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七零,家有神兽(水波1984)


好在有爷爷奶奶在,还能照看一下家里,不用干什么都得拖着四个孩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更何况他们有两个宝!
卢书睿骑着自行车,于茵坐在后座上,赶着去上大报道。
他俩一个三十岁,一个二十八岁,算是大龄学生了。
找到报到处,先给于茵报名,报完名,分了宿舍,又去给卢书睿报名。
两人不住宿舍,只留着床位中午休息一会,也不着急铺行李,明天再来就行了,后天才正式开学。
两人没有着急回家,在这座年代久远的校园里四处转悠,感受一下文化气息。
校园里的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到处可见神情激动的学子。
这一届的大学生是特殊的,他们有十六七岁的应届毕业生,青春年少,有二十出头的青年人,经过过一些事情,脸上虽有笑容,但比较内敛,还有像卢书睿他们这样的老三届,三十来岁,脸上留下岁月的沟痕,但是眼神坚定。
偶尔还有挺着肚子的女同志,她们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克服一切困难,站在上大的这片土地上。
经历百年的上大有它自己的故事,而来到上大的人,也有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而人生,不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故事组成的吗!
在学校里跑转了一圈,感慨一番,两人知道食堂,宿舍,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的位置,天也不早了,出了学校,去副食品商店买点菜。
晚上,卢书睿带着平平安安去接快快和慢慢,于茵和卢奶奶在家做饭。
两位老人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因为她们,还得重新调整。
不过,这两天,于茵能感受到爷爷奶奶内心的欢喜,他们是真的喜欢几个孩子,喜欢他们围绕着说话。
可能这就是国情吧,无论多么通透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是喜欢儿孙满堂,喜欢那份热闹。
踏踏……院外传来一串的脚步声,孩子们回来了,院子顿时热闹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除了慢慢偶尔的单字回答声,其他三个叽叽喳喳的声音没有间断过,尤其安安,和弟弟妹妹描述她们的学校,她们的考试,说的津津有味。
饭桌上,连大带小八口人,吃的那叫一个香。
“看着孩子们吃的香甜,我和你爷爷的饭量都见长,不知不觉就吃下不少。”卢奶奶吃完一整碗饭,想着他们以前感慨良多。
“那还不好,吃饱吃好,在活动活动,身体倍棒。”
“身体棒棒的!”
“棒!”
孩子也喜欢在太爷爷太奶奶,还跟着太爷爷练毛笔字。
愉快的笑声在这个小院里不断传出,院外路过的人都不自觉的笑了。
第二天,于茵送平平安安去上学,第一天,她想亲自送两个孩子去。
曾经,她无数次想象着有爸妈送自己去学校,哪怕一次,可是,没有,这是她人生的遗憾。
娘三个一路走过去,孩子们三三俩俩的结伴而行,还真没有家长来送的。
“妈妈再见!”
平平安安一起说完,进了校门,往教室走去,于茵的心舒服多了,可能是这一幕终于实现了,哪怕身份不一样了。
回到家,卢书睿已经回来了,把两个小的送去托儿所了。
“行李都在这了,咱们也就中午休息一会,一套被褥,还有洗漱用品,水杯,其他的都没带。”卢书睿已经把东西绑在车后坐上了。
“行,以后缺什么了再拿,离得近。”
“爷爷奶奶,我们去学校送行李了,一会马姐应该过来。”
于茵交代一声,听见奶奶的回答,两人就出去了。
先去的是于茵的宿舍,在三楼,323。
于茵敲了门,拎着东西进去。
屋里的人齐刷刷的转过头来,看着最后一个报道的同学。
“大家好,我是财会系的于茵。”
打了招呼,看着还有一个没铺的上铺,于茵把东西放了上去。
“你怎么才来,就这么点东西啊?”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圆脸,圆眼睛,连身材都是圆滚滚的。
“我家在这附近,家里孩子小,我不住校,就中午休息一会。”于茵爬上去把褥子铺上,实话实说。
“啊?真幸福,我现在就想家了!”圆脸的女孩声音里流露出羡慕的语气,这是一个受宠的孩子,比较恋家。
“咱们人比较全了,相互认识一下吧,我叫齐微,来自阳城,29岁,已婚有孩子。”大姐一开口,于茵就听出来了,老乡啊!
“王文文,19岁,苏州人。”
“徐卫红,23岁,京市的。”
“郑月,20岁,内蒙的。”
“苏柳,18岁,杭州的。”
“杨小妹,20岁,四川的。”
加上于茵,一共七个人,都介绍完了。
“还有一个本地的同学,昨天回家了,还没来呢。”齐微同志补充道。
第一次见面,于茵也没多说什么,铺好床就离开了,晚上还得来开班会。
先回家看看马姐那怎样了,同学什么以后慢慢接触,不急。

第143章 第一次班会
吃过晚饭,爷爷奶奶在家陪着孩子们练毛笔字,于茵和卢书睿去学校开班会。
于茵按照地址,来到他们财会一班的教室。
教室里已经到了不少人,她们寝室的也在了。
“于茵,这里。”是寝室的老大姐齐微,因为是老乡,于茵印象深刻,其他几位还没完全对上号呢。
“咱们班多少人啊?感觉男多女少啊?”于茵看了一圈,除了她们寝室的八人,女生没几个了。
“四十人,女生一共14人,另一个寝室是混着住的。”
“你这消息挺灵通啊!”于茵是真佩服,这么快就把班级里的事情了解个大概了,她连寝室的人还记不全呢。
“个人爱好而已,于茵同学,你不会不记得我是谁了吧?”
于茵有些尴尬,她还真不知道此女姓名了,“哈,那啥,我这人脸盲症,得认识久了,熟悉了才能记住面孔。”于茵找了个无从考证的理由。
“真的,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不会是哄我的吧?”
于茵脸不红气不喘的瞎掰“妹妹,姐姐今年快三十了,能哄你吗?妹妹,怎么称呼,就咱俩这一番了解,没准我明天就能记住你了。”
“郑月。”
“啊,是来自草原的妹子啊?”于茵记起来了,昨天介绍的时候就想着,以后能找她帮忙买牛肉干了,就是人和名字没对上。
“你还真是脸盲症,名字记住了,脸没记住!”郑月有点相信于茵的说法了。
于茵心里乐了,姐是记住牛肉干了!
“于茵,快看,咱们寝室的神秘美女陈思婷!”郑月拉着于茵,示意她向门口看去。
怎么说呢,挺让人震撼的,不输模特的身高和体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眼眸中没有太多情绪外露。
披肩长发,没有任何装饰,嘴唇紧抿着,略有些苍白,是个冷美人。
没有和任何人寒暄,独自走到后面坐着,一种生人勿近的气息扑面而来。
于茵也就愣了一下,就转过头来,和自己关系不大。
这时,班主任进来了。
五十多岁的年龄,头发有些花白,背有些弯,这十年不知道经历过什么。
“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们未来四年的班主任,我姓吴,你们叫我吴老师就行。”吴老师言简意赅,好像不想和学生们有过多的交集。
“今天班会的主要任务就是选班干部,有想法的可以上台竞选,票高着得。”
吴老师直奔主题,说了班干部选举的唯一方式,投票。
第一个要选的是班长。
一个三十多来岁的男同志先走了上去,开始竞选发言。
“我叫赵磊,来自山东,是一名退伍兵,之前在工厂厂委做干事,组织过很多活动,有信心做好这个班长,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和大家一起进步。”
赵磊不愧当过兵,往那一站,身体笔直,举手投足间,能看出当兵的影子。
没有华丽的语言,说的实在,讲完就下去了。
接下来,又上去几个同学,但是整体而言,还是赵磊同学给人印象深刻。
投票结果也如于茵所料,赵磊以绝对高的票数当选。
团支书是她们寝室的齐微,这姐妹以前就是厂里的团委干事,很多事情都了解,说的头头是道。
于茵没想过竞选班干部,家里四个孩子呢,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上面,孩子们更需要陪伴。
陆续的,其他班干部也定了下来,没有她们寝室的了。
最后班长组织男同学去搬书,发了书,就没事了,抄了课表,明天就开始正式上课了。
卢书睿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他们机械动力学专业,一个班四十个人,一水的男同志,没有女生。
据说他们整个系,就有三个女同学。
卢书睿也没打算竞选班干部,他算是班级里的老大哥了,年龄最小的才17岁,都差不多是叔叔辈的了。
他们得班主任是个幽默的小老头,一双小眼睛闪着精光,不经意间,卢书睿看见他手掌布满老茧。
这又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头,也是一个内心强大的老头!
等于茵她俩碰头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没有多说什么,赶紧回家。
进了弄堂,远远的,能看见二楼的窗户散发出幽幽的灯光。
推门进院,锁好院门,两人进屋了。
客厅里没有人,爷爷奶奶应该休息了。
关了灯,轻轻的上了二楼。
“妈妈,你们回来了?”
平平开门出来,和爸妈打个招呼。
“回来了,弟弟妹妹都睡了?”没有其他孩子跑出来,应该都睡了。
“嗯,都睡着了,洗脚洗脸了,爸妈也睡吧。”平平说了弟弟妹妹的情况,想让爸爸妈妈放心,他是一个贴心的孩子。
“好,爸爸妈妈知道了,谢谢平平照顾弟弟妹妹,赶紧去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于茵走过去,轻轻的在平平的额头上落下一个吻。
平平羞涩的笑了一下,转身进屋睡觉去了,于茵还是捕捉到平平脸上闪过的笑容。
“我们的孩子都很优秀,这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要做的就是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孩,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
于茵和卢书瑞轻声交谈,希望两人一起努力,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大学的第一次班会就这么结束了,于茵和卢书睿也通过这次班会对同学和老师有了一些了解。
几十年以后的人们提起77年的高考,都感触颇深。
那几届毕业的学生,在几十年后多数有所成就,其中不乏优秀的企业家,政治之星等等,都是耀眼的存在。
于茵不了解,她的性格也不是所谓的社牛,也没想过成为首富或者特别厉害的存在,她想要的一直都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物质基础小康就行。
卢书睿更是有着书生气的性子,对物质要求更低。
两人对于人际关系这块,本着顺其自然的原则,合则来不合则散。
不会想着特意去交好,为了积累所谓的人脉,圈子,太累。
于茵重来一世,没想成为多牛掰的人物,她只想好好培养孩子,给她们一个相对好的平台,能自由的选择人生,不被太多在外因素影响。
唉,想太多了,脑子都乱了,计划没有变化快,先过好眼前吧!
于茵翻个身,睡着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于茵家的生活步入正轨。
每天早上,于茵和卢书睿起来准备早饭,爷爷奶奶也起来锻炼身体。
吃过早饭,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四个孩子去上学。
为了方便,卢书睿连续跑了好几个废品回收站,买回来自行车零件,自己在家组装了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票太紧缺,逼得人没办法啊!
孩子们觉得新奇,也不疯跑着玩了,围在爸爸身边,帮忙递个东西啊,扶着车架子啊,忙的不亦乐乎。
偶尔,爷爷也会上前指点一二,虽然每次都是帮倒忙,但也不减他老人家的热情。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永久牌的车轱辘,凤凰牌的车架子,飞鸽的脚蹬子,金鹿的车座子……集众家所长的28大杠正式出厂,顺利过了试用期。
每天,于茵和卢书睿骑着自行车,前面大梁上坐一个,后面车座上也坐一个,两辆车,四个孩子,成了弄堂里的一道风景线。
到了小学,平平安安下车进学校,卢书睿他们继续前行,骑到上大的托儿所,把快快和慢慢交给门口接孩子的老师,他俩再各自去自己的教室。
“于茵,这里。”说话的是草原儿女郑月。
因为有了班会上的尴尬事件,两人慢慢熟悉起来。
“郑月同学,多亏了有你,不然我就得天天坐最后面了。”于茵她们财会系一共三个班,一百好几十人,都在一起上大课,座位很抢手的。
“见外了吧,咱俩谁跟谁。”郑月同学有点侠女作风,江湖味十足。
老师进来了,教室瞬间安静了。
断层十年,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每个人都很珍惜。
课堂上,一双双眼睛盯着黑板,没有开小差或是说小话的,更别说睡觉的了。大伙都恨不能多长出一双手和两只耳朵,听得更仔细,记下更多的知识点。
想想后世的很多大学,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那真是干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没有她们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花样百出,就是不读书。
于茵有基础,中专学的是财会,又上了这么多年班,听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但也不敢大意,后面追赶的人太多,努力读书的人太多。
“铃铃……”
下课了,老师还没有往外走,就被一群学生围在中间问问题了。
过去十年,老师,不仅是老师,有文化的都受到了冲击,很多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但是,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整理好自己的伤心事,再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尽自己最后的一点热量,为国家培养人才。
“上厕所去?”
“走吧。”
这是小学生之间的对话吧,结伴上厕所,好像是女生的专利一样。
“于茵,你知道吗,这个季节,我们草原的草开始发芽了,远远看去,一片黄绿色。蓝天白云,视野开阔,人的心胸更开阔!”郑月不喜欢被水泥建筑物包围的沪市,感觉没有温度。
“有机会去看看,你会骑马吗?”于茵很羡慕那些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的身姿,潇洒极了,帅!
“草原儿女哪有不会骑马的,我们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这骄傲的语气不要太明显啊!
于茵也想念云省的青山绿水,可是,回去的可能性不大了。
两人上完厕所,感慨完,第二堂课也要开始了,没时间伤春悲秋了,听课吧。
中午,下课铃一响,于茵被郑月拉着往食堂跑,一会人多,没地方了。
于茵和卢书睿中午吃食堂,不回家,太累。
平平安安放学,和弄堂里的孩子们一起回家,马姐会把饭菜做好,吃完了,休息一会,他俩再去学校。
于茵不担心,安安在哪都不缺玩伴,十来个孩子一起,安全有保障。
而马姐做饭好吃,还干净,家里人都喜欢。
家务活也干得不错,不糊弄,于茵就把她留下来,到月付钱,双方都满意,相处融洽。
“唉,又是这些,什么时候能换换口味!”郑月打了一份米饭,一份炒土豆片。
于茵也是米饭,打了一份炒蛤蜊,海鲜每天都有,于茵喜欢。
郑月吃不惯海鲜的味道,选择的空间就小了,沪市,最多的就是海鲜。
“你试试这个,我自己做的泡菜。”
于茵拿出一个罐头瓶子,里面是她做的泡菜。
“于茵,你是天使。”郑月吃了一口,瞬间活过来了。
“行了,这瓶你拿回宿舍去吧,吃没了,我再给你带。”
于茵把云省的泡菜坛子都放在空间里偷渡过来了,有了泡菜水,泡菜还能断了。
吃饱喝足,回宿舍休息一会,下午接着上课。
周而复始,时间进到四月中旬了。
“妈妈,是不是可以栽果树了?”
安安惦记很久了,外面小草都出来了,她着急了。
“今天在家和爸爸一起把院子里的地再翻一遍,妈妈一会去买果树苗。”
于茵得出去做个样子,才能把空间里的果树带回来。
院子里的土地,已经都整理好了,这是爷爷奶奶的劳动成果。
天气暖和以后,爷爷奶奶待不住了,每天翻一点。卢书睿看这样不行,找来卢书棋,他俩一个休息日就把能能种植作物的土地翻好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