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树叶也有说头,榆树叶另放着喂猪。柳树和槐树叶,放到柴棚里,留着喂羊。杨树叶比较硬,只能烧锅。
要是哪天刮风,树叶落的快,人们一天三晌呆在大堤那,一遍又一遍地扫着,恐怕被别人扫走了。寒风把人们的脸吹得通红,就这大家也不舍得回家。
自家除了悠悠和迪迪,全家出动,昊昊每天也跟着早起。每天下午,悠悠在家看门市,姥姥和姥爷都去扫树叶,来了买东西的,悠悠喊一声,爸爸就过来了,这就是在一块的好处。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直到树上的叶子落完,家家户户都堆了一垛树叶。人们还互相比较着,谁家的树叶堆小,大伙提起来,都带着鄙视:“那就不是过日子的人家。”
悠悠家的树叶垛堆得很大,毕竟家里有七口人,在村里算是人口多的家庭。其实,悠悠的空间里苜蓿多着那,就是没有树叶也够喂猪羊的。
可姥姥不这么想,她说:“咱得随大流,不能搞特殊。”果然,大家看着悠悠家的树叶堆,都说:“看人家这才是过日子的,院子都盖起来了,人家也没舍得闲着,还是早起晚睡的干。”
十月十六日,趁着张集集日,姥姥和悠悠去了临水,给李保国送去了1200件呢子大衣和3000套女装,李保国把138000元钱全部给了姥姥。仅仅半年的时间,他的流动资金达到了十几万元。
他说:“姐,您是不知道,玉玉穿着大衣出去到厂里转一圈,就收了几百件的预定款,俺这几天光在家收钱了。呢子大衣俺还是要少了,还得再要1200件。”
这次,悠悠带着姥姥去了那家回民的饭店,不光要了烧羊肉,还把他们的羊杂给包了。姥姥无奈的说她:“也不知道你咋长的,就爱吃这些无益的东西。”
俩人还去了百货大楼,买了四件男式的棉大衣,大舅、爸爸和姥爷、舅姥爷一人一件。并把丝绸柜台里的十床蚕丝被,二十对蚕丝枕套都要了。
姥姥还要了两批最便宜的真丝布,三元一米,一批玫红,一批翠绿,颜色鲜艳靓丽。姥姥感慨的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盖上真丝的被子。”
回去的时候,姥姥让悠悠把真丝布都收了起来。“现在还不能用,这东西太扎眼了。”又让悠悠拿出来四批和上次一样的碎花棉布,给舅姥爷家做床上用品。
现在天气冷了,小孩子开始穿棉衣了。悠悠找了几种适合孩子做棉衣的碎花布,一样二十米,给家里的孩子做棉衣。
到家后,姥姥把棉大衣给了大家,还有上次在平城给智慧姐买的棉猴,大舅妈说:“姑,俺正准备给她做件,您就给买回来了,她早晚上学,有了这大衣,就暖和多了。”
舅姥姥说:“你哥一件军大衣,跟宝贝似的,平时还舍不得穿,去公社和县里开会才穿。这下好了,平时就穿棉大衣。”
姥姥把布匹全部放在自家的东屋里,两个舅妈在里面忙活了两天,才把各家需要的床上用品做完了。接着,给孩子们做棉衣,先给悠悠兄妹做了,又给其他人做。
做好棉衣,看布还剩下好多,姥姥让她们接着给孩子们做罩衣,干净还方便。两个舅妈都说:“姑,原先连做棉衣都没布,那想到还有穿罩衣的时候。”
二舅妈在供销社买回来一些蓝涤卡布,给孩子们一人做了一条罩裤。
她说:“男孩子穿的泼,姑,您买的这纯棉布,一个月都得给磨烂了。涤纶布结实耐磨,还好洗,罩棉裤正合适。”
十月二十六,姥姥和悠悠把1200件呢子大衣,给李保国送了过去。看到姥姥,他爷俩那个热情劲,别提多高了。
“姐,可把您给盼来了,兄弟我断货两天了。这次可得多要些,您给俺准备3000件大衣,3000套女装。另外再要5000条条绒裤子,黑色和蓝色的各要2000条,酱色的1000条。
现在,天冷了,咱的条绒裤子好处显了出来。咱这裤子厚实还有弹性,里面套上条绒裤,暖和又舒适,比穿棉裤得劲,大家都说这样能过冬。
最近,买裤子的多了,就连上了年纪的人也有买的,说是这松紧裤腰,穿脱都方便。”
玉玉也说:“姑,俺还是要10000双袜子,5000条纱巾和500袋头饰,扣子就不要了。”
在悠悠家吃过中午饭,他爷俩就告辞了,急着去发货,看来他们的批发业务,已经开展起来。
悠悠把72000元钱收进空间,就拉着姥姥去了副食门市。进了冬天,家里天天白菜萝卜,悠悠早就吃够了。
幸好,集上有卖莲藕的,姥姥碰到了就买,能换下口味。虽然悠悠的空间里什么青菜都有,可是缺少合适的理由,没法往外拿。
第182章 条编培训班
悠悠坐客车时,看到临水城郊只有少量的大弓棚,根本没见到温室的影子,也不知道里面都种了什么菜。
副食门市青菜很少,就有芹菜、菠菜和甘蓝三种。价格比夏天高多了,每斤0.20元,和水果价格一样。
姥姥倒是舍得,每样样要了50斤。看到门市里有山药,0.15元一斤,就要了100斤。另外,土豆0.10元一斤,也要了100斤。山药和土豆放到地窖里,能吃一冬天。
果品门市里烟台国光苹果,0.30元一斤,一篓50斤,姥姥要了10篓。悠悠看见柜台里摆着的柿饼,挂着一层糖霜,才0.20元一斤,这可是好东西,让姥姥要了2篓,一篓30斤。
干果类还有核桃和大枣,核桃0.15元,大枣0.20元,价格还没有青菜高,这两样东西是用麻袋装的。姥姥一样要了一袋,红枣50斤,核桃100斤。
娘俩要的东西堆了一大片,不是篓子就是麻袋。有个营业员话特多,一个劲的问姥姥:“大姐,您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啊?”
姥姥实话实说:“俺家的孩子多,留着慢慢吃。”
看来她不信,高声的说:“没见过您这么疼孩子的,这都够买个大件了,谁家舍得让孩子们吃这些无益的东西。”
姥姥笑着,没搭理她,却指着悠悠说:“让你馋,听见了吧,人家营业员都看不过去了。”悠悠无奈的吐槽:这是什么事啊,卖东西的还怕顾客要的多。
回到张集,姥姥给了胜男舅妈一件酒红色的呢子大衣,舅妈非常喜欢,立马就穿上了。姥姥夸她:“胜男,这衣服你穿着是真合适,大气又高贵。”
胜男舅妈小声的打听:“姑,您这又是在黑市买的吧,多少钱啊?”姥姥告诉她:“批发60元一件,零售85元。”
胜男舅妈听了,“姑,这价真不贵,百货楼里的呢子大衣比这难看,还卖80元。多少件批发啊?”
姥姥告诉她:“5件起批,你要的话要是够5件了,俺给你捎。”
姥姥把买的东西,分开装到篓子里,一家给了一份,看着买的不少,这一分散,一家也没多少东西。
河工结束后,也进入了农历的十一月,低温接近零度,人们都穿上了棉衣,真的是在家猫冬了。
援朝舅舅请来了条编师傅,在村里举办了个柳编技术培训班。公社里非常重视,开班仪式的时候,县外贸局的领导和张集公社的领导全都来了。
仪式结束后,县外贸局一名技术人员,还有从簸箕刘村聘请的一名柳编老师,他们两个留了下来。
住在悠悠家原来开代销点的房子里,村里每人每天补助一斤二两小麦,五毛钱,让他们轮流在各家吃饭。
为了保持柳条的柔韧,干柳编在地窖里比较适合。村中央的空地上,挖了个两个大地窖,男女分开在地窖里干活。天气渐渐冷了,地窖里冬暖夏凉,倒是比较舒服。
往年一入冬,人们就躲在家里猫冬。今年有了个挣钱的营生,大家都热情的参加了进来。人手一把白柳条,编了拆,拆了编,技术越来越熟练。
悠悠家就姥爷去参加了,代销点换成姥姥守着了。不过,到了张集集日,姥爷就在家帮着看一上午。
十一月初五,胜男舅妈来了。“姑,您啥时候去临水啊,给俺捎二十件呢子大衣。”
说着,她拿出一沓钱,“姑,这是1300元钱,俺再要100双男袜。姑,俺头两天去县里学习,大家都相中俺的大衣了,托俺捎的,袜子也是她们要的。”
姥姥疑惑的问:“县城里应该有买袜子的,咋还托你捎啊?”
胜男舅妈说:“听说她们买的贵,男袜2.20元一双。”
“袜子家里就有,你自己挑吧,正好明天集,我去趟临水。”
这次去临水,东西就多了,3000件呢子大衣,3000套女式风衣,5000件条绒裤子。另外还有10000双袜子,500袋头饰和5000条纱巾,院子里放了一片。
姥姥看着院子里的货物,“幸亏买了个院子,这样方便多了。”
李保国更绝,他是用麻袋把钱装来的,现在的钱面额最大的十元,一千元一沓,三十万就是三十沓,这次的货款多,共计318500元。
现在,他和姥姥有了默切,没再当面点过货和款,不过也没出过错。不然,光这三十万钱就够数半晌的。有时候数钱数到手抽筋,也不全是享受。
搬家的时候,娘俩把装着钱的坛子,又埋到的新房子里。姥姥现在已经比较淡定了,基本上不问钱款的事情,过手就丢给悠悠。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