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说话了:“来的路上,俺和秀芹就合计过喂牲灵子(家畜)的事。看过这三个村,俺是这么想的,说出来大伙议议。
俺和秀芹商量的是,各家的猪圈也和村里的养猪场那样,装上自动化设备,各家再建个小沼气池,羊粪鸡屎卫生间的污水和各种垃圾都倒里面。
咱们喂的猪羊多,生产的沼气足够各家做饭用的,沼渣是上好的肥料。沼渣一年清两次,比起来天天清猪圈,可是省大事了。
关键是沼气池干净卫生,一点气味都没有,还不滋生蚊蝇。
自动化设备投资大,还得用大量的钢筋水泥沙子。钱咱们不缺,建材秀芹帮着进,设备就得靠李书记帮忙。
在家俺就看好秀芹家的后院了,现在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咱盖楼也留前后院,前院养花种菜,后院喂牲灵子建沼气池。
咱们也学大岳庄,在后院栽上竹子,好看还能给猪圈遮阴,喂得鸡撒在竹林下,还能吃上活食。
这次咱们趁着统一规划宅基,也改改原来的布局。依俺看东西胡同比南北的好,前后院都靠路,咱前后院都留门,进出也方便。”
二爷说着,悠悠给秘书要了一沓稿纸,用简笔画把他的想法画了出来。
断断续续跟着老妈学了几年的绘画,悠悠只是学了个皮毛,不过简笔画略有小成。
赵芳就坐在悠悠的旁边,看到悠悠的画,惊讶的说:“悠悠,你画的真神,和二爷说的一模一样。”
姥姥转过头一看,无奈的说:“你妈费了那么大的劲教你,啥都没学成,就这简笔画还行。”
悠悠在心里嘀咕:“还不是你们逼着上学,上课无聊练得多了。”
嘴上却在贫:“简笔画省钱,买颜料那么贵,我那不是怕糟践钱吗?”
姥姥气得用手拍她:“你那是怕糟践钱,家里的颜料快成堆了,自己懒还找借口。”
娘俩斗嘴,悠悠的画被大伙传看。李专员对着姥姥夸道:“让悠悠这孩子跟来是太对了,开车录像照照片,这还会画设计图,这么大点孩子就学了这么多本事,可真聪明!”
“李专员,您快别夸她了,干啥都三分钟的热度,学会个皮毛就丢了,没一样拿得出手的。”
二爷兴奋的说:“悠悠,回家给二大爷(伯父)画张大的,我给你买颜料,咱画带颜色的,让全村人都看看。”
听到他自认二大爷,悠悠差点没笑喷。这里有句俗语:二大爷赶集,随便溜。俗语里,二大爷是打酱油的路人甲,无关紧要的闲人一枚。
自打宝景正式拜师后,就成了悠悠三兄妹的大师哥,二爷韩德福硬是把两家的称呼改了过来。
他哥韩德才是大大爷(大伯父),他自认二大爷。二大爷就是这么来的,可悠悠都是喊他大爷。
第552章 买机器
真正的大爷韩德才大部分时间在京城居住,就是回村也很少出门,哥俩同时出现在悠悠面前的机会很少。
全家人的称呼都变了,就姥娘没变,她还是继续喊二爷。说是亲不压族,姓韩的还得按照辈分叫。
石支书跟着说:“悠悠,也给我们画一张,就画个南关村那样的楼房,也带前后院的。二爷您老人家这想法真好,俺觉得这才是咱庄稼人住的楼房。”
李专员对他们说:“现在有时间了,给大伙说说你们的想法。”
俩队长相互看了一眼,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李书记,韩书记,这三天看下来,俺们真受启发。大岳庄和南关村俺们学不了,小靳庄这纺织厂合适。
俺俩队加一起有二百多万的资金,一万锭的规模俺们钱不够,就上五千锭的。
俺俩合计了,外国的机器俺们买不着,国产的价格低,多剩些钱建厂房收棉花。
咱那里有的是棉花,起码原料充足有保障。纺出来的线也不愁卖,俺们也学小靳庄,卖染好的线给妇女们织布用。
只是不知道这纺纱的机器,咋着个买法。李书记,这买机器还得您给俺们操心。”
李专员高兴的说:“好,你俩这想法好!就你俩这想法,咱们这一次出来就算有成绩。我回去就给你们联系,先把厂房的地基给垫起来。不过买机器这事,你们可找错人了。”
说到这里,他指着援朝对他俩说:“你们买机器,找韩书记才对,他分管工业,在这方面内行。”
俩队长一听高兴了:“原来这事归援朝书记管啊,那可是太好了。韩书记,你别管想啥法,也得帮我们把纺纱的机器买回来。”
得,悠悠算是明白了,都说熟人好办事,关键是熟人能耍赖。
韩援朝还真为难:“国家鼓励发展集体经济,纺纱厂立项容易,不过买机器得等。现在百业待兴,机器设备的供应特别的紧张。
咱们地区准备新上个五万锭的大型纺织厂,各县的纺织厂也都准备扩大规模,全都卡在了机器上,我尽量给你们争取吧。”
那俩队长会转弯,这条路走不通人家换路走,俩人转头就找悠悠姥姥。
“姐,咱这生产队咋着也争不过县里的厂子,俺也不让韩书记作难了。联合收割机您都能买回来,就作难给俺们买外国的机器吧。
您们家那个叫大卫的亲戚,不就是英国的吗?英国的机器价格高,可质量好啊,小靳庄的支书可是说了,都是一万锭的机器,他们的产量比县里高了一半。
本来,俺俩就打算求您给买英国的染料,这不褪色的染料确实好,价格高俺们也得买。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咱这生产队的厂子,想打开销路,首先质量得过硬。”
别的机器姥姥得问悠悠,纺纱机器姥姥知道。振华公司就有纺纱厂,虽然纺的是化纤纱,可机器是一样的。
染料悠悠的商城里有,质量好价格也便宜,给部队染了一次军服,姥姥算是服气了。
她老人家答应的爽当:“你俩和姐还客气上了,说啥求不求的,我能帮的忙肯定得帮。买机器这事姐给你们办了,染料也包在我身上,这次放心了吧。”
把俩队长高兴的:“姐啊,有您这话俺就放心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援朝舅舅立即凑了过来:“姑,俺咋把您老给忘了,还没他们俩明白。您老既然有门路,也帮着把地区纺织厂的机器给买了吧。
地区纺织厂厂房建好了,人员也培训好了,就差机器了,工业局还专门排了两个同志去机械厂等。
震宇公司的外汇全部还给您,您老回去先办这事。有了这个厂子,咱们地区的棉花就找到出路了。”
石庙的俩队长听了他的话,立马有了想法:“韩书记,机器有了着落,培训工人还得您给安排。”
“这事好办,你们回去组织好人,去平城国棉三厂学习,他们厂里的机器先进。五千锭的规模也得上百人,培训最少三个月,再有俩月该麦收了,让大伙把家里安排好。”
“韩书记您放心吧,俺俩队都有收割机,麦收不是问题。”俩队长是真高兴。
李专员对悠悠姥姥说:“老姐姐,我代表全区人们谢谢您,您这次可是给咱临水办了一件大好事。”
悠悠在心里吐槽:这当官的心思可真多,姥姥一句话没应,就被他架了起来。
姥姥还真吃这一套,不好意思的说:“李专员,您这话我可不敢当。比起小靳庄的耀华来,俺可是差远了。”
“老姐姐,您这话可是说错了,耀华他对自己村照顾大,您可是对咱全区做出了大贡献,这两年几千万的外汇全都贡献给地区了。
有了您的贡献,我们临水地区从全省最后一名,一举跃入前三。我们班子里的成员,心里都有数。”李专员动情的说。
“李专员,咱临水的发展主要是你们领导英明,有了你们的正确领导下,咱临水的百姓算是有福了。”姥姥捧起人来还挺溜。
韩道伟那就是个人精,他和韩玉臣嘀咕了几句,最先开口:“姑,您老见多识广,也帮着咱们村再找个合适的项目。
这几年咱们村连着上了三个厂子,招的工人比咱自己村的都多。大伙的心里特满足,感觉过上了共产主义的好生活。
这次出来,我算是看明白了,比起这三个村庄,咱们差的太远了。差的不光是房子,工厂咱也没法和人家比。”
石支书却说:“道伟,我看你们村的工厂不比他们的差。别的不说,你们村的服装厂,就比南关村的毛刷厂强,半个县的村服装厂都给你们加工衣服。”
他话说到这里,就被韩玉臣接了过去:“老哥,你是光看到人数多了,没算经济账。你也知道,俺村的服装厂,是来料加工,每件衣服只收一分钱的管理费。
南关村的毛刷厂,几分钱的钢丝和鬃毛,加工好的成品买到几毛到几块钱,十几上百倍的利润。
别说服装厂了,就是面粉厂,也比不上人家的毛刷厂。一斤小麦三毛钱的成本,加工成面粉才三分钱的利润。
轧面条一斤还得一毛钱的加工费,俺们这大面粉厂,还没有加工面条的利润高。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