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大街小巷,各个弄堂里讨论的都是这个话题。
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基本国策是什么意思,就是知道,以后不让多生孩子了,只能生一个。
于茵从单位到家,听见的就这一个话题。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小学生,都在讨论。
“唉,妈妈,我班同学天天说生孩子的事情,我都快烦死了。生不生孩子是大人的事情,和我们小学生有什么关系?”
快快背着书包,一脸不快的走进家门,和妈妈吐槽班上的同学。
“你们班上的同学很少有独生子女的吧,他们有什么可讨论的?”
“妈妈,你不知道。我们班上也有独生子女,虽然不多,但也有。家里是一个女孩的,害怕爸妈抱怨她不是男孩,家里是男孩的,说父母想要一个女儿,现在没机会了。”
快快想起那几个独生子女,也是愤愤不平。
“还有,家里是两个女孩的,很是长吁短叹的,说父母觉得以后生活没动力了,没有儿子,就没了传承,还说要给两个女儿招养老女婿,多可怕!”
快快一边说,一边抖搂鸡皮疙瘩。
“慢慢呢,你呢?”
“还好吧,我平时也不和他们说这些,她们也不会在我面前说。快快平平喜欢说这些闲话,所以,他们才会在你面前不断的说。”
慢慢解释的很到位,是因为快快平时喜欢和同学说这些,所以都是他自找的。
于茵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还挺八卦的。
“行了,过一段时间,大伙都习惯了,也就不说了。或者,有了新的话题,这个话题就被忘记了。”
“我们知道了,妈妈。”
晚上吃饭的时候,安安也说起了这个话题。
“妈妈,计划生育被定为了基本国策是什么意思?”
“基本国策就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准则和保障。”
卢书睿接到媳妇的求救信号,赶紧过来救场。
“就是说,国家这么要求了,不是商量,是必须执行的。”
平平理解的也对,就是人人都要遵守的。
“唉呀,现在不让生了,以后会不会想让生又没人生了?”
安安你是预言家,到了几十年以后,国家鼓励生育,开放二胎政策,可是,很多人宁可选择养宠物都不养孩子,全世界都出现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低的现象。
还有人笑谈,某个民族,到了世纪末,可能就要灭族了,因为没人生孩子。
卢爷爷和卢奶奶没有发表意见,他们经历过太多了,家里也不缺孩子,没什么可纠结的。生多生少都不重要,能教育好才是重点。
于茵知道,这才是开始,等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有超生的人员被开除公职,大伙才会意识到计划生育是来真的。才会有了各种超生游击队,东躲西藏的,就为了生儿子的大有人在。
于茵本就不喜欢说闲话,这件事上她更不会多说什么,容易招人恨。
她自己三十出头,家里有四个孩子,还是两对龙凤胎。之前没什么,自从计划生育以来,她家又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好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不然容易被吓到。
再怎么震惊,不可置信,日子还是要过的。于茵她们养殖场的玉米棒子结的不错,每棵植株上基本都有两个棒子,个头还不小,算是丰收了,多亏了空间啊。
母羊又购进了一批,之前带崽的母羊也快要产崽了。猪舍那也好消息不断,生猪出栏了两批,母猪也要生小猪了。
所有的事情都发展的不错,到年底,也许可以挣回今年要交的土地租金。
于茵今年过得比较轻松一些,不说钱卫国年底会拿回一部分分红,就是养殖场也基本自给自足了。于茵计划再发展一年,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会增大养殖的数量,形成规模。
这样小打小闹挣钱不多,一样要耗人力物力,那就加快点速度,这样员工也能安心。
钟良和于茵提过,他们自己开养殖场,大量养殖生猪,可以建一个肉罐头加工厂,这样利益才能最大化,卖毛猪,利润点太低。
于茵没想过,她本来计划小打小闹的,可是,架子支起来来以后,会发现,很多事情会不受控制。
钟良的意见于茵也考虑过,她知道有一种产品更合适,那就是火腿肠。只是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发展起来,那样,她就不能这么悠闲了。
还有时间,她还在积累资金,还不用那么快做决定,先苟一段时间。
不知道是不是家里营养好,几个孩子长的都很高。
平平和安安十二岁了,身高过了一米六了,就连快快和慢慢才九岁,身高也将近一米四了。
长相来看,安安长的比较英气,比较像舅舅林军,肤色像她爸爸,比较白。平平基本上就是卢书睿的翻版,几乎一模一样。
快快就看不出来了,长相结合了爸爸和妈妈的优点,是四个孩子中长的最好的,就是皮肤随了妈妈,没那么白净,有点黑。慢慢长得很像妈妈,不是那么明艳的美,有点内敛,像是古代的大家闺秀。
于茵觉得自己孩子长的都不错,不缺鼻子不少眼睛的,最主要的是身体健康,性格没有缺陷,这就是天大的福分了,要求太多就过了。
十一国庆节,安安他们学校组织了活动,四个孩子都有表演,可惜,不让家长参观,于茵没能看到,还挺遗憾的。
还好,孩子表演的时候,学校给拍了照片,自己交钱,学校给每个孩子都翻洗了一张。安安表演的跆拳道,穿着亮眼的练功服,英姿飒爽。
平平是小提琴独奏,还穿了燕尾服,很帅气。
慢慢弹古筝,快快给她伴舞了,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
幸好当时找人把三楼的乐器都修好了,几个孩子感兴趣,都学了学,算不上多精通,业余水平。可是,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尤其在这个时代,安安几个算是优秀的了。
现在条件都不太好,家里能给孩子学乐器的太少了,不是没有,哪个时代都有条件特别好的,家里注重培养的,只是比例占的比较少。
几十年以后,一个班里,会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学过特长,卷的厉害。
于茵把孩子的照片放在影集里,留作纪念。
她总共买了四本影集,一个孩子一本。从出生开始,于茵每年最少给孩子照一张单人照,和兄妹的合照,后来就是四个孩子的合照和全家福照片。
每张照片,于茵都会在后面标上日期,偶尔也写一两句话。
每每看着孩子的照片,于茵欣慰之余就有点遗憾,过了两辈子,她几乎都没有儿时的照片,单独的。偶尔那么一两张合影,她都是被挤在最后面的,几乎被挡了半张脸。
于茵唯一的一张清晰的照片,是小哥攒了很久的零用钱,带她去照的一张合照,她和小哥并排站着,傻乎乎的对着镜头笑,那时候她们七八岁,小哥的钱只够照一张,都没有加洗,一直被于茵好好的保存着。
于茵把影集放起来,难道是年龄大了,怎么总是想起以前的事。
“妈妈,看,我收到一封信,信封还是粉红色的,很漂亮。哥哥也收到了,他的比我的多,好几封呢!”
安安一回家,就掏出一封粉红色的信封,递给她妈,这是第一次看见粉红色的信封,以前都是白色或是和牛皮纸一个颜色的,黄了吧唧的,不好看。
“呦,颜色是挺好看的。”
“是吧,我也觉得好看,我哥的那个还有香味呢,就是味道有点浓,像是花露水喷多了,有点刺鼻子。”
安安嘚啵嘚啵的说个没完,平平都开始扶脑袋了。他看过那几封信了,都是女孩子写的,夸他长的好看,尤其是拉小提琴的样子最好看,能不能和他交个朋友……
平平对这些没兴趣,他喜欢打篮球,和女孩子玩不到一块去。安安算是特例,既是他妹妹,又是很厉害的女孩子,篮球打的很好,能一起玩。
“安安,信你看了吗?”
“哪有时间看啊!放学的时候发现在书包里的,也不知道谁放的。也真是的,有事直接说呗,还写什么信,不嫌费事,要我,就不会写信,多麻烦……”
于茵看着长的不错,一脸稚气的安安,这还是个孩子,没想的那么复杂。
“行,你自己处理,信件是你的。”
“处理啥,扔一边得了,哪有时间看信啊,作业一大堆呢。有急事就说话了,没说,就是没啥事,看了,我还得给回信。我自己作文都没写完呢,哪有功夫回信啊。”
“别让我知道是谁这么有闲工夫写信,不然,哼哼……”
安安不太喜欢写东西,作文写的都费劲。这么多年,唯一没有嫌麻烦的就是和褚家两个孩子通信。主要是交流训练心得,这是她感兴趣的,不嫌麻烦。
于茵不知道再过一两年,平平和安安会不会对异性产生兴趣,或是所谓的早恋。于茵觉得作为家长不必过于恐慌,孩子早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青春期的正常反应。
别说孩子们,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看见好看的男女,不自觉的多看两眼。如果到了青春期,做正确引导就好,不需要草木皆兵,太紧张了反而不好。
晚上,于茵和卢书睿说起两个孩子收到粉红色信封的事情。
“什么?有人给安安写情书了,哪个臭小子,我得找他去。”
于茵翻了个白眼,在理智的爸爸,听说自己的闺女被人惦记了,也会失去冷静。
“你小点声,可能是联欢会上,孩子们表演节目的时候,同龄人觉得很亮眼,想交个朋友。平平自己会处理好的,安安觉得麻烦,有事为什么写信,都没看。怕看完还得回信,她最讨厌写东西了。”
听了于茵的话,卢书睿冷静了下来。
“我就说吗,我闺女还是孩子呢,知道什么,现在的小孩子,不学习都想些什么呢,欠揍,就得让家长揍两回就不瞎想了。”
于茵听着卢书睿在那叨叨个没完,她担心以后闺女带着对象上门,他不得把人拒之门外啊?
想想之前,卢书睿对于母很是打怵,怕得很,那时候的于茵也很怕于母。
行了,这场关于孩子青春期的事件就这么结束了,也让于茵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身体和思想都要发育了。
于茵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关于青春期的方面的书籍,她得去找找了。即使没有,很多事情也要让孩子提前了解,不能稀里糊涂的,得学会保护自己。
于茵这颗老母亲的心,现在就开始操起来了,让孩子们过了愉快的童年,还要过个健康的青春时期,直到长大成年,才能慢慢放手,去过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第245章 夹心饼干卢书棋
时间不知不觉的滑到了十二月,再有几天,学校就要期末考试了,卢书睿和四个孩子都忙着复习,应付接下来的考试。
于茵也忙起来了,年底很多报表,总结要写,票据核算……恨不能长出八只手。
“小于,你帮我把这份资料审核一下吧,我这实在忙不过来了。”
“不好意思,我还有自己的工作没完成呢,没法帮你。”
于茵可不能开这个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要是开了这个头,以后就没完没了了,你不帮谁都不好,到最后吃力不讨好,还得罪人。于茵要从根上就杜绝这件事,谁让帮忙也不好使,除了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
“哼,还是高材生呢,速度也没快多少,还想着分来一个高材生,我们能轻松一些呢。”
被拒绝了,女同志碎碎念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惜,没人搭理她,自己都有一份工作,自顾不暇呢。
下班时间一到,于茵把自己做好的工作交到主任手里,拎着包就走了。
她又不是什么都不懂得的职场小白,也没想着升官发财,用不着讨好同事,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闲事少管。可能在后世养成的习惯,于茵很少管闲事。
她知道,自己这样的性格在这个时代有点不合群。
就像她和大学同学之间的关系,毕业以后联系的更少了。
她以前看小说的时候,女主穿越后都会积攒自己的人脉,尤其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据说以后发展的都很好,各行各业的精英。女主都会交好这些隐形的人脉,这是无形的财富。
于茵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女主,但是她没办法强迫自己去结交朋友,她真的做不来,四年大学生活,能轻松来往的就郑月和杨小妹,其他的都是点头之交。
“想什么,这么入神?”
卢书睿回到房间,看见于茵在那发呆。
“就是想着自己的性格,很难做到左右逢源,或是交友满天下,大学四年,能来往的一个手都能数的过来。”
“那又怎样呢?你有可以共患难的朋友,有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有一心为你着想的哥哥,最主要的是你有爱你的我,还有四个健康的孩子,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于茵的烦恼被治愈了,嘴角含笑的在卢书睿怀里睡着了。
忙碌的生活,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孩子们考完试了,领了寒假作业。卢书睿也结束了一个小课题研究,可以轻松的过个寒假了。
于茵还得苦哈哈的早起上班,好在,有胡婶的做的可口的早餐,于茵能量满满的赶往公交车站点。
办公室里,没了以往的忙碌,过了最黑暗的时段,其他时间还是很轻松的。
“看见了吗,计划生育被写进宪法了。”
于茵还真没注意,主要她也不关心这个事情,而且知道结果,就不在乎它什么时候发生了。
“真的写进宪法了,那以后是不是一点余地也没有了。这要是顶风上,会不会罚款啊?”
“罚款都是轻的,会开除公职的,我小姑子的大姑姐在计划生育办工作,她们下发了正式文件,超生,直接开除。”
于茵看着说话的大姐,没找到还有这门路呢,消息来的挺快啊!
于茵和王姐对视一眼,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这事都有正式文件了,说什么都没意义了。
而此时的于茵家里,卢书棋翘班在和卢书睿大吐苦水。
“哥,你都不知道我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媳妇埋怨我,我妈也怨我,我是里外不是人,成了夹心饼干。”
“还是计划生育的事啊,这都下了正式文件了,三婶还纠结这个有什么意义。再说,你们孩子还没出生呢,谁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卢书睿也是不明白了,好好的日子不过,闹什么呢?
“哥,现在已经不是男孩女孩的问题,是两个女人的战争。她们都觉得我向着对方,没有把她们放在心里。你说,一个是我亲妈,一个是我媳妇,我孩子的妈,我能偏向谁?”
卢书棋也想不明白,他妈以前也不这样,对自己姐姐妹妹也很好,没看出来重男轻女啊?他媳妇也是,以前多么善解人意,怎么结婚以后,都变了呢?
“你妈和你媳妇本来就是陌生的两个人,因为你,她们才有交集。你是她们的桥梁,遇到问题,你要想方法解决,不是让她们俩直接对上。”
“我现在都不知道她们的矛盾点在哪,什么事都意见相悖,总不能达成共识。我能怎办,劝谁都不听,都认为我拉偏架。”
卢书睿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婆媳问题,千古难题。他家也是,只不过他妈不占理,他也没和稀泥,茵茵站在理上,又足够独立,他妈没有可以制衡的条件。
而卢书棋两口子结婚以后,吃住在家里,生了孩子还指望老人带孩子,相互有了倚仗,这官司就不好打了。
“你和她们分别谈一下,看她们的诉求是什么,再根据具体情况,逐一侦破,这样,你才能不受夹板气,不做夹心饼干。开诚布公的,别藏着掖着的。”
“行,我在你家喘口气,晚上回去就和她们谈。”
卢书棋结婚才一年多,怎么弄的这么疲惫,看来,他还是幸运的,他家茵茵就是他最大的福星。从云省到沪市,他们努力朝彼此靠拢,结果是好的。
卢奶奶看着一脸疲惫的孙子,真不明白三儿媳妇是怎么想的,她不心疼自己的儿子,这么折腾有什么意思,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非得在一个锅里搅和,闲的。
吃了晚饭,卢书棋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于茵家,往他自己的家走去,可是,心里很打怵,很抵抗。曾经觉得温馨的家,恨不能下班就跑回去的地方,让他有了逃跑的冲动。
“书棋怎么一脸菜色,他这婚后生活过得不好吗?”
“婆媳不和,不知道怎么解决了,到这避避风头,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