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男方家的人就劝:“不是咱不买,上海咱可去不了。”
  女方家的人也随和:“能来县城就不错了,咱就是问问。”
  这里的冬季,男人带帽子,女人顶围巾。买帽子和围巾的人挺多,把柜台围严了。
  围巾还好点,就两种方巾,棉线的和腈纶的。花色一样,腈纶的厚实鲜艳些。棉线的0.72元,腈纶的1.08元。柜台里挂着样品,大家看好了,指着样品告诉营业员,拿出来就行。
  帽子就得戴上试好了才能买,买一顶帽子,大了小了的得试好几回。幸好现在就两种帽子,单的和棉的。
  棉帽子大人孩子就一个样式,蓝色的栽绒帽子,就是六七十年代有名的火车头帽子。由于和军帽款式相同,又叫“**帽”。棉帽的价格,大小号不同,从1.60到2.50元。
  老太太的帽子是黑色的金丝绒的圆帽,就是笑星赵大叔在小品中扮演的老太太,带的那顶标志性帽子。老太太的帽子有松紧,不分大小号,1.80元一顶。
  姥姥看着柜台里的帽子和围巾,说:“以后天冷了,咱也得进些帽子和围巾,人人都离不了。”
  悠悠想到自己的商城里,腈纶围巾特别便宜。就对姥姥说:“姥姥,您别要腈纶的围巾了,咱商城里有。”
  两点批发部刚开门,娘俩就进去了。悠悠放开量的要,各种棉帽都是100顶,棉线的围巾500条。姥姥怕卖不出去,和悠悠商量:“咱买完再来,不用要这么多。”
  悠悠不这么想:“那多麻烦啊,卖不出去我放到商城里,一个能卖好几十。”
  姥姥立马安心了:“我咋把这茬给忘了,要吧,多少都行。”
  在批发部里,悠悠还发现了一种好东西,就是塑料的暖水袋,有大小两种,大的五块,小的三块。
  农村人都睡炕,用不着暖水袋,不过出门揣怀里个,还是挺舒服的。悠悠缠着姥姥,要了十个大的。
  坐上客车,悠悠从商城里的怀旧商铺,拿出来几条腈纶围巾,比批发部里的大了一圈,料子也厚实,价格才0.50元。
  姥姥先给自己挑了两条,天蓝色和月白色,美滋滋的顶在头上。悠悠看了直撇嘴:“真丑。”被姥姥听见,挨了一巴掌。
  为了改正自己的错误,悠悠在商城里找了好久,最后看好了一种羊绒的机织长围巾,和电影《红岩》里**的长围巾差不多。
  找出条藏蓝的给姥姥围上,又拿出个小镜子,递到姥姥跟前:“您老瞧瞧,这围巾才叫漂亮。”
  姥姥仔细的看了一会,用手摸着围巾。“悠悠,织一条这样的围巾,得用一斤多毛线吧,我咋觉着这围巾连半斤也不到啊。”
  悠悠挺佩服姥姥的,观察力可真强。“姥姥,这是羊绒的,当然轻了。它可比羊毛的暖和多了,一条就2800元。”羊绒在后世又称“软黄金”,价格比黄金都高。
  姥姥现在和原来不一样了,凡是商城里的东西,价格再高也能接受。
  “怪不得这么舒服,多拿几条出来,家里人一人一条。”这秋风打得,一点都不心疼。
  “姥姥,还是我的眼光好吧。”悠悠没忘邀功。
  “嗯,你眼光是好,可价格也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快三千了你能卖不着好的。”姥姥这话说的,咋听也不像夸人。
  嫌贵还要,悠悠认命的开始选围巾。三舅俩口子和爸妈的是卡其色,大舅妈和二舅妈是酒红色,四位老人的是藏蓝色,大舅和二舅的是深咖啡色,悠悠和智慧姐的是艳丽的中国红。
  悠悠还给自己、智慧和智茹,找了个配套的一把揪的帽子,帽尖上顶个绒绒球。拿出来戴在头上,伸到姥姥跟前:“好看吧,可暖和了。”
  结果就是:“小孩子一人两个,赶紧的找出来,该戴了。”
  得令,接着找吧。现在适合男孩子的毛线,只有宝蓝色的。也别挑了,除了昊昊、志远、志亮三个大些的孩子,男孩子一人两顶宝蓝色的毛线帽。
  胜男舅妈接过姥姥给的围巾,围上就看出好了。“姑,这毛线真好,轻巧还暖和,您没少花钱吧。”
  姥姥没告诉她价格,“碰巧了,看着好,就一人买了一条,咱自家人戴,又不准备卖。”
  舅妈也说:“这围巾好是好,还真不好卖,买点毛线就能织。估计也没人舍得,这织起来得一斤多毛线,够件毛衣了。”
  回到家里,姥姥把围巾和帽子分给了大家,最高兴的是智慧姐。


第185章 下雪啦
  “姑奶奶,谢谢您,俺再也不怕冻耳朵了。”智慧姐年年冻耳朵,又疼又痒的,非常难受。
  妈妈摸着围巾,问姥姥:“妈,我咋摸着和开司米毛线差不多,就是粗了些。”
  姥姥也说不清楚,只好把对胜男舅妈的话又说了一遍。农历的十一月二十是冬至,俗话说:冬至前后,冻破石头。从十一月初八开始,连着两个阴天。初十早上,鹅毛大雪飘了下来。
  悠悠睡的迷迷糊糊,听见姥姥说:“下雪了,下雪了。”
  她飞快地穿好衣服,趴到窗户上一看。哇!好美啊!外面的院子里一片雪白。
  姥姥刚打开院门,大舅就给悠悠兄妹送来三双草鞋。是用玉米棒子内皮做的,底子有二公分厚。鞋帮也较厚,外面用笔记本的塑料皮包着,内里覆着一层棉花。
  河滩里不种玉米,不过堤外的村庄种。玉米棒子的内皮,妇女们用来做草鞋,冬天踏雪的时候穿。
  大舅妈每年都给娘家要些玉米皮,给家里的孩子们做草鞋。
  悠悠穿上草鞋,轻巧又暖和,比后世的雪地靴还舒服。趁姥姥没注意,赶紧跑出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
  雪仍然在下,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在树姑娘身上,树姑娘好像披上了洁白的婚纱;落在房子上,房子好像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大帽子;落满了整个大地,大地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世界变得洁白无暇。
  悠悠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爸妈身上披着围裙,正在扫雪。听见悠悠的声音,一齐楞了,转过头来,看着悠悠。妈妈惊讶的大声问道:“悠悠,这又是在哪学的。”
  悠悠顿感凌乱,满腔的豪情随雪飘落,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这两口子真煞风景,没看到本小姐诗兴大发吗。
  这问的什么啊,一代伟人的名作,在这个时代,普及率多高啊,虽说咱年龄小了些,也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
  没好气的回答:“忘了,反正听人读过。”
  爸爸高兴了:“我闺女就是聪明,随我。”
  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一片又一片的雪花漫天飞舞,悠悠伸出手,接住几片雪花,想数数它有几个瓣,可小雪花一眨眼就化成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冰凉冰凉的。
  悠悠踏着爸妈扫出来的小道,往外走了几步,不一会儿,全身就落满了雪,成了一个雪人。姥姥赶紧把她拽进屋里,给她拍打干净身上的雪花。
  迪迪在炕上急得大喊大叫:“姥姥,给我穿衣服,我也出去玩。”手上紧紧拽着昊昊的衣角,不让他出去。
  昊昊也着急,跟着喊:“姥姥,您快点来。”
  姥姥给迪迪穿上衣服,“可以玩雪喽!”昊昊欢呼着。
  “弟弟,我们玩雪去!”悠悠迫不及待地跟着哥哥跑出去。迪迪出门就往嘴里塞了一口雪,立马又吐了出来。
  悠悠看的笑弯了腰。“甜不?”
  迪迪砸吧下嘴。“不甜也不咸。”说着还跑着。
  悠悠在后面跟着他,“我给你破个谜语:像糖不是糖,像盐不是盐,不甜也不咸。”
  迪迪张口就来:“这个好猜,是雪。”
  昊昊打头,兄妹仨都顶着个包袱皮,沿着爸妈扫出来的路,跑到大街上看热闹。
  走出大门,就看见村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村外的护村林,枝条全部变成了白色,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大街上真热闹,大人扫雪,孩子们跟在后面跑着玩。也不怕冷,用手捏个雪球,就在大街上打起雪仗来。
  一个雪球飞过来,一个雪球飞过去。手里没准头,扔到了大人的身上,被呵斥几句,还是接着扔。
  孩子们高兴地在雪地上蹦啊,跳啊。不管天气多么冷,雪下得多么大,孩子们冒着严寒,玩得可开心了!雪把这个世界装扮得十分美丽,雪也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没人组织也不记工分,家家都出来扫雪。一个早上,就把大街扫了一遍。
  雪下得越来越大,犹如鹅毛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使大地都变得白雪皑皑。
  扫过的地方,很快又落了一层。大伙都说: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好,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