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附近滩区的村庄,黄河岸边全部被悠悠种上了苜蓿草,不过他们村的滩涂地最多百十亩,每户只能养三四头猪。
  韩屯和石庙村,由于黄河北移,滩涂地多达几百亩,为村民养殖提供的富足的饲料。
  像平城县的李村,黄河南移,村里的耕地都成了河底,庄稼种到了河沿边,苜蓿草都被他们锄干净了。
  养鸭子是靠的村前的千亩塘子坑,冬季喂苜蓿草粉。石庙村的塘子坑面积少,多的一家养十几只,还有好多人家没养。
  韩屯村正是靠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殖才能迅速的发展起来,家家收入居丰。
  要是让村民在养殖和住楼中选择,估计大家宁愿住平房,也不会放弃养殖。
  娘俩说着说着,不自觉的声音就大了,二爷年纪大觉浅,车子稍微的颠簸,就醒了过来。
  听了娘俩的议论,担心的问:“秀芹,俺没出过远门,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别墅。以前成天楼上楼下的喊口号,知道住楼是好事。
  可听了你刚才的话,俺咋猜思着不对劲。咱庄稼人不喂生灵(家畜)可不行,别说现在一年买几千块钱了,就是一年二三百块,也是笔大收入,够给家里置办个大件。”
  姥姥赶紧给他解释:“二爷,我就在京都见过婉莹的别墅,也没见过农村的楼房是啥样。就是觉得京都的别墅住着是好,可养生灵子不太合适。咱这不是去参观吗,到地方就知道了。”
  二爷也说:“原来养一头猪也没觉得咋着,这养的多了,家里的味道确实不好。特别是阴雨天,满院子都是猪粪的臭味。
  依俺说,盖楼还不如建个好猪圈,就像咱村里的猪圈那样,自动刮粪,自来水冲洗,干净卫生。各家再建个沼气池,做饭都不用烧锅。
  沼渣肥地比土杂肥好,一年清理两次就行,比天天出圈轻省多了。”
  得,娘俩纠结的养殖问题,被二爷一句话给解决了。要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实践出真知。
  悠悠由衷的敬佩:“老姥爷,您老就是高,境界高眼界也高,不愧是村里的家族长,领路人。”
  二爷紧张的说话都打别:“悠悠,现在可不行封建那一套,俺可不是啥家族长。要说领路人,你舅姥爷才是。”
  姥姥也不管悠悠正在开车,伸手照着悠悠的后背就给了几捶:“让你胡说,越大越没把门的。好好开车,大人说话小孩子少插嘴。
  不过二爷,悠悠说的也对,您老这想法确实好。”
  唉,咋又犯了这个年代的忌讳,家族长自解放后就被归入封建残余之列,属于被批斗的范围。
  虽说改革开放三年多了,可经过解放后三十多年的洗脑,人们的言论还是没放开,好多的话心里认可不敢公开的说出口。
  悠悠认命的闭嘴,可姥姥和二爷聊开了,话题就是各家建猪圈和沼气池,用工用料成本面面俱到。
  农学院给村里建猪圈和沼气池时,二爷全程陪同,各个环节门清。
  据他老人家估算,建成两个高标准的猪舍和一个小型的沼气池,得花费二千多元,能建一处五间主房的砖瓦院子。
  二爷发愁的说:“花费大咱村里不怕,沙子水泥和钢筋难办?全村人都建,用量太大了。”
  “二爷,这些物资都包在我身上,您老给大伙说声,尽管放心的建。”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姥姥话说的特有底气。
  悠悠商人本性使然,特别的肉疼,后世的环评要求严,这些物资供应充裕足可价格高啊。
  现在,这些物资属于国家调控范围,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缺口越来越大,计划内外价格差了两倍。即便是市场上的最高价,也比悠悠商城里的价格便宜。
  平时乡亲们用沙子水泥,都是托悠悠姥姥代买,姥姥全部按照国家定价收钱。
  每次倒腾这些货物,悠悠都喊亏本,姥姥就说她奸商,属貔貅的,只进不出。


第540章 典范村
  “一把铜钱就赚回来了,你存了一库房的铜钱,得懂得回报。”
  “秀芹,这和平时不一样,一家最多用十袋八袋的水泥。要是咱全村都建,数量就大了,除了砖瓦全部是水泥沙子,比建房子用量大多了。
  钢材的用量也大,不仅用钢筋,还得用钢板,听说钢材的差价更高。
  秀芹啊,你这次听二爷的,就按市场价卖。二爷知道你家在外面开着大厂子,可要按国家定价卖,你赔的也太多了。
  这几年让你带的,咱村里家家富足,说啥也不能坑自家的闺女,更不能亏你这有情有义的好闺女。”
  “二爷,让您老夸的俺都脸红。比起村里人来,俺做的这些算啥啊。
  二爷,俺和哥哥从小失去爹娘,是乡亲们把俺们养活的。俺在外遭了难,又是娘家人收留了俺全家。
  那十多年要不是乡亲们照顾,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
  俺要是昧着良心挣娘家人的钱,那还叫人办的是吗。二爷,您老的好意俺领,不过价格咱还是按照国家的定价。
  您老也说了,俺家在外面有大厂子,给咱们村里供应些平价的物资,还真不做难。”
  听了姥姥的话,悠悠也不肉疼了,心里竟然热乎乎的,境界蹭蹭的往上长,找到了时代商人的定位。
  姥姥和二爷唠建楼房,把各自的想法都说了出来。悠悠用意识联系到智脑,边开车便当传话筒,让智脑筛选符合条件的建筑图。
  一直到上午十一点半,才进了个县级招待所。每人一碗白菜豆腐,馒头随意吃。
  饭后,给司机开了几个房间休息,李专员他们都没舍得开房间,坐在招待所接待室的长连椅上,竟然就睡着了。
  悠悠倒床上就睡,这世毕竟年龄小,早起俩小时就受不了。在后世,生意忙了,曾经熬过三天多不合眼,也没现在累。
  下午两点起床出发,舅姥爷他们上午睡足了,精神十足,整整唠了一个下午。
  特别是下午四点后,进入东部丘陵地带,连绵起伏的大小山峰,使从没见过山的韩道伟兴奋不已。
  鲁省东部的山峰不高,很少成片的松柏森林。山顶是果树,山腰是梯田,山脚的平地是村庄和农田。
  山上还是干枝枯草,间或能看到有放羊的,十几只山羊就算是多的。倒是山下的农田里,全部种上了小麦。
  但现在是农历的二月底,杏花开的正好,零星的杏花点缀在山顶,景色别样宜人。
  这里的房子和平原地区差别挺大,全部是用石头建造的平顶房,石块垒墙,石片盖顶,院墙更是用石头砌的。
  村里到处都是果树,杏树比山顶多,村庄掩盖在粉白的花海里,老远就能看到。
  韩道伟不住口的说好看:“这么多的果树,能卖多少钱啊,听说咱们哪里的红富山苹果,就是这地方培育的。”
  二爷却叹气:“山里人苦啊,上山下山全靠人力挑,山路崎岖,马车都过不去。果子再多,运不出去也换不了钱。”
  韩玉林南征北战,见识的多:“望山跑死马,这连绵的山区,通公路的极少。
  咱们到县城几十里,他们离公社几十里,光靠人力运输,还真是困难。”
  悠悠姥姥说道:“俺听说山区的妇女,有的一辈子都没出过村。”
  一直到晚上七点多,总算是到了目的地的县城。十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跑了七百多公里。
  悠悠嫌慢,二爷感慨:“传说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俺看这汽车比千里马快,一天就跑一千五百里。
  共产党领导的就是好,能造出这么好的车子。历朝历代几千年,谁能想铁疙瘩跑的比马快。”
  由于事先联系好了,他们县委的同志在招待所里等着,吃住都安排好了。
  悠悠和姥姥一个房间,简单的吃过晚饭,回房间娘俩就进了空间,洗了个贵族浴,没出空间就睡熟了,幸亏有智脑叫醒。
  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早饭小米粥馒头四个咸菜,七点准时出发。
  县城的周围的地势倒是平坦,半个多小时过后,才看到低矮的山头。
  和昨天看到的山区不同,这里的山上载满了低矮的桑树。现在刚开始抽芽,远远望去,一片嫩绿。
  往前走了十多公里,眼前景色大变。整齐的街道,平坦的柏油路,一排排红砖红瓦的两层楼房,在长青的松树衬托下,特别的醒目。出墙的杏花,分外妖娆。
  车子停在村前一座三层的大楼前,楼顶三个一米多高的金字:大岳庄。
  悠悠豁然开朗,原来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典范村。这两年它的名气可是比大寨高多了,报纸广播电视都在大力宣传。
  楼前宽阔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伟人挥手雕像,令人肃然起敬。
  雕像的前面,有个人工喷泉,喷涌的泉水变换着形状,潺潺流淌。
  绿化树木和花草错落有致,地面上铺着光滑的大理石,干净的能映出人影来。
  洪城县委办的同志下车就说:“百闻不如一见,这大岳庄的村办公室,比咱临水各县政府都大气,咱们的办公室全都是平房。鲁东地区确实先进,村级都是办公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