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姐有药(北有佳鱼)


继而他整个人也转过身来,一面继续念叨个不停“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一面仔细朝着林家人张望。
他的嘴巴不停、眼睛也转动得飞快,不过眨眼之间,已经一个接一个地将林家四口人全都扫视了一遍。那眼中有赞叹、也有惋惜,最后他的目光便停在了代钰身上,却是在赞叹惋惜之中突兀地冒出些惊愕来。
又仔细看了几眼之后,他忽然将手一拍,连歌儿也不唱了,只往前凑了两步,似乎马上就要说出什么了不得的话来。
骤然被这等奇人围观,代钰虽然觉得诧异,但也并未觉得他这样子有什么可怕。且她很不喜此人那大刺刺毫无礼貌的注视,便也冷冷盯住了他看。
她依稀记得原著里最不缺这种“狂放不羁”、“假痴作癫”的“世外高人”,动不动就是“施主同我有缘”或是“将这小施主舍我罢”,说的好听点儿是“度化世人”的“高人”、说得不好听些,跟拐卖人口的“神棍”又有什么区别?
看这样子,弄不好,她今儿还真遇到一个现场版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不能轻易放过他。在她印象中,原著里被这种“神棍”骚扰过的人,可是不少的,既然遇到了,可要好好过过招了。
代钰心念方转,却不料此前一直笑嘻嘻地拉着她的手的小弟默玉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对,竟忽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她便也顾不上再同那老道士对视,只转身抱住小弟,先柔声安慰起他来。
贾敏也俯身扶住她们姐弟,一面柔声安抚,一面已经对着那老道士怒目而视。
林如海挡在她们母子三人前面,早将那老道士所作所为看得真切,饶是他性子平和,此时也忍不住怒火中烧起来。
他先时见那老道士转出来,便早已经将贾敏、代钰和林默玉护在了身后。因他此次是“微服私访”,本就要见识见识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之前见到这老道士唱着道词儿,林如海原本还以为他不过是有些“人来疯”,甚至还怀疑他莫非是有什么冤屈要伸来着。故此他本打算先观察一番,并不打算将事情闹大的。
此刻见那老道士死死盯着代钰看,林如海便心中愈发觉得他言谈举止颇为诡异,已经不是普通的游方道士那等不拘小节了。
至于伸冤什么的,那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了。
有功夫盯着人家的女眷看,那肯定是来者不善的了。
特别是他盯着的是自家的宝贝女儿,那更是有些居心叵测之感。
林如海心中十分不悦,一面命人将贾敏和代钰姐弟护住,一面已经上前了一步,正想着诘问这老道士几句时,冷不丁旁边忽然闪出一个老丈来。
但见这老丈五十上下年纪,布衣麻鞋,虽然形容憔悴,但是一双眼睛却仍有些精神。他手里拄着一杆竹丈,劈头便朝着那老道士喝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没得吓唬到了孩子。”
那老道士见这老丈出来,眼睛顿时亮了一亮,竟暂时撇了林家一行,又转头朝着那老丈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那老丈原本气势汹汹、很有些舞丈打“狗”的风发之气,谁料听见这老道士这一席话,竟忽然怔忪了起来。不知道他被这老道士一忽悠想起了什么伤心事,满面俱都是悲苦之色,看他的眼神也有些涣散,竟似不知道陷入什么迷障里面去了。
林如海虽然命下人们挡在前面,但代钰人小个子矮,还是从人缝儿里看到了这一幕。她见那老丈年纪已经不轻,原本也是为了街坊邻居、甚至是她们一家异乡客出头喝止这老道士的,现在忽然弄成了这样,她心中很是为他抱不平。
再说了,那老道士说那一席话,虽然听上去饱含禅机、很是高大上的样子,其实稍微一想便觉得实在太过悲观无力了些。
代钰生平最烦这种不努力争取还自我安慰说什么天命如此的调调,合着生活本来就够苦逼了,还不许大家苦中作乐、靠自己的努力追求点儿幸福的生活了么?
简直不能忍。
故此,她当即推开了春纤和王嬷嬷,上前了两步,大声道:“道长说的不对。好便是好、了便是了,又有圣人云‘人定胜天’,可见若是想要好,便是了了也能好。”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待看清楚说这话的不过是个四五岁的小童,众人更是惊叹起来。
虽然大家皆不过是山野村夫、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显然,代钰这话听着比方才那老道士的顺耳多了,他们喜欢。
此间乡风淳朴,众百姓们也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故此很快便有人拍手赞道:“女公子说得好,就是这么个理儿。”
一个人起了头,众人便也纷纷点头称是,乱哄哄地赞扬起来。现场哪里还有半分刚听了那老道士的唱词儿和解释的凄凉在,甚至都有人起哄嘲笑其那老道士来。
那老道士先前听得代钰那番话,面色已经大变,此刻见到众人竟然是如此反应,看着代钰的目光便愈发惊愕。
他又见到不远处似乎有人提着烂菜叶子围过来,不由得有些慌神,竟连反驳都没顾上,只喃喃道“哪里来的煞星,竟能破得了老夫此局,怪哉,怪哉”,然后便一溜烟儿地跑走了。
他虽然看起来年纪老迈、腿脚不便,但跑起来却又跑得飞快,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踪影。只是他跑得到底是忒急了些,连鞋子都跑掉了也没顾上捡,哪里还顾得上再度化世人。
那布衣老丈原本痴痴迷迷、眼看着就要被这老道士一番话忽悠得心动、看破了红尘的,谁料忽然听得了代钰这一番话,真个儿如同当头棒喝,立刻便醒悟了过来。
想到方才的心境,他不由得出了一头冷汗。他本就是有些宿慧的人,若是再顺着那老道士的话头儿说上两句,说不好,此刻都已经随着那老道出家去了。若真是如此,他那可怜的老妻又要如何度日,他那苦命的女儿又要如何寻到?
由此可见,方才真是“命悬一线”啊。
这小姑娘一番话,简直是救了他们全家。
他想到这里,立刻双手作揖,朝着代钰施礼道:“女公子方才真乃一语惊醒梦中人,小老儿在此多谢了。”
代钰见他如此,愈发觉得此人十分正派知礼,一面口称“不敢”,一面侧身避开了他的礼。
此时林如海早上前同他见礼,两人顺势寒暄起来。
原来这老丈姓甄,单名一个费字,原籍乃是姑苏人士,本也是个乡宦,因家中出了事,故此来大如州投奔岳丈封员外。
方才就是那老道士一番话,让他想起姑苏城中的伤心事,竟险些抛家归隐。现下想起来他实在后怕,由此也愈发感激代钰,又见林如海风姿超逸、心中仰慕不已,便再三邀请林家一家到他家小坐饮茶、休憩一番,以作感谢。
林如海听得这甄费也是姑苏人士,竟是自家同乡,且言谈举止温文有礼、似乎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加上他方才的那场“见义勇为”,不由得便又对他增添了几分好感。
此时见到他诚心相邀,加上时间也的确不早,便欣然同意,带着贾敏、代钰和默玉母子三人并几个家人一路,到封家歇脚。
到了封家之后,甄费又唤了老妻封氏出来见礼。
这封氏年届四旬,却也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听得自家老爷险些当街出家、幸而被林家小姑娘一席话惊醒之后,封氏一阵后怕,继而对代钰一家感激涕零。只是再三道谢之后,她看着代钰在旁,竟不知道怎地忽然掉下泪来。
林如海和贾敏不解,甄费却叹息了一声道:“此事说来话长,拙荆想是看着贵女公子,想起了自家苦命的小女来了。”
林如海和贾敏大感惊异,却见甄费的眼眶也红了,半晌才缓缓开口,将此事的原委一一道来。
原来,这甄费和封氏两人子嗣上也不旺,年届半百,仅有一女,名唤英莲。谁料这女儿如珠如宝似得养到了五岁,竟于元宵节被人拐了去,至今已经有三四年,百般寻找、杳无音讯。兼且甄家姑苏城内旧宅,因旁边寺庙炸供走火,一夜之间给烧了个精光,甄费无奈之下才携妻投奔到大如州岳丈处,暂且安身,以图寻到女儿,再做打算。
谁料今日遇到这老道士,一番话便叫甄费忆起旧事,登时心灰意冷起来,一时间竟险些看破红尘、萌生去念,实在可叹。然经代钰那席话一提醒,他倒是又想起了自己的爱女之心,幡然悔悟之下,此番定然是不会放弃,要继续寻访了。
林如海和贾敏听得这话,不由唏嘘不已,各自安慰了甄费并封氏几句。因快到用饭时分,甄家两夫妇便收敛了情绪,恭恭敬敬地预备待客。
虽然屋子陈设简陋,但饭食却很丰盛,显然是用心准备、诚挚待客的意思。
甄家夫妇并林如海一家愉快地一起用了餐,正准备再喝茶闲聊片刻,却不料门外忽然传来一个老人粗鄙的吼声:“成天介不务正业、吃酒空谈,真真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多早晚寻个正经事做,才不枉我嫁了女儿与你一场。”
听得这话,甄费面色一白,便是封氏面上也讪讪的。林如海和贾敏自然不好多问,然而却也不便再久留,只匆匆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辞。
只不过林如海此前听得甄费讲述其遭遇,十分同情,现在见他有如此窘境,也是十分不忍。再见到他于如此困境之下,屋内仍摆满了书籍,可见也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便又起了些爱才之心。
临行之时,林如海借机又考问了甄费几句。这甄费果然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两人言谈甚欢。林如海有心帮扶这位同乡一把,兼且因他新赴任不足一年,那知府衙门中现下也的确有些人手不足,故此他便干脆寻了个空子问了甄费一句,是否想到扬州府做个知府幕友。
甄费犹自未反应过来如何话题便就转到了做扬州知府的幕友上头去,抬头见他这位林世兄看着他微笑不语,心中倏然明了起来——那位本年才上任的知府太爷,可不正是姓林的。
他心中一动,想着自己在岳丈家窝了这么久,也的确太过懒散,若是在知府座下效力,不但是个正经营生,还可借着州府之力继续寻访英莲。
最重要的是,这一位林知府,脾气秉性都很对他的胃口,有这样的主家,做个幕友,也是极好的。
故此,他半点都没有犹豫,朝着林如海躬身施礼道:“士隐愿从今日起侍奉老爷麾下。”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熬夜了,今天又作死了。捂脸爬走。
然而终于在本章完成了“打脸神棍”成就,心满意足地滚走睡。天晚人昏,有虫明天来抓。
看在渣鱼这么勤奋的份儿上,不鼓励鼓励咱么?滚走~~~~(>_<)~~~~

且说甄士隐既然甘愿做林如海府上的一名幕僚,行动起来端得也是雷厉风行得紧。
辞别了林家人之后,他便立即回去同妻子封氏商议,将才置办不久的那些微薄田产房屋变卖,预备举家搬到江都去住。等着林家人自姑苏祭祖回来之后,好即刻到知府衙门当差。
而直到这个时候,代钰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一位甄家老伯,居然就是甄士隐——原著里那一位有名的苦命人甄英莲小姐的父亲。
想不到因为林如海仕途转折,途经此处,两家竟生出了这等缘分。既然甄士隐都没有出家,那么或者英莲的命运也能跟着改一改也未可知。
代钰隐约记起这英莲是被拐子拐去外地,养到十二三岁,预备卖给人家为妾的时候,被那“呆霸王”薛蟠强抢了去。算算年纪,也就是这三四年的事儿了。
只是不知道,没到时候之前,他们藏匿在哪里。此去姑苏,倒是可以去她家原址看看,说不定能帮个忙呢——看着人家好好的一家人骨肉分离,但凡是个人,能帮一把还是会帮一把的。更何况,虽然系统并未多言,她也明白,要解锁新的药剂,总是需要达成新的成就的。
正巧借着这个机会,试试看能不能有突破,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么。
按下代钰这些念头不提,既然招募甄士隐这事儿已经处理完毕,林如海自然还是继续原来的路线,带领一家人朝着姑苏前行。
路上又经过了其他几个州县,虽也有些小插曲,但也并无什么新鲜事儿好说。
只是代钰虽然每日里只同小弟玩耍,但也看出林如海的确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在走访所辖州县风土人情。并且从他有时间就坐着奋笔疾书这一点上来看,他好像还颇有收获。
因着此番是一家人共进退,从他们的行进的路线和林如海的举动看,代钰倒是对自家老爹的打算隐约有了个猜测。不过到底是不是,还要等着回了扬州再看——她现在这年纪,就算表现得再“早慧”都好,林如海也是没可能同她讨论政务见解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想着怎么逼小弟喝药呢。随着小弟慢慢长大、开始懂事之后,代钰觉得,喂他喝药这事儿,是越来越有挑战性了。看着愁眉苦脸不愿意喝药的小弟,她已经决定等着过了年之后,可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行了。
除了林如海去岸上走访的时候之外,贾敏和林如海照旧如胶似漆地腻在一起,便是林如海奋笔疾书的时候,贾敏安顿好了代钰姐弟之后,偶尔也去舱中陪读,“红、袖添香夜挑灯”一番。如此一来,倒也不觉得旅途无趣,日子愈发过的飞快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虽然他们并未觉得自己走得多慢,但他们的行程其实并不算快。
算起来林家从冬月十五自江都启程,一路走走停停,直到腊月初十,差不多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才堪堪到了姑苏地界。
虽则都是江南水乡,但姑苏和扬州又自有不同。
还没入城,代钰已经被那繁华之景晃花了眼睛。到得姑苏城中,入了林家老宅,代钰才知道,原来自家的家底果真不薄。
单看这林家宅子的规模,便就已经对得起祖上袭过列侯这背景。等到再进了大门细看,她方才知道,林家不愧为百年大族,内中陈设摆饰且不说,便是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透着股子扑面而来的清贵之气。
只不过,好东西的确是够多,但人却实在是太少。
这么大一个宅子,除了几个看家的老仆,并在偏院寄居的一两家远方堂表亲之外,那么多个院落,就那么空着,也实在是浪费。
不过,等到代钰安顿下来,寻了机会看了看周遭的环境之后,才发现,不只他们林家如此,旁边儿离着不远还有另外几家也是同样的情况。
虽然看着宅子的规模与林家老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大宅却是门锁森严,里里外外连个人影都没有,一派衰落的景象。就不知道是哪些人家何时置办的老宅,他们又有何遭遇了。
在老宅里安顿下来之后,就是要着手准备祭祖的事儿了,与代钰预料中的不同的是,这一次在老宅祭祖的事儿,竟然异乎寻常的顺利。
她原本想着,既然回到了老宅,还要见见故人,说不定就会有什么不明来路的牛鬼蛇神冲出来作死,还准备着大杀四方来着。
结果不管是看家的老仆还是那几个寄居的堂表亲,甚至住在城外的林家仅剩的几房人,看到林如海他们一家人都一个个老实得跟鹌鹑似的。
这原也难怪会如此。只因林家虽然是百年大族,但是到了林如海这一辈儿,人才凋零得不成样子。不单林如海年逾不惑才仅有代钰姐弟两个子女,便是他那几房堂表亲们,在子女上也很是艰难——有的仅有一两个子女,有的连一男半女都没有。
整个林家一大家族现存的人,也不过只有三五房,拢共加起来也就一二十个人。
就这么点子人,不要说争家产了,便是将全副家产都送给了他们,他们几家子人也住不满、用不完。
代钰看着那几个年纪或大或小的堂伯叔、堂兄弟姐妹们病恹恹的样子,实在可怜,便忍不住将已经被自家小弟嫌弃不已的壹号药剂兑在了茶汤中一回。
虽则她兑药的本意不过只是怕这大冷的天儿,这些同样体弱多病的亲戚们为着林如海这一房祭祖这事儿再倒下几个,连年都过不好。但她无意中办的这件事儿,过了几年却又有了意外之果,因此又引出一番故事来,倒是她当时始料未及的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