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你既然买了这个宜城的大商厦,杭城的想不想也来一个?江南地区商业发达,零售业守着亿乌,供货都不用跑别处,得天独厚。
有了这种通盘考虑,吕干的思路和视野一下子就打开了,滔滔不绝一顿游说。
郑老爷子这才意识到内地变化太快了,以前的省会宜城,现在也不过是二三线城市,人家正经繁华的江南,也有项目有地,有上下游产业链配套。
那干什么不来一套更全的呢?
郑老爷子本来就想找时机进军内地零售业市场,国内经济发展消费力肯定会稳步提升,他很看好国内的巨大潜力,越早进来,根基就比别家更稳一些。“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是依赖日积月累打造出来的。
于是一顿聊,郑老爷子不仅整购了宜城这个项目的综合大商厦,要将他的零售品牌内地第一旗舰店放在这里,还购买了代建服务。这两个打包,就不止2个亿的销售额了。
吕干也不怕,自家这边建筑工程领域一条龙,供货商都争先恐后跟着他们做大做强,让他们按照郑老爷子的需求装修商城,他们有这个工程管控的能力。
另外郑老爷子还和林氏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林氏地产去别的城市拿地,做类似城市综合体或者大商厦,他们的零售品牌也要有优先合作的机会。
林若妍为此还专门飞来宜城,在宜城相关部门见证下,与郑老爷子当场签约,奠定了两家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毕竟林若妍在零售这块毫无根基,未来,若是有更成熟的零售巨头能合作,城市综合体才真正能骨肉丰满起来。
接下来就是正常开展业务,代建既然接了,工程管理方面的人就要都组起来,在项目现场驻扎服务。
这些都由地产公司里相应部门的人去做了,林若妍本来是打算走个过场,既然来都来了就去杭城分公司慰问一下员工。
这里除了吕干带过去的人,还有当地新招聘的,薪酬待遇方面都是当地水平两倍了,员工们看到林总,就和见了活菩萨一样,敬爱之情溢于言表。
林若妍一看办公室装修风格和格局,差点笑哭。
当时为了尽快能入住,就直接套用了京市地产公司办公室的功能分区和装修风格,真金白银特别奢豪,计算机都是双屏,软硬件都是最好最新的。然后就是员工入职几件套,除了常规的上万一套高档定制工装,办公用品,还有每个工位都配了一个高质量折迭行军床。
一进大门,林若妍还以为穿越回了京市的办公室呢。
被员工们热情围住表达欢迎,林若妍只好努力维持淡定,慰问完就恍恍惚惚离开,坐电梯还下错了楼层,去了b2,自己租的豪车是等在了b1了。
于是b2里找一圈,看到了一辆和自己租的豪车类似的,拉开人家后车门就要上。
没想到前面开车的是一位帅哥,问道:“这位女士,您上错车了吧?”
林若妍这才意识到,原来上错了,就很尴尬,想要下车。
没想到这位居然认识林若妍,他略带磁性的声音问道:“女士,请问您是林若妍林总么?”
“哦,你认识我?”林若妍惊愕,好像在杭城,除了公司里这票人还有几个经常打交道的部门,她没见过眼前这位豪车帅哥。
“吕总是我表姐夫,我叫崔轩。”他笑道,“我姐春节回来,给我看过贵公司旅游的照片。没想到林总真人比照片上还好看。”
这是吕干在南方的亲戚了?
“那你是刚到?好像没在办公室看到你,吕干也没和我提。”
“我一直在苏市发展,吕总来了就给我布置了任务,让我找找周边的项目信息。最近听到了一个消息,不过是在苏市,不是杭城,还犹豫着要不要上去打扰吕总,当面说呢。”
第189章 苏市工业园
“崔先生,那不如上去说吧。吕干正好也在。”林若妍一听说苏市的项目,还是感兴趣的。毕竟杭城分公司不可能只在杭城一地有项目,这里是她的南方大区阵线,经济比北方发展势头更好,说不定又有新机会了。
她账上的钱能支撑她续命好几年,她也要为各种专案提前铺垫好。随着生意做大,一帆风顺,她的野心也渐渐大了。
林若妍打电话告诉司机,继续等她,她和崔轩又回到了楼上。
吕干本来也是刚从宜城回来,那边项目总虽然挂着秦爽的名字,不过统一都归南方大区管辖了。真正开盘之后,很多事都是营销的事,秦爽还要兼顾京市的一些事情,所以他能帮扶肯定要帮。回来后马不停蹄下飞机就到公司,各种抓进度。
因为宜城那边搞完,马上暑假要到了,余杭的精品酒店即将开业,这不是卖房子,而是酒店产品的销售,新招聘的销售人员中并不都是熟手。
他正在开会和大家商讨精品酒店开业前的筹备工作,抬眼看到林总回来了,崔轩也跟着,他立刻让下面人先讨论着,自己随着林总去了林总的办公室。
这里办公室格局与京市一样,家具恨不得都选一样的,作为地产公司大老板的林若妍的办公室当然要保留,哪怕她一个月也未必来一趟。
三人落座,崔轩讲了他刚探听到的项目信息。
原来是杭城临近的苏市,那边有个94年就动工的工业园区,国家级的,在老城区东边的位置,金j湖畔,相当于京市cbd的位置。
经过了将近十年建设,这里的起步区已经初具规模,往后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和投资。一开始这里还是产业居多,办公楼以及工业园区遍布,住宅配套也有一些,不过很少。而且建筑风貌都是九十年代那种了,现代化感觉弱了一些。
当地的管委会领导们全球考察回来后,想要招商引资改变区域面貌,未来除了增加配套补充,还要发展旅游业。毕竟守着金j湖这么好的资源,只做工业就浪费了。
近期他们会放出一些地块,做高端居住、配套商业和酒店项目。
林若妍第一想到的当然是复制一个城市综合体过去。后来冷静下来,那个片区在书中没有描述,崔轩也不是书里提到的人物,书中和林若妍经历的现实世界其实还是有差距的。究竟做什么合适,她也要到现场看了再说。
崔轩的同学在苏市的管委会里任职,他本人也是z大毕业的,之前吕干找他本来只是咨询一下女儿高考去z大什么专业更好,外加拜托其打探项目消息。没想到崔轩人脉这么硬,连苏市那边都有路子了。
他那位同学关系很铁,透出的消息是有多种地块即将推出,让他也帮忙介绍有实力的开发商过去考察。
双方都有需求,那他穿针引线,当下就说定了。
林若妍、吕干带上了设计部的人,按照约定的时间,从杭城开车到苏市也就不到两个小时,说去一趟那是非常方便的,当日就能往返。
到了工业园区,崔轩引荐完毕,也没有离开,全程陪同。
林若妍自己是在杭城租的豪车,一起去苏市的时候就没用那辆,而是蹭了崔轩的车,以便再深入了解一下他这个“本地”人对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看法。
吕干那边带的人肯定是用分公司自己的车。在公司注册之初,办公地址未定的时候,他这边已经买了商务车和一辆轿车,这都是公司强制要求他的标配。
现在高铁还没有建设,在市里跑和去周边城市,开车最方便了。
一路上,林若妍了解到崔轩家里也是做生意的,而且是外贸。一打听,居然做的就是拖鞋这一个单一品类。
并不是什么高档品牌,定制代工的那种拖鞋,就是国内都没啥人穿的廉价塑料拖鞋。计划经济的时候崔轩的父亲是拖鞋厂厂长,后来改制,他爸借债三十万,盘下了厂子,被人笑话好久。那个时候工厂、存货都是不值钱的,他用那么多钱,是为了留住工人。
不过拖鞋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谁都能做,谁都能仿,走高端很容易被抄袭,走低端量大,也干不过方圆十里都是做这个的。
“那年我z大建筑系刚毕业,一直想着去沪市大设计院,成为一名建筑师。但是我眼高手低,那些大设计院入职要笔试快题,我考不过,去了小设计公司。考研没实力,考公更是没底气,外语太差家里穷也没钱留学。我爸就说,在沪市消费那么高,还不如回亿乌帮忙家里经营厂子。”崔轩开着豪车感慨,
“他那时厂子也就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又不是学管理的,就没回去。他厂子要是赚钱,我当年肯定不会拼命读书考大学的。”
林若妍知道在书中这一时期,房地产大发展,做设计的人大赚也是可能的,不去大设计院去外企私企,几年赚百万并不是梦:“你这才毕业没五年吧?能开豪车,是设计做的不错,还是?”
如果对方是个设计师,如此全程陪同,她觉得大概是想拉一单生意?在当地做项目,当地找设计单位做配合也是可以的。
谁料崔轩笑道:“我啊,没那本事。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斤两,和老爸大吵一架没有回家继承家业。但是小设计院和私人设计公司里才华不够的就是给人打下手。还好那时候我认识了妻子,她学英语的,做外贸,倒腾东西到非洲。
来我们设计公司是找人装修她家别墅。不知怎么就看上我了,倒追我。不过手段很含蓄,让我帮她一起弄店里的生意。她家没工厂,在沪市有个小店铺,看着就几平米不到,只做外贸展示,货都是从亿乌进的。我还以为人家图我年轻英俊,家里有厂,能免费帮她干‘苦力’,谁知道人家钱比我多,她自己三年赚的钱就能全款买了别墅,豪车更是不在话下。”
林若妍以前只是听说在这一时期做外贸挺赚钱,服装小商品什么的利润特别高,不过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人,现在听的有点入迷了。脑子里还想,这会儿还没有电商,亿乌的小商品已经出名了,不仅一线城市有专门对口批发的产业链,去海外也能走船运出去,不光给发达国家代工,还能远销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
不过她还记得,单一卖拖鞋这个品类呢,于是好奇道:“那你怎么走上单一卖拖鞋这条路的呢?非洲那边那么热,是不是都不用穿鞋的?”
“你说的太对了,非洲很热,正经的鞋子穿的是不舒服,光脚踩地那更不舒服,所以拖鞋就很流行了。那边轻工业基本没有,鞋子全靠进口。我也是偶然发现机会,做那么多门类分销太麻烦,就整合了一下管道,全面铺开只卖拖鞋,还注册了当地公司,起了个洋名字印在拖鞋上。
我不是学设计的么?设计拖鞋比房子简单多了,普通洗澡凉拖是基础款,还有各种女性喜欢的花俏设计,都是物美价廉,颜色鲜艳。比那些高冷的欧美大牌便宜实惠还好看,一下子就打开销路了。
我家拖鞋厂就这样火了起来,我爸光荣退休,我也把厂子做大做强。现在就搬来苏市工业园区了。妻子也不做别的了,一心跟我卖拖鞋。如今我们客服都是正经大学生毕业生,学管理的,还要懂一门外语。非洲那边讲y语的、f语的、x语、p语都有,现在那边拖鞋市场,我们是大品牌了。”
林若妍一听,当下就给花萌萌打电话,让看看自家民宿和酒店的拖鞋是否要统一到崔轩开的厂子的品牌上。
崔轩会心一笑,林总还的“信息费”比他想的更好。
第190章 打造酒店联盟
到了苏市工园区内,那些即将推出的地块走了一遍,又和当地管委会的负责人聊了聊,林若妍还是觉得可以考虑湖边开个酒店的。
这个区域未来商贸活动多,展会多,国内来往的商人如今住的地方档次都低了,海外来的客人大多住在老城区内的一些老牌四五星酒店,顺便游览老城区的江南园林,或者西边那些湖光山色。
金j湖畔的景观建设如今都没有开始呢,人来了能看到湖,也只能看看湖畔风景了。
这里的条件比张寰宇的老家好太多了,关键是不发愁客源。现有酒店老旧,其实并不匹配商务客人的快节奏和真实需求。
做商务的人短途出差可能一两天就走,他们需要的是舒适的睡眠环境,白天都不一定在酒店。那么吃喝玩乐夜生活的功能或许会被压缩,更趋向于城市酒店。哪怕建设在湖边,也不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突出是睡的安静。
还有一类客人就是要在这里住十天半个月的,他们来考察工厂,参加展会,洽谈或盯着项目进度。在老城区或者正统居住区租房子,天天来这里也并不方便。
他们大多数为了节省通勤时间,只能屈就经济酒店,租一个月或者十来天。那种酒店连洗衣机和冰箱都没有,酒店传统的洗一件衣服贼贵。若是租民房,时间太短人家也不租。租了其实也用不了太多其他功能,就只求洗澡洗衣,偶尔自己做饭,没人给打扫卫生的话就很麻烦。而且居民楼没有安保和其他物业服务,叫车停车也不方便。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里经常出差,各种类型的酒店都住过,立刻想到了自己要在这里开发酒店,搞成什么类型了。
她要做高端商务酒店,还是那种能接待外宾的。
这种酒店需要具备的是精品小规模的自助餐厅,但是不搞大型宴会厅。可以考虑会议,不过只是小规模。spa和温泉、泳池这些维护起来成本高的功能都不考虑,就只做健身房,时尚现代的健身器材都放好了,旁边必须有一个自助洗衣间,洗衣烘干一条龙。住十几天的客人们,一边等着衣服洗好,一边健身聊天或者在旁边自助餐厅兼大堂喝咖啡。
咖啡厅和自助餐厅都以及大堂都可以一体化。规模和四合院民宿的配比差不多,整个面积控制住。以上功能全安排在首层。大堂等候区都不用太奢华,前台办理入住的人员服务意识到了,精通多门外语才是最重要的。
从二层开始一律就都是客房了,一百来间,不是标间,全都是单人间大床房。
客房内都是标准化装修,贵的东西在床品和卫浴,房间里必须要预留网络和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有办公的台面,这并不需要多好的写字台老板桌,就是一块板子的台面。
这个时代液晶电视还比较少见,她这边要弄液晶电视,可以与计算机接线当外接屏幕那种。整个房间造价并不比普通商务套房低,钱重点花在提升睡眠感受和办公方便度上。其实房间面积不用按照五星酒店那种评价标准,搞得傻大。相同的总建筑面积多出房间就好。
工业园区内早就有去评星级的高档酒店了,她要做差异化,做国内顶级的新类型商务酒店。
林若妍在现实中自己住过这样的酒店,比传统什么标间商务房都要舒服。那种传统酒店房间摆着根本不看的大电视,沙发茶几,却根本找不到一个能办公的高度合适的有电源网线的办公台面。
洗澡的几件套那个啥大浴缸根本用不到,花洒太小不舒服。她的酒店需要巨大莲蓬头以及全方位冲淋,智慧马桶什么的。再加上贴合人体的床垫和记忆海绵的枕头,床上用品追求躺下就能睡着,让认床的客人也能瞬间放松。
与管委会敲定了,林若妍就拿湖边的一个酒店地块,大致聊了聊价格,她能接受,就等着日后签约付款了。这就是给南方大区新添了苏市的项目,后续让吕干展开具体工作。
崔轩当时陪着谈完,就留在园区内自己的工厂了。林若妍乘坐公司的车一起回了杭城,路上将自己的思路一讲,大家身为打工人,当然对她描述的这种酒店非常向往了。
以前传统酒店宾馆招待所什么的,或许适应的只是以前的办事节奏。时代变了,需求不同了,出差的人要的那些也变了。
另外设计部其实积累了不少酒店设计经验了,林若妍回到京市,拉着总部和杭城设计部一起开电话会,说了一下自己对商务酒店的想法,赵星星立刻就想到了海外一家很适合这个项目的设计事务所。
赵星星说:“那家事务所就是帮咱们做y国精品酒店项目的,那边项目已经收尾了,不过开工和建造急不得,比国内效率低太多,工期至少一年。那边能承接建设的公司,李总也在考察中。”
“哦,干活慢咱们按进度付款也慢呗,老外都那样,顺其自然。”林若妍看过成本部对y国那边财务用度的一些预估流水,她觉得自己每月拨款几百万还是没问题的,另外也能考虑找当地酒店管理公司一起合作。这事情她专门电话和李一琪沟通,李一琪也受到启发。
相似小说推荐
-
是的,我失忆了(岁既晏兮) [穿越重生] 《是的,我失忆了》作者:岁既晏兮【完结】晋江VIP2025-10-29 完结总书评数:838 当前被收藏数:2974 营...
-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陈年明月) [现代情感]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作者:陈年明月【完结】晋江VIP2025-10-29完结总书评数:595 当前被收藏数: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