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闺门秀 (Loeva)


可惜好景不长,郡公爷忽然去世。庶长子赵炯袭爵,米大舅就没了靠山。那时候他那些上司同僚就开始看他不顺眼了。等到赵焯与米氏去世的消息传来,那些人终于没有了顾忌,开始想法子整治米大舅。米大舅素来有恃无恐,做事也不严密,被人抓了小辫子,费了好大力气才摆脱了麻烦。蜀地任上所得,已经用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则叫他用来打点上头申请调离了。成都附郭,知县与知府同在一城,事事都不得自在。他倒也不蠢,知道得罪的上司太多,他又还有小辫子没叫人揪出来,继续留在蜀地,绝不会有好结果,因此费了大力气,远远地调走了,落在一处穷县,苦熬了几年。
自那以后,他倒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地做着官,缓慢往上走。即使心里还爱贪,因没了靠山,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免得叫人告了。那时他的境况除了有个官的名头,并不比在家时舒适富足,心里对死去的姐姐就生出了怨恨。俗话说得好,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成都附郭又附城,姐姐米氏居然给他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做知县,简直就是在害他!如果换了别的地方,又怎会有那么多上司与他过不去?他不反省自己行事傲慢,仗着有好亲戚就到处得罪人,又贪心不足,拿了不该拿的钱,反而把责任都怪到姐姐一家头上了,自然不会有心情去关心外甥。而家境平平,则令他行事吝啬了许多,索性与亲家断了联系,也免了每年的节礼。
米大舅没有靠山,本身才能也平平,人际关系不算太好,这十来年里硬是靠着资历熬到了从五品,在平度州做了个知州。这是去年的事,里头有没有吏部看在建南侯府面上,故意关照他几分的缘故,也没人知道。反正他到了任上后,老实了几个月,打听得京中外甥袭了侯爵,十分得新皇宠信,还是从龙功臣,他心里就开始活动了。哪怕托人送上京去的书信只得了个口信回应,他还是觉得飘飘然,以为赵玮这是认他的意思,依然对他恭敬。而他既然已经是位侯爷的舅舅了,那一般的官员也就不放在他眼里了。
大概是在蜀地吃过亏的关系,他倒也没太过得罪了上司与同僚,况且他如今在平度州是最高长官,也没旁人压在他头上,得罪地位比他高的人的机会不多。而地位比他低的人,他也不觉得那是得罪。成天就在人前炫耀他有个侯爷外甥,又说他外甥待他有多么礼敬。别人打听得他确实有这么一门亲,就信以为真,送了他许多礼物,又托他办事。
米大舅虽蠢,他母亲米老太倒还没昏了头,骂了儿子一顿,让他不许大包大揽,只挑着几家得罪得起的收了礼,其他人的都退回去了,又开始借着侯府的名头,想给一双儿女说门好亲事。恰好有一户当地望族,养了个才貌双全的女儿,样样出色。米老太有心要说给孙子,人家却看不上米大舅为人,为女儿另择了一名世家子弟。米老太心中不忿,米大舅更加气恼。因这两年山东世家有不少被卷进颖王谋逆案中,好些人家都被抄了,全家人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贬谪的贬谪。这里头本没有那家望族的事,却因为曾与其中一户被抄家的世族旁支联姻,叫米大舅寻了个由头,栽赃他家从逆,抄了个干净,连刚刚与他家结亲的那个世家,也受了牵连。
平度州士绅都对此有怒不敢言。但因为人人都知道米大舅身后有个外甥是建南侯。而建南侯则是因救驾有功得皇上青眼的,众人只以为这是建南侯默许,惟有忍了这口气。米大舅越发得了意。在平度州说一不二,风光无比。
平度州并不在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上,因此米大舅这回也没到东昌来迎钦差。赵玮赵琇与米大舅早就断了来往,哪里会打听他的事?他们甚至不清楚米大舅眼下是在山东为官呢!若不是姑妈赵元娘写信来说。他们定然还被蒙在鼓里。倘若日后有人看不惯米大舅所为,告上京城。把赵玮牵连进去,他要喊冤,人家还未必相信呢。
张氏气得整张脸都是铁青色的,声音还有些发抖:“他怎敢如此?他怎敢如此?!”
赵玮的脸色也非常难看。米大舅待他们兄妹无情无义。他压根儿就没打算理会对方。人家不来扰他,他也不去管人,没想到这也拦不住米大舅生事。就凭一个舅舅的名份。什么倚仗都没有,居然就敢借他的名头去敛财害人。赵玮真恨不得立刻就抓了米大舅到面前。好大耳刮子打上去,才能消了心头之恨。
赵琇严肃地对赵玮说:“哥哥不能不严肃应对。这种事是说不清的,必须得你亲自去处理,将冤案平反,给大舅一个教训,才能将自己撇清了。不是我们家怕事,而是世家望族,彼此联络有亲,又有同窗、同年等等,不知什么时候就因为得罪了一家的人,而结下另一家仇人。况且大舅在平度州胡作妄为,事事都是借了哥哥的名义,平白坏了你的名声,若有士林中传开,也对哥哥不好。若有人上京去告,就算皇上知道哥哥冤枉,御史也会参哥哥一本,说你未能约束自家亲戚的。既如此,倒不如我们自家料理了。”
张氏也点头:“就是这话。你们的母亲是好媳妇,我心里清楚。那米大舅不好,原是他母亲教坏了的。你们母亲未出阁时,也没少受后母搓磨。你们不必有所顾忌,若有人怪你们不敬亲长,只管把他们母子当日所为都散播开去。姐姐死了连支香都不上,十多年都对外甥不管不顾,外甥风光了就贴上去交好,还有他在任上贪污腐败、利用职权报私仇等等,哪一件是能见人的?如此趋炎附势之徒,妄想借建南侯府的名声来摆威风?做他的春秋大梦!”
赵玮与赵琇齐齐应了,又安抚张氏,劝她别再生气。兄妹俩走出舱房,对视一眼,心情都不太好。
赵玮叹息道:“外祖父与母亲都是正派人,为何会摊上米大舅这么一个麻烦种子?做了坏事还要宣扬得举世皆知。最可笑的是,他在动手之前,也不先看看他所谓的靠山是否愿意为他背书。真的惹出了大祸,我既不知情,又在圣眷,即使名声受损,挨几回参,罚一回俸,降一降职,终究是无碍的。他却是前程难保,说不定连功名都保不住呢。他也不是没吃过亏的人,为何在做事之前,就不知道多想一想?”
赵琇考虑的却是别的事:“照姑妈所言,米大舅做这些事,是在差不多半年前。许姑父在山东为官,平度州也是辖区,想必要知道这些事并不难。事情的后果如此严重,随时都有可能牵连到哥哥身上,为何姑妈一直不说?今年端午、中秋、重阳的节礼,我都按时派人给许家送去了,许家也回了礼。光看礼单,就知道姑妈也准备得很用心。她有功夫去准备礼物,为何就不能在书信里提上一句?若不是哥哥让许仕英将那几个本子带回给许表哥,许家感激,姑妈是不是打算继续瞒着我们?”

  ☆、第四百四十六章 包票

赵玮听完后怔住了,意外地看向妹妹,沉默良久。
赵琇所言提醒了他,他以前没考虑过这个可能,现在却不得不多想一想。有个不省事的舅舅已经足够让人头痛的了,如果近亲里头,看上去似乎很靠谱的姑妈家,也是表面跟你好,暗地里另有打算的人家,那他还有哪家亲友是能引为臂助的呢?
似乎只剩下张家了。可惜张家离得太远,帮不上什么忙。赵氏族人里能成气候的没几个,就算现在开始扶植,也需得花上大量人力物力。想要有所效果,起码也得等上六七年功夫。眼下赵玮就只能依靠自己。就算他在京城已经有了自己的人脉,毕竟根基还浅,想到将来的艰难险阻,赵玮少年也有些抑郁了。
赵琇见状,不由得有些后悔:“哥哥,我不是有意说这种话打击你的,只是觉得姑妈行事古怪,才多了句嘴。兴许只是我想多了。”
赵玮摇摇头:“不,姑妈必定对我们没有想象中的亲近,这也没什么出奇的。你提醒得很,否则我轻易跟姑父、表兄他们交了底,岂不是很容易吃亏?”
赵琇听了稍微安心了些,因身旁没有第三个人,就忍不住抱怨:“姑妈何必如此?她要是真的对我们冷淡一点,我们也不会热情地上赶着巴结。一边与我们交好,一边又袖手旁观,她到底打了什么主意?”
赵元娘是元配嫡长女,跟着生母秦氏老夫人在战乱时期吃了无数苦头。老钱姨奶奶却借着谎言,迅速在老郡公身边站稳了脚跟,怀孕生子,享尽富贵。若不是老郡公坚持未找到妻女遗骨。绝不另娶她人,说不定老钱姨奶奶连诰命夫人的名分都占去了。赵元娘肯定是看庶母庶弟不顺眼的。无奈秦氏老夫人熬坏了身体,没法再生育子嗣,只能眼睁睁看着庶子占据了世子之位,丈夫还要把他记在她的名下,为庶子提身份。秦氏老夫人因此气死了,赵元娘心里又怎会没有怨恨?
可是这份怨恨。跟赵元娘出嫁、秦氏死后一年才进门的张氏有一毛钱关系?是秦氏挑选了张氏做填房。若没有这回事。张氏就算不能嫁进高门,也能寻个门当户对的亲事,清贫自守。安乐一生。可就因为秦氏选中了她,她虽然得嫁勋贵,享了半生荣华,却也要承受中年丧夫丧子之痛。并不是张氏上赶着要嫁给赵元娘她爹。不是张氏厚着脸皮要给人做后娘,她婚后还一直致力于改善赵元娘与老郡公的父女关系。让赵元娘出嫁多年,久不归省,也不曾失了娘家助力。赵元娘要怨恨,就只管去怨恨庶母庶弟好了。对于助她良多的继母和亲弟弟,有什么怨恨的立场?怨张氏占了她母亲的位置?那她得先怨她自个儿的母亲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