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听罢,转头眺望西北面的天空,天边似乎真的有乌云起来了。他便对土官说道:“你告诉他们,本王知道了,感谢他们。”
土官抱拳一拜,转身叽里咕噜比划着与两个土人交谈。过了一会儿,两个蛮人便弯腰退走了。
蛮人们刚走,又有人求见。朱高煦听说是平乐府城派来的人,立刻便叫人带上来。
来人头戴四方巾、身穿棉布长袍,一副文人士子的打扮,衣裳皮肤都很干净,不像是军中那些连日风餐露宿的人。他只说姓陈,不说名字、也不报官职,言称乃知府的好友。朱高煦便姑且称呼他为陈先生,彼此寒暄见了礼。
山下的敌军还一点动静也没有,朱高煦也有耐心与这个文人不慌不忙地交谈。
陈先生总算说到了正事,“前两天汉王殿下遣使到府衙,彼时有外人在场,咱们陈知府因情势所迫、不得不送使者去了官军大营。陈知府特意遣在下前来,向王爷致歉。”
一提到那事,朱高煦马上就有点生气。人各有志,地方官不愿意投降就算了,做人还那么过分,直接把朱高煦的人弄去了吴高营中受死!这种完全不给一点面子的做法,朱高煦当时便仿佛听到打在脸上的“噼啪”之声,难免有情绪。
朱高煦麾下有几个武将也很愤怒,甚至想夷平平乐府城报复。
但平乐府知府的态度简直是陡转之下,两天之内便改变非常大。朱高煦马上产生了好奇心,暂且沉住了气、没有计较的意思,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既无书信,也无印信,本王能见你,算是给足面子。但如何叫本王相信你是陈知府的人?”
陈先生欲上前迈步,被朱高煦身边的亲兵拦住了。待朱高煦示意,那陈先生才上前了几步,抱拳沉声道:“实不相瞒,江阴侯大军可能不会留在此地。彼时平乐府城破,王爷还能见着在下,以明辨身份。”
虽然没有甚么证据,但朱高煦顿时就相信了陈先生几分,因为朱高煦也判断,吴高可能要跑!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说道:“陈知府出卖我使者在先,已有了过错。而今仅是致歉,显是不够。须得将功补过,此事便可罢了。”
“汉王殿下所言当真?”陈先生问道。
朱高煦正色道:“本王猜测,你们知府是被吴高戏弄了。本王绝非吴高,我是很讲信誉的人,你们可以四处打听打听。你若告诉我更多军情,我便可修书一封,让你带回去、以安陈知府之心。”
陈先生沉吟了一会儿,便拱手道:“江阴侯下令陈知府,在昨日汉王殿下渡河之处架设舟桥,并准备米三千石,于明日上午之前用麻袋、舟船运到乐川水西岸。但江阴侯称,此乃大军迂回合击之策,军机不可泄露!”
朱高煦立刻说道:“吴高要往桂林府逃窜了!屁的大规模迂回合击,他有时间吗?”
这个消息没有任何证据,但朱高煦至少信了五分,毕竟很合乎情理。
他也没骗陈先生,确实还算是讲信誉的人;以前他的信用破产过,没有任何相信他,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认识到信用的隐藏价值。如无必要和巨大的利益引诱,朱高煦一般是说话算数的。
他便找来了文官侯海,叫他写信、用长史府印。叫这个陈先生带回去作为凭据,如果平乐城投降,则汉王府对之前的事既往不咎,将士保证对平乐府各级官吏、百姓秋毫无犯。
朱高煦又提出要陈知府的那批三千石米。陈先生称现在不能做主,只好先回去禀报知府大人。
……如果能得到府城提供的粮食,汉王大军便能节省不少筹粮的时间。
汉王军进入桂林府地区之后,军粮便不靠荔波县粮仓运输,主要依靠就地筹粮,比较耗费时间。
负责筹粮的人马不靠抢劫,而是强买。这个季节各地刚刚秋收不久,随便一个村子都有存粮,而且这段时间市价便宜;汉王军便大概以市价的价格,用金银铜钱、丝绸等财物交换。
筹办军粮的将士拿着武器。百姓没有不卖的选项,而且不得讨价还价。除此之外,对于出售过粮食的百姓,汉王长史府还会开一张“收据”。
收据用的是大明王朝的各地官府勘劾公文的防伪法子,以数字编码、一式两份,盖着印章的部分从中间割开;并且用独特用料的纸张,一般难以造假。这种办法,在官府的重要公文来往中,早已广泛应用;但用作筹办军粮的收据,倒是首次。
正式名字叫“免田赋凭据”,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伐罪讨逆功成各地官民凭此据免田赋一至五年。
这筹措军粮的法子是李先生制定出来的,效果很好。只要有人口的地方,一般都能筹到军粮。收据还用于征用房屋和各种军需方面。汉王军架设舟桥用的木板,便是从各处村子里征用来的,很多事门板,照样以极低的价格借用,然后发一张凭据。
这凭据是不是有价值,变得看汉王军能不能获胜了,不然就是空头支票。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只核桃
八月十二日下午,平乐府的山间依旧吹着西北风,太阳在云层里时隐时现。
位于西边丘陵地带的大片吴高军的人马,正在缓慢地后撤。两军从昨天就进入了对峙状态,却只在汉王军前卫那边、发生了一阵规模不大的激战;而眼下敌军主力又开始后退了。
朱高煦身边的几个部将,立刻争先恐后地请命追击敌军!
但朱高煦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次的景况,与之前追击薛禄军的形势相比,截然不同。此地的地形起伏不定,不利于大军展开快速推进;吴高也没有把大军主力聚集到一块儿。况敌军未经失败,士气战力未损,若是咱们急着追击,必定会遭敌军主力反击。”
吴高军的兵力,人数远远超过朱高煦的人马;汉王军下山便会失去地利,大战的胜算并不大。
而敌军这种有序缓慢的撤退,朱高煦若以部分兵力追击是没有效果的。
吴高在反击时,极可能凭借优势兵力进行迂回包抄;到那时候汉王军只好去援救前锋,战役规模便会不断扩大,最后演变成决战!
朱高煦无法控制近六万人大军的所有事,他只能观察到大概的情况。可是迄今为止,他尚未看到任何能占便宜的因素;整个战役也缺少一种让他产生信心的诱因。
如同攻陷成都城那次,蜀王府的护卫大将万权,便是让朱高煦产生信心的诱因;他至少看到了获胜的可能性……
视线内大片敌军正在缓缓远离,汉王军各部仍按兵不动,大伙儿便渐渐有点松懈了。周围的武将们议论纷纷,四下里说话的“嗡嗡嗡”响声也愈发明显。
朱高煦头上的铁帽帽檐往下压着,以遮挡从云层里出来的刺眼阳光。他坐在马背上没再吭声,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他先想到的,是乐川水上正在架设的那道浮桥。
要在半天时间之内、劝服陈知府拒绝架桥,朱高煦一时间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法子。因为那个知府派人来致歉,显然还没到投降的程度,否则为何连印信也没有?陈知府只是担心官军大军会撤走,所以才临时想留条后路而已。
即便知府陈用晟投降了汉王军,吴高还是有办法西渡乐川水。那条河太窄了,渡口所在的水面更窄,实在不是能阻挡大军的屏障,渡河无非是时间问题……
平乐府城北的乐川水渡口,由几段很窄的水面组成。只要有足够的船和木板,架桥很快。
朱高煦估摸着,如果陈用晟不敢在官军大军的监视下违抗军令,那浮桥在今天之内就能架好。吴高军便很可能连夜西渡乐川水。
若欲趁机攻打吴高,汉王军只能夜袭。大规模夜袭无疑相当冒险,何况是对付吴高这种人。
以朱高煦与吴高多次交手的经验,觉得此人有时候会怠误战机,但从没有出现过大的疏忽和纰漏。如今两军近在咫尺,吴高必定会想尽办法防备的。
一时间,朱高煦有种无从下口的感觉,就像啃一只核桃。不过还是因为他的兵力太少了,否则眼前就可以趁势追击,径直在西边那片丘陵地上决出胜负。
朱高煦忽然开口道:“还得用水泡一泡,才有办法下口。”
诸将停止了议论,纷纷侧目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朱高煦回顾左右道:“要想办法先削弱吴高军,然后才能击破。”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道,“传令各部,就地在山上扎营。今日大伙儿歇了,以好养精蓄锐!”
因为朱高煦亲自带兵打仗,几乎还没败过,所以军令很少被人质疑。众将纷纷应允。
朱高煦的目光投向赵平,说道:“赵副将军麾下的人马在北坡;此后大军将向北行军,你的人马便是前锋了。你带着前锋和辎重队从山上往北边下去、再往西走,那里还有一处乐川水的窄水处;你们在那地方架舟桥,明晨五更之前,务必架好!”
赵平抱拳道:“末将得令!”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又回顾左右说道:“广西各地官府,之前都奉了伪帝的诏命;那吴高的军需补给、必定主要依靠各府县城池。上午平乐城的陈知府派人来,透露了给吴高准备军粮的消息,于是我猜测敌军可能有点缺粮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