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穿到补丁摞补丁,烂的实在是没法补了,不得以的撕开。稍微结实的大布块做补丁,碎布当铺衬打袼褙做鞋,布拉条子攒起来换针线。
农村的货郎,推着杂货担走村串巷,满大街的吆喝:“破铺陈,烂套子,布拉条子烂鞋底,换针换线了。”
拉土是重体力活,一会的工夫就热得冒汗,年龄大的民工敞开外衣,露出套在里面的海军服。
年轻的小青年爱面子,即便惹得头上冒汗,也捂得严实的,不想露出里面打补丁的衬衣。
年龄大的笑话他们:“死要面子活受罪!”
“臭显摆,冻着(感冒)就不上算了。”年轻的反驳到。
“俺们年纪大了,咋显摆都没用,你们小年轻的可得抓住机会好好的表现。”
“听说了吧,韩屯村时兴招女婿,要是被他们村的人看上了,你们就算是掉福窝里了,一步进入共产主义。”
“咱整天喊共产主义,谁也没见着,来这里后俺才知道,共产主义是真好。大伙看到了吧,他们村的食堂里,天天吃肉。”
“咱这两年过好了,年节能吃上肉,就满足的不行,从没舍得放开量的吃过。这两天碗里都是冒尖的肉,可算是吃过瘾了。”
“招女婿可不是随便说的,你们小年轻的都安生的,别做非分之想。”带队的干部特意的嘱咐道。
年轻人倒是听话,他们都说:“招女婿这事,俺们真没敢想。咱们这些远道来的,人家不摸底,能随便招女婿。
韩屯村招女婿,和咱们哪里不一样,得捡好样的挑。听说这附近村的人,都愿意到韩屯当上门女婿。”
“傻子才不愿意,他们村仨厂子,自己村的人不够用,在附近招了快二百的工人了。别看人家是村里的工厂,工资比县里的都高,多的能挣七八十块钱。”
实践证明,民工没一个傻子,表现好的不止是年轻人,年龄大的更加积极,工程进度比计划提高了两倍。
大家都会算账,有了地派车和毛驴,一天能干两天的活,工钱也是原来的两倍,一个月就能挣四十多元。
真正高兴的是滩区的人们,村台能在二月底完工,三月和四月两月的时间,足可以赶在麦收前盖上房子,好歹有个窝了。
韩屯村的男劳力,天天晚上聚在食堂里,商量建房的事情。这次国家统一垫村台,打乱了村里原来的宅基,建房前必须重新划分。
不论原来各家宅基的多少,国家是按照每户半亩的标准垫的,除去街道和胡同,每家的宅基也就剩四分了。
大伙还是喜欢悠悠家原来的院子,前后院把人畜分开,干净又卫生。可那种院子最少得七分的宅基,差了快一半的面积。
韩屯村子小,为了安全国家超标给垫的村台,也才六十亩,除去公用的面积,每户也足够七分。
可以后孩子成亲就没宅基地了,各家不仅男孩子多,大伙还想给女孩子招女婿。
村台方方正正,以后自己想垫都困难。不止是工程量大,安全就是个大问题。即便是挨着村台垫,也是最外围。
“老骡子”最先提了个建议:“悠悠家的宅基就是请民工垫的,今年民工干活快,咱们想多要宅基的兑钱请民工给帮忙,咱也按照国家的标准给钱。反正三月也是春闲,民工们回去也是闲着。”
她这里开了个头,想多要宅基的还真不少,有的一家多要俩处,全村竟然多出来五十多亩。
宝山的奶奶亲自报名再要两处宅基,她说是给四栓和五断姐妹俩准备的,让这俩孙女以后都招女婿。
“以后,俺宝山有仨姐姐帮衬着,也不算是独一了。”
韩道伟大致的算了一下,村台高7.5米,一亩村台就是五千方土,按照黄委的价格,每方土0.15元,一亩村台就是750元,一处宅基大约0.8亩,需要六百元。
即便是现在的农村,家里有六百元存款的人家,也算是富裕户,伍佰元钱就能盖一处三间砖瓦房。
第537章 老书记
这两年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可是支出也大,还都是生产必须的支出。
叉耙扫帚犁子耙,石磙唠石播种楼,仅地派车、大牲畜这两样,就得五百多元。
一千斤小麦加上一千斤高粱豆,两千斤余粮才卖五百多元,两年的时间家里存上五百多元,就算是好的。
六百元钱对于韩屯村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大伙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和工夫。
这么大的用工量,它就不是能靠钱办成的事情,必须依靠政府行为。
村干部们作难啊,全村新增的宅基和七五年悠悠一家垫宅基,差距太大了。
悠悠家的宅基两天就垫好了,新增的五十亩宅基,其实比计划内的六十亩村台工程量大。
六十亩村台大部分在原来的宅基上加高四米,一亩大约三千方土。新增的必须平地起,一亩五千方土,必须得一个多月。
村民们想的挺好:“咱缺人他们愿意挣钱,国家安排的也是两月的工期,这叫一举三得。”
韩屯村有电话,一举三得的主意先征求援朝的意见,他在村里人的心里,比自家当村支书的父亲,份量更重。
援朝果然不负众望,中间隔了一天,竟然亲自回来了。不仅带来了同意韩屯扩建宅基的好消息,还要带着村里人外出参观。
洪城的老书记地委李专员也来了,他看见悠悠舅姥爷就开玩笑:“老韩,你们要是给我盖套房子,我还来村里给你打工。”
“李书记,您来俺们全村欢迎,有您领着,俺们总是是找着致富路了。”
“老韩,你这话说的不实在,据我猜测,你们村应该都是万元户了,我可是来树典型的。
你也参加今年的全省工作大会了,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省里要表彰万元户,咱临水你们韩屯就是标准的万元村。”
韩屯村的群众都和李书记熟悉,听说他来了,大伙都赶到村办公室,看望老书记。
周围的群众听了,全都自豪的说:“李书记,别的俺们不敢说,要说是万元户,俺村还真的全部是,这得感谢您给的支持。”
“李书记,俺们先给您和老首长盖房子,您可别忘了来住。”
李专员高兴的回答:“好,你们既然都承认是万元户了,咱们就得有万元村的风采,我这次来就是带你们去参观的,咱们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富裕村,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大伙不是要建房子吗,咱们去参观下他们的楼房,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别说是农村了,咱临水还没有住别墅楼的。”
大伙更高兴了:“李书记,您说的两层楼房,我们虽然没见过,不过在电视上看过,太好看了,就是没想到俺们也能住。”
“不过李书记,楼房是好,可俺们不会盖,您也说了,咱临水就没有住别墅的,估计会盖楼的也不多。要是俺们全村都盖楼,您得给请师傅。”
李书记拍着韩玉林,笑道:“老韩,你这村支书没白当,群众都跟你学会耍赖了。好,建筑队我负责,你们准备好钱就行。
来的时候我可是问清楚了,盖套两间的别墅,最少得五千元,大伙可想明白了,别到时候舍不得了,放我的鸽子。”
周围的群众哄堂大笑:“李书记,您老把心放肚子里,给我们一万个胆,也不敢放您老的鸽子。”
万元户一下子拿出来五千元,有可能心疼舍不得。韩屯村的群众可不是万元户,而是十万元户。
用五千元买空调和冰箱,可能舍不得,建房子真没人会心疼。衣食住行中,人们最注重还是住房。
就连宝山奶奶都说:“李书记,俺本来想着先盖个院子住着,其他的等俩孙女结婚时再盖。您要是操心给俺们盖楼,俺家三座楼一块起。
俺闺女嫁到地主家没住上楼,俺孙女命好,赶上了新社会,俺要饭的后辈也能住楼房。”
不止是李专员,跟着来的地委的同志也倒吸气。
“要饭的能盖三座楼,这都一万五了。”
李专员张口就问:“老韩,你们村不会是双万元户吧?”
这个问题可真不好回答,欺骗领导不对,实话不敢说,村干部都看支书,宝山奶奶见状,挤着往外退。
急赤白咧的给自己解脱:“俺老太婆可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就是想着给孙女盖上楼,以后招来的女婿能听话。自家钱不够让俺三档给垫上,她们姐俩结婚后挣钱了再还账。”
大伙哄堂大笑,拿话挤兑她:“你老帐算的真好,既能落个好名声,还不用花钱,就不怕孙女作难,就这还想拿捏孙女婿。”
李专员他们也都明白过来:“还是老人家看的透彻,盖楼房得用大量的钢筋水泥和沙子,这些物资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有调控指标。家里孩子准备结婚的,最好搭上这班车。
地委今年全力打造典型村庄,你们韩屯要带个好头,用实际行动支持我的工作,也给援朝书记加分。”
看到李专员不再纠结村里的收入,韩屯村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再听到能有计划内物资,大伙更加激动。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