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为自己有了县主头衔后,秦砚看她就会不一样,哪知道还是如此。
一怒之下,她给秦砚下了药,想把生米做成熟饭,到时候可就不是他娶不娶的问题,而是不娶也得娶。
只可惜,那个人的定力还真的是很厉害,明明有了反应,最后居然还能甩开她跑了。
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的话,她还是会选择嫁给之前的丈夫。
他有钱,他家里有权,嫁给他,能让她的身份上好几个台阶,这些是年幼的秦砚不能给她的。
只是她会选择在重新遇到秦砚的时候,就对他下药。
毕竟那个时候他对她肯定是不设防的。
可惜,天下没有那么多的早知道。
想到他今天对自己那个态度,李奕心里的火又起来了。
也不知道门口的那一招有没有用,就算没用,她也得想办法让御史台参他一本。
周文斌下衙回来,就看到李奕坐在那托着腮,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走过去从后面将人抱住,掰过李奕的脸就亲了下去。
李奕立刻回应,她环住他的脖子,两人啃得啧啧出声。
须臾后李奕推开了他。
周文斌问“怎么了?谁惹县主不高兴了?那就让我来哄一哄。”说着手就开始不老实起来。
李奕任由他在自己身上游走,只看着他的脸。
其实眼前这个男人还是很好看的,也很温柔,唯一不好的就是官儿没有秦砚大,身上没有秦砚那股子生人勿近的清冷气质。
他就跟一条哈巴狗一样,自己不过是多看他几眼,对他笑了笑,又赏了他一杯酒,他就成了她的裙下之臣。
不过好在他比秦砚年轻两岁,体力还是不错的,将她伺候的很舒服。
有身份的看不上她,那些巴结上来的她也瞧不上。
正好,他高中了,成为了今科探花。
有这个身份,自己嫁给她,也不算太差。
对于周文斌找自己坦白说有未婚妻这件事,李奕并没有觉得很意外。
食色,性也!
见李奕走神,周文斌的手更加放肆起来。
他也深知李奕喜欢什么,她在欲这一块,很是放得开。
他年轻,腰好,这段时间天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身体也结实很多,还是能满足她的。
他可不想哪天她在外面偷吃。
他也深知李奕是能干得出来的,所以他现在的重点是把李奕伺候好,早点生下个孩子。
李奕前一段婚姻因为男的身体不行,一直没有孩子。
听说,李侧妃那边还希望过继他们的孩子。
只要能多生孩子,他就能巩固住自己的地位。
如今住在这三进的大宅院里,出入有马车,身边有仆从伺候,周围纵然有一些不好听的话,但那又如何?
比起这些物质上实打实的享受,那些流言不过是一些没吃过苦的家伙在乱放屁而已。
“早上听说有人送来了生子秘方,县主,不如我们试试……”
想到早上徐敏迫不及待送来的生子秘方,李奕也有些心动。
就算秦砚再厉害,顶多也就是把徐敏拉下去,想要动她,他还是不太够看的。
徐敏这个人还是有点蠢的,死了就死了吧。
这么一想,李奕也不纠结了“听说这个生子秘方得男人厉害才行,今天就让我看看,你是银枪,还是镴枪头。”
周文斌也想卖力讨好,所以立刻将李奕抱了起来,两人晚饭也不吃了,就回屋造人去了。
陆辛夷要是知道自己写给徐敏的生子秘方最后落在了渣男贱女手里,一定要把难度系数再提高几个档次。
第:90章陈年旧事(2)
敬王宋勉,字玄之,出自《道德经》第一篇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不知道在哪里浪荡了一天,快亥时才回来。
刚下马,管家就立刻迎了上去,在他耳边说着什么,宋勉脚步一顿,哼笑了一声“她倒是大胆的很。”
说完这句,将马鞭往管家怀里一丢,大步流星的进了门。
进门后的宋勉先去了主院,换了一身衣裳又上了香,歇息了片刻后才道“把侧妃叫来。”
立刻有人去通知李侧妃。
李侧妃名叫李幼枝,长的很有福相,年轻时候是那种肉嘟嘟的可爱娇俏美人,不然也不能以商户女的身份成为敬王侧妃的。
她是敬王还是皇子的时候在京郊外游历一见钟情后抬回来的,当时李家只以为他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根本没敢往皇子身上想。
但就算如此,李家在知道女儿不可能被明媒正娶的时候,还是让女儿跟着敬王走了。
李幼枝被带回京城,养在外面,很是受宠了一些日子,但敬王还是知道不能有庶长子的,所以一直让她避孕。
直到三年后敬王满了弱冠之年,才大婚,娶御史大夫黄成林长女黄英为正妃。
奈何黄英效父,不仅是长相,品德,以及性情,都很像其父。
在外有非常好的名声,这样的女人,是个贤内助,但作为男人而言,这样的女人过于刻板,没有情趣。
这让对成婚抱有一定幻想的宋勉大失所望。
婚后一个月,就一抬轿子将李幼枝抬了进来,封了个嫔。
得知敬王身份后的李幼枝心态崩了,没了之前的可爱娇俏,见到宋勉就让他给自己升位份。
久而久之,宋勉也就懒得回来了,于是东市的花楼楚馆成了宋勉的安乐窝。
他荤素不忌,只要好看,他都爱。
期间还跟一些浪荡公子哥抢花魁抢清倌大打出手。
黄成林气急,后悔将女儿配给这样的草包。
大胤女子要和离比前朝都方便很多,但有些人家,尤其是高门大户还是不能接受女儿和离的。
黄成林气急之下,也只是让手下的御史参宋勉。
最后宋勉被他哥禁足半年。
也就是那个时候,宋勉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王妃怀孕了。
可惜是个女儿。
但王妃还是很高兴,她是个内心通透之人,知道宋勉不是个能过日子的,所以收回所有期待。
有了女儿后,给女儿求了个封号,平阳郡主,而后只管跟女儿关起门过日子,其他事情一概不问。
之后,宋勉又抬回来几个女人,有一段时间他就跟疯魔了似的,居然还带了个男人回来,日日待在屋子里不出来。
黄英知晓后恶心他至极,自那以后连跟宋勉同桌用饭都觉得恶心。
宋勉对黄英本就没太多感情,被她如此对待,自然也不去主院。
没了王妃的约束,宋勉更加荒诞。
这期间,李幼枝也没消停,在平阳郡主宋灵儿五岁的时候,她终于宣布自己有了身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居然生出了个死胎。
李幼枝崩溃,差点血崩而亡,要不是宋勉冲到太医院将院正给抢了来,李幼枝怕是要死在产房。
最后人是救回来了,但因为她之前长期避孕,这一胎又血崩,以后都不能生育了。
为了补偿她,宋勉将她升为侧妃。
从那之后,宋勉忽然转性,不去花楼楚倌了,开始扮演起慈父来,每日都待在府中,哄着已经五岁的女儿玩耍。
这点黄英没阻止。
她的女儿是长女,王府未来的一切都是她的,包括宋勉的父爱,虽然在黄英看来可笑的很,但女儿很是喜欢,所以她并不阻止。
期间王府后院其他女人倒也陆陆续续怀孕生孩子,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要不就是怀胎几月就没了,要不是就生下来就有病,养不到三岁就夭折,平阳郡主就成了王府最健康的孩子。
但好景不长,平阳郡主十岁那年不知道怎么落了水,高烧不退,最后就这么死了。
宋勉将照顾女儿所有的下人全部杀了陪葬也无济于事,敬王府唯一的继承人就这么没了,王妃一夜白头,没两年也撒手人寰。
李幼枝在这个侧妃的位置上,送走了平阳郡主,又送走了王妃,这个曾经因为无法生育嫉妒那些女人的可怜人,成了敬王府最后的赢家。
黄英死了都快十年了,宋勉一直没有续娶,也没有再纳妾。
皇帝还在的时候,也知道这个弟弟的疯狂,想给他再娶个媳妇,奈何圈子里的都知道他年轻时候玩的花,那啥废了,这辈子都没后了。
高门大户才不会把女儿送进去填那没啥收成的窟窿,更何况敬王手里没权,所以没人愿意。
没两年,皇帝死了,新皇是宋勉的侄子,太后这个大嫂忙着跟摄政王抢权,也没时间管他。
皇帝侄儿倒是有时间,但也不会去管叔叔的后院。
开封府作为京畿最重要的衙门之一,谁来当府尹,那是相当重要。
太后跟摄政王都想安排自己的心腹,相互不让,最后皇帝做了一回主,让闲散的敬王担任权知开封府府尹,正二品。
前面有个权知二字,就是代掌的意思。
自从敬王成了开封府府尹,倒是热络了一拨。
大概是年轻的时候太高调了,所以人到中年的敬王,低调的仿佛没有他这个人似的。
李侧妃彻底掌管王府诸多事情后,李家搬来了京城。
跟敬王的低调相比,李侧妃高调的不像话,不少人都有微词,但奈何敬王府就她这么一个拿得出手的侧妃呢。
敬王低调,但这不代表他真的什么事都不管。
所以管家来通知李侧妃过去的时候,李幼枝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
因为年轻时候的情分,又因为自己不能再生育,这些年宋勉对她一直不错,她给侄女求了个县主的封号,他同意了。
后来她又说等侄女生了儿子后,抱到她名下养着,他也同意了。
这么看来,人到中年的敬王似乎很好说话,但很好说话不代表他就真的事事都顺从于她。
这一点,李侧妃永远不会忘记。
第91章 活不了了
李幼枝有些战战兢兢的来到主院,就看到宋勉坐在院子里,面前的石桌上摆着两碟子小菜,一壶酒,两个酒杯。
李幼枝上前行礼。
宋勉道“坐下,陪本王喝一杯。”
相处了将近二十年,李幼枝太知道宋勉的脾气了,所以也不废话,先给他倒了一杯,才坐下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她观察着敬王的脸色,而后半开玩笑地问“是谁惹了王爷不高兴了?”
宋勉看她一眼,不像是生气的样子“你倒是敢问。”
李幼枝娇笑“反正不是妾身惹的,妾身自然是敢的。”
人到中年的李侧妃虽然不再娇俏可爱,但也还有那种国泰民安的美,很有福相,奈何事实跟面相相差太大。
宋勉也不跟她兜圈子“这些年不管你是如何帮着你娘家在京城搅风弄雨,本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可知道为何?”
李幼枝点头“自然是知道的,妾身也是仗着这一点,才在王府立足的。”
“知道就好。”宋勉喝了酒,李幼枝立刻给他满上。
“既然你知道,那就该知道,本王这辈子就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是平阳郡主。
没道理本王的亲闺女都没享受到的福利,倒让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货色给享了去。本王的福分,不是谁都能享的,福薄的会惹来大祸。
这次本王可以看在你的面子把她当个上门讨食的,但如果她还敢在外面仗着本王的势胡言乱语,你猜本王会怎么样?”
宋勉将手里的杯子高高举起,一松手,那杯子四分五裂。
这是宋勉第一次跟李幼枝说这么重的话。
李侧妃面色瞬间就白了。
她心里是又气又恨。
气他言语之间把她娘家亲人当成上门讨食的乞丐,又恨平阳郡主都死了这么多年了,宋勉还要这般维护。
她很想嘲讽一句,平阳郡主在世的时候也没见到他尽到父亲的责任,死后在那装什么父女情?平阳郡主死了,王妃死了,他深给谁看?
给黄家吗?
可惜黄家根本不在京城。
黄成林先一步黄英而去,黄英死后,黄家在京城彻底没了靠山。
至于敬王,黄家从没把他当靠山。
黄家大哥黄允现在在地方任知府,正四品,官途还算顺利,这其中肯定是有敬王的手笔,只可惜,人家黄家根本没把他当一回事,黄英死后,年节里黄家也没送礼物过来过。
敬王倒是每年都往黄家送,可惜上赶着的人黄家不屑,她父亲大哥登门,宋勉从来不见。
想当年,他也是好话不要钱的哄着父兄把自己带走的,如今又看不上了。
讽刺,天大的讽刺啊。
宋勉看着她“幼枝,我知道你想当这个王妃,除了这个,你要什么,只要本王能给的都会给你的。”
李幼枝知道这次敬王不计较侄女在外面的所作所为了。
她起身跪下“妾身不敢妄想,多谢王爷饶恕。”
第二日,许久不曾来开封府的敬王,难得来了开封府。
开封府上下全都战战兢兢,秦砚除外。
一直空着的书房里,秦砚跟判官崔胜站立左右。
秦砚站在那,看着宋勉盯着崔胜,似是失了神般。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王爷第一次见崔胜的时候,也是这样。
秦砚虽然不知道缘由,但也知道王爷这是通过崔胜在看别人。
崔胜低着头不敢动。
八个月前,他在青浦县任县令期满结束后就收到吏部信函,让他回京等待分配。
他在青浦县政绩还算不错,这次任期结束,他觉得自己往上升一升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就是希望这次外派的地方不要太过落后就心满意足了。
结果不曾想,他没有外派,还成了开封府的从五品的的判官。
比之前,跳了两级。
只把崔胜吓得不轻。
他们家是清河崔氏的旁支,十几年前也曾风光过。
但自从父兄皆亡故后,他们这一支又迅速没落了下去。
母亲带着他回到老家,他连考两次才中二甲,授了青浦县令一职。
在任期间勤勤恳恳,不算有多大功绩,但也是风调雨顺,吏部考核是个优。
接到吏部公函后他去也给了银子小声问过,对方就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就是那得利的渔翁,不要想太多,好好干活就行。
所以这几个月以来,崔胜不说殚精竭虑,那也是勤勤恳恳,生怕丢了这么好的差事。
再加上顶头上司秦砚也是个工作狂,所以哪怕两人头上还有个咸鱼敬王,也运转如常。
这是崔胜第二次见这位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这会儿感觉到敬王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崔胜是两股战战。
他知道自己长得不错,也听说了敬王有点特殊的癖好,所以把头垂地低低的。
更是暗自决定,回去后就蓄须,哪怕自己家娘子嫌弃他,他也得蓄上,这样看起来会糙一点。
在蓄须跟晚节不保之间,他选择蓄须。
宋勉也察觉出了崔胜的紧张,收回视线看着秦砚问“卷宗呢,拿来我看看。”
秦砚有一瞬间的迟疑。
“怎么?还怕本王毁了证据?”
没想到秦砚居然很胆大地直接问“如果最后徐敏供出背后指使的真的是荣昌县主,王爷您当如何?”
“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敬王道。
秦砚没有再说什么了,将手里的卷宗递给他。
“行了,我看看,你们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吧。”
崔胜忙不迭就跑了,生怕慢了一步王爷就会提过分的要求。
秦砚倒是又看了敬王一眼,这才躬身告退。
刚出来,就被崔胜给叫住了。
“大人……”
秦砚看向他。
崔胜示意边走边聊。
走了几步后崔胜道“大人,您跟着王爷也有三年了,属下想问问,王爷爱好……是女吧。”
秦砚“……”
他想起宋勉看他时候的眼神,像是在缅怀什么。
就道“崔判官莫要多想,王爷不是那种人。”
得到上司的担保,崔胜心里安稳多了。
秦砚又道“贺推官初来乍到,有些事你该提点就提点,省得出了纰漏。”
“是,下官一定会严格把关。”
秦砚颔首,往自己的廨房去了。
崔胜的办公室是跟贺辞年共用的。
回去的时候见贺辞年不在,想到秦砚说的话,就拿起上午贺辞年给他的关于西市诸位商户联名上告徐敏的状纸来。
哎,这徐敏,看来是活不了了。
第92章 大人,您怎么看
崔胜花了一日的时间,将所有商户状告徐敏的状纸整理好,其他人这边也没闲着,带着人在外面走访徐敏的关系网。
又花了三天的时间,众人将徐敏的所有关系网都摸清楚后,整理成案卷放在了秦砚的跟前。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樊楼跟徐敏之间的事情了。樊楼跟徐敏之间的事在整件事情中已经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