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却摇了摇头:“可我还没够呢。”
“什么时候才算够呢?”
官家温声问道。
“至少也得等满朝文武都看我不顺眼,知道我是成王也不想让我做太子的程度……吧?”
官家&王安石&苏轼:“……”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声达到高度一致: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吗?你确定这样下去大家是真看你不爽,而不是被你虐到心服口服吗?
但扶苏却从官家的沉默里,解读出了另一层意思。他的眉眼染上了淡淡警惕之色:“官家,你难道答应我的事不算数了?”
明明两个人在奉先殿的画像前,祖宗见证之下拉过钩的:他帮官家搞改革、治盛世,至于皇位传承的事,官家自己另想办法。过继也好、立幼也好,总之与他无关。
仁宗又沉默了一会儿:“肃儿,你还是不愿意当太子吗?”
“不愿意。”扶苏说道。
只是他没有发现,这一回,他的拒绝,远远没有一年前那般斩钉截铁。
-----------------------
作者有话说:苏轼&王安石:你俩还真不把我俩当外人[愤怒]
第107章
扶苏说完之后就别开了头, 避免与仁宗对上目光。他能够理解仁宗的想法。这一定不是个能让他展颜的答案。
“抱歉,官家。”
其实,本就是提前商定好的交易, 扶苏不必说抱歉。但他没办法不顾及官家的心情。满心捧上的皇位被亲子弃如敝屣, 官家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
“肃儿何须道歉?”
仁宗摇头截断了扶苏的话头,眉眼间如一片广阔静谧的湖, 并不因疾风泛起失望的涟漪。他一直不知道, 肃儿对皇位莫名排斥的心结来源于何。但他才四岁,心性纯如一片白纸, 想必是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是朕一直心存妄想。就算往远了说, 也是朕不足以让肃儿有安全感。”
扶苏乍然抬头,乌莹莹的眸光闪动着震惊。原来官家竟是这样想的吗?把错处全部揽在了自己头上。
讶异、愧疚、茫然……诸多思绪令他心乱如麻。殊不知现场还有两人, 比他心乱如麻得多。
苏轼刚还在嘲笑王安石呢, 现在自己也遭现世报了。这都什么事啊,是他该听的吗?
当朝官家和唯一的儿子, 同时也是未来板上钉钉的东宫——成王殿下吵起来了。成王殿下还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当皇帝。
他才几品官啊,就给他听这个?
一大一小互相对视一眼, 发现眼底都是相似的骇然。倘若这番对话传了出去, 只怕整个朝堂都要抖上三抖吧。现在看赵小三元不顺眼的人都要哭爹喊娘地劝他当皇帝。
尤其苏轼自诩和扶苏不熟, 实则把他当成最好朋友。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赵小郎一贯平静的外表下,还有这么叛逆的念头!
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明明他都琢磨好, 赵小郎登基之后, 曾是朋友的君臣该怎么相处了。可恶啊, 把我之前的纠结还回来!
诶,等一下。那赵小郎来念国子监就有点意味深长了。该不会是为了不去资善堂上课,跑出宫躲清闲吧?
苏轼歪打正着猜对了一半的真相, 再看仁宗时神情就格外敬佩。官家居然真的同意了诶!还放任四岁的小郎独自外宿,容许他科举、选官、顺手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苏轼的目光停得久了点,仁宗似有所察,转过头来,对上目光时还冲他笑了下:“朕记得你,你是叫苏轼,是么?”
苏轼:“!!!”
他顿感受宠若惊,没想到官家对他有印象。但官家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把今科二甲十几名的人名和脸对上。更大的可能是,他沾了赵小郎的光在官家那刷上了脸。
“回官家的话,是我。”
“国子监中朕便见过你一次,见到你和肃儿十分要好。肃儿他平日里……”仁宗本想谦虚一下,说说自己儿子哪里不好,却发现自己搜刮不出什么词来:“劳你多多担待了。”
苏轼更加觉得受宠若惊了。连王安石的眼神也变了。这副口吻,完全不是君主对臣子的态度,而是家长对孩子朋友的态度。
事后,他不由对扶苏发出感叹:“天啊,官家他老人家对你也太好了吧。”
比一发现他乱用典故,就敲他脑瓜子的阿爹好太多了。
苏轼表示自己羡慕嫉妒恨!
扶苏点头赞同:“是啊是啊。”
“那你还这副表情?”
“正是因为他对我好,所以我才……”扶苏缓缓地露出一个苦笑,怀疑自己中了官家的缓兵之计。或许,官家当初就是想着先假意答应稳住他,再用感情牌慢慢感化他呢?
但即使发现这一点,扶苏也一点都愤怒不起来,愧疚之情反而越发深重。因为官家捧到他面前的砝码,正是剖肝沥胆、千金不换的父爱。是他两辈子都求不来,这辈子心灰意冷后却应有尽有的东西。
造化弄人啊……
报我以木桃,投之以琼瑶。官家都那么对他了他还能以心结为理由,举止自专由吗?
他用双手捧着糯乎乎、皱巴巴的脸,眉目间溢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愁苦之色。就像模仿大人的小孩,瞧着反而愈发可爱了。
“唉——”
“别唉啦。”苏轼没忍住揉了一把,得到一枚瞪视后果断收回了手:“话说你居然不愿意做皇帝吗?我怎么从没听你说过啊?哎哎哎,到底是为什么啊?做皇帝不好吗?”
“不知道,因为我也没当过。”
“那为什么不试试?”
“试了要是不喜欢怎么办?”
苏轼一脸理所当然:“禅让啊。史书里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扶苏狠狠翻了个白眼:“别装傻啦。你真的信禅让之事吗?你信的话还会殿试上随口胡编三代之治的典故?”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呢。
苏轼被戳破之后“嘿嘿”了一声:“但是有什么不可以呢?”
他用起了他那党争中被越贬越远的政治头脑,出谋划策道:“反正你就说你想效仿尧舜禹禅让嘛。而且接班人还可以选个合你心意的。不过还是得考察一阵子,别选出个杨广那样的,把你的摊子全给砸了。”
扶苏倏然心念一动。
这就是第二个令他犹豫的地方——倘若把皇位交到别人手的手里,那个“别人”有刚好与他政见不合,是不是自己此前所有的努力就化作乌有了呢?就像司马光“元祐更化”后,把神宗时代从西夏手中夺来的领土还了回去。
要是相似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扶苏光是想想就要脑溢血了。至少,至少他要在另一个人坐在皇位上前,把幽云十六州打下来再理顺,决不能让人送回去!
但这样操纵皇位更替,和自己一屁股坐上去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啊啊啊啊啊啊,好烦啊。”扶苏难得孩子气地纠结了,双手插进乌黑的头发里。苏轼趁机作乱,不仅伸手摸了两把,还揉出个炸毛的脑袋,口中念念有词:“让我揉揉,让我揉揉,包你烦恼全飞走。”
扶苏立马不干了:“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你吧。”就算官家也没对他发型这么过分过!
两人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打闹了一通,直到扶苏的发髻彻底散架,他方才冷静下来,重新给自己梳头整理。与此同时,感觉心中郁闷的感觉也消散了许多。
算了,未来之事多想无益。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给官家画的饼兑现了。不然说什么都是白搭。
扶苏立刻站起了身:“走。”
苏轼:“去哪?”
“国子监。”
苏轼一愣:“去国子监干嘛?”
梅尧臣也有相似的疑问:赵小郎,没事你来国子监干嘛?
扶苏无辜地眨眼:“就不能是来探望您和祭酒的吗?”
梅尧臣:“不,我还不知道你,你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就跟上次拜托祭酒开学会一样。”
扶苏顿时败下阵来:“您可真了解我。”
梅尧臣听了这话,不仅没觉得骄傲,反而警惕了起来。自从赵小郎出师后,朝堂坊间关于他的新闻就从来没断过。之前在开个讲座都能引出棉花,《捧雪集》连带着国子监都名声大噪了好一阵子。
当然,负面新闻也不是没有。弹劾满天飞的时候梅尧臣都悄悄联系自己朝中的人脉,想帮忙捞一捞了。好在赵小郎的后台最硬,直接请出官家让所有人闭嘴。
这一回,他有事情求到自己的头上,梅尧臣十分有理由怀疑他要憋个大的。
“您别紧张啊。”扶苏见到梅尧臣的神态,顿时哭笑不得。难道他是什么不可预测不可窥视的克苏鲁吗?
“其实也是报个喜讯吧。”《求知报》您可看了?”
“自然看了。”
梅尧臣默默地点头。因报纸借用了国子监下辖的书局,此事他早有耳闻。他才不会说他在印刷阶段就“滥用职权”,提前一睹为快了呢。
看完后他长舒一口气——有这份报纸,可保赵小郎短期内朝堂上不会乱挨骂了。
背地里偷偷关心学生的事业运,表面上还是要严格要求的:“选的,写得都不错。不过方才是第一期。须得以后都是这个质量,才对得起官家的题头与序文。”
扶苏表示赞同,又道:“那您也该知晓,这份报纸发到禁军中人人传阅之事。”扶苏略带了点怀念的口吻:“还记得当初您布置给我的文章吗?我记得我写过,要让士兵‘识字’‘知礼’,今日也算实现了一半了吧?”
梅尧臣:“……好像还真是。”
在他的猜想中,因涉及道统与国本之争,这是件值得群臣廷议数日、乃至旬月才能有定论的大事。怎么回事?赵小郎入仕不到二月的功夫就办完了?而且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反对?他们都瞎了吗?
想象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梅尧臣茫然了。他下意识说道:“虽然《求知报》入军中,但禁军们读不读也……”
扶苏双手合十:“所以,我不就来请您帮忙了么?”
梅尧臣:“啊?”
我?找我有什么用。
“这不是,国子监有监生嘛?《求知报》的内容对有些不认字的士兵来说有点太难了。我就想找个人帮他们讲一讲……”
“当然,百姓们也需要的。”扶苏想起自己在饮子店的所见所闻,深感百姓也需要有人引导,不然意见冲突吵起来、或者有人带节奏刻意曲解就坏事了。
咦,这样算的话,光国子监的监生数目是不是不太够啊?
“要么太学也……”
“不,此事就交由国子监来做。”梅尧臣斩钉截铁地说。什么太学?上次《捧雪集》的主编张载就是太学生,抢了他们国子监大半风头。明明赵小郎出身国子监。
这一次,必须轮到国子监出风头。
一直没吭声的苏轼突然打趣道:“梅先生,你怎么突然不紧张了哦?”
梅尧臣:“……咳。”
他被调侃得脸色泛红,但是半点不松口,目光朝向扶苏:“我先去安排学生。待第二期《求知》印出来之后,须得你亲自来一趟,告诉他们该怎么讲。”
扶苏:“没问题。”
事情进展得无比顺利,但也在扶苏的意料之中。他一开始就没想过梅尧臣会拒绝。
有识之士都是这样的。没看到王安石了解完报纸是个什么东西后,就立刻朝他行礼、以示虚心学习之意吗?
如果说梅尧臣在意料之中。但是另一个人的造访就在意料之外了。
“父皇,你可真来的是时候啊。”
在他为皇位之事纠结之际出现,简直就像官家搬来的救兵。
-----------------------
作者有话说:始皇这把搞个大的。[狗头叼玫瑰]
他绝对会。
不仅如此,倘若给你机会你不坐,他还会反过来教育起你。看看朕当年斗吕不韦、收拾嫪毐, 王位坐稳有多不容易?现在好端端的龙椅摆在你面前, 你不坐上去是傻子吗?
以扶苏对父皇的了解来看,秦始皇绝对会这样回答。他会因为自己自戕而歉疚, 更会为自己的心结而倍感不解:给你你就先坐上啊, 后面生变了再说不行吗?
人与人之间是难以互相理解的。扶苏不指望父皇能理解他,所以从未对始皇倾吐过心事。
换句话说, 父皇还不知道, 他和官家达成过关于东宫之位的协议。要是他知道,自己几番在梦中对长子的答疑、提点全是给陌生人做了嫁衣……扶苏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父皇肯定会在梦中就气急败坏, 把他狠狠揍一顿再说吧!
所以不能说, 千万不能说!
扶苏在心中默默道。
但他却忘了一件事,秦始皇所在的位面远高于他。甚至能从投影中回溯过去, 就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所以,当秦始皇发现自己惦念了许久的长子明显地忧思缠身之后, 立刻调动近期的影像切片, 试图一探究竟。
说实话, 秦始皇一开始以为问题出在宋仁宗身上。从皇帝的角度,他和宋仁宗完全是反义词。他一向对仁宗那套敬谢不敏,不过因为此人是扶苏的血亲, 加上对扶苏是掏心掏肺地好, 始皇方才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 一旦出了问题,他就忍不住想,是不是那人苛待了自己儿子?
结果他越看越觉得震惊。
什么叫“你还是不愿意当太子”, 什么叫“官家你之前答应过我的”,他这傻儿子在做什么,自己亲自把皇位往外推?
秦始皇猛地抬头,隔着营寨中熊熊的篝火,直勾勾盯着扶苏的眼前:“你乐意当皇帝?为什么?”
对面的青年像是被他的眼神烧了似的,下意识就要避开。嘴唇动了动,摇了摇头,没说话。
“……”
梦中的场景里,一切都停在了旧日的光景。扶苏不是个四岁的奶娃娃,而是长身玉立的公子。仿佛一夜梦回二十余年前。但即使那时,秦始皇有数年时间未见戍边在外的长子,他的模样,已经与自己记忆里有了明显的区别。
其实秦始皇知是为什么。
“扶苏,其实你还是在怨朕,连原因都不想说。因为说了就是在抱怨……你觉得朕已经无法沟通了,是么?”
扶苏猛地扭头:“当然不是的!”
怨怼,当然是有的。
不当皇帝是前世的阴影,也是真的。
但往者不可谏、来者不可追。既然知道是自戕的圣旨是误会一场,梦中相逢又是极其难得的缘分。见一面少一面,他又何苦戳破这个令两人都难堪的话题呢?
“那你既不怨我,为何不当皇帝,是对你那头的父皇不满?”
“也没有。”
官家对他好得很,浓度都要溢出了好么。
秦始皇又问:“那到底是为何?”
自己撒下的谎得自己圆。扶苏思考半晌还是只想出了个很扯的理由:“就不能是嫌弃当皇帝累,躲懒不行么。”
“哦。”秦始皇的神情仍是淡淡:“被新帝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只能靠装傻避嫌度日,就不觉得累了,是这样么?”
扶苏:“……”还是父皇您更有生活。
让他想想,该怎么反驳。
扶苏还没想到,秦始皇又送来一重击:“若我是新帝就会一劳永逸。前朝的嫡子,当然是解决了最让人安心。”
扶苏:“……”
他只能弱弱地说:“大宋很少杀宗室的。”
但这句话反驳底气也不足。太宗继位后,太祖的两个儿子死因在后世还有不少阴谋论呢。
“不杀宗室,那大臣呐?和你交好的臣子,难道你忍心见他们在新帝朝没个前程?”
这一招,扶苏是真的没办法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继位后定要与前朝划开界限。和他这位先帝嫡子交好的苏轼、范纯仁他们就成了最不受待见的一批人。
但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与自己这位白龙鱼服的皇子交往,官途就被迫终身断绝吗?
扶苏的脸色几度变幻,手指也蜷得紧紧的。秦始皇将这一幕收入眼中,唇角微微勾起,片刻后又长叹一口气。
相似小说推荐
-
其实你可知(周演) [现代情感] 《其实你可知》作者:周演【完结】豆瓣VIP2025-06-20完结字数181,006阅读185,948加入书架4,077推...
-
为了犯贱强吻了四个宿敌(朝柒) [仙侠魔幻] 《为了犯贱强吻了四个宿敌》作者:朝柒【完结】晋江VIP2025-08-31完结总书评数:390 当前被收藏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