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康竹青一巴掌拍在石土的背上,“你个蠢东西,学不会也得学会,咱们家可是被选中的试点,怎么能丢脸!”
作者有话说:
----------------------

石金家被选做试点,引得一条巷子里的人连连羡慕嫉妒恨。
但是他们可不敢说什么难听或者尖酸的话,谁都知道,县主府的家丁就那么二十来个人,要是全让他们一家一户的指导堆砌,只会更慢,运气不好的,在那过年最冷的时候都用不上火炕。
只需要出砖的钱,康竹青觉得很划算,在黎县久住的人都知道黎县的冬天有多冷,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出这个钱。
当然,也有那抠抠索索的,想着梁年每年冬天都会给百姓一些炭,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寻思着将这笔钱省下来,就用那点子炭过日子,只要冻不死人就行。
对于这种人的行径,康竹青强烈表示唾弃,原因不无其他,这人就住在她隔壁,上次还想省农具钱,找她商量两家合买。
石金明白康竹青的意思,两家人虽说关系算不上好,但到底住一条巷子,待天气最冷的时候,他们若是可怜巴巴的敲门,哀求说自己冷,想进屋暖和一会,这是帮还是不帮,那江家娘子和他家郎君就打着这样的主意呢。
二人想的很好,听说那火炕堆砌好以后,连带着屋子里都暖和,他们自带麻衾,这家睡一晚,那家睡一晚,冬天也就过了。
对此,石金对石土还有石头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以后他家敲门千万不能开。
被选做试点的人家不多,一个家丁负责一户人家,赵安和丁蒲负责制定家丁们指导堆砌的流程,就连庄园里的孩子们都分到了活计,人人手臂上别着一块红布,说是叫红袖章监督员,全程参与家丁们的指导,避免家丁偷奸耍滑。
来石金家里指导堆砌的是一个叫陶阳晖的家丁。
康竹青和石土二人思来想去,自认为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要做到位的,所以在陶阳辉来的那一日,两人一大早就起来煮鸡蛋,一家四口一人一个,剩下两个给那位家丁。
康竹青手里现在有余钱,两个鸡蛋也不觉得有多心疼,只要这个炕盘好,再多两个鸡蛋她也是舍得的。
陶阳辉来的早,便在门口敲了门,等与石土以及康竹青开门,双方又对了名字和信息,这才进来。
康竹青和石土二人一对眼神,十分热情的就要将两个热乎的鸡蛋塞给陶阳辉。
“这么早就过来了,陶郎君定是没吃早食吧,这有两个鸡蛋垫垫肚子。”
谁知陶阳辉脸色骤变,立马甩开手,就像这两个鸡蛋是什么烫手山芋一般,十分灵活的没有和鸡蛋有任何接触,下意识脱口而出,“你们这是做什么,可别害我啊。”
说完便立刻转过头,对着走在后面还未进院子的郭自大声道:“郭小郎君你可瞧清楚了,是他们硬塞给我的,我可没拿啊,我就连碰的都没碰。”
郭自嘴里叼了根路边扯的狗尾巴草,站在院门口:“都瞧见了,陶郎君请放心,我们监督员是不会冤枉人的。”
陶阳辉这才如释重负,松下一口气。
石金朝着门口望去,这位小郎君瞧着年岁不大,竟比石头还要高些,衣袖上缠着一圈红布。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康竹青和石土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鸡蛋拿在手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陶阳辉回过神来,立刻解释“二位的心意我领了,但县主立了规矩,我们下来指导的不能拿百姓家中的东西,鸡蛋更是不行的,这位小郎君是我的监督员,就是监督我有没有这样的行为,若是上报上去,可不得了。”
石土尴尬的摸了摸头,“这样啊.....”
郭自也趁机做起了自我介绍,他扬了扬手臂上的红袖章,“我叫郭自,是负责你们的监督员。”
有郭自在旁边,陶阳辉不敢怠慢,先是去看了石金家灶台的情况,随后划出一条烟道的空间来,又在石金家的大屋子看了又看,划了火床的位置。
石金家有四个人,他特地将床划的宽了些。
康竹青和石土对床的位置和大小也没有意见,同意后,紧接着就是将从县衙交的钱领回来的砖搬在指定的地方,开始堆砌。
郭自一边监督,一边也会帮着搭把手,搬搬抬抬。
康竹青摸不准郭自这个监督员是个什么,又看他年纪小,一个劲的让他别管。
郭自冲康竹青咧嘴一笑,“康娘子,不碍事的,我力气可大了。”
石金在一旁打杂,看了郭自的红袖章好几眼,心中忍不住感叹,比石头还小的孩子都在帮县主做事,她也想。
郭自还以为石金是在担心火炕的会不会不好用,对着她说:“小娘子请放心,这火炕堆好了,屋子里都是暖的。”
庄园的火炕已经堆砌好,分为小娘子小郎君两个大通铺,郭自睡了两日,夜里当真暖和,早上起来穿衣服都不觉得冷,屋子里都是热烘烘的。
因为是试点对象,康竹青和石土在陶阳辉讲解关键时听的非常认真,陶阳辉讲的更是认真。
他是这户人家的负责人,若是后面这户人家教别的百姓堆砌时出了岔子,那便是他的责任,等后期赵安和丁蒲一一验收百姓火坑时,有哪家修建的不对,那便要层层追责。
到时候追上来,还不是他们这些家丁要负责。
陶阳辉怕啊,他生怕这户人家听不明白,到时候若是追责下来那可怎么办,他才不想离开县主府这么好的地方。
郭自自诩力气大,但到底还是个孩子,在石土的强烈要求下,还是让他在旁边看着就好。
郭自索性这样站在院子远远的看,县主说每日都要做眼保健操和远眺,今日眼保健操回去做,远眺倒是在这里就能做。
然后郭自就发现了一个在石土家门口鬼鬼祟祟的身影。
起初他还以为是别家的百姓好奇偷看,没太在意,但奈何那个人偷看的样子实在是太像贼,他只能进去灶间问石土是什么情况。
康竹青几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她问了郭自那个偷看的人时不时长得像老鼠,眼睛小。
郭自回忆起那人长相,到真有几分像老鼠,于是点头。
康竹轻轻放下砖,走出灶间,一边走一遍破口大骂,“天杀的,自己家抠搜不愿出砖钱盘火炕,不知道在偷看什么,莫不是过年的时候想这家睡一天那家睡一天混过去吧。”
康竹青声音洪亮,半个巷子都能听到。
巷子里的人都知道这家人不愿意出砖钱堆火坑,现在在家听到康竹青的大嗓门,更是无奈摇头,人人都回味过来了他家打的什么主意。
作者有话说:
----------------------

第17章
石金家中的火炕堆砌好了,丁蒲和赵安负责最终检查,只要他们点头,那这火炕便可以使用。
陶阳辉发誓他短短十七年的人生就没有这么紧张过,他看着丁蒲敲敲打打的检查,最终点了头。
陶阳辉瞬间放松下来。
之前丁蒲被选中负责火炕一事时,陶阳辉曾跟着几个带头的一起刻薄了他几句,幸好丁蒲不是个记仇的,没为难他。
任务完成,陶阳辉和郭自也得离开,康竹青和石土不敢再送东西,只一个劲的拉着石金和石头真诚道谢。
这是陶阳辉第一次被人真情实感的感谢,他觉得这种感觉不错,临走之前又让康竹青和石土将如何堆砌,堆砌几个关键点说了一遍。
还不忘回头加了句,“若是遇到有什么特殊情况搞不明白的,就来县主府寻我。”
郭自回庄园,不和陶阳辉一路,陶阳辉忍了好些天,最终还是在分别前开口:“郭小郎君,我这次的表现还算尚可吧。”
郭自冲他一笑,“陶郎君做事认真负责,自是尚可。”
有了郭自这句话,陶阳辉的心才彻底踏实。
这一次去指导百姓家堆砌火炕,县主说了都有补贴,一开始陶阳辉还不知道补贴是什么,后头听丁蒲说,就是要给他们发钱的意思。
有钱拿的事,陶阳辉自然做的认真。
县主府不光吃的好,就连做事也有多的钱拿,陶阳辉很喜欢在这里的日子。
康竹青和石土也不能闲,他们巷子人家多,便和孙昌商议,一人负责左边,一人负责右边,抓紧时间将整个黎县的火炕进度往前赶。
争取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石土和康竹青不敢怠慢,有一户人家灶间结构和自家相差太大,按照陶阳辉教的法子,似乎行不太通。
石土思来想去,想起陶阳辉临走之前的话,索性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县主府。
石土从没去过县主府,一路上都在斟酌自己的言语,也不知道县主府的人会不会听他的。
然而,在距离县主府三米远的地方时,就有两个身强体壮,体格健硕的婢女将他拦下问话。
石土紧张的手都在抖,将来的目的说了。
南双和南乔一听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往前指了指,“这个事啊,往前头侧门去吧,记得要排队啊。”
石土不明白什么叫排队,但又不敢多问,只能往前头走。
刚走了没几步,石土总算明白何为排队了。
只见县主府的侧门处,乌泱泱的有接近二三十个人站成一列。
原来这就是排队,石土想。
石土默默的站在队伍的最后,黎县人口不多,互相之间大多都眼熟,前面的郎君转过头来和石土闲聊。
“我瞧郎君好生面熟,莫不是住在水井巷?”
石土点头,“正是。”
“难怪难怪,去找孙匠人时似乎瞧见过你。”
二人闲聊起来,才知道这般来排队的都是来找县主府家丁的。
石土也叹息,“这责任层层追,是得认真当心。”
前头的郎君也同意,“正是这个道理,而且被选为试点也很是不容易,我可不想丢这个脸。”
到了石土,他报了陶阳辉的名字,随后就见陶阳辉急急忙忙的出来。
“我这两天一直在担心,心道别人都有人找,就我没人找。”
........
紧赶慢赶,火炕终于在过年之前全部完工。
赵安和丁蒲一一检查,累到不行,丁蒲甚至直接睡了一天一夜。
石金此刻正坐在暖和的火炕上,手指灵活的穿针引线。
不会被冻僵的感觉真好,石金想。
康竹青和石土从地里回来,一进屋就感觉到了暖意。
康竹青叹了句,“有了这火炕以后,当真是屋子里都有些暖。”
石头在火炕上舒服的躺着滚来滚去,“我从未想过,冬天还可以这样暖。”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石土正打算去灶间继续做饭,就听见院门有人敲门。
康竹青和石金瞬间警觉,生怕是那隔壁的江娘子和刘郎君。
石金道:“若是真有人有要紧事,敲门没人应,定会出声的。”
果然,那敲门声持续了好一会,但是就是没人出声,见迟迟没人回应,敲门的人似乎放弃了。
康竹青没好气:“今年过年比往年都冷,没有火坑,只有梁县令发下来的炭,我看他们怎么熬过去。”
石头浑身抖了抖,打了个激灵。“这么冷的天,只有一点炭,会被冻死吧。”
“今日可是除夕,他们也好意思来敲门,若是开了门,不光要蹭火炕,只怕还要蹭饭了。”石土这下是见识到了自家邻居不要脸的程度。
除夕得吃好的,康竹青前两天就去肉铺摊子上挑挑选选了两块肉,一块大的是肥瘦相间的,一块则是用来熬猪油渣的。
昨日猪油渣拌饭,石金和石头吃的喷香。
今日石土将另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做了两道菜,一道蒸酱肉,一道灌肉,再加上煮肉时的汤,加些蔬菜进去,再两道用猪油炒的素菜,这便是一家人的年夜饭了。
四个人围在火炕上,石金难得抱怨,“怎么做这么多菜,定是吃不完的。”
康竹青只盯着桌上两道肉菜笑,“吃不完有什么要紧的,这样冷又不会坏,明日热热接着吃。”
石头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好久没吃到肉了,闻起来就香。”
石金拍他的脑瓜子,“这一切都要感谢安平县主,若不是县主,我们今年怎么能吃的这样好。”
康竹青和石头都颇为赞同的点头,“是要感谢县主。”
梁年告诉林肆,黎县每年过年都会下雪,今年也不例外。
这是林肆在这个书中的世界过的第一次年,和穿书之前自己一个人的清冷不同,县主府很有年味。
下人们提前就采买好了年货,整个县主府内洋溢着轻快的气氛,今日就连奴仆们的工作餐也很是丰盛,还人人都有钱拿。
县主说这叫年终奖。
奴仆们不懂年终奖什么意思,但有钱拿就开心。
林肆头一次见雪,很是稀奇,还带着春意堆了两个雪人。
春意疑惑林肆堆的雪人长相奇怪,“县主,为何这个雪人鼻子这样长。”
南方孩子第一次见雪,林肆一口气又堆了好几个雪人,就听婢女来报,梁年和左莜来拜年。
二人提着几个油纸包,每带什么多余的东西,见到林肆第一句话便是。
“县主新年好。”
林肆也回新年好。
左莜将油纸包递给林肆,表情难得赧然,“听闻县主爱吃点心,所以亲手做了些点心送过来。”
三人闲聊,没聊两句便拐在了民生上。
梁年深叹一口气,“县主对黎县之恩,无以回报。”
林肆眨了眨眼睛。“梁县令已经回报了。”
梁年知道林肆是在说瞒报一事,表情倒是毫无窘态,“黎县收成年年如此,瞒报也不会有人起疑,我人微言轻,于熙河路并说不上话。”
若是突然高产,定会引人注意,这对林肆目前的处境来说,的确很危险。
况且林肆手里还捏着她和阿娘的命,她没有理由拒绝。
左莜接着拜年,顺带将每周的工作汇报给林肆讲。
说完,似乎还隐隐有些担心。
“钱阿婆会带着他们过年,每个人都有压岁钱。”林肆回。
左莜一开始确实是因为被林肆威胁才答应当这群孩子的西席,但是在和这些孩子们的相处中,左莜的真心实意的担心这群孩子。
说起庄园里的孩子,梁年很是赞不绝口。
梁年和这群小豆丁合作了两次,一次是化肥实验,还有一次便是盘炕普及,小豆丁们做起事来认真负责,一板一眼,梁年很是喜欢。
“庄园里的孩子年岁不大,但将来一个个都能写会算,将来就是白直(1)也做得。”梁年称赞。
若是在林肆原来的世界,八岁以下正是被父母宠爱的年纪,但是庄园里的孩子不同,他们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许多,为了活下去,他们比一般孩子懂事努力。
林肆喝了一口热茶汤,“我花费如此精力培养他们,才做个白直?岂不大材小用。”
梁年和左莜双双对视,不再接话。
母子二人一直搞不懂林肆的目的,此刻也不敢往深处去想。
话题又绕回过年这件事上。
梁年嘴角扬了扬,“若是黎县能年年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
“那怎么行。”林肆立刻反驳。
“县主何出此言?”梁年不解。
林肆放下茶汤,“自然是要一年比一年更好,今年是刚能吃饱穿暖,来年便要多吃肉,穿新衣,后年便要孩子都能读书。”
梁年只当林肆在玩笑,要想做到林肆口中那般,实在是艰难。
“那便承蒙县主吉言了。”梁年笑道。
“我是认真的,梁县令且等等看。”林肆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梁年。
钟地厌都快忘记过年是什么感觉了。
他隐约记得,每到过年,阿娘和阿父总是会为他做许多的新衣服,桌子上总有吃不完的糖糕,金橘、糖霜玉蜂儿、乳饼。
阿爷会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大郎聪慧过人,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钟地厌回过神,发现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了。
郭自在门外大喊,“好啊地厌,你竟在这里偷懒,大家都和钱阿婆一起挂年画,你还不快来帮忙。”
钟地厌转过身,“就来。”
今日的饭食很是丰富,不光有兔子、豚肉,还有豚肺汤,桌子上还有新鲜瓜果。
也许是因得过年,钱遂平时严肃的脸庞也柔和了几分,挨个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林肆特地让婢女用红绳将铜钱串好,这是大宸的习俗,也称百岁钱。
孩子们兴奋的接过一串串红绳,“是钱,真的是钱呀。”
钱遂解释:“过年本就有长辈给孩童压岁钱的习俗,你们虽已无父无母,既已被县主买下,自然是县主给你们发压岁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