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从炮灰到首富(一战组合)


他每问一句,气势便强一分。刘振邦和王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卫戈不再理会小张,目光直视刘振邦:
“刘厂长,东方红厂是老牌大厂,我相信你们的技术底蕴。但合作,就要按合同来,质量是生命线,这点没得商量。双线锁边,必须做,这是基本要求。我们付的单价,是参考了市场行情和贵厂成本核算的,包含了这部分的费用。如果贵厂觉得成本高,我们可以谈单价,但质量标准,一个字都不能改!”
他拿起那份意向合同,手指重重地点在质量条款上:“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如果贵厂觉得我们的要求超出能力范围,或者觉得成本无法承受,没关系,我们可以找其他更有实力、更注重品质的厂家合作。相信偌大的广州,总会有符合我们‘利民’品牌定位的伙伴!”
卫戈亮出了最后的底牌——订单的诱惑与随时可能转移的威胁。
会客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机器声。
刘振邦的脸色变幻不定,两千件的订单,对厂子太重要了。这个北京来的年轻人,背景硬,要求高,态度更强硬!他原本想用“国营大厂”的架子压一压对方,讨点便宜,没想到反被对方用质量和订单拿捏住了。
王主任紧张地看着刘振邦。技术员小张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终于,刘振邦脸上重新挤出一个笑容,只是这笑容里多了几分无奈和妥协:“卫同志…果然是年轻有为,对质量要求严格,是好事,是好事!”他干笑了两声,“我们东方红厂,当然有能力、也有决心满足客户的高标准。双线锁边是吧?没问题!我们改工艺!至于面料批次问题…”
他转向小张,语气严厉:“小张!立刻去仓库,把所有65/35涤棉面料的批次、质检报告都给我整理出来,选最稳定的批次。要是再出‘差不多’的问题,我唯你是问!”
“是,是,厂长,我马上去!”小张如蒙大赦,擦着汗飞快地跑了出去。
“卫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刘振邦看向卫戈,以商量的口吻,“合同细节,我们让技术科和生产科再仔细核对一下,确保完全满足你们的要求。价格嘛…就按你们意向合同里写的那个基础价,我们…接受!”他最终还是咬牙放弃了在质量上讨价还价的念头。
“好!刘厂长爽快!”卫戈脸上重新浮现笑容,“细节可以再敲定。我相信,只要质量过硬,这绝不会是我们最后一笔订单。未来,‘利民’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东方红厂这样可靠的伙伴!”
他伸出手,刘振邦也伸出手,两只手重重地握在一起。
一场无声的交锋,尘埃落定。

第143章 敲山震虎
初步意向达成,气氛缓和下来。刘振邦热情地邀请卫戈参观车间,以示诚意。卫戈欣然应允。
巨大的缝纫车间里,一排排老式的脚踏缝纫机整齐排列,机声隆隆。女工们穿着统一的工装,埋头操作,动作麻利。
刘振邦和王主任陪着卫戈,边走边介绍着厂里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设备。卫戈仔细观察着工人的操作熟练度、半成品的堆放、以及车间管理的细节。
走到面料准备区时,卫戈看到堆放在角落的几卷布料,其中一卷敞开着,露出里面略显粗糙、颜色也有些不均匀的涤棉面料。
卫戈停下脚步,径直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捻起布料一角,仔细摩挲着经纬线,又对着车间顶灯的光线看了看织法和染色均匀度,眉头微微蹙起。
“刘厂长,这卷面料…”卫戈站起身,指着那卷布,“是65/35涤棉?准备用在什么产品上?”
刘振邦和王主任脸色都是一僵。刘振邦看向旁边一个负责面料管理的车间小组长。那个小组长脸色发白,支吾道:“这…这是…之前一批劳保工作服的尾料…配比…可能…没那么精确…”
“劳保工作服的尾料?”卫戈的声音冷了下来,“刘厂长,王主任,我刚才在会客室强调过什么?面料是基础!是源头!连准备区的面料管理都如此混乱,批次不明,配比不清,甚至拿劳保尾料堆在这里!你们让我如何相信,生产线上能严格执行合同要求?如何保证最终交付给我们‘利民’的产品质量?”
他凌厉的看向刘振邦和王主任。
“合同!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面料要求!如果贵厂连最基础的面料管理都做不到规范,我看这合作…”卫戈作势就要转身。
“卫同志!卫同志息怒!”刘振邦额头冒汗,连忙拦住卫戈,对着那小组长厉声呵斥,“混账东西!谁让你把这些东西堆在这里的?马上把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尾料全部清理出去。仓库里的面料,严格按照批次、配比、质检报告管理。再发现这种问题,你卷铺盖滚蛋!”
“是,厂长!我立刻清理,立刻!”小组长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招呼人搬布。
刘振邦转向卫戈,脸上堆满歉意和保证:“卫同志,管理疏忽,绝对是管理疏忽。你放心,这种事情绝不会再发生,我亲自抓,保证生产线上的每一寸布料,都符合合同要求!”
卫戈看着刘振邦有些狼狈却异常坚决的态度,知道自己的“敲山震虎”起到了效果。他脸色稍霁,但语气依旧严肃:“刘厂长,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利民’的招牌,我们砸不起。贵厂的招牌,我想刘厂长更砸不起。”
“是是是!卫同志说得对!”刘振邦连连点头,后背的冷汗还没干。这个年轻的北方佬,眼光太毒,手腕太硬了。
回到厂办,双方就合同细节进行了最后的磋商。卫戈在关键的质量条款上寸步不让,刘振邦也见识了他的厉害,不敢再玩花样,最终敲定了代工价格、交货期和首批次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
当卫戈在正式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盖上“利民杂货店”的印章时,他知道,自己为“利民”品牌向上突破,打下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走出东方红厂沉重的大门,卫戈迎着略带凉意的晚风,长长舒了一口气。谈判的硝烟似乎还萦绕在鼻尖。他正准备离开,一道声音在身后响起。
“卫老板,请留步!”
卫戈回头。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身材瘦削、眼珠灵活转动、脸上堆着商人式笑容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印着:“穗发商贸公司经理黄德发”。
“鄙人黄德发,久仰卫老板大名啊!”黄德发笑容满面,压低声音,“卫老板真是好手段,连东方红这块硬骨头都啃下来了,佩服佩服!不过…”他话锋一转,试探着,“东方红厂的规矩多,流程慢,成本也高。卫老板要是想找点…更灵活、更实惠的货源,或者想进点市面上真正紧俏的好东西,不妨找我黄某人聊聊?多条路,总是好的嘛!”
卫戈接过名片,看向黄德发那张精明市侩的脸。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阳光下的巨轮航向既定,但深水之下,暗礁与蛇虫,似乎也嗅到了猎物的气息。
卫戈将名片随意地揣进兜里。
“好说。”

第144章 彩色画页
夜色浓重,广州火车站依旧灯火通明。卫戈的身影挤在嘈杂混乱的候车人流中。他买的是最快一班开往北京的硬卧票。
随着列车启动的汽笛长鸣,硬卧车厢特有的、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脚臭味的空气包裹上来。卫戈找到自己的中铺,利落地将那个鼓囊囊的帆布包塞到枕头下,和衣躺下。身体疲惫,但大脑却异常清醒。
东方红厂初步谈成的合作,前景可期,但每一步都需谨慎。而黄德发那张带着市侩笑容的脸和“穗发商贸”的名片,却像毒刺扎在他紧绷的神经末梢。
“穗发商贸…黄德发…”卫戈在心底默念这个名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掮客,时机掐得太准,就在他刚与东方红厂签下初步意向、走出大门的瞬间。是巧合?还是早有窥伺?他那句“真正紧俏、国营厂弄不到的好东西”,指向性太过明确。走私?水货?还是其他见不得光的勾当?
卫戈从不惮于与狼共舞,但前提是,必须看清哪只是狼,哪只是狈,它们的獠牙又藏在何处。黄德发这条线,不能断,但更要握紧手中的绳索,随时准备勒紧,或者…斩断。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入睡。硬卧车厢的颠簸和嘈杂渐渐远去,意识沉入一片混沌。
列车在晨曦中驶入北京站。卫戈脚步匆匆直奔海淀区那间挂着“青年就业服务社合作示范单位”红字招牌、此刻却大门紧闭的利民杂货店。陈小兵和赵大勇已经在店里等着,两人脸上都带着熬夜的疲惫和难掩的兴奋。
“卫哥!”陈小兵看到卫戈,立刻迎上来,声音压得极低,“按你说的,昨晚我和大勇盯着呢。王建国那孙子,果然没安好心!他派了两个人,在咱们胡同口转悠了大半宿,还拿着个小本子偷偷摸摸记东西。看方向,像是在盯咱们库房那边进出的车和人。”
赵大勇也凑过来,瓮声瓮气地补充:“其中一个家伙还想翻咱们后墙根堆的废纸箱,被我故意弄出点动静吓跑了。”
卫戈眼中寒光一闪。王建国这条阴魂不散的狗,果然闻着味又来了。服务社的招牌能挡明面上的刁难,却挡不住暗地里窥伺的眼睛和随时准备咬上一口的疯狗。
“知道了,先不管他。东西呢?”
陈小兵立刻从柜台后面拖出一个重重的麻袋,小心翼翼地解开。里面不是衣服,而是码放整齐、用油纸包好的一摞摞书籍和杂志。
封面花花绿绿,印着繁体字和穿着暴露的摩登女郎,赫然是来自香港的时尚杂志《姊妹》、《号外》,以及几本包装精美、打着“内部参考”旗号、实则明显是走私进来的国外服饰图册。
“按你说的,没去邮局,托了跑长途的卡车司机老马,从南边直接捎回来的,刚送到不久。”陈小兵紧张又新奇道∶“乖乖,这上面的衣服…真够劲的!”
卫戈拿起一本《号外》,快速翻看着那些色彩艳丽、设计大胆的时装图片。蝙蝠衫、喇叭裤只是开始,垫肩西装、束腰连衣裙、破洞牛仔裤、各种新奇的面料和印花…这些在八十年代初的内地,绝对是引爆潮流的核弹。
“好!”卫戈合上杂志,“红星厂那边第二批五百套怎么样了?”
“昨天最后一批刚下生产线,质检没问题,都入库了。”赵大勇抢着回答。
“卫哥,咱们库房都快堆满了,加上这批新杂志…下一步咋整?”陈小兵看着堆在角落的麻袋,有些发愁。
“堆满?那就让它彻底爆掉。小兵,你立刻去红星厂,找他们厂长,就说我们利民要追加订单。蝙蝠衫、喇叭裤,各再加一千套。面料我们提供一部分,工钱按之前合同上浮百分之五。告诉他们,下个月初,我要看到货!”
“一千套?下月初?”陈小兵猛地倒吸气,“卫哥,这…这压力太大了,咱们卖得动吗?”
“卖不动?”卫戈拿起那本印着最新潮垫肩西装的香港杂志,啪地一声拍在柜台上,“红星厂那点仿制速度,跟不上时代了。靠他们,永远只能吃别人剩下的,我们要自己来!”
他猛地转头,看向赵大勇:“大勇,你立刻跑一趟,把费老师请过来。就说有急事,要快!”
赵大勇扭头就冲出了店门。
卫戈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堆香港杂志上。
红星厂的产能即将被催到极限,王建国在暗处窥伺,黄德发这条“野路子”……
乱流激荡,暗礁丛生。但卫戈心中的航图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他要的不再仅仅是代工和倒卖。
他要在这片混沌初开的商业蓝海中,竖起一面真正属于“利民”的、引领风潮的旗帜!
而这面旗帜的第一块基石,或许就藏在这些来自对岸的、带着靡靡之音的彩色画页之中。

费明远匆匆踏进利民杂货店的后间。这里临时被布置成了简陋的办公室兼会客室。
他刚推开门,就被满桌摊开的、色彩斑斓的香港时尚杂志和国外服饰图册冲击得脚步一顿。饶是他见多识广,也被这赤裸裸的、带着强烈资本主义色彩的视觉冲击震了一下。
卫戈正站在桌边,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姊妹》,“费老师,红星厂的仿制太慢了,也太粗糙了,市场不会等我们!你看这个,”他点了点书页上那条破洞铆钉牛仔裤,“还有这个,”手指移到垫肩西装上,“这才是下一步的风口,国营厂不敢做,小作坊做不了,我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费明远走近,拿起那本杂志,手指拂过那些光滑的铜版纸和极具冲击力的图片,眉头紧锁,声音里是学者惯有的冷静和说不出的忧虑:“卫戈,这些东西…太超前了!铆钉破洞?垫肩高耸?这在内地,会引发什么舆论?会不会被扣上‘奇装异服’、‘精神污染’的帽子?风险太大了!而且,这些杂志的来源…”
“来源是走私货。”卫戈直言不讳,“黄德发,就是那个穗发商贸的黄经理,那天在东方红厂门口堵住我,塞了这张名片。”
他掏出黄德发的名片,放在杂志旁边,“他暗示能弄到这些‘真正紧俏的好东西’。这些杂志,是我让陈小兵从其他渠道弄来的样品,就是想看看,他所谓的‘好东西’到底是什么成色。”
“黄德发?走私?”费明远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卫戈!这浑水绝不能趟!走私是国家严厉打击的重罪,一旦沾上,别说服务社的招牌,天王老子也保不住你!这是断头路!”他的语气异常严厉。
“我知道,费老师,你放心,走私这条红线,我卫戈绝不会碰。黄德发想拉我下水,那是他打错了算盘。”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杂志那件设计感十足的垫肩西装上:“但是,费老师,你看这设计,这版型,这面料运用的思路,这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是信息,是潮流的方向。
黄德发想卖给我们走私的成衣牟取暴利,我偏不,我要的是这些,是这些设计图样,是这些最新的国际潮流信息。我要用这些信息,结合红星厂(或者未来更好的合作厂)的生产能力,做出我们‘利民’自己的、合法合规的、引领市场的爆款!”
费明远怔住了。看着卫戈手指下那件在八十年代初堪称惊世骇俗的垫肩西装设计图,再联想到他之前对东方红厂质量苛刻的要求…
他明白了卫戈的意图。这个年轻人,胃口大得惊人。他不仅要摆脱低端的倒货和粗糙的仿制,更要跳过中间环节,直接汲取国际最前沿的时尚养分,结合本土的生产力,锻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品牌利刃。而黄德发这条送上门的走私蛇,在他眼中,竟成了一条获取核心设计情报的“特殊通道”?
“你想…利用黄德发的走私渠道,只获取这些…设计信息?”费明远的声音里是难以置信的震撼。
“对!”卫戈目光灼灼,“他走私他的衣服,那是他的取死之道。我只要他手里的这些‘信息’,这些画报、图册,甚至…是港岛那边最新款的样衣。用钱买,买这些不犯法的纸,然后,我们自己消化,自己设计,自己生产。把走私货的暴利,变成我们阳光下的、更长远的品牌利润。”
他拿起一本印着最新巴黎时装周图片的图册,手指划过那些充满未来感的廓形和面料:“费老师,你是学贯中西的,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设计和信息的力量。红星厂那些老师傅,缺的不是手艺,是眼界,是方向。有了这些,我们就能点石成金。”
费明远沉默了。他低头看着那些色彩斑斓、充满诱惑与危险的杂志图册,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卫戈的构想,大胆、疯狂,但这确实是一条在现有政策夹缝中,既能规避巨大风险(走私),又能最快速度获取国际前沿信息、实现品牌跃升的“捷径”。但这条捷径,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与黄德发那样的走私贩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
“信息本身不犯法,但获取信息的渠道…”费明远抬起头,直视卫戈,“黄德发不是善类,他给你看这些,最终目的是要拉你下水做他的销赃渠道。一旦他发现你只想‘买纸’,不动他的‘货’,他会不会翻脸?会不会反咬一口?甚至…举报你接触走私物品?”
“他敢!”卫戈的眼神瞬间变得凶狠,“他一个行走在阴影里的老鼠,敢举报阳光下带着红帽子的示范单位?他就不怕把自己的老底掀出来?他给我看这些画报,本身就是证据。真撕破脸,看谁先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