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败光八个亿(幻如空)


这种事也不能特别直白问林若妍,就各种旁敲侧击,打听林如许身体如何之类的。
林若妍一听就懂了,说亲哥经常去健身房,小时候还是二级运动员呢,那个好像围棋业余5段参加了什么比赛,当年就能混到证书,围棋正经也是智力运动。不过大多数普通人不懂,国标的二级运动员是分运动项目类别的,只笼统说国家二级运动员,不提什么项目就特别唬人。
人家看林若妍落落大方,她儿子更是天才儿童,林如许从小品学兼优,这就肯定是一家子良好基因。
更别说林如许大学一毕业继承家业,父母意外亡故,他一个人能稳住众人重振旗鼓,还把企业做大做强,这就是本事。
男人有本事,女儿嫁过去没有公婆,这就特别理想。两家联姻强强联合绝对是好事。不过转念一想又开始担忧,怕林如许看不上他们女儿。
他们女儿虽然已经冲动地在林家隔壁买了别墅“守株待兔”,不过林如许最近忙的经常都不回别墅住了,难道是不想不愿才避开的?
林若妍就说:“大概我哥第一次被小女孩追,害羞抹不开面子,将来如果生意上能有合作,正经工作往来,先只谈公事,不谈恋爱,这就好相处了。到时候两人成为了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接触久了熟悉了,兴许能成。”
林若妍本身没有什么成功的恋爱经验,针对林如许这套也就是照搬书里的,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任何人,只要是找林如许谈生意,他都能处,先从这方面入手,别的就都好说。
对方家长一听,赶紧给女儿电话,女儿原地晋升为盘石驻京分公司副总,专门负责对接林氏集团大小事务,重新启发了一下她往后的行动方针。不管行不行,生意先合作更紧密一些,谁也不吃亏。
林若妍在盘石这里学到了不少拓展海外项目的逻辑,还有王魁这个高材生,经常能讨论事情,对于开拓海外市场怎么做事,她的思路逐渐也清晰明了起来。
再次回到首都的时候,林若妍就开始琢磨起了自己一直想要拓展的海外市场,究竟都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网页游戏这个成本不算高的事情,可以推出来试水了。
郝河山按照她当初的建议,已经着手开始开发网页游戏,而且一开始就预留了语言转换信道,以及不同的贴图替换位置。说白了将来程序内核不变,就是换皮页游。在国内一个页游的开发周期可能是两三个月,生命力一两年,国内搞两年,换皮去海外继续搞两年,成本投入和收益比就会变得非常好看。
林若妍一直坚持网页游戏,不光是书中年代计算机配置和网络速度的问题,还有就是客户端游戏的审核非常严格。不光国内,海外大多数国家也是如此。相反的,网页游戏审核就相对容易,而且游戏氪金的规则设计好了,一点不耽误赚钱,研发成本又低。
郝河山那边技术实力没话说,在石js区注册后重点研发的网页游戏,一开始就打出了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果然受到了上级的重视,不仅给补贴了资金,还联络了几大高校,相关高级人才对口输送过来。学生得到了实习机会,未来就业全都不用担心,企业自己的人才需求也有了极大提升。
以前郝河山只是地产公司的信息部,招人全靠社招,猎头运作或者自己忽悠行业内的高手。现在不同了,他是正规地被扶植的高新科技企业,要建设起人才梯队,不光是专业的人还要有一票对外的班子。除了程序员和美工,他连阿语、岛国语、南棒语翻译都是小语种专业正规大学毕业生,不是翻译公司外聘的。一套人马很快拉扯起来,他的公司也变得十分规范。
林若妍一早就说了东北亚和阿语世界的市场,他听了,也琢磨了,觉得不错。
阿语世界尤其那些盛产石油的土豪国家,目前都与发达国家经济绑定很深,社会上层和中产全都接受西方教育,y语说得好,看到的也是发达国家那些先进的东西,计算机、网络、手机所有这些,人家大城市里也都有。
特别是沙t和a酋这样的资源型大国,本国人富得流油,听说是不计成本在沙漠里造现代化城市,欧美发达国家有的他们要有,欧美发达国家没有的,比如全球最高的建筑、最大的人工岛他们也要有。
这土豪气质如此浓烈,年轻一代,那几千个王子怎么可能不玩游戏呢?然而欧美发达国家压根只是强行倾销他们的文化产品,试图把别人全盘西化,从未想过开发符合当地文化传统的娱乐产品,这正是郝河山接下来要切入的点,一开始就做本土化融入。
第二个方向,海外地产。
海外地产也分两种,一种是海外做豪宅,一种是做普通住宅造新城。
豪宅的逻辑不用讲,海外有很多侨民,国内也有很多有钱人在海外置产,国内已经做过顶级豪宅的林氏地产拓展海外豪宅,比做普通住宅容易打开局面。
而普通住宅,可以考虑造新城这个思路,国外也同样成立。
海外很多国家的基建都落后于我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迹的早,基建修的早到现在百年建筑太多,都是文物不能拆,现代化的新楼就只能往郊区或者卫星城市走。
还有一些独立后就不再有钱搞基建的被殖民国的国家,他们的城市几乎都是殖民时期修建起来的老古董了,只为了满足当时的殖民者贸易需求,从未考虑过本国劳苦大众的生存和生活。当殖民者被赶走,国家要发展城市要扩容,新建住宅或者建造新城都是需求。
非洲大陆上有很多这样的国家,大城市之外还是不毛之地,大城市内的许多建筑物也都残旧不堪了。然而他们本国的建筑技术和施工能力堪忧,大型施工设备也全都需要进口。
国内早有一大批援建非洲的人,从几十年前就陆续到了非洲大陆。不过林若妍如今的目光暂时还没有放在非洲。书中这个时间点,其实在南美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202章 南美的明珠
林若妍核对了原书剧情中提到的事情,前几年玻瓦国总统查w斯上台后,历经改革,将资源掌控在了国家手中,他本人也很亲近我国,试图摆脱欧美的经济控制。他执政期间,与我国交好,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签署了大量经贸合作协议。基建类、房建类、工业农业涉及各个方面,林氏相关企业还有李一琪成立的公司,也都参与过相关的贸易,获利颇丰。
既然书中都写了,林若妍决定亲自去看看南美的机会。不过去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
出远门尤其海外带保镖必不可少,国内的治安是世界顶级的,而出国后面临的环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比国内的治安差远了,海盗、持qiang抢劫的,抢了东西还杀人害命的太多了。
再有就是申办签证,走什么途径,普通私人护照商签,还是尽量去搭上大国企的船,寻求到更高级层面的接触,这都要提前运作。在海外,私企单打独斗,不如跟上大国企的步伐更省力气。
现实世界里林若妍跟过海外的项目,也是去的南美洲一个类似玻瓦国的国家。那里是南美洲璀璨的明珠,各种值钱的矿包括石油在内都有丰富的储量。
以前那里是北美发达国家的后花园,当地的经济也发展过一波,主要的港口城市修的漂亮,气候宜人。不过被掠夺的资源国家后继乏力,富的只是买办,当地普通劳动人民寻求更合理平等的待遇,于是国家发生了变革。
书中也基本上是这个剧情,民选的总统查w斯上台之后,牢牢掌握军队励精图治,将能源、矿企和土地收归国有。这固然得罪了一大票资本家买办阶层,但是阵痛之后,国内民生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位总统主动出访多国,寻求发展帮助,我国和许多国家也都纷纷前往投资,拉动当地经济。
书中描写的玻瓦国早在两国关系密切发展前,就有粤省恩州人祖祖辈辈去那边做生意。到了千禧年之后,当地聚居的恩州人不下二十万,这都还是我国国籍。他们年轻时飘洋过海去海外闯荡,努力奋斗十来年,赚到钱了,荣归故里盖房养老,一代代就这么过来了。
据说恩州有不少人整村整村都是这个套路,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就跟着父母或者同乡去玻瓦国,尤其后来那边内部出现了稳定发展期之后,对我国非常友善,私人护照申请商务签证也很容易,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错,去那里“淘金”的人就很多。
所以当地除了官方讲x语之外,看着像国人或者侨民的大多讲恩州话或者粤语,讲普通话的少。
林若妍在粤省投资了家具厂,通过胡泉也认识了在玻瓦国有生意的刘德利刘老板,国内见了面,说是将来再去玻瓦国首都见面。
刘老板在玻瓦国最早是开餐馆的,后来发现当地农业太落后,肉类食品从南边的aa根廷进口,蔬菜类品种少的可怜,基本就是殖民时期欧洲那种黑暗料理风的植物,能用到的配菜种类一只手就能数全,与国内博大精深的餐饮业差距没有两千年,也有一千多年。
要做地道的国内餐饮,不能依赖从国内运输,空运太贵,船运最快四五十天能到,菜早就蔫了。因此刘老板被迫投资了一片农场,请了国内的农民到当地种菜,起初只为供应自己的餐馆。没想到当地土地非常肥沃,什么菜都能种活,还长得特别快特别好。
这里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湿润,温度却不是想象中的暴晒,反而是常年二十来度。雨季每天定时下雨,旱季也并不过分干燥,境内山林水体丰富,简直是随便扔什么种子都能活。
国人最大的优势除了基建,就是种田。基建自有大国企去操心,种田这件事就好像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天赋。哪怕是在国内种啥啥都活不了的人,去了海外,给个花盆,都能种出菜。
当地人根本没见过的各种新鲜蔬菜,配合着餐馆里一道道精美佳肴,不仅征服了当地恩州人,也让没见过真正美食的老外沉迷。
现在这位刘老板经营了好几家餐馆,玻瓦国所有大城市都有连锁,农庄也是如此,越来越大,不仅给自家餐馆供材,还给玻瓦国顶级的几大食品巨头和超市供货,甚至销售到了周边国家。毕竟周边国家的侨民也逐渐增多,饮食上肯定有需求。
这充分证明了,在国家号召走出去的大战略开始之前,民间早就有不少人成群结队去了海外谋发展。大战略是有充分民意基础的,在这些基础之上设计的内容推行起来也会更容易。
与刘老板见面后,林若妍了解到一个信息,有一家大国企近期要在玻瓦国b省兴建大农场,那个省是现任总统查w斯的家乡所在地。除了科学种田的农业项目之外,还有配套的水利工程以及新乡镇住房计划。
把分散居住的当地人集中到新乡镇,守着大农场工作,也可以搞集中的教育,以及发展食品加工等等产业。房子都是免费配给,国家买单。
过去人们都是东一个村子,西一片房子,来往交通很不方便,居住条件比大城市差远了。这也不能怪当地建筑水平低,由于当地的气候实在是好的很,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全年无需被子,躺在树底下过一年,还经常被树上掉下来的开口即食的食物砸到,就没有什么住房需求。
而且他们国境之内已经将近一百年没有地震过了,随便拣点铁皮、塑料布就能搭个遮风避雨的棚子,传承几代不倒,人们也就随遇而安,没有努力的动力。
原本那些发达国家来这里就是去海边大城市旅游度假,哪里管内陆那些穷困人民的死活,自然不会花钱给他们修路盖房搞建设。现在我国要帮着他们发展内陆省的经济,建设农场,居住配套,正规的学校和医院也都要搞起来,当地自然欢迎。
说是新乡镇,其实与冀省xx新城差不多了。从无到有,一两年不止要盖出房子,还要住满了人。建设要快,质量要好,规划必须结合未来的一些产业布局。
林若妍越听越高兴,这不正是她能参与进来的项目么?搞新城的套路她熟悉,大国企搞道路基建、农业和工业,她能不能分包建设一些普通住宅?
在大家的印象中,当地穷困,让直接付货币购买上述工程服务是拿不出有价值的现金的。但是当地产石油和我国稀缺的矿产。有这些资源兑换,我国就可以自带投资过去,用各种技术服务换取资源。

第203章 设计的优势
刘老板见林若妍听得兴致勃勃,他也越说越兴起:“举个例子吧,当地石油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呢,给一辆吉普加满一箱油,你不给现金,只给一瓶矿泉水,人家还要倒找几个硬币给你。所以当地开车的特别多,各种十几年几十年前的车型都能见到,这没有报废汽车一说。当然车大多也是发达国家报废了又当垃圾卖过来的,毕竟油比水便宜。”
林若妍听的咂舌,这么便宜的石油,据说质量还特别高,开采难度比国内小,另外还有很多矿,怪不得接下来几年那么多大国企都奔这里来了。
通过刘老板,林若妍认识了那家在玻瓦国即将大搞建设的国企负责人,表达出了想要带资参与当地建设的意图。
国企那位姓袁的项目负责人惊讶道:“你能出资多少,想要什么回报?”
林若妍这种可不是带资进组拍戏,为求成名不计成本,她是正经做生意,如果谈了一圈无利可图,她也不会贸然搭船。既然袁总开诚布公问了,她和袁总谋划清楚了,双方心中有数,往后才能合作愉快。
林若妍也不说虚的,直接唱高调道:“放眼全球,我国的基建水品一直是领先地位,道桥公路基础设施这种自不必说,住宅方面从设计到建造也有充分的积累。”
“建造方面我相信你说的,设计方面还是发达国家的设计师认同度更高吧?我国很多大城市都是请欧美设计师来做设计。”
林若妍微微一笑:“最近几年我都在做民用房建项目,与许多境外知名设计公司合作,我觉得发达国家的那些设计师做大型有创意的公建更适合,或者是有的依靠小型住宅成名。
他们来国内或者去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搞设计,为的是求名利,肯定不是为了扶贫甘心奉献。他们在海外设计的作品一定要有标志性,设计费却一点不少收,甚至比他们在国内做设计贵好多。如果我们花钱请这种人在玻瓦国做设计,坑的是谁的钱?”
袁总若有所思:“那你的意思呢?”
“我们工程做总包,设计也可以总包,国内的设计院是完全有这个实力的。特别是需要快速建设的标准化多高层住宅,这种我们国内做得非常多,国外反而非常少,从设计到建造都缺乏经验。”
林若妍与国内设计院合作同样也多,尤其住宅方面,国内设计院的进步速度让人刮目相看,她很有信心地说道,
“袁总在那边要搞大基建,配套的新市镇要快速建设好,安置普通家庭,我们在房建这块内容总设计施工都做总包,分包给当地设计院一些设计工作,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的设计院走出去,还可以给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做海外项目,就是被大国企设计院带过去的咨询单位。通过海外的项目,她了解到,在南美做项目与去非洲搞援建完全不同,是更现代化更商业化的一种合作模式。
玻瓦国虽然是讲x语,工程设计方面却受到北美的标准影响较多,尤其是当地设计和工程人员都会y语,用的也是m制。许多建筑带有浓烈的上个世纪北美建筑风格,当地也很容易接受现代感强的设计风格。而且人家有自己的设计国标,有自己的行业认证,对应的就像是国内的各种从业资格一样,当地建造房屋必须有当地的相关专业人员签章认可才能够施工。
这就像是外国人到国内做设计,必须要结合国内设计院一样,国内画施工图,哪怕只是把老外的方案深化图纸抄一遍,也需要国内的一级建筑、一级结构、注册设备等等专业人员签章,这些图纸才能够用来施工建造。
所以到玻瓦国做设计总包,就是国内设计人员做所有的方案设计,做到深化甚至是施工图深度,而后由当地相关有证的从业人员审核签章,通过当地的报批报建流程,而后建造施工。
“以前,他们都会聘请西方的设计师过来,就像我们请欧美设计师一样,不惜巨资让他们做方案,我们自己承接施工图设计。”袁总以前也有过房建项目的经验,听到林若妍说起了设计总包并不陌生,“我们的赢利点也是施工方面,设计方面利润并不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