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七零,家有神兽(水波1984)


过了三十岁,于茵也开始注重保养了。一直没有坚持下来的锻炼,在安安的监督下,也进行的不错。最明显的是体力跟上了,这是卢书睿亲自检验过的。
生了四个孩子,脸上多多少少有些斑点,虽然不明显,但是仔细看也能看出来,眼角也有了一些些鱼尾纹。空间里的水不知道是完成使命了,还是灵气消散了,对于活人,就是普通的水,顶多喝多了,强身健体。
于茵现在也是有十多个员工的老板了,干货店,常青正式成了店长,梁哥逐步接手荒地和后勤这些事情。黄珊月份不小了,她没打算辞职,想着出了月子,继续工作。
店里财务这,黄珊举贤不避亲,推荐她婆婆来兼职一段时间。马老师是老会计了,兼职一个小店的财会还是绰绰有余的。于茵觉得可以,有能力也不是不行。
售货员这块,又招了两个,一个是新回来的知青,一个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高考落榜生。
本来魏三妹想干了,听说别的区有丢孩子的,何东就没同意,他家三个孩子都不算大,万一出事了,可怎么活。他现在工资加奖金不低,魏三妹在孩子上课期间开了个小吃摊,也有一笔收入。
荒地那块,梁超现在身兼数职,管后勤,管财务……钟良也忙,忙着联络猪苗,联络好的兽医,联络饲料……现在,地里没活了,车也不能闲着,拉砖,给干货店送货……
休息日,卢书睿在做研究,于茵自己坐小客车去荒地看看,整理成什么样了。
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圈木条子的杖子,一米半多高,夹的很密实,木板顶端,是尖锐的三角形。一般胆小的不敢轻易尝试往里跳,不小心容易刮肚皮。
除了种黄豆的那一百多亩地,其他的都被种上了牧草,现在都有一扎高了。牧草的种子是郑月帮着选的,适合沪市气候的。内行人出手不凡,牧草长的不错。
“于茵过来了,看看黄豆去,长的不错,差不多能成熟,就得晚些日子。”
“辛苦梁哥了,找时间多回回家,嫂子一个人在家也挺累的,孩子还有一年就中考了吧。”
“嗯,这段时间天天回去,小钟能干,我轻松不少。我想着,等他完全接手,我就专职负责后勤这块了,这是我擅长的。”
“行,大后方交给梁哥,我放心。”
说着话,到了黄豆地,长的不错,黄豆苗墨绿墨绿的,看来不缺营养。
猪舍已经建完了,沿着荒地建了很长的一排。距离木板杖子还有一段距离,挖了很深的蓄粪池子,这要是有不长眼睛的小偷跳进来,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在猪舍的上风口,还建了一排宿舍,给养殖人员住的。
和猪舍相反的地方,建了养羊的棚子,用的是旧厂房里的旧砖。每个棚子能放三十到五十只羊,暂时建了十个棚子。有黄哥指导,周围人力资源足够,建的很快。
于茵看了账本,真是只进不出啊!

第236章 养殖场支棱起来了
养殖场大体硬件设施建设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养殖人员和幼崽了。
于茵把郑月寄来的材料给梁超和钟良,让他俩学习一下。还有,去养殖场选一些优良品种的种猪和母猪,唯一的要求,只要国内自己的品种,不要外来的新品种。
于茵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长白猪那些外来品种,虽然出栏率高,瘦肉多,肥肉少,于茵不喜欢,没有他们自己的黑猪,花猪吃着香,有肉味。
至于招人的事,先去退伍兵安置处问问,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没有的话,就在附近村里找。于茵她们要招四个养猪养羊的,还要招一个兽医兼职母猪护理。
还要购买一台饲料粉碎机,得把玉米粉碎啊,猪又不能只喂草,不喂粮食也不长肉啊!
大概交代的差不多了,于茵说可以一步一步落实了。钟良和梁超可以分头行动,选择猪崽和羊,都需要去了解。
又过了七八天,于茵晚上下班,看见梁超和钟良在她家等着了。
“这是有眉目了,你俩一起过来了。”
“嗯,运气好,我们还真挺顺利的。”
梁超和钟良都挺意外,没想到事情进行的不只是顺利,而是相当的顺利。
那天,梁超去孟主任那招人,钟良去养殖场考察猪苗。
“孟主任,我又过来了。”
“欢迎,欢迎,怎么样,钟良和史军干得还行吧?”
“行,相当行。我这次来就是看看孟主任这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我们猪舍建好了,需要饲养员了。”
孟主任一听,高兴了,他们这真有退伍的饲养员。
“梁同志,说来也巧,我们这还真有一个退伍的饲养员,不到四十岁,在部队干二十来年了,一直干饲养员。牲畜的一般疾病都能看,也算家学渊源。”
“怎么,他家祖传兽医技术?”
梁超觉得要是这样,那运气也太好了,想啥来啥。
“也算不上家学渊源,他父亲曾经是农校老师,因为一些私人恩怨,被调到下面的农科站工作了。一去就是几十年,现在都退休了,想回来,可是,家里房子都没了。”
“农科院退休的老师,厉害不?”
梁超想到于茵说的农场建设,不正缺这样的人吗?
“挺厉害的,不然也不能被陷害。这是一些个人隐私,我不方便透露,但是人没问题,我们是有政审的,这个你知道。”
“私人原因我就不打听了,不影响我们就行了。”
梁超觉得不是人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其他的都能理解。
“四十来岁,有妻有子了吧?”
“嗯,妻子是农村的,两个孩子都十多岁,他结婚有点晚。”
妻子是农村的,应该能干喂猪的活,就是孩子比较麻烦,他们养殖场不能随便出入的,怕病菌交叉感染。
“我们那倒是可以雇夫妻工,也有住的宿舍,但是,孩子怎么办?”
“孩子和爷爷住一起,在你们养殖场附近租个房子,主要是老爷子想回来,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儿子是他一个人拉扯大的,很孝顺,不然转业回户口所在地也能有份工作。”
梁超理解,故土难离,越是年龄大越割舍不下。
“行,这事我回去和老板商量一下,基本没问题。老爷子的话,我回去好好说明情况,我们后期还真能用到农业方面的知识。”
就这样,梁超别的就没问了,还要留一些名额给村里的人。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你看需不需要?”
于茵在心里想了想,农学院的老师,那时候的人是有真本事的。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的饲养员,也应该有一些本事吧,她还真不懂。
“梁哥,钟良,你们都是部队出来的,像这样的情况,他的技术水平怎么样?”
“应该不错,不然,不能留这么长时间。”
钟良真知道,他遇到过一个很厉害的饲养员,猪,羊,牛都不在话下,一搭眼就能看出畜牲的优劣。很多毛病也是手到擒来,不说百分百吧,但也十之八九。
“嗯,能留下这么多年,一定有他的本事。”
于茵从两个人的态度中能看出来,这人应该能用。
“行,你们和他联络吧,如果不错,就招揽过来吧。剩下的人选,你们在附近村子选吧。等猪苗,羊到了以后,一定注意消毒,外来人员不能随意靠近养殖区。”
“嗯,我和钟良计划把种植区和养殖区分开,正好还剩不少木板子。”
“也行,看看书店有没有相关的书,这方面我也不懂。”
而钟良带来的消息也不错,有一批猪苗,质量不错,母猪,种猪都有。羊也有了眉目,他有认识的人。
“行,如果孟主任推荐的人技术不错,正好一起去看看。”
“没问题,我明天去联系,尽快安排完。”
梁超用笔记下,他习惯做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钟良,你有没有兴趣去南边看看?”
“南边?”
钟良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我明年可能要给朋友投资一个项目,他在京市,想去南边做些贸易,做服饰批发的买卖。自己组织车队,招的也是退伍兵。现在还在组建,明年四五月份往南去。”
前几天钱卫国还打电话过来,车有眉目了,人也联系的差不多了,明年基本就能往南边去了。
“你要是有兴趣,这几个月帮着梁哥把养殖场筹备个差不多,可以跟着去见识一番。也去考察一下南方的市场,为以后的销售做准备,早晚用得上。”
于茵自己并不了解这段历史,很多事情都是从影视剧看来的,也不辩真伪。如果钟良有能力,他可以出去见识一番。
“我不用参与他们的经营,就是跟着长长见识,考察一下市场?”
钟良有点心动,他之前就听过南面的一些传说,之前的任命书就是南边的。
“好,我想去见识一下。”
“你知道这么个事就行,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呢,咱们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完了,争取早日见成效。”
三个人都充满了信心,朝着既定的目标,慢慢前行。
经历过那些快节奏的生活,于茵不想再陷入那样的循环当中。
作为主心骨的于茵稳得住,其他人也跟着节奏走,很心安。

这几天,于茵和卢书睿忙坏了。
慢慢的老师安教授捎信让她们过去一趟,谈谈慢慢学画的事情。安安想学习跆拳道,她偶然间看到别人练过,感觉挺厉害的。平平对外语感兴趣,想学习一门小语种……
家里孩子多,需要解决的事情也多,快快现阶段还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说继续和慢慢一起,他还练习书法。
到了休息日,于茵和卢书睿先拜访了安教授。
“你们来了,进来吧。”
“安教授,这是胡婶做的拌菜还有酱的牛肉,给你带来尝尝。”
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于茵她们过来,带的最多的是一些家常菜,院子里的果蔬。而且,一直称呼安教授,没法排辈分了。
“行,晚饭有着落了。”
“找你们来,是想问问,慢慢以后想当职业画家还是作为爱好兴趣学习?定了方向,我也调一下教学内容。”
于茵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慢慢才八岁,对未来也没有具体规划,不知道想干什么。学画画,是她的兴趣,她还喜欢刺绣,喜欢书法,都感兴趣。
“安老师,慢慢还小,以后是否要做一个职业画家,谁也说不准。现在,她喜欢,就当成兴趣爱好好好学着。如果以后她有意愿做一个画家了,那在往职业方面学习。”
于茵不想孩子小小年纪就活的太累,在小的时候不断的的去探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寻找自己想干的事。至于将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就看自己的喜好了。
于茵现在所做的努力,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需要选择的时候,能有更多的选择。不用考虑太多,像后世的很多人那样,在一条独木桥上挤着。
几十年以后,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卷,各种的卷,不卷不行。
于茵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用跟着一群人去卷,能多一些选择,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
安教授明白于茵和卢书睿的想法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了调整。
下午,又带着安安报了跆拳道的班,通过书棋,给平平找了一个法语老师。
晚上回到家,慢慢关心的问道,“妈妈,和教授说了吗?”
“说了,教授说他会调整讲课的内容。”
“教授是不是伤心了,我觉得他想让我成为一个画家的。”
慢慢不爱吱声,但是她很能洞察人心。
“没有,教授了解你的意思了,也尊重你的选择。我们慢慢不需要着急着做决定,一点一点的去寻找,找到你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情。”
“知道了,妈妈,我爱你。”
“妈妈也爱你!”
于茵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再过两年,就要和她一样高了,摸头都不容易了。
家里事情忙完了,趁着休息,于茵和卢书睿一起去了养殖场。
“于茵,快来看,小猪崽长的很不错。”
刚消完毒,就听见梁哥的喊声。
这时候的消毒比较单一,没有什么消毒设备,就是在石灰上踩一踩,再穿一身干净的大褂。
“站着别动。”
梁哥拿了一个喷壶过来,里面不知道装的什么液体,给她俩喷了一遍。
“这是什么啊?”
味道不太好闻,有一点刺鼻子。
“谭叔配的,杀菌效果好,我们一个星期消一遍毒。”
“谭叔?是新来的饲养员的父亲?”
“对,就是他,很厉害的一个大叔。”
梁哥很佩服,一个有文化的老人家,往那一站,温文尔雅,一看就是文化人。
于茵也来了兴趣,一会好好了解一下。
“哼哼……哼哼……”
离老远,就听见小猪的叫声,听声音就很欢实。
“谭辉,这是咱们的老板于茵和她丈夫卢书睿。”
“于老板好!”
于茵看着这个四十来岁,个头不是很高,但是很精神的中年男人。不愧是部队出来的,往那一站,身体笔直。
“叫我于茵就好,欢迎你们的到来。”
都不是擅长寒暄的人,直接往猪舍走过去,看看它们养殖场的新成员。
“当当当……”
谭辉敲了一下盆底,小猪崽争先恐后的跑了过来。
一个猪舍,放了十五头小猪崽,都是黑白花的,圆滚滚的,挺可爱。
圈舍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地面没有堆积的粪便,小猪身上也没有污渍。这让于茵放心了,有了卫生的保障,最起码不会大面积生病。
养殖就怕有瘟疫,那是死门。
梁哥他们这批一共拉来一百头小猪崽,过两个月再购进,分开批次。而且,这里还有十个母猪和两个种猪,她们需要自己培养猪苗,慢慢繁殖。
看完了猪崽,又看了羊。
羊是钟良朋友介绍的,谭辉看过了,都不错。母羊五十只,公羊十只,慢慢繁殖,多了,于茵现阶段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撑着,学习阶段,先攒经验。
最让人惊喜的是那片黄豆,都已经结豆荚了,一嘟噜一嘟噜的,豆粒不小了。
走了一圈,养殖场打理的不错。
“史军呢?”
于茵转了一圈,没看见史军,还挺奇怪的。
“钟良给史军找了个运输的活,那么大的车,不能闲着,得把车钱挣回来啊!”
“行,你们看着安排,一个人能忙过来来吗?”
于茵知道,现在运输车辆少,活都接不过来。
“钟良和他倒班,人歇车不歇。他说自己在部队这么多年了,要先适应一下外面的环境,现在养殖场事情不多。”
于茵知道钟良想报答她,因为钟灵这一段时间,进步很大,基本能正常生活了。也有想了解市场的想法,于茵没有参与他们的管理,放手让他们做。
“梁哥,工资要按劳分配,不能寒了人心。”
于茵这点做的不错,梁超深有体会,他自己就是受益者。
“放心,我和钟良制定了规章制度,十一之后,就一个月了,到时候把账单给你。”
“行,你们办事我放心。”
出了养殖场,于茵往胡叔家走去。
胡叔家现在住着钟良和史军,胡叔他们三人。梁哥负责养殖场内部的事情,钟良负责外部,一个星期,梁哥回家一天,钟良替他。
“胡叔,我们来了。”
“于茵,书睿,快进来。去猪场看过了吗,那些小猪太可爱了,我都想进去喂猪了,小梁没同意。”
胡叔现在没什么事,家里也没活了,打算下个月进养殖场,给他们做饭。
于茵想想,也行,胡叔还不到五十,没事干,会觉得不安的。

第238章 谭义明的故事
于茵和胡叔说起谭辉父亲的事情,挺遗憾,这次没见到,因为他带着孙子,孙女回到自家之前住的区域租房子了。
胡叔和于茵转述了谭义明的事情,也算是跌宕起伏的。
谭义明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手艺人,攒了一些积蓄,供他读了大学,后来又留校任职。娶了自己老师的女儿,生了儿子谭辉,也算幸福一家人。
谭辉七岁的时候,谭义明被公派出国留学,一去就是三年,等他从国外学成归来,家里的妻子递上了离婚申请书。直言自己和谭义明不是一路人,是包办婚姻。
谭义明为了儿子,极力挽留,后来,妻子言明她有了真正喜欢的人,希望他成全。这时候他才知道,妻子在自己出国期间,喜欢上了别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