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也是刚知道它是什么,就给他解释:“兄弟,这还真是桃,叫油桃,比一般的桃成熟早。”
玉玉对着李保国说:“爸,俺就说是桃,您还不信,非说是李子。还是俺说的对吧,吃着就是桃味。”
李保国说:“怪不得叫油桃,可真贴切,这桃上面没长毛,油光闪亮的,像抹着一层油。”
悠悠听了他的说法,立时无语了,这脑补的还有根有据的。
玉玉看到新的玻璃丝袜子,就喜欢上了,忙着翻看各种款式的袜子。李保国把带来的包打开,和姥姥显摆他收的东西。悠悠趴在一旁,跟着饱眼福。
李保国带来6000快银元,36根金条,1300元的玉器。看到李保国收的玉器,悠悠哭笑不得。他是真的不懂玉,却秉承了一句老话:“庄稼老头不识货,专拣大的摸。”
除了姥姥给他说的手镯外,他收的玉器全部按大小论价,大的价高,小的价低。
其中有个玉镇纸,他给了60元。耳坠、吊坠等小物件,5元他都嫌贵,2——3元钱的价格,固然他也能收了起来。
其实他收的那些个头大的玉烟嘴、玉带扣什么的,还真不如2——3元钱收的耳坠、吊坠,那里面还真有好东西。有几个看着透亮碧绿的,悠悠看着像是玻璃种的翡翠,就单独的挑了出来。
“李爷爷,这几个好。”悠悠摊开的手心里,是几个绿油油的小挂件。
李保国看了一眼,“小孩就是喜欢玻璃球,你看着好,以后爷爷给你多收点,都给你玩。还有别的颜色的,爷爷都给你收过来。”
悠悠听了,顿时奥特了。爷爷哎,这是大白菜啊,您老随意的划拉着买。
等等,还有别的颜色的,好啊,悠悠万分期盼这李爷爷再给自己带来惊奇。
至于那些品质差的,也无所谓。现在的玉器,可都是货真价实的A货,最次的放到后世价格也得过万。
玉玉要了3000双女袜,2000双男袜。两下里算,姥姥给了李爷爷22220元钱,看到这个数字,悠悠笑的直不起腰。这数字和李爷爷收玉器的估价,还真般配,二啊。
玉玉阿姨后来弄明白了“二”的意思,想起今天的事情,才明白悠悠为什么笑成那样。曾疑惑的问:“悠悠,你那时咋知道啥叫二的?”
这段时间,李保国还收了好多的老家具,都放到了东屋里。悠悠看着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满眼冒星星,这可都是钱啊,堪比黄金。
姥姥要给他钱,李爷爷说:“姐,您给的那五千元钱还剩二千多,啥时候用完了,俺再给您要。”
真的不知道李爷爷是啥价收的,悠悠感觉这些家具,比自己卖的劈柴价破家具还上算。
姥姥跟着李爷爷去院子里看果树,玉玉阿姨带着悠悠去饭店订饭菜,还是去的上次的那个饭店。
进门,悠悠就看到有人来送鱼,正在过称,其中一条大鲤鱼,有二尺多长,还是活的。放在一个铁皮大盆里,蹦跶的周围都是水。
看见玉玉进来,老板娘开玩笑的说:“玉玉,你有千里眼啊,这鱼刚送到,你就来了。”
玉玉姨看到盆里的大鱼,就说:“正好,俺姑来了,这鱼俺要了,做成麻辣鱼,给俺送去。”
老板娘说:“玉玉,你几个人啊,这鱼十二斤还多,能吃得完?”
“没事,俺爹饭量大,做吧。”
玉玉安排好饭菜,就带着悠悠去逛百货大楼。百货大楼里人,比原来少多了,其实就是少了孩子,整个楼里显得安静了许多。
百货大楼逛的次数多了,就没意思了。东西基本和去年的差不多,衣服还是原来的款式。现在的衣服别说过季了,过年的说法都没有。一种衣服,流行十几年。从建国就开始时兴的列宁服,现在有谁穿上一身,还是高大上的存在。
玉玉领着悠悠从楼上转到楼下,什么也没卖,看到二楼的童鞋柜台,有大红的单皮鞋,她就要给悠悠买一双,吓得悠悠赶紧跑了。
硬邦邦的皮鞋,款式老旧,和大人的差不多,就是颜色艳丽些,悠悠才不受那洋罪那。自己脚上穿的,是大舅妈做的手工绣花鞋,舒服着那。
最后,玉玉阿姨还是给悠悠买了奶糖和饼干,又给她买了个大洋娃娃,强着塞到悠悠怀里,就带着她回来了。
第238章 摘杏
她一边蹬车子,嘴里还在嘟囔:“悠悠,你一点也不好玩,别的孩子喜欢的,你都不要。
悠悠啊,姨给你说,俺小时候,放学上学都拐到百货楼这里,为的就是看一眼玻璃柜台里的洋娃娃。
知道大人买不起,从来没敢说要过。到你这里,咋就不喜欢那。”
悠悠这才明白,她每次都给自己买娃娃的原因。
下午回去时,姥姥在副食门市买了几筐青菜,黄瓜、甘蓝、蒜菜、豆角。这里的青菜品种多,上市也早,好些菜村里都没有。
现在,村里住着个老首长,县里每周都给他送给养,村里人也跟着长见识,好多原来没见过的东西,最起码见到了。
油桃给全家带来了震撼,孩子们吃上了瘾。舅姥爷还真认识这东西,他看到就说:“秀芹,你咋买了这个,李光桃好看不好吃。又酸又涩,说是桃吧,真不如李子好吃。现在咱这里也有栽的啦?”
等他吃了一口,又说:“怪不得说要因地制宜,这李光桃栽咱这里,还真好吃。”
原来,舅姥爷在西北驻军时吃过油桃,在那里油桃因外表像李子一样光滑,但味道和口感都跟桃子相似,大家称它为李光桃。不过味道较酸,由于不太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很少有人生吃,多数用于晾制果脯。
只要有就好说,姥姥也算放心了。她老人家给的说法是:“这是别人给的,真没见门市里有卖的。”
第二天,娘俩先去了洪城。罗新才果然才起床,他一年到头的赖床,悠悠和姥姥坐车过来,他不是没起就是没吃饭。
县城的院子小,悠悠没栽油桃,姥姥就给他家带了一筐。罗新才和个孩子似的,马上洗了一盆,没吃饭先吃桃。
“嫂子,这油桃真好吃,明年你也给俺弄颗树苗,俺也栽上,这时候缺水果,正好让孩子们拉馋。”
王代娣说他:“是你自己拉馋吧,嫂子,孩子们还没他馋,吃啥都打着孩子的借口,其实是他自己馋了。”
罗新才一点也不在意,笑着说:“这不正好,就我自己落个馋名,你们娘们跟着享福。”
姥姥把带来的袜子给了王代娣,罗新才简单的吃了早饭,就把自己收的5000快银元给了姥姥。王代娣要了5000双袜子,姥姥给了他们一万元钱,就带着悠悠告辞了。
到平城时才上午十点,娘俩先回了自己家。姥姥也不嫌累,进家就去摘油桃,悠悠看她兴致高,就回到屋里,把炉子点上,开始打扫卫生。
等姥姥摘完油桃,已经十一点半了。悠悠从空间里拿出春节期间放进去的水汆丸子,加上木耳、粉皮和菠菜,做了个简单的炖菜,加上馒头,娘俩对和着吃了个午饭。
姥姥喝着悠悠泡好的茶水,心满意足的说;“姥姥算是熬出来了,吃上了俺悠悠做的饭。这一眨眼,孩子都长大了,昊昊都快跟我高了。”
姥姥去找杨奶奶,悠悠困了,就去炕上睡午觉。等她被姥姥叫醒时,杨奶奶已经走了。
听了姥姥说,杨奶奶收了3000快银元,24根金条,1800元的玉器。她也要了5000双袜子,姥姥给了她11080元钱。
杨奶奶收的玉器品质果然好,件件温润通透,让人移不开眼,都是精品。姥姥看了特喜欢,她说:“这些东西,都能传家,咱也不急着用钱,都放着吧。”
悠悠当然没意见,再说,至今为止,她还没在商城卖过一件玉器,这些得找个合适的机会,让姥爷给鉴定了,才能确定去留。
阳历5月底,河滩里的燕麦该收了。刚收完燕麦,苜蓿又该收割了,村里人这才信了援朝舅舅的话。
他们都说:“还真像援朝说的,这苜蓿一月一收。不行,过了麦,俺得去再抓几头猪秧子,到过年正好长成。”
收完苜蓿,正好到了芒种,学校里也放了麦假。今年队里的小麦,由于追了两次氨水,有些晚熟。不过各家的麦子都熟了,可以收割了。
悠悠家和舅姥爷家的麦子是一起收的,大伙都来帮忙,两天就完工了。舅姥爷做主,把收获的六百多斤麦子都给了悠悠家。
现在大舅家的几个孩子,除了智慧姐,几乎都在悠悠家吃饭。
看到各家的杏开始变黄,姥姥带着悠悠,一天转了两个地方,把城里自家院子里的麦黄杏摘了回来。
再等半个月,凯特杏就该成熟了,这种杏甜度较高,而且杏核没有苦味,可以生吃。孩子们一般吃完杏肉就把杏核砸开,立马就吃了。
以后,院子里的水果陆续成熟,看来娘俩每隔半个月,就得出去一次,专门摘水果。
悠悠栽的果树都是新品种,和现在的麦黄杏,还是有区别的。杏香浓郁,酸甜可口,悠悠一气吃了好几个。
姥姥看见赶紧叫停:“别吃了,杏可不能吃多了。它是热物,吃多了流鼻血。你给姥姥记住了:杏伤人,桃养人,李子行里抬死人。”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