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初中有早读和晚自习,因为村里没有和她作伴的女孩子,她姥姥家是周楼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和她同班,智慧姐晚上就住在姥姥家。


第145章 七月十五鬼过节
  队里的西瓜彻底的卖完了,由于中间的一场大雨,好多村的西瓜提前摘了,韩屯的晚西瓜卖了个好价格,差不多都是五分钱一斤卖的。
  大舅早上出去卖西瓜,回来时就拐到张集窑厂,给悠悠家捎一车砖瓦。一来二去的,竟然把所有的砖瓦都捎了回来。由于姥姥给队里推销西瓜,价格还高,村里人没一个说闲话的。
  这次拔瓜园悠悠跟着桂萍玩得开心过瘾,看见个小西瓜,不管大小都摘下来,放到地头上,因为开学了,瓜地里孩子少,她俩摘了一大堆。
  二爷帮她们推回家里,一家得有好几十斤。姥姥坐着往外挑,把大的都挑了出来,切碎了喂猪。悠悠不明白,“姥姥,大的不好吗?”
  “大的外皮都硬了,腌好也咬不动,这种拳头大小的正好。”
  悠悠瞪眼了,大的都是自己摘的,当时还自豪的不行,到处跑着找大个的摘。
  瓜园清理出来,队里组织人员全部栽上了白菜。先不说挑水挨颗的浇,每天的早上还得用大点的苘叶盖上,傍晚再揭开。
  连着盖了三天,第四天阴天,又下了一场透雨,人们才松了一口气。“今年的白菜保活了。”
  生产堤外的绿豆成熟了,一簇簇的黑角顶在上面,得一个个的往下摘。绿豆秧不到一尺高,弯着腰摘绿豆,一会的功夫,就累得腰疼。
  摘绿豆孩子们也能干,桂萍和四栓、景云都去了,悠悠跟着她们去玩。
  头上顶着大太阳,一人两行往前摘,篮子满了就倒在地头上的麻袋里。
  孩子们个子矮,摘起来还好些,大人就不行了,长时间弯腰不舒服,走两步就站一会,捶打着腰放松一下。
  桂萍看见,也学着拍了两下,有人就问她:“桂萍,你那是打啥那?”
  “你们不都拍打这里吗。”桂萍还奇怪那。
  “俺那是腰疼,砸两下缓缓,你拍的这啥劲啊。”
  “俺也腰疼,也砸两下。”桂萍大声的喊。
  一群妇女笑的东倒西歪,“俺的个小姑奶奶,你有腰吗?你的腰在哪啊,指给俺们看看。”
  桂萍也茫然了,“你们都有腰,俺咋没有?”
  “小孩没腰。”有人大声的告诉她。
  桂香呵斥她,“赶紧摘,到头了接下咱大姐。”桂萍抬头看见她大姐挺着个肚子,摘的很艰难,也不说话了,赶紧往前摘。
  绿豆熟得快,三天就得摘一次,悠悠虽然没有跟着摘,但看到别人累的那个样,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中间休息的时候,悠悠问大舅妈,绿豆咋不和大豆一样,等都熟了一块割,摘绿豆太累了。
  “傻孩子,绿豆角不一块熟,熟了不摘就炸角,绿豆粒小,落到了地里就捡不起来了,可不得赶紧摘吗。
  一起熟的也有,那叫明绿,产量比这种羊角绿少一半还多。羊角绿豆一亩能见(收)二百斤,明绿一亩才见七八十斤。”
  为了这一百多斤的产量,人们不怕辛苦,廉价的是劳动力,高尚的是品德。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鬼节,人们都在这一天上坟祭祖,焚烧纸钱,不像清明节三天内都可以祭奠。
  关于这个传统还有个说法,姥姥给悠悠普及了半天的鬼节常识。
  这里的传统是一年有三个鬼节:清明节、农历的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
  清明节以后,天气转暖,地里的活计也开始了,人鬼殊途,为了方便人们干活,老天爷就关上了鬼门。所以,上坟祭祖得在清明节前三天以内进行。过了清明节,鬼门关上了,烧再多的纸钱亲人也收不着。
  十月初一地里的庄稼都收回家了,天气也凉了,人们一般不下地了,老天爷就打开了鬼门。因此,十月一祭祖要在以后的三天进行。提前了,鬼门没开,送的纸钱再多也收不到。
  从清明节到十月一这半年的时间,鬼门都是关着的,人们怕去世的亲人缺钱花,就焚香叩求老天爷开恩,在七月十五这天开一天鬼门,让世间的亲人给他们送些纸钱。由于这时地里的活计较多,就只开放这一天的时间。
  悠悠听罢哑然失笑,这是哪路大仙脑补出来的,那么的人性化,完全迎合了人们的各种需要。既不影响生产,又符合人们的心里需求,让人们适时地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上午志远上学时,带来了一碗熘熟的鲜枣,外皮还是青的,只有楴边红了一小片。悠悠吃了一个,刚有甜味。
  “哥哥,还没熟那,不好吃,你别让舅妈摘了,熟了再吃。”
  “不是摘的,它自己落下来的。”志远随口回答。
  姥姥看了一眼,顺口说了一句:“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过的真快,高粱该晒红米了。七月十五趟花颗,也该拾棉花了。”
  悠悠记住了姥姥的话,下地的时候,特意看了一眼高粱,果然,大大的高粱穗上已经泛红。
  棉花更是喜人,长长的枝干上,花桃结得像蒜辫,仔细观看,确实有咧嘴的了,露出了白白的棉絮。
  谷子垂下了沉甸甸的头,黍子开始发黄了,春地瓜的秧下已经有了露头的红薯,桂萍说那叫露头青。大豆颗上结满了豆荚,看来收获的季节快到了。
  农历的七月十八,是处暑的节气,天气还是很热,高温仍然在三十度以上。
  “姥姥,您不是说立秋奥热十八天吗,今天处暑了,咋还这么热。”悠悠拉着姥姥问。
  “秋老虎,秋老虎,天不热庄稼咋着供粮食,秋天热了收成好。”好吧,为了庄稼的丰收,为了人们的利益,姐忍了,不忍也没法子啊。
  这个年代别说空调了,电扇也没有,就是有也没用,村里没有高压电。晚上还可以进空间,白天只好热着了。
  好长时间没去县城了,农历的七月二十一日,姥姥带着悠悠去了县城。
  罗新才这次手笔较大,把全县的收购站跑了个遍,收购废铜8000斤,一尺的长发1000斤,二尺的200斤,加起来一共是15000元。看来他的经济实力够强,一万多的货囤起来毫不费力。
  他妻子又要了150袋的头饰,两样货款相抵,姥姥给了罗新才15000块钱。


第146章 卖军装
罗新才告诉姥姥,他下步打算去附近的县里收购,路程远了,可能数量就比现在少了,怕耽误姥姥的事。
“兄弟,多点少点的没关系,你啥时收上来我啥时要,不急。”
听了姥姥的话,他明显的松了口气。“嫂子,去外县我得先打通关系,不耽搁您的事就行。”
姥姥把尼龙袜的样品递给王代娣,“弟妹,你看看这袜子咋样?”
王代娣接过去,一双双的看着,嘴里不住的发出惊叹:“真好,好看,结实,省事。”袜子的特点总结的挺全面。
罗新才也凑过去看,“嫂子,这袜子是好,俺们都要了,几个泼小子穿袜子可费了。”
姥姥笑了,“我准备让弟妹以后卖这种袜子,你随意穿。”
“我干,这袜子准好卖。不过,嫂子这多少钱一双啊?”王代娣兴奋地问。
“男女一样,都是一块钱一双。”
“真的啊嫂子,您没说错吧?男的和女的还是一个价?”她听了姥姥的回答,不敢相信,连着提了几个问题。
“真的,都是一样的价格,一双一块。”
姥姥这肯定的回答,使王代娣更加的兴奋。“真的啊,嫂子,那俺男女都要一千双,有不?”
姥姥爽朗的笑着说:“有,你要多少我都给。”
“嫂子,让俺两口子咋着谢您啊,给俺们带来这么好的营生,这比头饰还好。”罗新才也激动了。
“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套,行了,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下次来时给你们把货捎来。”姥姥谢绝了他俩的挽留,领着悠悠去了临水。
玉玉看到姥姥带来的衣服样品,一件件的试穿着,美的不行。连给她带来的袜子也顾不上了,这次男女袜各带了2000双。
听了姥姥说的风衣十二元裤子十元的价格后,李保国提出每种各要500件,上衣和裤子都是3000件。反派萌萌哒:男神我不劫色
他又问:“姐,男装是什么样的啊?”
“男装没找到合适的款式,以后再看吧,反正也买不了多少。”
李保国有点失望,商量着说:“姐,您还能搞到军装吗,要不男装咱卖军装?”
“倒是可以,不过量不会太大,买卖军装犯忌违,咱犯不上。”姥姥还是有顾忌。
“姐啊,您这胆忒还是没看透。大街上那么多穿军装的,十件有九件是买的,从来没见那个部门管这事。现在,城里的小年轻谁没件军装。”李保国开导姥姥,对买卖军服毫无顾虑。
“那我就给你弄一批,先500套吧。”姥姥算是应下了。
“姐,您要是有渠道,尽管多弄些,咱不卖别人也卖。不用担心,兄弟我保证您没事,有什么事情兄弟自己担起来,绝不连累您。”李保国就差拍胸脯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