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很慢,正在一步步打通筋脉和穴位。”叶星达回答道。
到现在为止,他才打通三个穴位,离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这是个水磨功夫,别人想帮忙也很难,只能靠自己慢慢修炼了。
照书上的介绍,这个速度其实不算太慢了。
古人用几年时间,打通筋脉,进入先天。
自己这个年纪了,本来就比别人慢,只要给自己五年时间,应该也做得到。
“那你每天喝这个灵茶,看效果怎么样?”方明湘见他心态很稳,也放心了。“如果下次见面,还是没办法进入先天,那我再帮你想想办法,如何加快修炼速度——”
第一百零八章农家乐完工
原想直接给他一枚灵果,让他尽快进入练气期。
又一想,有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对修炼者来说,未必是好事。
还是继续磨一磨他的心境。
下次碰面,如果还是进展不大,那再帮他好了。
会这样替他考虑,主要是叶星达年纪太大了,不可能像自己一样,用水磨功夫慢慢解决。
如果一直进不了先天,等过了六十岁,身体开始衰老,气血下降,只怕更加没希望了。
“谢谢师傅。”听说她有办法加快自己的修炼速度,叶星达激动地道谢。
说完这个,方明湘说起自己农场那边的进展。
“要不要我找些人帮忙,快点把那边建好?”叶星达问道。“世俗上我还是有些能用的人,趁现在天气好,抓紧造好。到了清明前后,梅雨时节,天天下雨,想干活也干不成——”
能报答师傅的事情太少了,所以想为她做些事,这样心里才好受些。
“那你安排好了。”方明湘也没矫情,爽快地回答。“具体怎么造,我已经跟那边的大师傅说好了,也给了他草图,应该没问题。”
老实说,以她的性格,其实非常讨厌管理工程这种事。
有人帮忙把这些琐事解决了,她是求之不得。
“好。”叶星达见她答应,像是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我一会就安排,争取一个星期内,把这件事做完。”
造四合院,对一个工程队来说,真的太容易了。
主要是后面的修路和挖沟,以及种花植草和种果树,这些都需要大人的人工。
他甚至计划调几百个人过去,几天之内就帮师傅把事情干完。
说完这些,方明湘站起来准备告辞。
叶星达想挽留她吃了饭再走。
方明湘以家里两个老人在为借口,没有留下来。
对她来说,师徒之间如果真的关系好,不如有事说事,没事各管各。
一起吃饭这种应酬,真的没必要存在。
接下来几天,农场那边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在变化。
听说叶星达已经安排人挖坑种树,方明湘又找个了交通便利的地方,请上次的司机帮忙,把她从空间移出的果树和花草,运到农场。
自家用的果树,她就没什么忌讳了,除了太大的无法运输之外,其它的不管大小,都移出来了。
就连手臂粗的三角梅和藤本蔷薇,她也准备了三十多棵,除了几棵种在四合院的墙角下,妆点新家。
其它的全部种在道路两旁,准备弄成拱形门的形状。
到时一开花,就像是一条鲜花织成的走廊,肯定漂亮极了。
至于郁金香和玫瑰,空间里最多,自然是整片整片的种植。
就连百合、紫罗兰、非洲菊、洋菊梗等等,也种成条状,开花时,远远望过去,就像是一条彩虹。
剩下的空地里,则成了菜地,方明湘准备搭几个大棚,到时爷爷和谢爷爷就不会无聊了。
家禽家畜当然养在平缓的坡地里。
考虑到当初的竹园计划,以及竹园鸡,又从老家的竹园里,挖了几十根带竹鞭的毛竹,种在后面的山坡上。
叶星达没想到方明湘会这么大手笔,虽然吃惊,却不意外。
农场经过这样的改造,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世外桃源。
而四合院的后门那边,另外修了条路,通往一座小山坡。
那一片区域,准备用围墙围了起来,到时可以修个漂亮的园子,做为自家人专用的后花院,不准任何外人进入。
还让人挖了一个一分多地的人工池塘,到时用来养鱼种荷花。
至于亭台楼阁就免了,建造起来太复杂,如果怕日晒雨淋,到时弄些太阳伞就行了。
还可以弄些不锈钢的方管子,作为柱子,上面用加厚的玻璃做屋顶,这样的露台,建造容易,也不影响环境。
就在这边将近完工之际,徐军明的农家乐餐馆,也彻底装修完成,于是邀请大家过来参观。
当天傍晚,虞城七侠再次全部到齐。
大家坐在用鲜花搭成的篱笆墙边,头顶是竹制的屋顶,用大块大块的原木制成的长条桌和方椅,有种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不错,非常有味道。”谢国兴首先赞了一句。
老实说当初明湘给老徐提建议,让他把茶场改造成农家乐,他其实是不太理解的。
茶场嘛,自然以茶叶为主,还是把这个做得专业些比较好。
现在改装好后,发现有种世外桃源的味道,这样的休闲地,对于很少接触农村的城里人来说,确实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果不是明湘家造了别墅,他说不定也会带朋友来这边度假。
“我也觉得不错。”林华荣跟着称赞道。“如果是工作时间,我会选择去城市里的高档酒店消费。休假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去,那我会来这种地方吃喝玩乐,肯定更尽兴。”
城市里能玩的,无非是唱唱歌,玩电动游戏和看电影,那些地方去得多了,也不过如此。
但是这边就有趣多了,可以摘茶叶自己炒,可以采桑叶喂蚕,还可以去池塘钓鱼做来吃,到时水果成熟了,还能自己上山去摘,包括自己搞块菜地种东西,都很人新奇的感觉。
“你们都喜欢,那我就放心了。”见自己最想听意见的两个人,都觉得不错,徐军明笑得合不拢嘴。
就像明湘说的,茶场虞城最少有几十家,余杭就更多了,靠这个很难赚大钱。
毕竟茶叶市场已经分好等级,龙井是顶级,虞城这边最好的茶叶,比如翠茗,就算味道不比龙井茶差,但是价格连人家的零头都到不了。
农家乐就不同了,这是个新兴的市场,谁走在最前头,谁就赚走大部分的钱。
“你现在也搞饭店,是不是打算抢我的生意?”姚正豪没好气地嘀咕了一句。
早知道他就跟徐军明说一声,这边的饭店由他来开好了。
“我这边的饭店才多大?”徐军明无奈地反问。“跟你的相比,只怕干满一年,也不如你几天赚得多——”
第一百零九章主题酒家
家和酒楼,现在已经成为虞城最大的连锁酒家。
不但有高档的酒店,有实惠的中式快餐,还有烧烤形式的小吃店,可以说把餐饮业一网打尽了。
没想到他们还不满意,连自己这么一家小小的土馆子,也要眼红。
“你别小看这样一家农家乐——”姚正豪正色地回答。“如果你经营得好,到了旺季,一天的收入,说不定能超过我们酒楼一天的总收入——”
这不是他开玩笑,而是有依据的。
游客会过这样的地方消费,肯定不差钱,只要口味好,玩得开心,一家人花上一千块钱,根本不在乎。
因为这边除了吃喝,还有很多其它消费项目,比如摘茶炒茶,比如捉鸡买回家,比如采鲜花和水果带回家等等。
还有住宿的小别墅,可以连续玩一天,甚至几天,加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这跟去酒楼吃饭不同,因为这个行业经营时间长了,大概的标准已经定下来,一顿饭吃一两百元,就差不多了。
如果照小红说的,宣传到位,做出特色,那可以增加项目,那生意只会一年比一年好。
特别是他本来就在做的茶叶生意,不但不会受丝毫影响,反而会卖得更快。
搞不好这边的总收入,比单纯做茶叶时,提高十倍都不止。
“借你的吉言。”徐军明当然相信他的话,连连表示感谢。
酒菜端上来了,装菜用的盘子和盆子,是以前农村常见的粗瓷器具,以及搪瓷大盆,不但笨重而且宽大,看起来份量十足。
而菜的做法,也带着农家风味,没有放过多的调料,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却给人特别健康的感觉。
就连酒水,用的也是本地的糯米酒,白白的还透着些浑浊,却有股特别的酒香。
大家坐下来开始品尝,感觉特别新鲜。
“你这样的做法,连我们都觉得不错,那些余杭和沪市来的游客,只怕会爱死这个味道了。”夏锦程难得地夸了一句。“特别是以前上山下乡回城的知识青年,现在大多在行业里出人头地了,如果到了你这里,估计会回忆起当年的生活。”
家里没有外人时,父亲就会经常念叨那些时候的生活,听得他耳朵都要起茧了。
如果来这边,父亲肯定会喜欢这样的饭菜。
他已经在考虑,等这边开张后,是不是带他来品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