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胡六月)


“看不出来啊,张明辉对亲生儿子都下得了手。”
另一波人则觉得闻秀芬多管闲事。
“人家关起门来打崽,和她闻秀芬有什么关系?”
“上次就是她报的警,被厂里批评了,结果还不接受教训,又带警察上门。张明辉被抓,肯定得立案,厂里的今年的安全文明奖看来是评不上,真是可恶,年底奖金又要少十块钱。”
保卫科科长狠狠地瞪了闻秀芬一眼。
闻秀芬往姜凌身后缩了缩。
姜凌小心护着孩子,慢慢往楼下走,生怕动作大了拉动伤口让孩子遭受二次伤害的痛苦。
救护车终于到了。
筒子楼门口的空地上,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响起,旋转的蓝光一闪一闪。
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依旧无意识颤抖的小宇抬上担架。
张明辉垂头丧气,被周伟押上了车。
此刻,楼下狭窄的空地和周边窗户里,挤满了探头探脑的居民。
有穿着背心摇着蒲扇的老人,有抱着孩子、面露惊疑的妇女,有刚放下饭碗、叼着廉价香烟的下岗工人,还有几个在附近玩耍被吓住的孩子。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好奇、惊惧、事不关己的冷漠,还有一丝长久以来对张明辉家“动静”心照不宣的麻木。窃窃私语声像蚊蚋般嗡嗡作响:
“哎哟,真抓走了?”
“我就说那孩子不对劲吧,天天低着头,眼神木木呆呆的。”
“啧,闻秀芬这回可算捅马蜂窝了,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警察来了又能怎样?清官难断家务事嘛。”
这些议论,带着市井的世故、怯懦的观望,甚至还有隐隐的责备。
姜凌站在救护车旁,清瘦的身影在混乱中显得异常挺拔。
她刚刚亲眼目睹了小宇的惨状,听到了邻居们的议论,看到了闻秀芬的愤怒与无助,也感受到了她报警之后即将面对的艰难局面。
——国营老厂每年都会根据各项指标来评奖,安全文明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奖项。如果厂里有职工犯罪被立案,这个奖项就拿不到。随之而来的,是保卫科受罚、全体职工年底奖金减少。
闻秀芬报警,触及所有职工利益。
就是这么现实。
姜凌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或麻木、或好奇、或躲闪的脸孔。筒子楼破败的窗户后,那些晃动的影子仿佛都在这道目光下无所遁形。
姜凌深吸一口气,清冽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骤然响起,盖过了救护车的鸣笛和所有的窃窃私语,清晰地回荡在筒子楼逼仄的空间里。
“大家听着!”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姜凌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有力,带着一股凛然正气。
“遇到不平之事,遇到有人肆意伤害他人,特别是伤害无力反抗的孩子、老人、妇女,第一时间报警,制止伤害发生!这,不叫多管闲事。这,更不是给邻里添麻烦。”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精准地落在因为她的声音而停住脚步、泪眼婆娑的闻秀芬身上,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鼓励与肯定。
“这叫见义勇为!是每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人该做的事。”
“闻秀芬同志今天做得很对。是她听到异常选择了报警,是她不顾危险冲进去抱出了孩子,是她,救了小宇的命,她是好样的!”
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窗户后的窃窃私语戛然而止。
摇着蒲扇的老人动作僵住了。
抱着孩子的妇女下意识把孩子搂得更紧,眼神复杂。
叼着烟的男人忘了弹烟灰,烟灰簌簌落下。
那几个懵懂的孩子,也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位气势如虹的女警察。
闻秀芬本人更是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姜凌。
自从上次报警之后,她因为“多事”而承受着领导的批评、邻里的微妙眼光与谴责,真的很委屈。可是现在,所有委屈都化为释然。
她嘴唇哆嗦着,眼泪再次汹涌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看到弱者受伤害而产生的悲伤与愤怒,而是一种沉冤得雪般的激动和力量。
姜凌再次扫视全场:“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看见恶行,沉默就是纵容。今天,闻秀芬站出来,救了小宇。明天,也许就是你,或者你的家人需要帮助。报警电话就摆在那里,拿起电话,制止犯罪,保护弱小,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她的话像一把重锤,敲打在那些麻木的心上。
人群中,有人低下了头,有人脸上露出了羞愧,有人则若有所思。
一个靠在墙角的、平时和闻秀芬关系还不错的大妈,终于忍不住,抹着眼泪喊了一句:“秀芬,好样的!”
这一声,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向闻秀芬投去赞赏的目光,还有发自内心的夸奖与觉醒。
“闻秀芬做得对,应该报警!”
“哪怕是家庭内部矛盾,只要有故意伤害行为,就应该报警。”
“你说,我们楼上那两口子打架,我是不是也可以报警啊?”
救护车的鸣笛再次急促响起,开出家属院。
姜凌不再多言,她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闻秀芬,上车离开。
印染厂家属院筒子楼下,短暂的寂静后,是比之前更加复杂的议论。
但这一次,议论的焦点不再是张明辉的下场,也不再是闻秀芬的“多事”,而是姜凌那段掷地有声的话语。
见义勇为。
守望相助。
沉默就是纵容。
这些词,像一颗颗火种,在人们心中悄然播下。

经过一番紧张的检查和初步处理,医生摘下口罩,走到走廊。
焦急等候在走廊的姜凌、魏长锋等人忙迎上前: “医生, 孩子怎么样?”
“万幸, 送来得还算及时。孩子头部有轻微脑震荡, 身上有多处软组织挫伤,部分皮下淤血严重,还有几处陈旧性骨折愈合痕迹,最严重的是脱水、营养不良和极度的精神创伤。”
停顿片刻之后,医生给了结论:“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
众人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一些, 但医生的下一句话又让气氛沉重起来。
“生理上的伤可以治疗,但心理上的……这孩子惊吓过度, 对外界刺激反应极其迟钝,有严重的自闭和恐惧倾向。他拒绝任何人靠近,包括我们医生护士,一碰就抖得像筛糠, 也不哭不闹,就是睁着眼睛, 空洞地看着天花板。唉!”
医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谁是孩子的家长?他现在急需陪伴, 他妈妈呢?爸爸呢?”
回答医生的,是警方所有人的沉默。
半晌, 魏长锋艰涩开口:“孩子身上的伤,是他爸爸打的。他妈妈, 已经去世了。”
医生摇了摇头,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办法。
夜色渐沉。
小宇转到了普通病房。
日光灯管散发着清冷的光线,在青灰色的磨石地上投下苍白的光斑。
在那张宽大的、铺着浆洗得发硬蓝白条纹床单的铁架病床上, 小宇的存在显得渺小而脆弱。
他整个人蜷缩着,以一种近乎回归母体的姿态,紧紧地、紧紧地团在病床最靠墙的角落里。仿佛那冰冷的、刷着半截绿漆的墙壁,是他唯一能寻找到的保护。
他瘦小的身体裹在对于他来说过于宽大的病号服里,空荡荡的布料下,嶙峋的肩胛骨和脊椎的轮廓清晰可见,无声地诉说着长期的饥饿与忽视。
最令人揪心的,是他身体的颤抖。
那不是剧烈的抖动,而是一种持续的、细微的、如同风中残烛一样的战栗。从他的肩膀,到弓起的脊背,再到紧紧环抱着膝盖的、细得像麻杆一样的手臂,最后是那双藏在宽大病号服裤管下、同样蜷缩着的小脚丫……全身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都仿佛在承受着无形的、巨大的压力,不受控制地发出这种高频的、濒临崩溃边缘的震颤。
这颤抖无声无息,却比任何哭嚎都更清晰地传达着深入骨髓的恐惧和无助。
此刻的他,就像一只被遗弃在暴风雨中的雏鸟,羽毛湿透,体温尽失,连哀鸣的力气都已耗尽,只剩下本能的、绝望的瑟缩。
病房里很安静。
姜凌坐在床边小凳上,目光轻柔,带着深深的悲悯。她知道,此刻的小宇已经将自己封闭起来,外界的所有靠近,都会让他感到恐惧。
姜凌想到了自己。
曾经的她,被赵红霞虐待、被人贩子殴打。
她抗拒旁人的接触,她不愿意坦露心事,她将自己藏了起来。
但和小宇比,姜凌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江守信警官解救了她,给了她父亲般的关爱;
福利院的院长与老师,给了她安稳的生活、继续完成学业的支持;
派出所同事理解她、肯定她、接纳她,扶持她走上刑侦之路。
更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她找到了亲生父母。
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助到小宇呢?
或许,唯有爱与温暖,才能对抗恨与冰冷。
“姜警官。”
一道温柔的声音,打断了姜凌的思绪。
姜凌抬起头,看到闻秀芬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姜凌冲她招招手,示意她进来。
闻秀芬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压低声音道:“我炖了鸡汤,拿来给小宇补充点营养。”
姜凌想到闻秀芬曾经说过,小宇以前也不肯吃她给的东西,后来有一次饿得狠了,才吃了闻秀芬煮的面条。结果一吃面条便哭了,说出了自己的委屈。
闻秀芬身上有一股母亲般的温柔与慈爱,也许她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姜凌冲闻秀芬点了点头:“好,谢谢你。”
闻秀芬低下头察看小宇的情况。
看到小宇缩成一小团的模样,闻秀芬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她慢慢坐在床边,尝试着伸出手,极其轻柔、极其缓慢地、隔着被子拍抚着小宇后背。
说也奇怪,明明先前护士靠近检查时,哪怕只是轻微的脚步声或衣料的摩擦声,都会让小宇那细微的颤抖骤然加剧,身体本能地更加蜷缩。但当闻秀芬轻轻拍抚后背时,小宇却并没有抗拒,也没有颤抖,而是慢慢睁开了眼,眼神呆呆地看着她。
闻秀芬的眼泪无声滑落,她不敢用力,只能一边轻拍,一边用最轻柔的声音低语:“不怕不怕,小宇不怕。闻姨在,闻姨在呢。”
小宇的眼神渐渐由涣散转为清明,他认出了眼前这个温柔的女人。
他停止了颤抖,缓缓闭上眼,感受着闻秀芬那轻柔的拍打,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呢喃:“妈妈……”
这一声妈妈,轻到几乎听不见。
可是却让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李秋芸与吴建斌今晚主动要求值班,守在病房。
刚才他俩一直站在窗边。
听到小宇的这一声喊,李秋芸双手紧紧交握在身前,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无法移开视线,一直看着病床上那个瘦瘦小小的身影。
小宇之所以闭上眼睛,是想假装妈妈还活着,她在拍着哄他吧?
小宇,只有七岁。
正是依恋母亲、需要父母关爱呵护的年龄。
可是,他却陷入了恐怖的家庭暴力之中,被父亲的毒打吓破了胆,心理健康严重受损。
李秋芸想起了第一次接警时,她在笔录上写下“管教失当”那四个结论。
可是小宇背上那些狰狞交错的淤青、额角渗血的纱布,还有那双空洞得让人心碎的眼睛,却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她的轻率。
这还是管教失当吗?
这是暴力伤害!
李秋芸想到今天闻秀芬前来报警时,自己态度的轻慢。如果自己能够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情况,早一点出警,是不是这孩子就不会受这么严重的伤害?
李秋芸脸颊开始发烫,为自己的无知和曾经的推诿感到无地自容。
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东西在她心底破土而出——那是职业的使命感。
李秋芸抬眸看向病床边姜凌清瘦挺拔的背影。
警察职责,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空洞的口号,不再是实习期按部就班的流程,而是眼前这个饱受摧残的孩子对母亲的呼唤,是闻秀芬一次次报警的坚持,更是姜凌不顾程序困境、力排众议的雷厉风行。
李秋芸此刻终于明白,保护弱小、打击犯罪,这才是她穿上这身警服的意义!
而此刻,同样内心无比震撼的人,还有和李秋芸一起分配到金乌路派出所的吴建斌。
他也听到了那声微弱的“妈妈”,同样被病房内小宇的惨状所刺痛。但他没有像李秋芸那样情绪外露,所有的震动都内敛在那双紧锁的眉头和复杂翻涌的眼神里。
吴建斌的目光,始终牢牢锁在姜凌身上。
姜凌的侧脸在病房清冷的光线下显得异常沉静,但吴建斌敏锐地捕捉到了她微蹙的眉心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痛惜——那是一种深沉的、感同身受的痛。
吴建斌想起了刚分到所里时,老魏和其他老民警闲聊时的话。
“嘿,姜凌那丫头在的时候,咱们所里锦旗收得都比现在多。”
“可不是嘛,那丫头眼睛毒,心又细,胆子还大。有些案子啊,看着像一团乱麻,她愣是能给你捋出个头绪来,该冲的时候一点不含糊。”
当时吴建斌只当是前辈对优秀同事的夸赞,甚至觉得有些夸张。
直到此刻,亲眼目睹了这起案件,吴建斌的思想有了变化。
食堂里姜凌瞬间警觉,主动走到警务大厅询问案情;张明辉家门口,面对程序壁垒和狡猾抵赖时,她冷静布局、急智破门;印染厂筒子楼下,她为闻秀芬正名,说沉默就是纵容。医院里、病床边,面对孩子的惨状,她那份沉静下的悲悯……
他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姜凌在的时候派出所收到的锦旗多?
不是因为姜凌会邀功,而是因为她能看见那些藏在“家事”、“管教”幌子下的罪恶。她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敏锐的洞察力,更有一种不顾一切也要撕开真相、守护弱小的勇气。
这种勇气,超越了简单的程序执行,是深植于警察血脉中的正义本能。
姜凌用她的行动,为这身警服赋予了最厚重、最滚烫的内涵。
魏长锋那句“锦旗送得少了”,此刻在吴建斌听来,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吴建斌眼神复杂地看着姜凌。
有震撼,有敬佩,有深深的反思,更有一种被点燃的渴望。
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那样的洞察力,那样的勇气,那样的担当。
他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束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阴暗角落,让“张明辉”们无所遁形,让“小宇”们不再颤抖!
病房很安静,灯光并不明亮。
但吴建斌和李秋芸的心中,却因为姜凌的出现,被点燃了一簇明亮的火苗。
姜凌没有说教,她用行动给他们这两个初出茅庐、懵懂青涩的警校生,上了刻骨铭心、足以重塑信仰的一课。
这堂课的名字,叫做警察的职责。

看到小宇在闻秀芬的安抚下不自觉的颤抖渐渐消失, 姜凌内心略安。
姜凌轻声问闻秀芬:“闻大姐,晓月一个人在家?”
闻秀芬知道姜凌在担忧什么,微笑着解释道:“放心吧, 晓月吃过晚饭, 在家写作业呢。她现在上初中了, 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我留在这里没问题的。”
虽然知道这样有点打扰闻秀芬的生活,但眼下小宇像只受伤的小兽,只有闻秀芬在身边才能有一丝安全感,也只能先麻烦一下闻秀芬了。
姜凌道:“等小宇睡着了, 您就回去吧,这里有医生、有护士, 还有派出所警察,没事的。”
闻秀芬看向站在窗边的两名警察。
李秋芸和吴建斌都刚从警校毕业,年轻的面庞犹带着几分青涩与稚气。明明还是那两张熟悉的脸,但闻秀芬感觉他们俩的精气神和之前在派出所见的到有了很大不同。
到底是哪里不同了, 闻秀芬也说不清楚。
或许是因为,李秋芸的眼神里少了迟疑, 多了锐利;
或许是因为, 吴建斌的表情里少了随意,多了几分责任感。
现在这两名警察, 让闻秀芬感觉和之前的姜凌有几分相似,让闻秀芬放心与信任, 她看向姜凌:“好,有事我就叫他们。”
姜凌站起身,走到李秋芸与吴建斌面前:“小宇交给你们照顾,请确保他的安全, 配合医生治疗,有任何情况,立刻通知我。”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两人几乎是同时挺直腰背,声音虽轻,但干脆利落,眼神里闪烁着亮亮的光芒,和先前的慢条斯理、束手束脚的模样完全不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