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小投入可不小,建厂二百多万,流动资金三百多万。南关村的毛刷厂,才几万元的投入。
老哥,你说俺们村的厂子比南关村强吗?”
第553章 方便面
石支书挠挠头,话题却跑偏了:“我说玉臣,俺咋觉得你这帐算的比道伟都精通,你俩到底谁是会计啊?
不过听你这么一算,这办工厂还真有几分门道。可惜,毛刷厂这样的好事,咋着也落不到咱们头上。南关村也是没有耕地了,国家特意给批的厂子。”
李专员听他俩说到这里,把话接了过去:“韩主任,你们村的面粉厂,是在特定环境下上马的。特供深南市场,还能解决群众的卖粮难问题,政治利益较大。”
韩玉臣赶紧表态:“李书记,俺村里的人心里都明白,要不是您的关照,村级面粉厂根本立不上项。
李书记,面粉厂利薄可销量大,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俺这是参观了三个村的工厂,才有了这个想法。
俺是光顾着算经济账了,把政治利益给忘了。这两年整天忙着抓生产了,放松了政治学习。多亏了您的提醒,俺今后一定加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悠悠在一旁听的目瞪口呆,穿过来快十年了,这是第一次听人念政治经。没想到一个偏僻村庄的主任,政治高调唱这么好。
韩玉林跟着说:“李书记,政治学习没跟上,主要责任在我,再忙也不应该放松政治学习,今后我们一定改正,把政治学习抓起来。”
李专员严肃的说:“老韩,你能主动认识到这个问题,非常好。你们要记住,不管干什么,都要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大方向不能错了。”
韩屯和石庙两个村的干部,异口同声的回答:“李书记,您的教导我们记住了,今后一定把政治学习放在首位。”
李书记笑着说:“教导谈不上,不过加强政治学习是对的。”
接着话题一转,重又回到厂子上来:“不过,韩主任刚才的话很有道理,没想到面粉厂的效益这么低。大伙再议议,怎么才能做到政治经济双丰收。”
韩援朝主抓经济,他若有所思的说:“刚才听玉臣叔说到轧面条效益高,我这有个信息。住深办的王主任回来过年,听他说深南面条供应紧张,粮店里经常断货。
深南的收入高,可生活节奏紧张,吃面条简单方便,南北方人都喜欢。特别是北方人,不会蒸大米,又没有卖馒头的,好些一天三顿吃面条。
我还专门去粮食系统调研过,家庭用的面条加工机,货源充足,可效率太低,每天生产量一百多斤,还得俩年轻力壮的工人操作。
电动的面条机效率高,可货源紧张,订单都排到明年。
王主任还捎回来几箱速食面和火腿肠,放到办公室里,让夜里加班的同志泡着吃。
我还真吃过一次,放饭盒里倒上开水,泡几分钟就能吃。不仅方便,筋道好吃味道好,还特别的香。再加上根火腿肠,简直是美味。
办公室的值班人员吃上了瘾,打电话又让王主任寄过两次。”
“老骡子”疑惑的问道:“老话说:三滚饺子两滚面。用开水泡上就能吃,援朝,那面条是炒熟的吗?俺倒是会做炒面,用热水调开就能吃。”
这个问题韩援朝还真回答不上来:“具体咋做的我也不知道,咱们的面条是直的,速食面和面条的粗细差不多,可就是弯曲的折叠在一起,二两一个面块,加上一包调料,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着。
听王主任说是港岛生产的,价格是高了些,二两一袋五毛钱,够买一斤面条的了,可买的特别好。
尤其是年轻人,忙的没空做饭,下饭店吃不起,成箱的买回去当主食。”
“一斤都合两块五了,比午餐肉罐头都贵,这钱挣的也太容易了。秀芹,你能帮咱买到这机器不,咱要是能做这面条,比干啥都合适。”“老骡子”两眼放光,兴奋的问悠悠姥姥。
悠悠姥姥也是头一次听说速食面,她看了一眼悠悠,见她点头,才回答说:“我回去就给建业打电话,问清楚再说。”
速食面韩援朝不了解,悠悠太熟悉了,自面世就盛行不衰的方便面,是人们公认的垃圾食品,可依然跻身于主食之列,成为快餐的首选食品,更是悠悠电子商城经营的主打商品。
只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初期,方便面就进入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华国。
悠悠暗自鄙视自己,还真让姥姥说对了,光长个子不长心眼,越大越懒。
主要是自己安于现状,忽略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即便是不出门,有智脑这个万事通,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还是能大概了解的。
其实,不用咨询智脑,悠悠对方便面的了解也很详尽,毕竟是自己商城里的主打商品。
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速食面、即食面,香港则称之为公仔面,是一种可在短时间之内用热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
1958年8月25日,世界上第一份方便面“鸡肉拉面”正式上市,方便面的发明者是岛国人。
70年代,华国第一袋方便面“诞生”在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制造这方便面的机器是华国自己制造的土设备,年产量仅20吨。
80年代,从岛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100余条生产线在全国迅速“开花“。
到90年代初,全国方便面生产线已达280条,年生产能力达70万吨。其中华丰牌方便面是方便面一哥,完成了方便面的普及教育。
1992年,台资企业康师傅进军大陆市场,推出最适合大陆人口味的红烧牛肉碗面。
90年代中期:更多品牌问世,也衍生了多种口味的方便面。
90年代末:方便面市场基本正式被两大巨商控制——康师傅和统一,并出现方便随时食用的桶面。出差或者出去旅游,人们总习惯买点方便面带着。特别是火车上,到了饭点,满车厢都是方便面的味道。
2000年后,方便面品牌由“两家争霸”变为百花争鸣,出现今麦郎、白象等多种品牌。
各种口味也层出不穷,面饼也从单纯的方形面饼,演化出更方便浸泡的圆形面饼。
有油炸方便面、非油炸方便面;有袋装、碗装、杯装;还有杂粮非油炸方便面、玉米方便面、方便粉丝等等。
2010年方便面的全球销售量超过千亿包,全世界平均每人消费15包,达到了方便面销售的顶峰。
华国方便面产量达到498亿包,占世界总产量的12;国人消费掉的方便面占全世界13,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
随着生活节奏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单单考虑食品的快捷性,更多方面开始关注食品的健康、绿色、时尚等诸多因素。
一直到2050年,科学技术高速发达,可方便面依然占据速食食品的首位,产量稳定在千亿包。
第554章 火腿肠
悠悠的千亩仓储园内,方便面库房就占了一个区域,各种各样的方便面,达上千种之多。
后世的悠悠非常喜欢方便面,明知是垃圾食品,可总是抵挡不住那种特殊香味的诱惑,几乎每晚都泡加火腿肠的桶面做宵夜。
方便面的味道太浓郁了,穿过来后,悠悠不仅没敢拿出来过,就连在仓储园里,也不敢吃泡面,怕把味道带过来。
唉,那令人又爱又恨的浓郁的味道。后世的空调火车上,就严禁吃泡面。动车和高铁,候车室内也不准吃。
悠悠还没从方便面中回过神,又听韩援朝问姥姥:“姑,您再帮着问下做火腿肠的机器。我吃着火腿肠,和咱们生产的粉肚差不多,形状和咱们的熏肠相似,不过味道是真好。
火腿肠二两一根,一个人吃份量刚好。用塑料肠包装,携带和食用都方便,关键是火腿肠的保质期长,半年的保质期比粉肚长了一倍。价格可就高多了,二两一根卖到了一块钱。”
粉肚是用肉食厂里的碎肉加工的,由于添加了淀粉,价格比午餐肉便宜多了,一块钱一斤。
听韩援朝说火腿肠二两买一块钱,韩屯村的人全都来了兴致。速食面的效益高,可大伙都没见过。粉肚和熏肠大伙都熟悉,关键是利润太诱人了。
“援朝,火腿肠价格怎高,好卖不?”
“别说一块了,咱就五毛一根往外卖,也是好利。”
“人家外国人就是能,咱会做粉肚还会做熏肠,就没人想到把粉肚装到肠里卖。”
“援朝,你托王主任帮咱们村里买几箱方便面和火腿肠,咱们大伙都尝尝。”
悠悠真想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两箱方便面和火腿肠,让大伙吃个过瘾。心里再冲动,绝对不敢付诸行动。
自己的商场里,火腿肠比方便面更多,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火腿肠最先起源于欧美,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1986年,在一个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套岛国火腿肠生产样机引起了春都肉联厂代表的浓厚兴趣。正是这套被他们买走的机械设备,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根火腿肠。
1987年华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春都诞生。从此,中原大地掀起了火腿肠销售的热潮,发展成了中国肉制品市场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