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悠悠开眼界的是揣孩子的,不会跑的孩子,被大人揣在身前的怀里。外面用半大的被子包着,用一根长长的带子,上下绑了好几圈。孩子上身穿着小棉袄,头上戴着老虎帽,兴奋地东张西望。
揣孩子的不只是妇女,还有男人。冬天男的没活计,妇女得做衣服做饭做家务,男人就得揣孩子。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怀里揣着孩子,手上拿把扫帚,跟着人们扫大街。
大舅妈做的草鞋是真好。暖和还隔水,悠悠踩了一早上雪,鞋里一点也没湿,还挺暖和。
舅姥爷穿着他的羊毛军大衣,下面是军用棉裤。脚上穿了一双军用大头鞋,鞋底较厚,是黑色橡胶的,这是爱军舅舅给他的。
整个鞋面都是土黄色的翻毛牛皮,鞋腰是绿色的帆布,鞋腰较深,可以塞到裤腿里。大头鞋的里面是柔软的绵羊毛,穿着超暖和。
舅姥爷一米八多的个子,身材魁梧,穿着一身绿军装,尽管一身的伤痛,他时刻都挺直着腰板,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形象。
大伙看着他,都非常羡慕。“韩书记,您这双鞋是新的吧,爱军真孝顺,这都第几双了。”
没等舅姥爷搭话,爱国舅舅就接过去:“俺家老二过年带回来的新鞋,原来的那双在俺脚上,还真暖和。”
第186章 堆雪人
吃过早饭,不少人来代销点,不是买帽子就是要围巾,大舅也来趁热闹。
“姑,给俺拿个帽子,老二给的那个带了好几年啦,俺得换个新的。”
悠悠给大舅找了个大号的,自己找出个小号的卡在头上,确实暖和。
“小老妈妈”心细,一眼就看出来腈纶围巾的不同。解下自己顶的腈纶围巾,铺在柜台上就比开了。
“悠悠姥姥,你是在城里进的货吧,比张集卖的大了一圈,摸着也厚实。”
姥姥回答:“在临水批的,您不说俺还真没看出来,当时看着好就要了,还真没比过。”
“俺得给儿媳妇买个,年下送节礼时捎着。”
她刚说完,马上就有反对的。“‘小老妈妈’,您让‘高高三’单独跑一趟,别和节礼凑一块。您家带了,俺们也得带上,都是一个村的,传出去就是事。”
“高高三”也在,他激动得大声喊道:“娘,您再要两双袜子,俺一块送去。”
“小老妈妈”答应的爽快:“儿子,你能说动她年前结婚,俺出钱让你俩去趟县城。”
“高高三”说她:“您先把袜子买了,俺就去商量。”
等她走了,“高高三”冲着她的背影嘟囔:“想啥好事啊,房子都没盖,就想娶媳妇。”
大伙就跟着起哄,“爷们,她想好事不行,没你成不了事。”
“高高三”这才反映过来,难得的红了脸。
买好东西,大伙赶紧走了,都去地窖里学柳编,地窖两米多深,大家伙又挤在一起,里面的温度快二十度了,棉袄都穿不住。
大雪飘飘洒洒的下,时紧时慢。悠悠和迪迪在代销点里跟着姥姥,人来人往的,倒也不寂寞。
俩人不时的跑到门口,往外张望,外面一片白茫茫。风稍微大点,树枝上的积雪就随风落下一片,迪迪看见了,兴奋的大声喊叫。
爸爸隔上个把小时,就出来扫一次雪,代销点和卫生室门口,基本上没有积雪。院子里的路爸爸也扫了出来,悠悠和迪迪跟在他后面,来回的跑跳,热得头上冒汗。
迪迪偷着往雪堆里踩,一下就到大腿根,拔出腿来,棉裤外面沾满了雪,赶紧用手往下拍,一会就换了两条裤子。最后姥姥急了:“悠悠,不准领迪迪出去了。”
大雪到傍晚才停,这场雪下得真大,平地里有一尺多厚。家里人都忙着扫雪。
悠悠家住在村外的优势就显出来了,爸妈隔着西边的墙头,用铁锹把雪撂了出去,悠悠急得直打转。“爸爸,给我堆个雪人啊。”
妈妈大声的喊道:“不能在院子里堆,化雪再把你姥爷滑倒了,一会让你爸带着你们,去二爷家的宅子上堆。”
悠悠领了妈妈的指示,拿了个小铲子,喊着迪迪:“走,跟姐堆雪人去。”
昊昊听见,兴奋的抬起头来,迟疑了一会,还是低下头,接着扫雪。
悠悠带着迪迪去了二爷家的宅子,其实就在悠悠家南面,中间隔了条大街。
二爷家的宅基上盖着厚厚的一层雪,上面有好多的家畜留下的脚印。悠悠指着那些脚印,教迪迪:“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悠悠只记得这是小学里的课文,具体几年级的忘记了。
迪迪也不堆雪人了,跑着认脚印。大声的喊着:“姐姐,这个是小鸡画的竹叶,这里有小狗画的梅花。姐姐,啥是枫叶啊?也没有月牙。”
悠悠耐心的给他解释:“迪迪,咱村里没喂马,哪来的月牙。舅姥姥家喂鹅了,咱明天去看枫叶。”
“这就去。”迪迪说着转头就跑,悠悠只好跟在他后面。
舅姥姥家喂了俩只鹅,关在东边的院子里,现在已经回窝了。雪地里留下了好多脚印,迪迪兴奋的大声喊着:“姐姐,你看这是枫叶不?”
悠悠看着他指的脚印,“是,和画本上的差不多吧。”迪迪的观察力真好,是个细心的孩子,和他虎头虎脑的外表严重不符。
舅姥姥跟了过来,听了姐弟俩的话。对二舅妈说:“怪不得你妹妹家的孩子聪明,你看他们教孩子就是用心,下个雪也有说头。这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俺都不知道啥是枫叶。你也学着点,爱军没空,以后教孩子就靠你了。”
二舅妈说:“娘,俺听您的。要不俺在家里再住一年吧,孩子大些再去。”
“不能再耽搁了,志强过年就两岁了,也能离手了,你们年纪轻轻的,不能老是两地分着。现在有机会了,赶紧给俺走,趁年轻再要个闺女。”
二舅妈红了脸,羞涩的说:“娘,守着孩子那,您说的什么啊。”
舅姥姥爽快的笑着,“这才多大点的孩子,知道什么啊。”
迪迪看了一会脚印,想到堆雪人,就又往回跑。爸爸和昊昊已经堆好了一个,圆圆的身子,圆圆的脑袋,有半人多高。
悠悠跑进厨房,找了个胡萝卜,又揪了几个红辣椒。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辣椒往上弯着做嘴巴。憨态可掬的雪人,像是笑弯了嘴。
迪迪歪头看了一会,跑开捡了俩羊屎蛋,用手摁到胡萝卜上面。一上一下,歪歪扭扭的,他倒是高兴:“雪人有眼睛了,它睁开眼了。”
昊昊看了一眼,嫌弃地说:“真难看。”
迪迪霸气地说:“好看,我的雪人最好看。”
悠悠和爸爸、昊昊继续堆雪人,很快又堆好了两个,三个雪人站一排,最大的是昊昊的。悠悠安鼻子嘴巴,昊昊用羊屎蛋摁眼睛,比迪迪的工整多了。
等他们忙完了,迪迪在他的雪人前面,堆了一片大小雪球,正在数着。爸爸问他:“迪迪,这是什么啊?”
迪迪兴奋的大声回答:“这是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爸爸,您看我做的好吧。”
第187章 夯是石头的
悠悠数了一下,还真是七个。每个雪人都是两个雪球摞在一起,有的上面的雪球比下面的都大。
爸爸听了一愣,悠悠赶紧表扬他:“好看,这小矮人真像。”迪迪更来劲了,捡了一把羊屎蛋,上面摁俩,下面摁一个,眼睛和嘴巴都有了。
妈妈的喊声传来:“吃饭了。”
迪迪对着雪人说:“我去吃饭了,你们乖乖的听白雪公主讲故事。”
吃完饭,爸爸把迪迪堆雪人的事说了。接着问悠悠:“悠悠,你在哪听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悠悠还是老说法:”我在废纸里找的书上看的。”
说着,还把一本做旧了的格林童话,从一堆画本里找了出来,妈妈接过去翻了一遍。
越看神情越难看,她担忧的对姥姥说:“妈,您不能再惯着悠悠了,这样下去,早晚得出事,她也不小了,不能啥事都依着她。”
悠悠这才反映过来,现在安徒生和格林童话都是禁书,自己做的确实不对。就听姥姥说:“我也不太明白,看她喜欢就要了,废品收购站的同志也没说啥。”
最后,还是爸爸出头,“悠悠,你还小,不知道对错,有些书现在不能看。你看过批斗牛鬼蛇神吧,和鬼神沾边的都不行,这本书里讲的是神话故事,不光是你不能看,以后也不能给迪迪讲。
让外人知道了,咱家得挨批斗。现在,咱村里就住着县里的工作人员。你跟着姥姥出去,说话也得注意。”
悠悠赶紧认错:“我知道了”。
妈妈把他们装画本的箱子搬出来,一本本的检查,越看越惊讶。“看图识字,这卡片做的真好;十万个为什么,还是成套的那,可惜都没封皮了,不过内容不缺。
这还有本安徒生童话,也得收起来。这本唐诗三百首真好,有拼音还带注解,原来从没见过这种版本的,这是啥时候出版的,孩子看正好。可惜现在不让看。悠悠,你背的诗是在这书里看的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