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和微生雪在一旁坐下,笑看闹哄哄的一群人。
微生雪向嬴政说起豆腐推广之事:“我想豆腐的制作方法推广出去,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有我出资。”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跑别人家去刷功德,换个脾气暴躁点的当场就要把她打出去。
但嬴政不仅愿意让她刷功德,还要帮她推广,甚至连推广所需的资源都没让她报销。
微生雪满脸感动。
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啊!
“嬴政道友,”她一脸诚恳,“你不要太善良,容易被人欺负。”
旁边听到的文臣武将连连点头。
陛下打下六国后,都没把各国王室嘎掉!还好吃好喝地养着他们。
他好善良啊!
一群滤镜八百米后的人这样说。
莫名被夸了一通的嬴政:???
这是嘲讽吧?
她正从农官处了解农田的情况。
之前在泰山行宫要的农官,因着最近都忙,一直没腾出时间来,现在得了空,微生雪就召了人过来了解情况,如果能通过对话就找到新的刷功德的机会就更好了。
微生雪对农业的了解仅限于星网上的新闻与视频,再多的就是当初看小说时了解到半真半假的知识,对这个庞大的命题也无从下手,便让农官随便说说。
农官估摸着仙人不食烟火,只怕对农田里头的事未必多感兴趣,就挑拣着几件有趣些的讲了,并未深入讲解。
微生雪抬手示意暂停:“最好的作物,也有小半是空壳?所有的田都是这样吗?”
农官:“是,哪怕是最好的农人在最肥沃的地里,用最好的种子精心伺候,也只是稍好些。”
微生雪回想那天看到作物,果实不仅空了一半,还是稀稀拉拉的,一株上恐怕连两百粒麦粒都不到,跟她在星网视频上见过的差远了。
“如果一个农人在田边哭,是为何?”
农官不假思索:“应当是粮食产量不佳。”
“如果一个农人的田没种好……”
农官实话实说:“那他家这一年就要过得艰难了。”
微生雪又想起了那天哭泣的农妇,犹豫几次后还是决定再去看看。
“劳烦转告嬴政道友,我有事出门一趟,勿要挂念。”
说完直接化光而去,转瞬消失在天际。
农官目瞪口呆地目送她离去,久久呆愣,回过神后勃然色变,拔腿就往正殿跑。
----
微生雪循着之前留下的气息飞去,今天天气还算不错,是个阴天,正适合在田里做活。
所以她找到那位农妇时,是在之前的田埂边。
“你好,还记得我吗?”
微生雪在距离她两米处停下,客气地打招呼。
农妇依旧愁眉苦脸的,听到声音一转头,就看到了一截华丽的衣袖,连脸都来不及看清,就下意识跪趴在地。
“贵人!见过贵人!”
微生雪等了一会儿,见她还是不肯抬头,只好往前走了几步,蹲下来,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抬头。”
农妇下意识听从命令。
“贵人!是你!”
微生雪见她还记得人,也笑了,从袖中掏出几粒糖,用手托着递过去,“哝,你的糖忘记拿走了。”
农妇愣住,傻呆呆的看着面前包裹在干净手帕上的饴糖。
“贵人,小人不能收。”
手帕那么干净,上面的绣文那么精致,这一定是出身高贵的贵女,她怎么敢收她的东西呢。
微生雪道:“我不是说了吗,要从你这里打听些消息,这几块糖就作为我的酬劳了。”
饴糖的甜香味一直往鼻子里钻,要不是怕得罪了人,农妇早就忍不住把糖塞进嘴里了。她小心地瞄一眼贵人,又想起家中从出生开始就没尝过甜味的孩子,终于忍不住伸出了手。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由此开场,微生雪打听消息就简单多了。
“你这么愁是因为家里的牛生病啦?这好说啊,我家中是治牛病的好手,正好给你看看。”
借着这个理由,微生雪成功进入农妇的家。
她家中是典型的黔首房子,泥巴糊成的墙并不高,为了冬季保温,连窗户都开得很小很小,屋内是黑咕隆咚的,墙角摆放着几个木棍子,底端还绑着尖尖的石头,看起来像是孩子的玩具。
经过农妇的解释,她才知道,原来那个她以为是玩具的木棍子竟然就是他们的农具!
这种东西,真的能翻土吗?
“怎么不能,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农妇露出极浅的笑,言语中不乏骄傲,“孩子他爹会做木匠活,给家里做了足足四把耒耜呢,村里我们家是最多的。”
微生雪到嘴边的安慰话就咽了回去。
“带我去看看你家的牛吧。”
农妇提起她家的牛又骄傲又忧心。
骄傲的是,牛不是谁都能养得起,家中有牛说明她家条件好,不管是现在耕地,还是以后孩子说亲,都有极大好处。
忧心嘛,自然是因为牛已经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
这年头,牛可比人精贵多了,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牛不能缺了一顿。
“这就是我家的牛,您瞧瞧。”
微生雪自然不懂养牛,她离牛最近的时候就是餐桌上。
但她有外挂啊。
‘统儿,上。’
最近沉迷跟好基友聊天的系统就被拖出来干活了。
【滴!扫描中……】
【右前脚有石头卡住了,一直在磨它的肉。】
【劳累过度,需要好好修养。】
微生雪把结论转述给农妇,对方一听眉毛都竖起来了,张口就骂,“那杀千刀的!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呸!糟蹋我家的牛@#¥#¥……”
骂了一半才想起来有外人在,不由讪讪闭上嘴。
微生雪轻轻颔首,出言告辞:“我想打听的事已经知道了,多谢你。”
拒绝对方的谢礼后,她离开了村子,顺便往别的地方绕了一圈。
“这里的农具我都不认识。”
——跑了这么多村子,连一把锄头都没见到过。
“而且为什么要用两头牛?”
听到这话的治粟内史比她还疑惑,“铁犁沉重,唯有两头牛才拉得动。”
“可是……”
微生雪格外茫然,
“耕地的牛不都是一头一头用的嘛。”
在星际时,历史研究所曾发布过母星农耕文明的复原图,里面就有一人一牛耕地的图。
想到那张图,微生雪笃定了,“耕地就是用一人一牛的。”
“我都看到过了,一次用两头牛两个人速度也没有加快,你们这是在浪费人力物力。”
她自认为在讲一个很明白的道路,但过大的科技差距与对这个世界错误的认知,让她产生了极大的认知偏差。
大秦不是故意浪费,而是……
“我们只会做二牛之力的犁。”
微生雪眨眨眼,似乎没明白过来,茫然地看向始皇。
“道友,此言不假。’嬴政卖惨立人设也是信手拈来,“自神农氏远遁,天下农业的发展就格外缓慢,经过上千年的改进,才有铁犁出现。”
为了大秦嘛,不寒碜。
‘统儿……’
【宿主……】
‘啊啊啊!!!’
【啊啊啊!!!】
一人一统在心里对着尖叫好一阵,才勉强压下天降横财的喜悦。
改良农具,那功德还不刷刷刷地来。
在利益的驱动下,系统效率直接起飞。
短短几句话的时间,它就从资料库里扒拉出好几款改良的图纸,尺寸、用料、注意事项,全无遗漏。
【宿主,为了功德!】
为了功德。
系统的显示屏只有宿主能看到,微生雪直接动用灵力,一比一复制,将图纸投影在殿中。
众人本来还在为这一手虚空成像惊叹,但随着图纸的全面显示,已经没人在意仙术了。
“这,这是……”
沉稳克制如嬴政也失手摔了酒樽。
殿中不断响起杯盏碗碟落地的破碎声,但此时已经无人在意,所有人都在凝视着半空中的图像。
“一人,一牛,日耕,五亩?!”
“五亩?”有人重复着,扯住身旁同僚的袖子,向他确认,“五亩,是五亩吗?”
“笔墨!快拿笔墨来!”
有人等不及,直接拂开案桌上的菜肴,蘸着酒水就在桌上记录。
其他人都反应这么大,作为墨家弟子的墨戈更是眼珠子都恨不得黏在上面,深吸一口气勉强克制,甚至等不得宫人奉上纸笔,直接撕开干净的内袍,咬破手指就在上面勾画。
记下来,都记下来,若造不出来,他墨戈就是大秦的罪人!
鲜血的流失让他变得虚弱,但脸上却反常地泛起潮红,眼中亢奋又专注。
第21章
“臣立刻去制造仙犁,两天内必定完后。”墨戈扯了半截布往手指头一裹,宝贝一样地将画了图的布往怀里揣,急急行礼告辞。
嬴政当然支持,立刻点头同意。
墨戈转身就走。
微生雪:!!!
“等等!”
【我的功德!!】
【啊啊啊,抢功德的小贼!!】
系统气急败坏地跳脚,恨不得给他一拳。
所有天道都讲究“第一个”,像这种功德贼多的好东西,第一个做出来的能占一笔功德。
微生雪努力崩住表情,对着向她看来的众人说:“看你们神情,这东西似乎很重要。既如此,我便助一臂之力。”
“取铁块、木头来。”
侍从应声而去。
不到一刻钟就备齐了一应物件。
微生雪指尖绿光萦绕,化作燃烧的火焰,“我更擅长炼丹之术,但于铸造一途也略有研究。”
她不会打铁,但她有外挂。
灵力在手,专业我有。
原本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铁块直接在炙热的火焰中化为铁水,又在灵力的控制下拉伸出铁犁的形状。
她制作的是最简单的那张图纸,在系统的资料中,那被称为曲辕犁。
由犁壁、犁铲、犁底、犁建、犁盘等是一个部件组成,主体是木头,只有犁壁和犁铲需要用铁打造。
很快,犁壁和犁铲就成型,由炼器术造出来的铁器连退火度省了。
至于木头,那更是简单,木系专精的微生雪轻轻松松就制作完成。
原本需要多名木匠铁匠合作,日夜不停才能在两天内打造完成的曲辕犁,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出现在大秦君臣面前。
“真乃,高人也。”牢记大秦新国设的李斯忍不住感叹道。
其他人还在惊叹,墨戈已经哒哒哒跑到还未组装的曲辕犁面前蹲着,眼巴巴地看着微生雪,就算是她这样不会读空气看脸色的人都看出了他的意思:
我现在能碰它们吗?
“劳烦阁下将他们组装起来。”微生雪道。
墨戈立刻就笑开了花,领着墨家几人嘿咻嘿咻干起来。
“这部件好,是叫犁评吧,推进去入土则深,提起来入土则浅,如此在不同土地上的深耕浅耕都能满足,妙啊。”
“这是犁壁吧,这样的弧度好啊,能将翻出来的土推到一边,更省力了。”
“哎呦喂,还能转弯呀,真是好宝贝。”墨戈语气柔软,看着逐渐成型的曲辕犁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在他身旁,嬴政也弯腰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光滑的木头,流畅的弧度,让他完全移不开眼。
再往外一圈,才是伸长脖子的文武大臣。
眼见着仙犁将要完后,王贲第一个开口:“臣愿化身为牛,拉犁入田。”
旁边的武将两眼冒火的瞪着他,淦,又被这老货抢先了!
“陛下,臣年轻力壮,更适合拉犁。”
“是极是极,通武侯为大秦操劳多年,此等粗活,还是交给我们吧。”
这一人一句的,就差明说,你年纪大你不行,让我来!
王贲反手推出好大儿,“我儿年少跳脱,就该干些重活磨磨性子。”
被推出来的王离抬头挺胸,双拳紧握,崩出手臂上壮实的肌肉痕迹。
好一番明争暗斗。
让旁边的文官着实开了眼,之前怎么没发现这些武夫心眼子这么多。
最后王离凭借老子和祖父的地位,蹭到了一个拉犁的活儿,后面扶犁的是随行的李信。
为了更全面的实验出仙犁的作用,他们选用了一块下等田,还牵来了一头老牛、一头壮牛作为对比。
先用人拉犁,再用老牛耕地,最后用壮牛对比。
用来实验的又是下等田,这样一来,至少试出来了推广后最差能日耕多少亩,让君臣对底线有个数。
----
前齐王霸道,行宫附近十里内都不允许耕种,地面直接被推平砸实了熟土,连草都长不出来。
想实验就得到十里外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乘车而去,让负责守卫工作的黑甲卫冷汗直冒。
这时候要是有人刺杀,随便扔块大石头都能砸死两三个上卿。
抬头看到前方随行的仙人,才让跳动得过于激烈的心脏稍稍缓和些。
有仙人在,谁能近身!
田野间,纵横交错,阡陌相通。
盛夏的热风吹过,稀稀疏疏的禾苗在田中摇曳。
间或还能看到两头老黄牛并头拉着犁缓慢前行,一人在前驱着牛,一人在后扶着犁,手上拿着长长的柳枝,挥舞着,吆喝着。
打是不敢打的,那是家里的命,自个儿饿死了都得给牛留一口吃的。
“就是那种。”微生雪指给嬴政看,“我找了好大一圈,都是这种要两头牛的犁。”
白捡了一大笔功德,嘿嘿。
队伍停下来,农官跳下车辕蹲下来抓了把土。表面松散,半指以下就是硬的,还混着碎石杂草,是典型的下等田,还是久未种植的下等田。
一确定了地方,王离立刻扛着犁跳下马车,两脚甩开鞋袜,赤着脚踩进田中。
李信紧随其后,伸手调整好铁犁的深度,在后面扶着犁。
两人喊着号子在田里走动起来。
翻开的土被自动推到一旁,铁犁翻过的地方留下沟壑般的一条。
“好!”
治粟内史站在田埂边眼都不眨。
这明显的沟壑,竟然是深耕。在遍布碎石和杂草的下等田里深耕,还走得这么快,耕得这么好。
这都快赶上牛耕的速度了!
两人停下脚步,翻开的松软土壤铺在表面,与另外一半入土则深未作业过的形成鲜明的对比。
嬴政问:“一天可耕一亩多?”
治粟内史快速心算:“以人力挽犁,可一亩半。”
人力远不及牛力,又是在下等田,若换了牛力……
“快,牵牛来!”
第22章
能往行宫中送的牛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与黔首用的牛差别较大,出来的结果会有偏差,最后实验用的牛是从附近耕地的老农手里换的。
牛的主人叫葛,是最近某个里的里长。
一开始说要借他的牛到下等田里耕地,还是那种多年未耕种的下等田,他说什么也不肯,“不去,不去!我家的牛年纪大了,还刚耕完地,该休息了!不去!”
这打死也不从的态度,让去借牛的李信气得直捏拳头,但陛下和仙人都看着,他还真不敢做出强抢的事,回去禀报之后,牵着那头行宫出来的老牛跟他换。
葛还是不肯,“这是我儿子用军功换的,我以后得给它养老。”
微生雪看着这场拉扯,道:“不同意是因为利益不够让他动心。”
被提醒的李信灵光一闪,牵着行宫老牛溜溜达达地又过去了,这回顺利把葛的牛一起带回来。
“臣承诺把带出来的这头老牛送给他。”李信跟陛下报备。
葛虽然同意让牛耕地,却不肯让这些瞧着就锦衣玉食的人沾手,生怕他们没个轻重把自家的爱牛给伤到了。
他赶着两头牛一起下地,李信在一旁叫:“一头!一头牛就够了!”
葛给牛套上新的犁,吆喝着号子催牛前进,他在后面扶着犁。
只见翻上来的泥土被犁壁推开到旁边,在土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沟壑。
一人一牛,来回走动,没多久就把剩下的半亩地耕完。
嬴政激动地往前走了几步,双拳紧握,面带兴奋之色。
好!好犁啊!
治粟内史在一旁抖着手计算日耕亩数,手指头都快掐冒烟了。
“十亩!不是五亩!是十亩!”
他嘶声尖叫,“以牛挽犁,可日更十亩!”
比仙人所说的五亩翻了整整一倍!
其他人虽然对耕田速度有模糊的感觉,但到底没有数字这般直观的感受,此时听治粟内史报出日耕数量,又一次震惊到了。
“不是说五亩?又多了?!”
对啊,这也是微生雪想问的。
她说的时候虽然是取了中间值,但也不至于偏差这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