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沐雪焚香)


“若是以后拿下大漠,那些冥顽不灵的匈奴自是可以直接处理掉,但没有人不想安安稳稳活着,顽固不化的匈奴终究只是少部分。”
刘彻未语,垂眸凝视着御案某一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
半晌,他开口问:“可蛮夷不通汉字,更是不解汉家文化,实难以教化,若想同化他们,非朝夕能办到。”这个办法,他自然是想到过的。
沈乐妮略有遗憾道:“这条路,确实艰难且漫长,但若能办得好,就能从根源上彻底消灭掉一个族群。”
“那,不知国师有何好建议?”
沈乐妮苦笑:“陛下,这臣真是不知,您就饶了臣吧。”
刘彻觑她一眼,好心大方地一扬手道:“罢了。朕不为难你了,你且退下吧。”
沈乐妮心里叭叭,您还知道是在为难微臣呐。
她行礼告退,待出了宫门,发现丞相的马车还停着未走。
其车夫看见沈乐妮,便隔着门帘同里面说了句话,很快门帘就被从里掀了开,露出了公孙弘躬着的身形。他赶紧叫住正要上马车的沈乐妮:“国师稍等!”
沈乐妮看他一眼,只好停在原处等待着他。
公孙弘下了马车,朝着沈乐妮微笑示意:“国师能否借一步说话?”
沈乐妮便同他走到了远离宫门的一边,嘴角含着淡淡的弧度:“不知丞相在此等候,是有何事?”
公孙弘叹气道:“还是与疫病有关的。临时想到一些地方,想请教国师一番。时间紧迫,便在此拦下国师,还请国师见谅。”
“无事,丞相请说。”
公孙弘便说了几个关于控制疫病的疑惑和不足之处,沈乐妮懂得的,便为他细细解释了一二,不懂的就直接摇首以示。两人商讨了片刻,公孙弘最后点头道:“下官明白了。国师真是博才多识。”
“不敢当,只是曾经看了些古籍而已。”沈乐妮含笑不着痕迹地解释。
“稍后下官着人将记录着此次疫病所有信息的宗卷送至国师府,国师若有补充之处,尽可差人告知下官。”
沈乐妮颔
首,却见公孙弘还没有要结束谈话的意思,便主动道:“丞相可是还有什么要说的?”
只见公孙弘一副面有难色,但却不得不开口的神态,迟疑着道:“下官只是觉得……国师既能沟通仙神,不知能否请仙神赐予一些仙药?也好助大汉尽快消除疫病。”
-----------------------
作者有话说:溷藩:厕所。

第200章 是在逗他吗
沈乐妮闻言,眉梢浅浅一动,不动声色地望进公孙弘眼里,似想从里面抓住些什么,但公孙弘像是真的在寻求一般。于是她眉间浮起几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愁绪,轻轻叹气:“神仙不能过多干预人间之事,所赐予的仙物无论种类还是数量皆有限制。因而此事,本官无能为力。”
这番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沈乐妮自己都险些憋不住。
真是没想到,她也有装神棍的一天,还装的如此高逼格。
“那还真是可惜。”公孙弘也跟着叹了叹:“国师言之有理,人间之事,自有因果循环,即使是神仙,也无法干涉一切。”
他摇首感叹完,这才与沈乐妮告辞而去。
沈乐妮也坐上自己的马车离开了未央宫,她在车里思索着公孙弘的这番谈话的意图,但很快就将之抛之脑后。
反正他都没多少活头了,也作不出个什么妖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她的军训任务。
沈乐妮回去休息了两日后便开始为此次军训忙碌起来。这次的时间只有五个月,若是立马开始的话,那么到夏季第二次河西之战,约莫只有两个月左右,而第二次战争时长约为两个多月,到军队回来的时候,军训差不多已经结束。
若是等第二次河西之战结束后再开始,那么就要浪费四五个月的时间。
沈乐妮纠结着,忽然间心念电转,想起了一件有关于第二次河西之战的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本来带了三万骑兵要与霍去病会合的公孙敖,因迷路未能按时到达,所以霍去病就独自带领一万人奔赴而去。
要是此次她把公孙敖迷路的事情提前告诉霍去病,很有可能就会改变这件事,那么这次战争也许用不了那么久就能结束。
而且系统说这次军训评判标准比之前都低,虽然人数多、时间紧,但军训内容却没变,教官们早已熟练于心。只要她在军队出发前将内容都教一遍,想来合格应该不难。况且,她还有一次培训预备教官的积分没兑换。
沈乐妮拧了下眉。
就是这次可能没时间培训预备教官了,但她却不知道下一次军训任务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是不是直接翻倍成了两万……
想及此,沈乐妮忍不住向系统询问:“统啊,这次军训人数都变成一万了,那下次岂不是就快到两万了啊?”
“系统不能透露。”
“……你好歹旁敲侧击地提示我一下呗,也好让我做好准备嘛。”
脑子里安静了一会儿,系统的声音又响起:“宿主别担心,任务难度会根据情况而变。”
沈乐妮妥协。好吧,这也算侧面告诉她,任务难度不会太离谱。
其实她还想问,要是长安的将士都让她训完以后,是不是要让她去别的地方开展军训?毕竟各地之间的军备不可能轻易调动,那么能动的只有她自己了。
但这还有些长远,眼下她想不了那么多了。
考虑好以后,沈乐妮立马就作出了行动。她去找卫青商议了一番,打算在北军里选一万人,因为霍去病要忙着下一次打仗,所以由沈乐妮和卫青各管五千人,之后沈乐妮再将这五千人交给卫青全权负责。
虽然有几个教官要随霍去病出征,但前几次培训出来的教官加起来也有一百余人,少几个也不成问题,甚至一些个连队还能有两位教官共同管理,因而这次教官数目上沈乐妮倒是不用担忧。
两人商议好后,便即刻开始了动作,前往北军选人,花了大半日便将一万人给选了出来,准备第二日便开始军训。
回去的路上,沈乐妮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府,而是先去冠军侯府瞧了瞧霍去病。
朝会结束后,霍去病就被沈乐妮强制命令在家好好休养,直到伤口彻底养好。霍去病不敢不听,乖乖在屋里养伤。
沈乐妮来的时候,霍去病正坐靠在窗下的矮榻上,一介武将无聊到手执着一卷书静静阅看着,竟还看得颇有兴致。
冷不防一道声音响在他耳后:“看什么看得这般起劲?”
霍去病吓了一跳,朝着走到他身前的来人斜了一眼,没好气道:“你怎么悄无声息就进来了。”
“我就是不让人给你通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在听我的话。”沈乐妮上下瞧他一下,满意道:“不错,看来是在好好养伤。”
“我的伤早就好了,就是疤没掉而已。”霍去病无奈。
沈乐妮不容商量:“那也不行,必须等疤都掉完才算全好。”
霍去病投降。
沈乐妮探身瞟向他手里的那卷书,好奇道:“在看什么呢?”
霍去病递给她,“一些奇闻异事。”
沈乐妮没接,转身径直走到对面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霍去病和她聊起:“听说你今日去了北军?”
“是啊,明日便开始军训了。”沈乐妮道:“今日我来也是告诉你,这次你便不用去做教官了,好好养伤。等你养好伤后,你也要忙你的事了。”
霍去病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这次与匈奴交战虽然拿下了大片河西之地,但还没有把匈奴势力彻底驱除出河西,也就是说还有一次战事在等着他。等过些日子,他又要开始准备下一次出征事宜。
“这次人数有多少?”
“一万。”
霍去病挑眉:“这么多?”
沈乐妮笑得很命苦:“我也不想。”
“那这次你打算用几个月?”
沈乐妮浑身透着被生活打败的颓丧:“五个月。”
霍去病张了张口,没再追问。他早已有所猜测,沈乐妮每次关于军训的一些事情,好像都不是她能决定的。
“再过不久,河西那边还有一场战事,你还要随我去吗?”霍去病问。
“当然。”沈乐妮微笑着看他:“上次我随你去了,你都敢晕在我面前,我要是不去,还怕你被抬着回来呢。”
这不留情面的嘲讽令霍去病的脸倏而就红了,他抬手放至唇边掩饰性地咳了咳,试图给自己找回一点面子:“我都说了那时候事态紧急,下次我肯定不会再这般……”
他也不允许自己再有机会让她看见他虚弱的一面。
“好了,你不用问了,以后你每次出征我都会跟着你,”沈乐妮与他对视着,缓缓扬起唇角,轻声开口:“你甩不掉我的。”
这几个字似乎含着另一层意思,霍去病只觉得脸上又热了起来。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成功把他逗得羞涩,沈乐妮满意地勾了勾嘴角,站起身来,“你且歇息着吧,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了。”
“我送送你。”霍去病作势也要站起,却被沈乐妮一个眼神逼了回去,乖巧地靠回到榻上。
沈乐妮挥挥手,潇洒转身,“不用,我记得路。”
霍去病望着窗柩,想着沈乐妮方才那句话,忽然觉得结痂的伤处有了些痒意。
她之前说,交往中的两个人能做那些爱侣之间的亲密之事,是真的还是在逗他……
回到府里后不久,沈乐妮想到了一个能稍作挽救的法子。
她打算到时候让刘彻命令下去,以长安附近郡县的驻军为试点,开始按照军训内容进行训练,这样没准儿五个月之后还能帮到她。
至于教官,就不用召那些个原本就待在其它驻地
的将领到长安来了,就让他们各自开展军训吧。
翌日,沈乐妮便去了校场,同卫青开始了第七次军训。
由于两个月后沈乐妮便要离开,所以两人已然商量好,在这两个月时间内,把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以及卫生与救护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教给将士们,之后再让他们慢慢练习。
军训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与此同时,沈乐妮交出来的控制疫病的办法也被公孙弘不落一条地实施了下去。
很快,虽然代郡离长安相距甚远,但京城里也开始弥漫起了瘟疫所带来的紧张氛围。
其实不用官府说,各地百姓们都对疫病闻之色变,自觉减少了出门。恐慌的氛围,由代郡开始向整个大汉蔓延。
天不如人愿,只数日后,代郡附近的郡县就发现了多个染上疫病的人。刘彻下令,将封锁范围扩大至整个并州,严令务必将瘟疫遏制在并州之内。
这个时候,护送伤兵与俘虏的大部队才抵达京城,只不过朝廷上下都分不出多余心神去讨论那些匈奴了,只将伤兵都安顿好,便把心力都放在了这场疫病上。
刘彻已经将这场疫病的起因于朝会上告知了百官,因而百官怀疑其它郡县会出现病患,是因为还有旱獭存在。但要在诺大的一块地方找到几只小东西何其艰难。
文武百官于如何搜寻一事上争吵了许久,有人说调遣别的地方的官兵一起搜查,很快就有人反驳说,并州北部衔接大漠,若调动周边军备,则边境之地会出现漏缺,容易给匈奴可趁之机,于是这个办法被众人否决;有人说让当地百姓加入,但这更加不利于控制疫病;有人说在旱獭最有可能出没的地方投毒,但需要投毒的地方太多不现实,也怕伤及别的生灵。
还有人说直接放火烧山。
沈乐妮憋不住,笑了。
一群人吵得面红耳赤,吵个半天谁也没同意谁。最后有人突然提起国师仙使的身份,众人反应过来,齐声请求国师让神仙出手,直接让瘟疫消失。
沈乐妮脸上的笑成功转移到了刘彻的嘴边。
-----------------------
作者有话说:后面有一个大转折,然后这本书差不多就完结了,快了快了,大家追更辛苦
大家可以猜猜这个转折是什么,挺刺激好玩的[狗头]猜对有奖~

第201章 妖邪
瞟了眼端坐在御座上却一副好整以暇想瞧她笑话的刘彻,沈乐妮有种有苦却不知向谁倾诉的茫然感。
还能怎么着?当初怎么应付公孙弘的,眼下也是同样的一套说辞。
有人不知是不甘还是不信,竟还要沈乐妮去求神仙,刘彻这才适时替她开了口,告诫众人不得不敬仙使与仙神,众臣这才偃旗息鼓,又继续讨论起来。
到朝会结束时,百官商讨出的可行的办法,便是从远离边境的地方抽调一部分驻军,从并州边缘之地开始往里搜寻,在摸查清楚之前,这些驻军只能待在并州之内,不得擅自离开。
谈完了事情,刘彻挥了挥手示意罢朝,这时公孙弘忽然上禀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与陛下商谈,请容臣留下。”
刘彻起身道:“那你随朕来吧。”
百官有序退出大殿,安静地如潮退去。
公孙弘跟着刘彻去了宣室殿,他站定在殿中,没一会儿后听到上方传来刘彻淡淡的声音:“说吧。”
他踌躇了下,如实道:“近来臣治理疫病之时,发现各地起了些风声。”
“风声?”刘彻眯了眯眼,“什么风声?”
“是关于国师的。”公孙弘不动声色觑了眼刘彻的神色,见他无甚表情,便继续道:“或许是疫病使得百姓恐慌,令百姓想起了两年前的那块有着诡异图案的落石。流言说,国师并不是仙使,而是妖邪降世……说那块落石,就是上天警示,但因大汉无人在意,怕国师继续为祸大汉,所以上天又降下瘟疫,说这是神仙再次警示大汉。”
话音落下许久,殿里再不闻人声,空气压抑而凝滞。
公孙弘又默默抬眼瞧了眼御座上的人,见他面沉似水,只觉眼皮跳了一跳。
刘彻并未发泄怒意,但压在情绪下的怒火却是翻涌不停。他面无表情好半晌,从鼻腔里泻出一声冷哼,睨着下面人开口:“哪些地方在传?”
“……各郡县几乎都有了风声,其中尤以并州以及周边为最严重。”
刘彻倏而抬眼,“长安也在其中?”
公孙弘面色羞愧惶恐:“臣有罪!”
刘彻烦躁地蹙眉:“尽快处理了这些流言。”他看着公孙弘,语气向他施压:“无论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将那些肆意传播流言之人直接抓起来处置掉,也必须尽快遏制住此等动摇人心的不实之言。”
“臣遵旨。”
刘彻不想再讨论这个,便换了话题:“国师提供的方法可还好用?”
公孙弘回道:“国师的每一个办法都切实可行,臣已经命令各郡迅速实行,相信很快能有所成效。”
“嗯。那你估计再有多久能看见效果?”
公孙弘似是早已预估过,当下便道:“若想彻底控制住疫病,或许两三个月之内。”
刘彻闻言皱眉:“还要如此之久?”
“陛下容禀。国师对臣说过,由于从疫病开始到朝廷发现并开始管控,时间跨度已有一月之久,这期间各地人流往来不断,想来已有许多携带疫病之人到了各处。虽然如今已经控制住各郡要道,但要摸排出哪些人来自代郡或者经过代郡需要废上不少时间。国师说,等再过些时日,待那些染上疫病之人全部都显出病症,那时便是治理这场疫病最难之时,等过了那时候,这场疫病才算得到控制。”
刘彻沉吟片刻,罢手道:“总之一切都交给你了,有什么事及时告诉朕。”
公孙弘抬手:“是。臣告退。”
刘彻盯着案上堆积整齐的奏疏,神情莫测。
希望这场疫病,不是人祸……
虽然瘟疫还在蔓延,但离长安相距甚远,因而军训还能正常进行。
沈乐妮每日都待在校场里,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偶尔才会抽出些时间去看看女医堂和研究院。
如今女医们回到了女医堂,休息了几日后便继续上起了元清这个大夫的课,每日都被元清和孙大有安排的满满的;火药院和造纸院也有了些成果,而女客来如今也在长安有了些名气,或者说是女客来的东西更为准确。
长安许多女性都把月事带换成了卫生巾,尤其是高门权贵圈。每日店铺一开门,数不清的人就从四方涌来,两息的时间就将二十个名额给占满了。因为购买限制很多,所以短时间内多次重复出现在名单上的情况基本没出现过。
每次开门没多久,当日的名额就用完了,剩余的时间容珠儿三人可以说是无所事事,闲的她们几个拿钱都拿的心虚,每次做完事情都主动去女医堂学习和帮忙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