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接下来就是商品的单价。
他们已在陵州了解了情况,香水确实是个奢侈物件。但有津南路和熙河路户籍的百姓,买肥皂根本就不需要高昂的价格!
对此莫静连直接驳回:“诸位,这是县主子民享受的福利价格,怎可与卖出去的价格相提并论呢,咱们这边押运货物也定是要加钱的。”
使臣面不改色:“那边不用你们押运货物了,我们自己派人过来。”
莫静连笑道:“若真是如此,那还替我们省事了,如今大宸局势尚且混乱,若是我们这边负责押运货物,将货物安全送达,确实还是个麻烦事呢,话先说在前头,将货交给你们以后,货若是丢了或者是被人抢了,我们是不负责的哦。”
使臣一顿。
她说的有道理啊!
这样一来,路途中间若是有个什么损失,那便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使臣思考片刻,还是决定由林肆这边负责供应货物。
但这样一决定,要想谈到什么低价就不可能了,毕竟这其中还夹杂着送货的费用。
谈完了肥皂,使臣又开始压棉布的价格。
“这布不如绫罗绸缎,也就比麻布好上一些,这价格不如再....”
话还没说话,莫静连就无情打断:“这样啊,那我们不卖了。”
使臣: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谈到最后,使臣发现自己竟没占半点便宜。
部曲队伍扩招了许多,如今也能称得上是一支颇有规模的军队了。
新来的兵首先是先接受文化教育,思想改造。
上完课后接受考试,过关了才算是正式入伍。
老队员们隔三差五的去看胡人养的马,看着马儿一点点长大,心中已然幻想起自己做骑兵的样子。
由于最近知道南诏的使团前来,众人也得知,南诏不光有骑兵,还有象兵。
至于这大象是何物,没人见过。
最后还是甘朗去马场看马的时候,同慕容博博闲聊,才知道慕容博博见过南诏的大象。
甘朗几人顿时来了兴致,追着问。
"这象是和马长得差不多吗?"
慕容博博摇头,“完全不一样,象的鼻子很长,耳朵也很大。”
见甘郎几人凭空想象不出来,慕容博博索性就拿起树枝在地上画给他们看。
甘郎盯着地上画出来的象,只说了一句。
“这模样真是好生奇怪。”
顺便夸赞慕容博博,“你这画画的还挺好的,怎得不去考个夜校毕业证书,将来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慕容博博颇为不好意思地说:“有这个打算,正在攒钱。”
甘朗就给他打气,“我原来也是不识字,觉得这字和天书似的,后面去学,还是咬着牙学会了,现在做活,都要毕业证书的。”

津南路归于林肆治理不过才大半年, 百姓的生活就已然很不一样。
羊以冬没让林肆失望,她将津南路治理的井井有条,基层又大多都是自己人, 那些通过培训的县令和知州一个个十分听话。
卫芃与齐良这月轮值到视察任务。
所谓视察任务, 就是五更天随机挑选一处县主治下的州县,对州县百姓的生活情况,官员的履职情况, 当地有无官商勾结情况行进视察。
从印儿这次作为学习对象, 被一起带上。
从印儿当初由于年岁过下,直接被下放到了下一届,昔日同学变师姐师兄, 还让她郁闷了好一段时间。
卫芃与齐良带着从印儿,谎称是三兄妹, 进入了津南路宁州地界。
宁州知州被羊以冬收拾的很老实,基本半月就要去陵州开一次会,一把年纪的老登在羊以冬面前颤颤巍巍,生怕自己言行举止有失。
卫芃环视了这宁州的街道,以及地面卫生情况, 默默让从印儿在州城面貌方面打了个及格线。
宁州毕竟不是州府, 发展力度比起司州是要差一些,但是这街道脏乱问题应当是要做好的。
几人往前走, 开始询问街边商贩的价格。
菜价正常,肉价略微偏高但在接受范围之内, 盐价糖价正常。
说起盐, 百姓们一个个都露出期盼的神情。
“都说那千城县的要产精盐啊,到时价格不变,咱们都能用粗盐的价格吃上精盐了。”
“是啊是啊, 我家有亲戚就那盐矿做活,说是工钱日结,天气热了都休息不干,休息的时候都有钱拿。”
“之前不是说那盐矿的盐都有毒,这变成精盐了能吃吗?”
“能吃能吃,我家亲戚告诉我千城县已修好了盐厂,说是有法子让那个盐变得能吃。”
“盐厂,那到时候不是又要招工?这千城县的人命真好。”
卫芃和齐良对望一眼。
这明面上看着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视察不能只看这些,太表面了,需得往深了挖。
三人只花费了一点时间,就寻到了宁州最大的樊楼。
樊楼和食肆不同。
食肆偏平民化,吃喝都比较简单。
而樊楼就就是及娱乐和珍馐美味的聚集体了。
所以这里,就是某些富商官员们谈事,勾结的聚集地。
要去樊楼,这番普通的平民装扮定是不行的。
作为五更天,扮演各种人的换装技术是基本的,三人摇身一变就成了富家女郎和郎君。
齐良吊儿郎当的走进樊楼大厅,倒真像个十足的纨绔。
卫芃默默吐槽,“你这样子当真和郭自一模一样,真是受不了。”
店中的小二将三人引入大厅点菜,随后又有行菜过来上菜。
卫芃喝着茶水,“结账的时候记得要凭证,回去好报销。”
齐良:“知道知道,地厌这人只认凭证。”
因得林肆和梁年十分重视官场风气的问题,再加上这一波来津南路的学子们一个个都有一颗往上爬的心,基本不参与酒局饭局,樊楼的生意一时之间十分惨淡。
大厅之中仅零零碎碎几桌,打眼看去都是些纨绔子弟。
五更天的人都特地训练过听力,故而也能听见他们说话。
“如今这青楼一关连个寻乐的去处都没有。”
“何止青楼,连那暗门子也一处被端了。”
“我阿父还逼我去熙河路读书,我才不去。”
“宁州知州如今谁也不见,我阿父求见已三个月了。”
“日子哪能像以前那般快活啊。”
“我阿父见我不愿去,已打算送我妹妹去陵州了。”
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
但很快卫芃和齐良就知道自己的活来了。
樊楼最大的包厢里是有人在吃饭的,方才行菜还进去换了一次茶水。
三人结了账,卫芃便对从印儿说。
“这下就是考验你轻功的时候了。”
从印儿眨眨眼,“我可是封西席的优秀毕业生。”
三人一跃而上到了楼顶偷听,掀开了一页瓦片朝里看。
只见里面几个大腹便便的中登正在推杯换盏。
“这宁州知州不愿见人,也不收礼,咱们在宁州的日子可如何过啊?”
“这安平县主定的规矩当真是奇怪,不光是知州,那些白直还说喝酒是陋习呢。”
“是啊,”
“你们可曾听说千城县要建盐厂了,说是用粗盐的价格就能买到精盐,若当真是这样,咱们几个日子可怎么过啊?”
大腹便便的老登眼珠子一转。“到时咱们就说这千城县的盐有毒,就算是县主用了法子成精盐,那也是不能吃的。”
“有道理,只需要在群人中多多散播这般谣言,定然是有人信的,”
“此法可行。”
“此法甚妙。”
“这样就是查,也查不出是谁做的,千城县的盐矿有毒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卫芃挑挑眉。这次视察还真让他们视察出问题来了。
于是三人老老实实的坐在桌子上用炭笔记下几人的衣着样貌,以及谈话内容,三个人每人负责记录一样,写的便很快。
在一个州城县城视察的工作一般要进行三至五日。
第二日,三人出门去到了曾经著名的贫民区。
这里算是宁州的贫民区,以前是乞儿以及吃不起饭的人聚集之地。
三人来到这一片区域,着实觉得与原本的描述十分不一样。
至少他们没有看见以乞讨为生的人,如今的宁州,活非常多,总是饿不死的。
而且土豆和红薯又不贵。
这里算是改造的重点区域,分到宁州的白直们都对此地很是上心。只要将这里改造好了,将来升官便是很重要的功绩和材料。
接下来的视察,虽偶有些小问题,但总体没有出现严重违章违纪的问题,知州也暂未发现作风和受贿的现象。
三人便继续往宁州下属的县城去。
千城县因得有个盐井,但又有毒,从前贾文石一直被别的县令有些瞧不起。
说他运气不好。
如今盐厂在建,县衙最忙的就是招工这一事。
盐厂煎盐的操作过程已拿了下来,也从上面派了技术顾问和管事来。
丁蒲对于招工这块没有意见和发言权,他主要是过来看晒卤架,以及大锅和石炕这些工艺设备。
张英的阿娘自从得知这盐厂应当是要招人,在家是一点都坐不住。
她想赚钱买棉布呢。
而且听闻什么这盐厂要实行三班倒,每班只用工作四个时辰。
张英的阿娘就更欢喜了,这样她的个人时间便很多了,若是上夜班,那她白天就能去地里翻一番种的土豆和红薯。
若是她上早班,那就让张英和张父下班的时候顺便去地里。
三班倒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就有那走南闯北过的人叹。
说他见过盐厂做工的人,那真是从早上做到晚上,一刻都不得休息,一个人当三个人用。
哪里像安平县主这般仁厚,夜班和中班还有补贴。
等招工通知下来的时候,报名的人那叫一个多。
有些人若不是前头已经在盐矿工作,恨不得一个人干两份活。
齐良和卫芃就带着从印儿在街边一边买东西一边和人闲聊。
“以前都说咱们千城县穷,我看如今咱们千城县就要发达了呀。”
“就是就是,盐厂招这么多人,咱们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呢。”
“这三班倒的话自己的时间多的很呀,白天还能干点别的。”
“那招工通知不是说了,夜班中班都有补贴的,中班三文,夜班六文。”
百姓们倒是都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没什么问题。
第二日他们又把目标转向了那些个读书人和商人。
“这贾县令如今可是风光了。”
“你知道吗,贾县令家中三个女儿都去熙河路读书了,你是不知道如今在熙河路读书多贵啊,这一去就是三个。”
“此事当真?”
“这怎能有假,说是家中姨娘都跟着去照顾了。”
“那贾县令肚子生的那样大,一看就不是吃过苦的啊。”
“这山高县主远的,谁知道呢。”
“那我给他送礼为何不收?”
“如今查的严,你光明正大地送谁会收?”
齐良和卫芃暗暗记下了,这个贾县令确是有些风言风语,要去好好探查一番才是。
三人十分顺畅的潜入了这位贾县令的府邸,看到的确实这样一番景象。
三人也是许久未见过这样朴素的宅子了。
院中的花园,是没有花,拿来种菜的。
会客厅,是没有放茶,只有白水的。
至于餐厅,这位贾县令和他的夫人吃的是白水煮菜,未见肉的。
贾文石这个月瘦了不少,原本发福迹象的中年肚腩都快没了。
在县衙办事时,那些个白直和衙役就好奇。
“贾县令最近怎么瘦得这般厉害。”
贾文石笑着打哈哈,“前两月观黎县月报的养生之法,说是太胖了会引发各种身体疾病,这不是想着减减肥。”
丁水点头,"这倒确实,胖了对身体不好,不过我瞧着您这样也差不多了,太瘦了也是不好的呀。"
贾文石心里有苦说不出啊。
自从三个女儿去了陵州,他家夫人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都要把钱都留给三个女儿花。
所以家中的一律吃穿用度全部用最简单的。
家中原本就没几个使唤的下人,还带了好几个去陵州。
然后,他和他家夫人就开始吃下人同款伙食。
最多也就是菜用猪油炒了炒,有点肉香了。
贾文石心里苦,觉得是可以节省一些,但没必要这般节省吧。
孙玉华就将脸一板。
“都说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你这个做父亲的,竟做不到?”
贾文石摸了摸自己的脸。“这几日同僚说我瘦的那个.....那个什么,对!说我瘦得下颚线都快出来了!”
孙玉华莫名其妙:“何为下颚线?”
贾文石甩了甩袖子。“还不是听那群年轻人说的,大概就是说下巴到脖子的这条线,说我原本下巴和脖子都胖成一体了,如今轮廓都清晰了。”
孙玉华这才发现,自己的丈夫竟瘦了这么多,整个人看起来都没那么油腻了,清爽了不少。
其实年轻时的贾文石长得还算是清秀,只是这做了官,年纪一上来。
但是他年纪上来胖了以后,孙玉华看着他就觉得烦了。
如今猛地一看,竟有几分年轻时的模样。
于是孙玉华暗暗下定决心,这水煮菜还得吃,最起码得吃到下个月。
孙玉华开口:“瘦出下颚线又如何,咱们该节约还是得节约,一切都为了孩子。”
见贾文石依然不情不愿,孙玉华直接拿出杀手锏。
“你想不想孩子们有出息,狠狠打那些说咱家没儿子的人的脸?”
贾文石沉默了。
半响,他咬牙道,“吃吃吃,我吃,行了吧!”
在屋顶上目睹全过程的三人:.......
三人随后又将贾文石的府邸探查了一番,确实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随后这份报告就上交到了羊以冬的手上。
作为昔日同僚,羊以冬十分客气的给三人开了报销证明,以证明不存在虚报谎报花费的情况。
卫芃看着羊以冬心疼道:“以冬,你都瘦了,你瞧瞧你脸都瘦成什么样了。”
羊以冬这些日子压力确实是比较大,身边也没有个能倾诉的人。
难得遇到昔日一起长大的人关心自己,她不免得心中一暖,正想接话。
卫芃又道:“你这屋子的灶间在何处,我去给你做些吃的。”
羊以冬:.......这倒不必。
她急忙制止:“你们此次探查忙了这么些日子,赶紧休息吧,待会我们出去随便吃点就好。”
齐良和从印儿急忙点头。“对啊对啊,这自己做饭多麻烦,出去吃吧。”
“卫芃阿姊,这些日子都这么累了,咱们好好歇歇。”
卫芃:“那好吧。”
第二日,羊以冬就将五更天秘密视察宁州以及千城县一事的通告以及整改问题下了红头文件到宁州知州以及贾文石手中。
宁州知州气的要死,他是一个人不敢见,一颗果子不敢收,就怕这五更天查到。
没承想这几个商人竟然在私下打着这样的坏主意。
当即就把这几人进了州衙,并且十分谦虚地给羊以冬写文书,问应该怎么处置。
至于贾文石则是又后怕又庆幸。
毕竟整改文件后头还附了一封羊以冬的问候信。
意思是让他不要过度节食,除了水煮菜,也要多吃些有蛋白质的食物。
贾文石吓得要死,他立刻反应过来五更天定是来过他宅子里的,否则羊知州怎么会知道。
而且这封信看似是问候,实则是警示,告诉他五更天就是县主的眼睛,任何事情都别想瞒过去。
幸好幸好啊,他没犯事,只是在家吃水煮菜啊!

张母许三春没想到自己能脱颖而出, 选中做盐厂的工人。
这一下子让张英全家成了街头巷尾羡慕的对象。
丈夫和儿子在盐矿做活,女儿女婿又开着县里的医馆,这简直是羡煞旁人。
许三春一直想攒钱买棉布, 买染料粉。
如今做了工人, 她觉得自己距离买布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在正式开工之前,要先有一个工人培训。
不光是培训操作的工艺,更是要培训这三班倒是如何运作的, 这工钱是怎么算的。
许三春最开始听的云里雾里, 但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她听的非常努力。
什么员工需要遵守的准则,上下班时间, 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培训了七日,就迎来了正式去盐厂工作的日子。
许三春不知道别的盐厂是如何制盐的, 也不知道别的盐厂会不会这样分为几个工序。
她的工序仅有两个人,她们所做的工作便是将豆子磨成豆浆,随后将按照比例将豆浆倒入卤水中搅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