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展虹霓)


最后郑家的兵权没了,但爵位还在,只是封号由奉国公变成了顺国公。
此后郑家人弃武从文,可同时也有了“郑家子孙永不入内阁”的祖训。
如今郑家开国功勋的位置,只剩了个名头。
陛下给太子和郑家姑娘赐婚,无非就是太子已经有了一个望族出身的外家,不需要再有一个有实权的岳家。
换而言之,郑家是靠不住的!
这种情况。
一个不慎别说太子妃的位置没得坐,就是整个国公府可能都要受牵连!
她们已经惹恼过太子一回。
当时若非正值太子太子妃刚大婚不久,太子不好真在那时候废了太子妃。
否则以顺国公府现今在朝中的位置,太子就是请旨赐死太子妃都不为过!
经历了那样的事。
这一年里太子还能让太子妃坐在这位置上,给她体面,已经称得上慈悲了。
若她们还不知收敛。
那就真是自寻死路!
庞嬷嬷想到的,郑明芷也想到了。
只是她刚刚太气了。
以至于连最基本的忌讳都忘了。
此时一经提醒,她也被骇得不轻。
“我知道的奶娘。”
短暂的惊慌后,郑明芷吐出一口气稳住心神,回握庞嬷嬷的手把人拉起来。
“刚刚是我太气,才会一时忘了规矩,没事了,我现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就好,那就好……”
霜云霜月也被叫了起。
只不过再想起太子着封槛儿一事,郑明芷还是控制不住心里的恼意。
她与太子有龃龉不假。
可说到底她现在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那她就是东宫名正言顺的女主人。
这后宅就该由她管。
如今殿下连知会一声都无就抬了她院里的人,这让她这个太子妃颜面何存?
“奶娘你说,殿下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总不能真看上那贱婢了吧?”
“不可能。”
庞嬷嬷斩钉截铁。
“皇家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儿,殿下从小生在宫廷,什么样的佳丽没见过?不可能被那等货色给迷了眼。”
何况殿下处在这个位置,做了十七年的太子,要真能这般轻易为美色所迷。
怕是这位置早换人坐了。
这话不能说出来。
但郑明芷听出了庞嬷嬷的话外音。
她想了想。
觉得也确实如此。
殿下自身就容貌出众卓尔不群,又岂会是那等看人皮囊的轻浮之徒。
可这么一来,郑明芷就想不通了。
自己这一年来安分守己。
对裴皇后与元隆帝尽到了儿媳的本分,和殿下虽未相濡以沫却好歹相敬如宾。
这段时间也没做什么惹殿下不快的事。
殿下怎能知会都无。
就做主抬了她的人呢?
还给的昭训位份!
也是曹良媛三个贱人不知内情,否则这会儿指不定在心里如何笑话她呢。
“难道是因为入朝的事?”
庞嬷嬷小声猜测。
按大靖朝制,皇子及大婚之龄都当入朝为君父分忧解难,为百姓谋福祉。
除去早夭的四皇子。
太子前面的四位兄长。
大皇子信王、二皇子荣王、三皇子睿王和五皇子慎王,他们都在娶了各自的王妃后不久,相继入朝当差。
就连七皇子宣王都在先太子三年成婚后,在五军营后军捞了个从七品的都事。
然而轮到太子。
离太子大婚都过去一年多了,元隆帝依旧不见让其临朝听政的打算。
理由也是现成的。
就是太子年轻气盛心性不定,当得修身养性磨砺心志,方可在将来担得重任。
这纯属瞎扯淡呢。
可元隆帝都这么说了,谁敢反驳?
所以太子这一年做的都是些代祀天地,监修典籍和经筵讲学这类无实权的差事。
直到两个月前。
朝中有人站出来重提让太子入朝之事,看元隆帝这次的态度似有所考量。
太子突然抬了那小蹄子。
许是不想在这个当头被有心人设计,指摘他堂堂储君,竟让后院女子没名没分地跟着他,为他生儿育女。
“您以为呢?”
郑明芷抿唇,觉得有哪不对劲。
可又说不上来。
思忖片刻,她揉揉太阳穴。
“恐就是如此了,便宜那贱婢了!”
庞嬷嬷宽慰道:
“不过就是个暖床的东西,当初挑了她不就是瞅着她臀翘胸大好生养么?
咱们当务之急是盼着那小蹄子尽快开怀,是时生了孩子记在您名下,咱们拿捏她还不是易如反掌?”
郑明芷神情总算缓和了。
“话是这么说,但她的位份到底是殿下给的,我要拿捏也终究不好太过。”
“怕什么?”
庞嬷嬷不以为然。
“殿下性子冷,日后又要忙着政事,哪有时间去管这么个小昭训啊?这后宅里的事,还不都由您说了算?”
至此,郑明芷最后一丝怒意也消失殆尽。
这时,一旁的霜云开口:
“主子,今晚是曹良媛侍寝的日子……”
郑明芷拧眉,神色晦暗。

第10章 “你以为孤今夜该去永煦院还是沁芳居?”
相较于外头各个院里的波诡云谲,新晋宋昭训的东厢房里就平静多了。
海顺一走,槛儿就将寒酥跳珠等人叫进了屋,一一询问起他们的情况。
包括籍贯,何时进的宫,都学了些什么,擅长什么,先前在哪当差之类的。
上辈子随着槛儿的晋位。
身边的人添过不少,也换过不少。
这事儿她做起来得心应手。
除了瑛姑姑。
四个宫女和那四个小太监,都原以为这位只是运气好,才被抬举起来的。
然而眼下宋昭训端坐在北面主位上,漂亮的眉眼还带着少女的青涩和稚气。
可任谁也忽视不了从那双看似清澈无害的眼睛里,隐隐流露出的压迫感。
都是在宫里当差的,没几个蠢的。
几人当即便知晓他们要伺候的这位主儿,不是个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的。
于是更加不敢怠慢。
槛儿问什么,他们皆如实作答。
全部问过了。
槛儿根据几人擅长的,分派了他们今后要做的事,最后叮嘱几句便让人散了,单独把瑛姑姑叫进了卧房。
“姑姑!”
进了屋,槛儿一头扑到瑛姑姑怀里。
瑛姑姑一身棕红织金方格如意纹缎衫,下配孔雀蓝缠枝四季花马面裙,梳着三绺头,髻上两根合乎规制的银簪。
很是得体干练。
“好了好了。”
她抱着槛儿,也红了眼。
“您现在是主子了,可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哭鼻子,传出去没得惹人笑话。”
槛儿吸吸鼻子,抬起头含泪笑道:“笑话就笑话吧,只姑姑不嫌就好。”
上辈子她受封时院里的管事姑姑也是瑛姑姑,但槛儿跟瑛姑姑认识,却是在她被调来东宫之前的事。
彼时槛儿八岁,刚入宫。
因生得好,性格温顺安静又心灵手巧,学完规矩后便被选去了广储司。
在衣作坊给娘娘们做衣裳。
瑛姑姑管小宫女们的日常起居,当时槛儿年龄最小,瑛姑姑对她颇为照顾。
可以说,没有瑛姑姑。
槛儿早死了。
直到一年多前。
后宫出了一桩事死了大批太监宫女,导致临到太子大婚,东宫的人手却不够。
内务府着急往东宫挑人。
槛儿当时不到十四,正好在适龄范畴。
想来选人的嬷嬷也是急了。
压根儿没考虑把槛儿这般颜色的小姑娘,放到太子妃的院里当差会不会不妥。
总之槛儿被调到了嘉荣堂。
和瑛姑姑便就此分开了。
上辈子槛儿成了奉仪,看到瑛姑姑是她院里的管事姑姑,还以为是巧合。
还是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
槛儿才得知这根本不是巧合。
而是瑛姑姑听说新晋的奉仪是她,便四处使银子托关系把自己调过来的。
可惜瑛姑姑没跟着槛儿享多久的福,就因为一场突来的严重风寒去了。
如今见到人,槛儿不免悲喜交加。
“瞧您说的这话。”
瑛姑姑掏出帕子给槛儿擦泪。
“奴婢怎可能嫌您,只不管从前您我什么关系,今日起您都是主子了,哪有主子抱着奴婢哭鼻子的道理。”
槛儿拉着人到一旁坐下。
瑛姑姑:“广储司昨晚收到消息,说东宫要进一位新昭训,让人赶紧张罗衣裳鞋袜,我一听名儿就知是您。
本想着横竖我在广储司做的也是管人起居的活,您这儿想是也需得管事的,不如托了关系看能不能调过来。
谁曾想海公公先使了人找到我,说让我来昭训主子院里侍候,这还真是弯刀对着瓢切菜,正正儿好!”
槛儿愕然:“你是说,是海公公使了人找你,让你来我这儿的?”
“对啊。”
槛儿有些意外。
但转念想太子肯定事先派人调查过她,而这辈子她和他的开端不一样了。
主动调瑛姑姑过来,许是海顺揣摩了太子的意思刻意给她卖了这个好。
上辈子她是郑氏抬的奉仪,海顺没插手,所以瑛姑姑自己费时费力来了她这。
“可是有什么不妥?”瑛姑姑小声问。
槛儿摇摇头。
“没有不妥,能再见到姑姑我很高兴。”
这辈子,她绝不会让瑛姑姑早早就去了!
瑛姑姑不知槛儿在想些什么,瞧着小姑娘白净漂亮的小脸,她心下微叹。
“听人说您的位份是殿下给的,能同奴婢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槛儿颔首。
撇开在嘉荣堂后院受的磋磨,三言两语把自己的境况大致同瑛姑姑说了。
听得瑛姑姑止不住地心疼。
替主子承宠生子,有几个是能得善终的。
单看小姑娘越发沉稳的性子就知道,她这一年多在东宫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不过,今儿个是好日子。
重逢也是喜事,瑛姑姑就没说什么感伤的话。
槛儿如今是昭训的位份,每月的薪俸是八两,一年下来一共九十六两。
内务府的人来给槛儿送屋里的小摆件和她日常要用到的各种东西时,把这九十六两的俸银也一并送来了。
还有做衣裳鞋袜要用的绸缎布匹、棉绒皮草,打首饰要用的金银用料什么的,以及一些日用品、药品。
林林总总的东西一通算下来,比槛儿上辈子当奉仪的时候多出了不少。
等终于把每间屋子都规整好,东西全部收拾完毕,时间也不早了。
恰好东宫膳房的人也在,见状便顺势问:“宋昭训午膳可有什么想用的?”
槛儿想了想。
她现在每天有五斤猪肉和一斤羊肉的供应,每三日能吃一只鸡和鸭。
今天日子好。
槛儿就点了鸡鸭各半只、半斤羊肉和一斤猪肉,蔬菜就让膳房看着办了。
交代完这些,膳房的人走了。
槛儿叫小桂子、小满子两个小太监打了热水到浴间,由瑛姑姑帮忙,把自己从头到脚给清洗了一通。
换了身广储司送来的成衣。
晌午喜雨把膳提回来。
寒酥试了毒,同望晴把膳摆上。
这顿饭膳房显然下了功夫。
鸡做成了口菇煨鸡,鸭子是拿蒟蒻烧的,羊肉则用了刺眼核桃煨,猪肉分做成了南瓜粉蒸肉并春笋肉丝。
素菜有烧茄子、茭白炒木耳、凉拌胡瓜和青菜豆腐汤,量不大但胜在精致。
除了这些,寒酥最后从食盒里还端出了一道芽菜煎鲩鱼和一道白灼虾。
这两样超出了槛儿的份例。
想也知道是膳房自己做主添的。
谁叫这位新晋的宋昭训既是嘉荣堂的人,又是太子做主给的位份呢。
槛儿看了看,没有多说。
只让寒酥另拿了几个碗碟来,夹了够她吃的分量出来,就把剩下没碰过的让他们几个端去分了。
也算是一起庆贺今儿的喜事。
望晴垂着眼站在一旁。
看着那抹绣着精致花纹的月华裙裙摆,心里像吃了颗没熟的李子那么酸。
都是做奴才的,偏她这么好命。
想当初……
用罢膳。
槛儿同瑛姑姑把永煦院前前后后转了一遍,然后回屋将她要送去广储司做衣裳的料子选了两匹出来。
感觉不撑了,槛儿便到卧房歇晌。
到了傍晚。
包括瑛姑姑在内,寒酥几人的脸上都肉眼可见地带上了几分忐忑与期盼。
小福子和小喜子更是蠢蠢欲动,就等着昭训主儿让他们出去张望张望。
槛儿知道他们在盼什么。
可惜了,他们今晚注定要失望。
“来个人把灯灭了吧。”
槛儿在院里溜达完一圈,回屋前抬头看了眼檐下那两盏璀璨的花灯。
众人齐齐一怔。
瑛姑姑迟疑劝道:“许是元淳宫的人有事耽搁了,若不咱们再等会儿?”
槛儿朝门口望去。
声音很轻。
“不必了,殿下今晚不会过来。”
“今晚,该曹良媛侍寝。”
嘉荣堂。
太子话少。
嘉荣堂的宫人熟知这位爷的脾性,伺候时没人敢发出半点多余的声音。
郑明芷自认摸透了太子的性子,跟太子说起后宅里需向他汇报的一些事。
太子偶尔“嗯”一声算是回应。
若有必要,他会放权给她。
除此外,二人便没别的可说了。
一盏茶结束。
郑明芷观察着太子的神色,笑道:“今儿个后院进了新人,属实是喜事一桩,想来宋昭训正盼着殿下呢。”
骆峋放下茶盏。
接过海顺递来的帕子,拭拭唇角。
郑明芷顿了顿,接着道:
“按理说宋昭训今儿刚进门,她的位份还是殿下您给的,殿下若是有兴致,去看看宋昭训也无妨,但……”
海顺眼角一抽。
果然下一刻就听她说:
“妾身下午翻了册子,才想起今儿轮到曹良媛侍寝了,殿下您看这……”
太子不常去后院,郑明芷也很识趣地没把一个月内的所有日子全给排上。
只按照曹良媛她们各自的月事规律,挑了她们容易受孕的那几天安排侍寝。
不过,安排归安排。
最终去不去,还得随太子的意思。
就譬如前些日子轮到金承徽和秦昭训侍寝,太子就没往她们那边去。
骆峋睨了郑明芷一眼,语气淡淡:“你以为孤今夜该去永煦院还是沁芳居?”
郑明芷愣了愣。
旋即心中一喜,太子虽和她生了矛盾,但到底还是敬重她这个正妻的!
郑明芷笑得更真诚了。
“今日是宋昭训的好日子,但时候也确实不太巧,曹良媛是东宫的老人。
殿下又常去她那,若您在该她侍寝的日子去了宋昭训那,怕是会惹她伤怀。
所以妾身以为,殿下今晚若有兴致去后院,还是去沁芳居更为妥帖。”
宋槛儿是她的人不假。
可那贱婢瞧着就是个不安分的。
今早还敢顶撞她。
既如此,就别怪她不给她脸!
海顺简直没耳朵听了。
换做外头寻常高门大户里的男人,听了这话或许只会觉得妻子宽容大度。
即便新进门的妾室是自己院里的人,也不帮着争宠,实在是有够无私的。
可问题是。
太子自小长在宫里,看多了后宫妃嫔争锋相对的戏码,知道女人们斗起来比起男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太子从不对后宫事掉以轻心。
太子妃但凡是个聪明的。
这时候要么直接替宋昭训争好处,宋昭训是她推出来替自己生孩子的。
替宋昭训说话,合情合理。
要么,太子妃就干脆不要给什么具体回答,直接说此事由太子决定便好。
可她不。
她偏要替曹良媛说话!
关键太子还知道她打过宋昭训,太子妃此举不就等于摆明了告诉太子。
她对宋昭训心存芥蒂吗?
这合适吗?
那原本是要替她生娃的啊。
是时以曹良媛高傲多疑的性子,一定会觉得太子妃此举必然别有深意,从而今后只会更加提防太子妃。
宋昭训又会怎么想?
海顺暗暗揣度。
或许太子,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殿下以为如何?”
郑明芷还在那问。
骆峋起身,负手朝外走。
“依太子妃所言,去沁芳居。”

曹良媛的两个大宫女和管事嬷嬷,也在猜测今晚太子会往谁的院里去。
见自家主子还有心情下棋。
抚琴就纳闷了:“主子,您都不着急吗?”
曹良媛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急什么。”
“不管怎么说那宋昭训是太子妃的人,又是太子做主抬起来的,万一太子今晚往她那边儿去了怎么办!”
弄墨:“是啊,今晚该您侍寝,若殿下去了那边,那不是打您的脸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