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富户们惶恐:“哪里哪里。”
青楼被禁, 并不影响百姓, 平头百姓没钱去消费。正是因为林肆登基后的这一年大大缓解了粮食危机,百姓们多多听了白直的宣传,还举双手支持起来。
富户们这一下成了异类, 就算是心中有不满也只能憋了回去。
至于青楼被禁后的那些姑娘们,是按照当初熙河路的流程来的。
看病治病思想教育改造学习生存技能,若是想换名字的,那便换个名字,最后换个地方生活。
云惜玉便是当初第一批青楼被禁,接受这些改造的姑娘。
她如今作为志愿者,忙碌辗转于各地的关闭青楼一事。
同样作为志愿者的还有精通女子顽疾的宋和玉等女医,在安京结束培训的沈友儿也加入了其中。
若是问她是为何会加入这个队伍,那便是因得丰厚的补贴,以及同情这些女郎的遭遇吧。
她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失去了丈夫,若不是她还有一手行医问药的本事,她的日子想必也是艰难的很。
因为她深刻理解,什么叫作身不由己。
各地的县令和知州都知道陛下和梁相十分重视关闭青楼这件事,哪个路哪个州做得好,说不定递上去的工厂计划书都能多批两个。
这个计划梁年是派了一个刚从中学堂毕业的学生来做的。
因得这样的事必须是由女郎来做,还要考虑家庭和背景因素,最好是对这些女郎们抱有同情和理解心理。
温芸恰好全部符合,她就是当年在风月楼被解救出来的小姑娘。
那时她还叫阿芸,还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名字也是后来取的。
温芸本想着考哪个地方得白直,结果这样一件差事就砸到了她的头上。
温芸知道若是办好了,可比当几年县令还更能做出成绩。
云惜玉等人也是因为温芸才加入的这个队伍。
禁青楼这一文件批下去,各地都积极响应,但是做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的做,这些都是无法检阅的。
温芸带着的小分队正是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全是女性的队伍会仔细的检查各州衙有没有将这件事认真的完成,会耐心的给姑娘们做思想工作。
温芸的队伍每离开一处,就会有那么一两个姑娘自愿加入。
故而这个队伍已经有些日益壮大了。在路途中,也有人对宋和玉的医术感兴趣,羞涩地说自己以后也想如宋和玉这样专给女子治病。
温芸则是撑着下巴,她们即将来到两浙路,这里就是最后一处。
两浙路的青楼比其他的路都要多,由于大宸的青楼是官方设立,故而一路最多也就两所,但两浙路不同,这里足足有四所。
兰娘虽是知州,但这一年事务实在是繁多,她虽将青楼禁了,姑娘们好生安置了,也请了女医来看,这识字课也是上着的。
但对于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她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民生事务抓得紧,她实在是分身乏术。
温芸的到来正好解了兰娘的燃眉之急。
兰娘做事很细致,将这群姑娘安置在了非常的隐蔽的巷子里,这群姑娘年岁普遍都不大,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单纯是因为青楼女子都活不长。
其中还有那些还未长大的小女郎,十来岁的年纪。
就和当初温芸被解救出来的年岁差不多。
巷子里的姑娘很警惕,每几日轮值来给她们上课的都是女郎,而且上了这么久的课,彼此之间也都熟悉了。
突然闯入一群陌生人,她们的眼神充满的警惕。
面对这样警惕的眼神,温芸等人已是习惯,便熟门熟路的开始自我介绍。
原本是泥地里的人,忽然听得说陛下派人来探望她们,疏导她们,除了呆在原地,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其他反应。
她们还以为,禁了青楼,让她们识字,重新开始生活,就已是极限了,没想到还会派专人来看她们?
其中一个穿浅蓝衣服的女郎怯生生地说:“当真是陛下派人来看我们?”
云惜玉浅浅一笑。“这自是真的,否则我们哪里能找到这里来,都是经过文知州允许的,我们已走过了整个大安的七路,如今这里就是最后一处了。”
说起文兰娘来,一群姑娘们便说文知州很好,对她们也很好,说让温芸等人回去给陛下回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文知州的好话。
宋和玉和沈友儿等人最先开始给她们检查身体。
宋和玉如今已算是妇科的老专家,虽是有女医来看过,但她也得仔细查验过才算放心。
浅蓝衣服的女郎排着队,忍不住望着地面叹气。“为何阿秀就没有熬过去呢,我本以为青楼没有了,大家都会活下去的。”
她身后的女郎拍拍她的肩膀。“阿秀最后是在这个地方走的,她已然很满足了。”
解救出来的青楼女子是有一部分因为各种疾病没办法存活下来的,这是医学条件的限制。
身体检查完,便是谈心的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是由云惜玉带头,让大家说出心里的苦楚,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害怕。
因得从前都是青楼女子,许多无法说出口的痛苦与怨恨才能在此刻如数吐出。
直到待到最后一日,温芸在自己记录的小本本结尾处写下了一行字。
至此,大安禁止青楼计划,圆满结束。

水泥厂初见成效, 水泥一物就要用起来,最先在安京使用。
安京今年要修建小学堂中学堂,以及还有一个大学堂规划当中。
小学堂和中学堂已很有多人知道了, 这大学堂倒是头一次听说。
林肆注重教育, 大学自然是要修建的,不过大学设定的专业也要和左莜商议后再定下来,现在首先是将小学堂和中学堂建好, 将西席的调动名单规划好。
这水泥的神奇之处, 工部官员们已有见识,他们也按照林肆的要求,设计了小学堂的图纸。
首先分为低矮的两层教学楼与操场, 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抓。其次还有厕间等。
设计好了图纸,工人来修建, 其中还有一部分从陵州和黎县调过来的。
方盛就是其中之一。
方盛这一年前已然和当初完全是两幅模样。
他不懂自己明明前一日还谋划着逃出去给主公通风报信,第二日却觉得整个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他忽然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忠心于卓正初,简直有点莫名其妙。
那个人真的是他吗?就算是卓正初救了他的命,他也没有必要这么拼吧。
方盛干完活,开始坐在石头上思考人生。
他为什么不和当时被抓进来的其他探子一样就这么在黎县好好的过日子呢?
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呢, 还被迫吃了那么多黑暗料理。
又过了两日, 方盛才知道,安平县主已杀了卓正初, 住在安京的皇宫里了。
也不知道为何,得知卓正初死掉这个消息, 他竟没有多少悲伤, 反而有一种降头终于被解除了的感觉。
他现在深刻怀疑卓正初给他下蛊了,这个蛊让他对卓正初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这卓正初一死,蛊也就解了。
这么一算,他觉得自己发生变化的那一日,正是卓正初的死期。
方盛顿时感到后怕,汗毛直立。
不过幸好,他现在已经正常了。
就连和方盛一起挖矿做工的人都惊讶。“方盛,你怎得变了。”
在他们看来,方盛的变化实在是很大,他不再和管挖矿的监工作对,也不会偷偷摸摸的想要跑出去。
而且做活尤其认真。
张代原本一直在策反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事被发配过来挖矿和他一样没工钱的郎君,据那个郎君所说,他是得罪了什么哪个女官的师兄。
但是这个人神神叨叨的,方盛和他说的那些他都没听进去,只一个劲的和方盛说那个叫张代的人有多可恶,说张代害他被人看不起,害他自卑。
那时方盛为了多个同伴,只能顺着他的话说。
如今方盛清醒了,觉得这人真是个白眼狼,那叫张代的郎君是真心将他当朋友的,他却如此狼心狗肺,将人骗去南诏做奴隶。
实在是遇人不淑啊,方盛感叹。
方盛的转变被同事看在眼里,也被监工看在眼里。
直至有一日郭自回黎县办点事,还过来对方盛进行了一番谈话。
郭自为方盛为什么变了这么多,是因为知道自己的主子死了所以失心疯了吗。
方盛尴尬的挠挠头,“这说来也奇怪,自得知陛下登基那卓正初死了以后,我这脑子里的想法一下子就变了,也不知道以前为何要对他如此忠心,我自己都不理解我自己。”
至此以后,方盛又干了几个月的活,前几日才正式得到自由身。
方盛有点无法形容这种感觉,他觉得自己仿佛和世界脱节了,他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工作来养活自己,许多词汇他也都不明白。
如今黎县的房价飙升,租房已是贵的离谱,更别说买房了。
最贵的就是离中学堂和小学堂近的房子,如今已是有了新的叫法,说是叫学区房。
方盛茫然的站在大街上,几个小学生背着斜挎包,在街对面看了好久。
小学生甲:“那人是不是就是西席说的需要帮助的特殊人群啊?”
小学生乙:“看面相确实有点呆傻呢。”
小学生丁:“确实,方才牛车来了他才知道往路边跑,太笨了,我们去告诉县衙吧。”
半个小时后,方盛在县衙力证清白,说自己虽从前是探子,但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他早已在矿区改过自新。
县衙的人问:“那你为何要在大街中间呢?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你是不想活了还是想借机碰瓷呢?”
方盛就摇头,“我只是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有一些茫然,也不知道靠什么养活自己,要不还是让我回去挖矿吧。”
方盛最后也没有回去挖矿,而是被劳动派遣到了安京。
方盛觉得这水泥实在是很神奇,这样的材料用来建房子,那必然是很牢靠的。
工部的人时常来监工,直到有一日方盛听到了一个名字。
这名字好熟悉!
方盛突然想起,这不就是矿区里的那个白眼狼每日恨的咬牙切齿的名字吗。
方盛就忍不住看了张代两眼,心道这人面相看起来确实正派多了,那个白眼狼长的牙尖嘴利的,像老鼠。
张代与工部的官员一边在工地外徘徊,一边闲聊。
张代笑道:“陛下都说了,这屋子一定要留大窗户,到时做玻璃窗。”
林肆是最先享用玻璃窗的人,皇宫里如今已全换上了。
另一官员回道:“这样好的教学楼,还有玻璃的窗户,我们读书那会哪有这样的条件,那时天气那样冷,我每日都早起去西席家中,西席只喜欢家境优越的孩子。我家境一般自然只能埋头苦读。”说完,甚至还抹了两把泪。
张代没吃过读书的苦,他自小脑子就聪明,只在一旁尴尬的笑了笑。
巡视完了一圈,张代正欲走,却只见一工人神情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似乎是有话要说,但是又不知如何开口。
张代何等聪明,立刻将另一官员支走。
张代脑子里瞬间蹦出许多猜想来,这小学堂可是今年安京的重点项目,莫非有人敢偷工减料?还是有人拖欠工人工钱?还是说这工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张代宛如一个正义使者,义正严词道:“这位郎君,你遭受了什么不公,尽管和我说,千万别怕。”
方盛立刻摇头。“不是的不是的,这位大人误会了,并非是我遭受了什么不公,我所说之事与您有关。”
张代疑惑:“与我有关?”
方盛便将矿区那人的情况说了。“大人,您的仇人在矿区过的很惨,成日里神叨叨的念您的名字。”
原来是这件事,张代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个爽快的微笑来。“多谢这位郎君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听了心中很是舒畅。”
张代下班回到封凌的宅子里,将在食肆打包的饭菜放在炉子上温着。
他这趟出差回来,人晒黑了,补贴也得了不少,故而他现在也不自己卖菜做饭了,为了图省事直接打包。
食肆里的饭菜花样多又好吃,还不用自己烧火洗碗,很是便利。
也就是今日他自己下班回家顺路,前几日他都是叫那些个外卖员去食肆给他送餐的。
这也算是最近兴起的行业,那些外卖员就收个跑腿费,不过一两文钱。
封凌从五更天的基地回来,看见饭菜眼前一亮。 “师兄,今日是什么好日子吗,怎么这么多菜,前两日你都只买两个菜回来。你以后能不能每个月都去出差,这样你就一直都会有钱了!”
张代摇摇头,“倒也不算什么好日子吧,确实遇到了一些开心得事。你啊你,也不说体谅一下师兄,出差多辛苦啊,你没看我晒的这样黑,那玻璃厂我从烧制开始就跟着,辛苦的很。”
封凌啃着鸡腿。“你若是不辛苦,陛下怎么会给你这么多工钱?”
吃完饭,封凌便要在院子里练剑,张代最近也跟着她一起练。
二人练剑间隙,封凌十分随意地说了一句,“师兄,我前两日进宫去找陛下玩,宫里全都换上了玻璃窗,可亮了。我就说可惜晚上的时候该黑还是黑,陛下就说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科技还不发达,若是有了电力,那便可以制出电灯,这样夜晚也能亮如白昼呢。”
张代疑惑:“陛下怕是在同你说笑吧,夜晚亮如白昼那怎么可能呢。”
封凌忿忿道:“陛下才不会同我说笑呢,要不你努努力将那个什么电力搞出来吧。”
“那等我能见着陛下的时候问问这电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封凌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和哈士奇并没有什么区别,精力十分旺盛。练完剑就想往外头跑,不过好在这条巷子主动都是熟人,她知道最近莫静连在忙,便去找祝时溪。
说来也奇怪,封凌与祝时溪的性格天差地别,但是两个人竟很意外的能聊到一起来。
封凌捧着脸说。“淼淼最近好忙,我好些日子没去找她玩了。”
祝时溪睁着一双大眼睛,宽慰道:“商部最近确实忙,这不是玻璃生产出来了,陛下正打算造船队出海呢。”
封凌好奇的瞪大眼睛:“我怎么不知道,出什么海?”
祝时溪沉思了一下应该怎么用比较简单直接的语言让封凌能够听懂。“就是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将大安的商品卖给海的另一半的国家,这样大安就能大赚一笔的意思。”
这可超出了封凌的理解范围,她连忙追问:“海的另一边还有大陆,有国家?”
“陛下说有,那定然就是有的。”
封凌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了起来。“这么神奇!这船队何时造好,到时候我定要向陛下建议让这些人将这一路航行的所见所闻写在报纸上。”

夏季, 占城稻又是一波丰收季,粮食的价格已彻底稳定了下来。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工厂作坊城建开工不停, 需要的劳动力极多, 参与的百姓都得了工钱。
百姓们赞如今的皇帝好,不管做什么都是给钱的,不会像以前一样这个是徭役, 那个也是徭役。
从前骨瘦嶙峋的百姓们, 终于是在休养生息的时间里变得像个人样。
如今人人出门都要叹一句街坊邻居比从前长了不少肉。
但有人是例外。
这个人就是贾文石,他如今已完全瘦回了年轻时的模样,整个人又因为吃不了大鱼大肉而显得淡淡的, 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倒是让他手下新来的白直们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贾文石第一日给这一批新考来的毕业生开会,直截了当就说希望双方互相理解好好干, 将岚县做出成绩,他们也好高升,然后又说自己这里去年出了两三个县令。
忙完工作,贾文石回家午休。
今日是他三个女儿放假的日子,上次见到孩子们还是在过年的时候。
许久未见到孩子, 贾文石心中自然是欢喜的, 但更欢喜的是今日孩子们回来,定能吃上些油大的荤菜了。
他被孙玉华逼得日日都吃减脂餐, 嘴里已淡出鸟。
虽说如今已是瘦了很多,已能吃些清淡的肉类, 但是他还是想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
贾文石先是问过了女儿们的生活情况, 随后又问起在校的成绩来。
贾文石后半辈子最扬眉吐气的事就是将三个女儿送去了陵州读书,那时县主还未打到安京,还不像现在这般一个入学名额都要用抢的。
昔日好友上次聚会时暗戳戳打听他家孩子成绩, 贾文石喝了口茶,十分语气带着不经意的炫耀。“成绩嘛,直升中学堂定然是没问题的,当初我也是想着让她们去读,去试试,没承想她们还都是读书的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