店,实在是太远了。”对于活动范围基本不会离开city的颜滟来说,能让她跑这么远去喝一杯咖啡的,一定是真爱。
  “你对'时不时'的定义还真的是够宽泛的,你一个月能来两次就了不起了吧。”鲍鲍无情地揭穿了颜滟。
  “话不能这么说啊,你的咖啡厅开业之前,我一个月有离开City一次没有?
  我要不是为了去你那里,我压根就不需要买Zone1+Zone2的公交年卡好吗。
  像我这种只在市中心生活,连车都没有买的人,去你那里一次容易吗?”颜滟是绝对不会让鲍鲍有“冤枉”自己的机会的。
  比较早年的时候,墨尔本的公交系统有三个区,Zone1、2、3区。
  1是中心区域,2区是周边区域,3是偏远地区。
  现在2和3并在一起了,除了中心区,其他的所有地方都算是2区。
  鲍鲍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放在现在是2区,要换做几年前,那就是3区了。
  “容易啊,多的是每天从你的咖啡厅那边到City来念书的人。”鲍鲍继续揭穿颜滟。
  “哎,早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我连一两次都不去了,明显表错情。
  我就在家里的沙发坐着,鲍咖还不是一样会把咖啡煮好之后送到我手上?
  我每个月,辛辛苦苦跑去店里,居然还要被嫌弃,这真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颜滟开始感叹。
  “你怎么没说狗咬吕洞宾呢?”鲍鲍觉得今天颜滟的用词有点过于“文雅”了。
  “谁说我不说的,我就是停顿一下,喝口水而已,你干嘛把我接下来的台词都给抢走了?”颜滟提出抗议。
  颜滟本来还很担心,她回国几天,没有人看着鲍鲍,会不会让鲍鲍开始胡思乱想。
  现在看来,就算没有她看着,鲍鲍也是把主要的心思都花在了马上要开业的这家店里面。
  选豆、烘培、研磨,外加培训员工,什么都是亲力亲为,寄情于工作的鲍鲍,看上去,整个人的状态还不错。
  “你的台词这么多,还怕被我抢走一句两句的吗?”鲍鲍摇了摇头,让颜滟不要这么“小气”。
  “好吧,看在这台词也不是太关键的份上,就姑且原谅你这个想要抢戏的配角吧。”颜滟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大方”的。
  “你知道骨瓷吗?”鲍鲍忽然问了颜滟一个奇怪的问题。
  “骨瓷?那不是很常见的东西吗?现在连超市都有的卖吧?
  骨瓷应该就是把骨粉放到烧瓷的过程里面。
  这样做出来的瓷器成色好,还比较不太容易碎。
  最早的时候,好像是英国人在模仿景德镇的薄胎瓷的时候,无意中发明的。
  勉强也算得上是唯一由西方人发明的瓷器种类了。”颜滟喜欢收集瓷器。
  不是以收藏为目的的那种收集,纯属为了“好马配好鞍”。
  对于颜滟来说,做什么样的菜,用什么样的瓷器,就像喝什么样的酒用什么样的杯具,是一样重要的。
  可鲍鲍向来是不关心这件事情的,还经常鄙视颜滟去到哪里,都要买几个盘子之类的东西回来,打包易碎品,是一件非常占行李箱空间的事情。
  所以颜滟不知道鲍鲍为什么会忽然问起这个问题。
  “原来确实是有这样的瓷器啊。西方人的想法果然不太一样。”鲍鲍若有所思地说。
  “什么意思?”颜滟不知道鲍鲍刚刚话里面的意思。
  “前几天,有人和我说,现在欧洲流行把亲人的骨灰做成瓷器来保存,有做成餐具可以天天用的,也有做成饰品可以一直戴在身上的。”鲍鲍解释了她自己刚刚的问题。
  “啊?骨瓷用的基本上都是牛骨粉吧,欧洲流行用人的骨灰?”颜滟觉得难以置信。
  “不是说市面上卖的瓷器,就是私人定制,算是一种对自己爱的人的的哀思吧。”鲍鲍继续解释。
  “所以你是想要把沈汐的骨灰做成骨瓷?”这是颜滟很长一段时间,第一次和鲍鲍提起沈汐这个名字。
  “没有,我是刚刚才听说的,如果早一点知道的话,当时可能会有这个想法吧。”鲍鲍没有回避颜滟的问题。
  “这样吗?太夸张了。
  你等一下,让我想一想~
  我觉得,我大概是不太能够接受这样的纪念方式的。
  思念一个人,在心里面想就好了,非要戴个骨灰制品在身上,或者做成餐具拿来吃饭……
  天哪,这大概太西方了,我觉得,东方人的接受程度应该不会太高。
  反正我是肯定没有办法理解的。”颜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慎人的纪念方式。
  “是吧,好像确实是有点另类的纪念方式。”鲍鲍若有所思。
  …………………………
  注1:
  Manchester Press是一家藏在墨尔本的Rankins Lane小巷里面的咖啡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