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夏知凤笑了,她突然意识到,先生貌似是山东人,张庶宁也应该是祖籍山东,果然,有习武的潜质。
“那好,预祝你文武双全,学有所成!”
张庶宁欣然答应,可随即又道:“我想起来了,今天似乎是她开刀问斩的日子,买卖人口,而且还是数次作案。罪行滔天,谁也挡不住。”
夏知凤怔了怔,一个亲戚长辈,就这么死掉了,而且还是因为犯下了卖人的重罪,确实有些震撼。
不过夏知凤很快恢复了镇定,“她咎由自取,谁也管不了,当下我就在学堂读书,过些时候,我就进京了,就当不存在吧!”
夏知凤想了想,又道:“抓住那么多犯人,全都杀了吗?”
张庶宁摇头,“自然没有,实际上被杀的只有一成多,其余罪行不是那么大的,民愤也不是很重的,要发配去北平。”
“发配北平?”夏知凤来了兴趣,“你,你去过北平吗?听说那边非常冷,风沙还大,日子一定很苦吧?”
这下子张庶宁有些发愣了。
北平他倒是没去过,可北平的人,他很熟悉啊!
不管是燕王朱棣,还是在长芦盐场的舅舅江柯,也包括蓝玉,朱文正,李文忠,甚至是李景隆,花炜……他都再熟悉不过了。
夏知凤发现张庶宁发呆,就猜到了什么,“北平有你的朋友?”
张庶宁微微点头,“确实是很好的朋友,我打算给他送点礼物。”
他说到做到,立刻给华夏书坊下达任务,不管这边刊印识字卡,书籍的任务多重,给我抽出精力,尽快印出来十万册书籍。
张庶宁没跟大家说用途,但实际上却是送去北平,交给朱棣的。
说来有趣啊,认识这么多年,这还是张庶宁第一次正儿八经给朱棣送点东西。
足足十万册书籍,朱老四,开不开心?意不意外?
朱棣接到了张庶宁的这份厚礼,简直哭笑不得。
你不知道我不爱看书吗?
还拿这个折磨我?
李景隆倒是来了兴趣,他冲着朱棣急吼吼道:“燕王,不久前,有个叫黄子澄的来了北平,他正在张罗着办学,你说咱们能不能办一座天下最好的学堂?”
朱棣怔了怔,“最好?你要把济民学堂和复旦学堂放在哪里?”
“当然是放在身后了!”李景隆嚷嚷道:“咱们要干就干天下最好最大的学堂,你说叫北平学堂怎么样?”
朱棣笑了,“按你的说法,那还不如叫北平大学堂!至少听着就大气!”
谁知朱棣的一句玩笑话,第二天,黄子澄竟然真的到了王府。
“殿下,只要同意办学,草民愿意替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强的朱元璋
作为一个在职一年出头,指挥过两次大胜的大明第一藩王……朱棣的心思活络起来。按理说他最讨厌的就是这帮腐儒,他恨不得将读书人挨个挂在旗杆上面,甚至不给他们选择旗杆的权力。
挨个吊死,没有别的说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光是杀人,也未必多爽,要是能让他们给自己办事,还是死心塌地,不要命的那种,也是挺不错的。
朱棣心思活络起来,“黄子澄,你说要办学,本王也想办学,可办学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有什么章程吗?”
“有啊!”黄子澄急忙从地上爬起来,满脸激动,“殿下,只要你下定决心,这个学堂就能办成……且不说能不能胜得过济民学堂和复旦学堂,最差也是鼎足而三,三分天下!”
朱棣眼珠转了转,他是很不喜欢读书,但是手下聚集一批顶级读书人,牌面瞬间拉满。再有,自己的小伙伴,他一心想当老师,还跑去济民学堂读书,为的就是当个好老师。
假如自己把北平大学堂建起来,有了顶尖儿学堂的气象,然后请张庶宁过来当山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自己也是糊涂了,为什么一定让他到王府做事呢?
格局小了!
朱老四有个人来疯的劲儿,他稍微琢磨一下,就问黄子澄,“伱打算怎么办,跟我说,让本王好好听听!”
黄子澄道:“殿下,这办学先要有场地,我看中了王府西边的一片地,那里原本是元廷的太仓,殿下担心走水,给搬到了外面。这块空地能不能拨出来,建个校舍?”
朱棣毫不迟疑点头,“行,就这么干了!”
哪怕时至今日,北平依旧是地广人稀,空地有的是,而且地价非常便宜。
那一片地朱棣出城打猎,经常看见。
保守估计,也是应天府学的三倍以上。
拿来盖北平大学堂,首先“大”是绝对够大了,至于其他四个字,咱们另说。
“燕王殿下,草民算过了,由于是太仓的底子,所以地基还算牢靠,盖房子的开支就是砖瓦木料。偏巧又是修长城,北平不缺砖瓦场,咱们只要跟越国公商议一下,保证能拿到充足的材料,价钱还不贵!”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点头道:“你能想到这一点,还不算笨,本王可以号召北平百姓,一起干活,无论如何,也要把学堂修起来!”
他们初步算了算,最多一百万贯,应该就能拿下。
学堂校舍都解决了,下面就是老师学生。
这个能行吗?
“说实话,有些难度……不过这些年陛下往北平发配了不少官吏,还有些有心报国的,比如……草民,支起一个草台班子,到不算难。”
“至于学生,燕王殿下,现在北平的诸军有多少?”
朱棣稍微沉吟,就说道:“自从光复北平之后,朱文正和李文忠两部就一直驻防,为了修长城,越国公手下还有数万人,加上本王的三卫兵马,十万以上,是足足的!”
“那军中将士的子弟有多少?”
朱棣道:“这里面成亲的人,也有一半多。我也在想办法,帮着他们安家立业。眼下各地也都鼓励女子北上,嫁给军中将士。除了凉州那边,就属来北平的人多。按照初步估算,适龄的学童,也该有万八千人!”
黄子澄一听这话,简直大喜过望,军中能贡献这么多子弟,加上北平的民户,办学要的人口,算是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还是个草台班子,就算勉强运转起来,也就是个普通府学的规模,距离天下第一大学堂,还差得太远。
“黄子澄,我可跟你说明白了,本王要做,那就是最好的。做不到,我就宁可不干!我让你办这个学堂,你能弄到第一等不?”
黄子澄咬了咬牙,这是让自己立军令状啊!
“行!我能做到!但是有一点,我要殿下给我出钱!”
朱棣略思忖,就问道:“要多少?”
黄子澄想了想,“殿下,朝廷学部能拨多少钱,放在一边,殿下每年要给我一百万贯!而且不许问钱的去向!”
听到黄子澄狮子大张口,还不许查问,花炜不干了,“你要这么多?比济民学堂还多!万一你贪墨了怎么办?谁给你担保?”
黄子澄苦笑,“我不会往自己腰包里装一文钱。我要这些钱,除了供养学生之外,就是到各地聘请名师。想办最好的学堂,没有名师不行!这些名师未必贪财,但是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待遇,也是应该的。殿下给我钱,我吃糠咽菜,去跪门请求,我也把人弄来!”
朱棣认真看着黄子澄,从这家伙的神情来看,未必是假的。
读书人里面,也有那么一些人,格外执着,认准的事情,百死不悔,拼个九族灭尽,也丝毫不后悔。
如果黄子澄也是这么个人,或许还真能托付大事!
朱棣思忖再三,缓缓道:“黄子澄,你要的钱,我能给你,还能加倍给你!但是你不能置身事外,只管我要钱,咱们要一起想办法!”
黄子澄下意识道:“什么办法?草民,草民确实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赚到钱!”
朱棣微微一笑,他扭头找了半天,拿过来一件毛衣,小心翼翼放在了黄子澄面前。
“瞧见没有,这就是张相亲手织的毛衣。”
黄子澄大为惊讶,忍不住以瞻仰圣物的心态,瞧着这件略显粗糙的毛衣。
“殿下是打算织毛衣赚钱?”
朱棣哈哈大笑,“现在不一样了,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咱们已经能纺出更细的毛线,还能织造一种叫做呢绒的东西,用来制造战袄军服,非常合适。”
朱棣道:“黄子澄,最近从江西发配过来一帮老虔婆子,都是些作孽多端的三姑六婆。我打算用她们来进行纺织,赚的钱,都给你的学堂。”
黄子澄愣了一下,“这自然是好事情啊,多谢殿下……”
“别忙!”朱棣笑道:“这帮老虔婆子,是被发配过来的,我可没有工钱给她们。”
黄子澄立刻道:“她们丧尽天良,不配得到工钱!”
“那我也没什么好吃的给她们。”
“只要硬饼子即可,浪费钱粮不值得。”
朱棣听了听,又笑道:“那要不要给她们安排休息?还有,万一累死了,又该怎么办?”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