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候已经太晚,代钰年幼的身体已经撑到了极限,就算再怎么想守着他们等候贾敏的诊断结果,也忍不住频频打起瞌睡来了。
后来的事情她已经记不清楚,再度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她已经被安置在了自己的床上。
套间外头是王嬷嬷和春纤,听到她的动静,两个人都掀帘子进来,服侍她洗漱。
看到她们两个人面带喜色,代钰心中已经有了个猜测,却还是开口问道:“太太如何了?”
春纤喜滋滋地道:“姑娘果然是先问起太太了,原本姑娘不问,我也正要回了姑娘呢。太太今儿大好了。昨儿晚上老爷请来的新大夫真是厉害,进去没多一会儿,就把太太救醒了。”
代钰点了点头,面上也带了些笑影儿。心中却暗道:这哪里是那大夫医术高,明明是姐那药的功效。不过,这样也好,自己这个“秘密武器”能不暴露就不暴露,敌人本就在暗处,那么自己这里也要好好潜伏才是。
她心念一转,却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便又问道:“那老爷呢?”
春纤答道:“老爷自然是欣喜的很。”
代钰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还是王嬷嬷成熟世故,知道代钰问的不是这种浮于表面的东西,当下开口道:“老爷欢喜得半宿没睡,拉着夫人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今儿早晨又一大早就起来,还没上衙门就先去了书房,不知道写了一封甚么书简,封缄了递到驿馆去了。听门上小厮说,是要送到京里去的。”
对嘛,这才是她想听的话嘛。代钰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春纤有些惭愧地低了头,便随口说了句:“春纤这丫头是个好的,就是果然还是太年轻,以后嬷嬷多提点着她些,遇事儿多想想,也就是了。”
王嬷嬷和春纤恭谨地应了,这才扶着她往正房去。
不过是隔着短短的一夜,正房里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昨日因着当家主母险些就没了,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满院子的人一个个也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没什么精神。今日贾敏既然醒了,她们自然也就如同久旱逢甘霖的花儿似得全部都鲜活了起来。
打帘子的是两个二等丫鬟,远远望见代钰来,便笑着招呼:“大姑娘来了,太太刚还念叨您呢,快进去罢。”
代钰道了声谢,抬脚进了屋里,还没走到床前,就被贾敏伸手抱住了。
听着贾敏“我的儿”、“为娘险些就见不到你了”之类的话,代钰心中也很是激荡,两母女热络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来梳洗,又摆早膳。
贾敏身子本来就不好,又经历了中毒这事儿,体力更是差了不少,初时几天都只能卧床,又过了三五日方才能够下地,但直到半个月之后,也没过那个劲儿,基本上也就无法理事,只得慢慢地指导着代钰为她代劳。
这一段时间内,代钰一直在默默地给贾敏的汤药中加料,但发现并没有太大的疗效,也就知道,这壹号药剂只是能够用来解毒救急,要调理体质,还要靠其他的型号。
好在能够救下贾敏一命,也是它的一大功劳,来日方才,其他的事情待她慢慢经营也就是了。
摆在眼前的,是怎么在这个皇位交替的关口儿“急流勇退”,不要做覆巢之下的那颗蛋才是正经。
不过这事儿她目前也是做不了主的,只有看林如海的想法。
好在她这位老爹也并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愚夫,贾敏醒来两个月之后,一日他从衙门回来,满面喜色,朝着正在喝茶闲聊的贾敏和代钰喜滋滋地道:“夫人、玉儿,快收拾收拾,咱们下月,要去江都扬州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头痛中挣扎着爬上来更新。
还是木有留言,木有收藏。
泪奔爬走。还有一章估计会有点晚,可以明天早晨起来看。
近来都中最大的新闻,便是原本深受圣人器重的巡盐御史林如海被贬官的事儿。
这一位林大人,说起来可是相当不简单,人家祖上可是袭过列侯的。虽则到了他这辈儿已经没了侯爵的位子,但是这一位林大人却是靠自己的本事从科举入仕,乃是圣上钦点的前科探花。
且更为难得的是,这林如海因为被圣人赏识,得了功名之后短短数年间便做到了从三品的巡盐御史,可谓是扎扎实实的中流砥柱、栋梁之才。
谁知道盛极转衰,他这好好儿的巡盐御史当着,还不到两年,便不知道怎地惹恼了圣人,忽然就被从巡盐御史的位子上撸下来,发配到了扬州府做了个知府。
虽然说扬州乃是鱼米之乡,知府也是个从四品的要员,但想想这位林大人是好端端地从巡盐御史这个从三品的肥缺上左迁下来的,整整降了两级,便知道天威难测,宦海沉浮,不过只是圣人一念之间的事儿。
偏偏此前林如海为官清廉、声誉甚佳,愈发显得此事的突如其来、不明所以。
有好事的人便暗自猜测起来,林如海这一次的被贬到底是何缘故。
很快就有有心人发现一切就是从林如海给他的独子操办百日宴开始的。据闻皇家宗室也派了人前往,倘或在那百日宴上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未可知。
一时间众人皆唏嘘不已,但因着此事并不好宣之于口,故此只有私底下暗暗议论一阵。
又因着事关皇家,林家的许多以“明哲保身”为己任的亲朋好友们也并不好表现得太过同情,甚至一向跟林如海交好的几大家族也并没有过多慰问。其中还包括荣国府的嫡次子贾政,也即是林如海嫡亲的妻舅。
这位贾老爷现挂的职位是工部的员外郎,平素本是跟林如海十分交好的。然而出了这个事儿之后,他却连写封家书隐晦地勉力几句都没有,可见对此事有多么避之不及。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要不了几年林如海的仕途变化就会狠狠地打他的脸,让他悔之不迭、再扑过来抱大腿却已经嫌晚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林家这一次是翻不了身了。普通人们尚且对此事如此在意,相关人士心内更是百转千回。
因着圣人近来身子抱恙,长成的皇子又不只一位,故此早已经分了几派、暗中较量。内中便有代圣人亲去维扬参加林家幼子百日宴的七皇子。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兄弟的蠢蠢欲动,这一位倒仍旧是老老实实地办差,让人半点儿都看不出什么来。然而他越是如此,越是让他的其他几个兄弟摸不透深浅,反而有些“投鼠忌器”起来。
如此,都中上下都因了这事儿而闹得沸沸扬扬,偏偏林如海一家子十分低调,没有半点儿要闹腾的意思。圣人的旨意一下,林家就立马迅速地从维扬的御史府邸搬到了江都的知府衙门,连例行的借着“整装”的由头拖延的样子都没做。
虽然维扬和江都两地不过只是一江之隔,但林如海的官职到底是实打实地降了两级,寻常人家再怎么样都会有些许不平,然则林家上下却是半分不快都没有,反而是一派喜乐祥和的景象。
只因这件事的确是林家求之不得的事儿。
还是林如海专门上了一本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折子求来的。
从三品的巡盐御史之位的确是好,这可是个有钱又有权的肥缺,非圣人的心腹不能做。只要坐稳了几年,以后不愁没有更好的前程。
然而,一切的前提是“人”还在,若是弄成个“因公殉职”,就什么都白瞎了。
经过百日宴上贾敏莫名中毒险些丧命一事,林如海和贾敏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加上他们的掌上明珠、年幼的代钰“ 状似无意”地敲了敲边鼓,林如海自请贬官这件事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只是代钰壳子虽然是个小童,但心里可不当真是外表这么天真烂漫。虽然林如海没有多言,但代钰猜也猜的到,那位“胸有沟壑”的圣人肯定不会就那么轻易地答应他。至于有什么交换条件,那就是后面要费心的事儿了。
总之表面上看,他们一家子是暂时退出了权利的漩涡。能够暂且在江都修生养性几年,对代钰来说,时间就已经尽够了。
更何况,借了这个由头,代钰已经先办成了几件事。
头一桩,便是精简人口。
因着到了江都之后,并没有专门的府邸给林家人入住,林家举家便只能暂住在知府衙门。
那知府衙门不过是个三进的小院子,根本装不下那许多的家仆。再加上林如海的衙门公务也比原来更加琐碎繁忙,贾敏的身子本就不好,江都虽然与最繁华的维扬隔江相望,终归是有段不远不近的距离,两人便更是以此为由减少了同城内老爷夫人太太们的交往。
更何况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林如海这一贬官,原来同他亲密无间的同袍弟兄、以及和贾敏如胶似漆的闺中密友们一时间也自动都跟林家断了来往。这么一来,不但花销少了不少,也不必专门备着人伺弄那些花儿、果儿、茶水、点心并暖阁 、花厅了。
林家人口本就简单,这一回连原来妆样子用的那些排场都不用了,只需要留下家中实际需要的人手便已经足够,故此,真正需要的人也就很少了。
当然,如何处置多出来的那些人,也是一门学问。
幸而当时筹备御史府邸的时候因为人手不足,很多外院伺候着的都是寻的维扬当地人。既然林家要迁到江都去,那代钰索性便就立时放了他们归家,并未带到江都来。
还有些是贾敏从都中贾府带来的老人儿,代钰便扯了贾敏的幌子,说念在他们常年在外,劳苦功高,便打发他们回了都中跟家人团圆去了。
更有一部分是林家从姑苏带过来的,林如海也同意代钰给了钱帛好生把他们遣回姑苏老宅去了。
如此一来,知府衙门虽然比维扬的御史府第小了不少,但是因为精简了不少人口,倒是显得比原先还要宽敞了。
当然,对于代钰来说,心中更是松快了不少。因为只有她同贾敏知道,减少的那些人里,除了少数几个年纪大些的,当真是送回去养老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各个派系派来的“钉子”。
林家虽然现在看着不显,但是到底是百年大族,兼之林如海一直受圣人器重,被清流一派推崇,若是能拉拢了林家,那于皇位的争夺上显然便增加了一大砝码。
因此众派系都想着拉拢林家,同时也怕林家被别人拉拢了去。由此一来,家里头的钉子暗桩们简直就不要太多。好在借着这一次林如海被贬的事情,趁机把大部分的脏东西都扫除掉了。
没有了那些牛鬼蛇神们来碍眼,代钰觉得一阵轻松,接下来第二件事,就是要调养一家子的身体了。
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他们一家子的体质真是不一般的差。幸好有代钰那药剂在,每天不间断地寻找机会给全家人加料,贾敏和林如海的身体虽然没有见好,但也没有更坏。
她自己因着有意识地喝药和锻炼,算是在慢慢恢复中,勉强算是有一定的效果。这么看来,全家人里,倒是只有她的小弟,对这药剂的吸收力最让人惊叹。短短几个月里,他就由个看着活下来都费劲的小婴儿,变成了个粉嫩白胖的肉团儿,连哭的声音都比之前要响亮多了。
只是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到了快周岁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居然就是“姐姐,药苦。”
第三件事情,便是代钰借着给林如海送药的功夫成功混入了书房,开始了“父女共读书”的天伦时光。
当然,享受这种父女天伦之余,代钰还是在顺便收集相关的信息的。虽然现在还不到她显露这方面能力的时候,但早点准备总是没错的。至少要先弄清楚他们一家子站的队在哪一边儿,免得到时候抓瞎吧。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林如海被贬官这事儿让很多人放松了警惕,代钰把这几件事情办了之后,短时间内还就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了。
精神上放松了下来之后,时间过得就愈发显得飞快。
几乎就是一晃眼的功夫,林家在江都安顿下来已经有大半年了。
代钰已经满了四岁,林默玉也快一岁了。林如海的政务早已理得井井有条,这年冬月,眼看着衙门无事,江都百姓安稳,他便起了心思,想出去走一走。
知府乃是一府的父母官,扬州府管着三州八县,占地颇广。虽然府衙在江都县,但其他的几个州县,林如海却是极少有机会去的。作为一府之主,连本地的地皮都没踩熟,还谈什么“为民父母”。
林如海虽然是科举出身,但也并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也很是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他关注的也不光只是锦绣文章,更多的还是国计民生,故而才能在一榜举子中脱颖而出,被圣人相中,委以重任。
此刻,他虽然是个“被贬”的身,却还是那颗“清流”的心,便想着趁此机会,去各个州县看看,“微服私访”一番。
当然,既然是想要“微服”,就不能用官家的名义,他选的名号也是十分之好的,那便是要回姑苏老家祭祖。
姑苏离着扬州有好几百里,走水路最是便宜,且途中恰好经过扬州府下辖的好几个州县。若是要去走走看看,那实在是再方便不过了。
林如海敲定了这个方案,跟上峰报告了一番,毫无悬念地获准,很快便就准备出发了。
不过既然是要祭祖,那么全家人自然是都要去的。
于是代钰便同才满一岁的小弟一起被打包装上了去往姑苏的船。
江上风大,代钰和她弟弟当然是老老实实呆在舱中的,而她们家的太太则陪着兴致高昂的老爷在船头伫立,迎风赏景,对月赋诗。
代钰一面听着舱外时不时传来的说笑声和朗诵声,一面默默地喂小弟喝药。如此一来,全家倒也都不觉无聊,很快地,便行过了几个州县。
这一日,船行至大如州地界,因风雨交加,便暂且泊在岸边休整。
清晨一到,雨过天青,夹岸风景更是水洗过一般鲜明好看。林如海见岸上隐约有个村落,人烟十分稠密,便起了兴致,要去看看。
贾敏和代钰原本对去闲逛这事儿还无可无不可的,不料她家那位已经满了周岁的小弟猛然看见那么多从未见过的生人,忽然异常兴奋起来,表示也想去逛逛。于是全家便集体下船上岸,沿着河边集市闲逛。
大如州紧邻水道、田地肥沃、物产颇丰,百姓们也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林如海带着一家人信步闲逛,看着众百姓其乐融融的模样,心中很是欣慰。
贾敏和代钰带着年幼的林家小弟于闹市中穿梭采购,也是十分的兴高采烈。
就在这样的一片和谐喜乐之中,冷不丁却忽然听见不知何处传来的苍凉歌声: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伴随着这歌声,一个一瘸一拐、疯疯癫癫、衣衫褴褛的道人拍着手出现在众人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辛辛苦苦码的字,发现居然木有设定存稿箱的时间。悲愤滴鱼准备抓个虫再好好发上去,一不留神就爆了字数。
望天,感觉整条鱼都不好了。
默默游走,继续去码。
保险起见,还是晚上来看吧【已弃疗……
第七章 幕友
他一面拍手,一面还在继续唱着“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听这唱词,这老道士似乎是有一个完整的套路,词中也似乎有着些玄幻而宿命的调调,颇有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外高人”的意思。
但是因着他模样实在吓人,声音也实在说不上好听,这种悲凉伤感的基调也实在同周遭其乐融融的景象十分不搭调,故此这不知名的曲子,听在人耳中就有些刺耳了。
集市上原本欢欢乐乐的气氛霎时间便凝滞了起来。几乎是与此同时,周围几个小孩子因吃了惊吓,也开始放声大哭。
便是周围的百姓们也颇有些愕然,纷纷围过来指指点点起来。
有几个年轻的母亲因自家孩子啼哭不已,看着这老道士的目光便有些不快。
不过因着这老道士出现得太过突兀,众人反应不及,一时间竟也无人及时上前来喝阻他。
故此一片混乱之中,这老道士原本是要继续不管不顾地唱下去的。
谁料他无意中转过了头时,恰好就看见了林如海一家人,那声音便忽然顿了一下。
相似小说推荐
-
皎皎,你也不想……(叫我苏三少) [穿越重生] 《皎皎,你也不想……》作者:叫我苏三少【完结】晋江VIP2025.02.16完结总书评数:82646当前被收藏数:8...
-
蓬门伊始(东曦宸) 那一年,卢玖儿八岁,神韵显现。卫子谦十三岁。戚家盛十四岁。戚博文九岁。
这是个家长里短、还闹心耗费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