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这是讨论会的规矩,得等人齐了才能看。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第一条标题就劲爆的让她们挪不开眼。
“爆!县主巧夺熙河路, 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之前的报纸每个月都有写外头的百姓过人如何,黎县的百姓看的既同情他们的遭遇, 又庆幸自己的幸运。
若不是大棚,若不是土豆红薯, 今年过年哪里吃得饱饭啊。
康竹青看的眉头紧皱, 尤其是看到陵州城的百姓又冷又饿,知州却在府内大摆宴席。
康竹青直接给自己看生气了。
这文章写的十分好,非常能让人带入其中的情绪。
“这些狗官, 该杀!”
“对,就该让他们看看县主的厉害!”
“难怪之前县主要收购咱种的土豆和红薯了,原来是为了给熙河路的百姓分发的。”
第一篇文章看完,几位娘子放下报纸,平复自己的心情。
徐蓓现在已经完全被汉化,除了长相外,丝毫看不出胡人的影子,她用十分标准的汉话说,“上个月报纸说了,如今外头流民四起,农民起义众多,若是县主不先下手为强,难道等着那些流民帅打过来不成!”
康竹青也赞同,“尤其是咱们黎县地方还小,百姓还都过的这样好,这不是活脱脱的靶子吗。”
“县主此招甚好,就是为何这般瞒着我们,若不是看报纸,我们还不知道昨日发生了这样的事呢!”
徐蓓也赞同:“徐绰昨日就同我说要出去出差一日,真是一点风声都没透露!”
“不是吧,竟连阿娘也没说?”
徐蓓忿忿:“真是一点没说,幸好这上面写的无人伤亡。”
康竹青指了指陵州府兵一听发粮就投降的段落,“没事啊徐娘子,你瞧,这府兵们自己投降了呢。”
几人又是一番讨论,才接着看下一篇。
康竹青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关于熙河路最新人事与地域划分调动通告。”
前面一段写的是将原本的三州九县合为一州四县,黎县作为独立的直辖县,不在其中。
康竹青看到这里都还很淡定。
熙河路确实是小,黎县也就是个巴掌大点的地方,这些县啊州啊合并一下也是应该的。
再下一段,她就再淡定不起来了。
“现决定将原黎县县令梁年任命为陵州知州,学堂优秀升学毕业生:文兰娘、石头。原县衙衙役:沈泰,在政务体系考试中获得前三的优异成绩。另由安平县主指派一名女郎羊以冬,以上四人任命为新四县县令。”徐蓓将这段话念了出来。
“石头,是我们知道的那个石头吗.......?”
康竹青不可置信的将这段话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才确定上面确实是石头两个字,她没认错。
康竹青的表情变了又变,她又惊又喜又恼,这可是县令,她竟生了个官出来。
恼的是石头完全没和她说,这几天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恭喜啊康娘子,石头当县令了呢!”
“恭喜恭喜,石头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是个好孩子,想必会做个好官的。”
“等等,这下面还有石金的名字呢。”
康竹青的情绪还未消化完,又急急地去看下面的内容。
当真有石金的名字,她是作为技术人才去的陵州,县主要在陵州等地开设作坊,她和摇娘都要去,黎县的作坊交给于安春打理。
“徐言的名字也在!”
徐蓓一听这话,原本看热闹的心态也没了。
当时升学选择的时候,她本来是想劝徐言考学堂西席的,离家近又稳定。
但是徐言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她没有当白直,也没去当西席,而是选择去应聘作坊管事。
徐蓓当时觉得作坊管事也不错,没成想她这就作为技术人才要去陵州了。
徐蓓与康竹青瞬间变成一个表情。
这两兄妹/姐弟,当真是不与家里说半句。
其他的娘子一时间羡慕地看着她们二人,要是自家孩子也如此争气那就好了,
“这定然是县主的意思,他们这才没说的。”
“就是就是,这样大的好事,回去可得好好庆祝一下呢。”
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石金和石头都上了报纸,还是让康竹青嘴角一直都带着笑。
老天奶,她的女儿和儿子也太有出息了吧。
这可是报纸啊!那可是县令啊!那可是作坊管事啊!
“这上面写若是有人愿意去陵州当志愿者就去报名呢。”
“何为志愿者?”
“现在熙河路都需要建设呢,那些百姓们肯定是不如咱们黎县的百姓好沟通啊,这不是就让咱们过去帮忙吗。”康竹青解释道。
“也是,就和咱们开始似的。”
几人又聊了许久,约了下个月再买报纸一起来看,这才各自回家。
等到回家的路上,康竹青发现了不对劲,对着她笑脸相迎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甚至等她走到家门口时,竟发现家门口还排上队。
康竹青揉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眼花,也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那些排队的人一见康竹青,蜂拥而至,“康娘子回来了!这石头和石金都在家吗?怎么我们敲门也没有人答应呢。”
康竹青尴尬一笑,“不在家,家里没人。”说罢急匆匆地进屋子,将门关上。
“你们都回去吧,他两真不在家。”
见那群人都走了,石头和石金才探头探脑地问:“阿娘,门口的人都走了吧?”
康竹青:“这样天大的好事都不告诉我们,若不是我看了报纸,都不知道你们要走呢。”
说完,康竹青的嘴角都咧快到耳朵。
一向沉默寡言的石土也笑的合不拢嘴,“我怎么能有县令儿子,管事女儿呢。”
家中没有外人,康竹青笑的大声。“我就说我们家的孩子有出息,我没成想能出息成这样!”
康竹青以前哪敢想这些,只想着能够吃饱饭就很幸福。
石头和石金解释:“尘埃落定之前,我们谁也不能说,包括家人。”
康竹青叉腰,“得了得了,我大概能明白是怎么个意思,你们俩什么时候去陵州?”
“明日就去,方才我们正收拾东西呢。”
石头和石金收拾东西。
康竹青就和石土在前厅伤感春秋,两个人一边说,一边擦眼泪。
“这一转眼,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
“了不是吗,都是独当一面的大人了,我们也是老了。”
“你说,孩子们会不会出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到时候家里还是咱们两个人。”
石头见状,“阿娘,阿爹,别哭了,到时整个熙河路都要修路,建长途牛车线呢,你们要是想来看我和阿姊也很快的。”
封凌在夺熙河路那日也在陵州,但由于事情太过顺利,就连部曲队伍都没有拔刀的机会。
封凌比他们好一点,好歹剑出鞘,杀了几个狗官。
事情尘埃落定,封凌就闲着没事干。
陵州不能钓鱼,她的学生们也都抽调过来帮忙。
于是封凌更闲了。
当她接到莫静连以后,便跟狗皮膏药似的跟着莫静连。
当莫静连聚集商人开会的时候,封凌也跟了去。
陈以等人自从凑了粮了以后,不说别的,至少心里踏实许多。
而且他们还发现陵州的治安也变好了些,县主的部曲会日夜巡逻,以防现在一切还未稳定下来,有人浑水摸鱼。
陈以一边吃这红薯粥,一边问陈穗:“安平县主当真是让你去黎县读书?”
陈以这两日也没闲着,四处派人去打探,总算是有了些消息。
这安平县主确实不是一般人,在黎县设有学堂,连小娘子也能去读。
陈穗点点头,顺带还拿出一张报纸,“阿爹看看此物,这是县主给我的。”
陈以接过那张纸,“这......月报的意思,可是每月发行一张?这雕刻的强度可不小啊。”
陈以先是感叹完,随后看内容。
第一篇文章便是“爆!县主巧夺熙河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陈以放下报纸,“此物是给何人看的?”
天知道他们商户做梦都想要这样具有实时性的消息。
陈穗老实回答:“县主说此物名为报纸,在黎县一月售卖一次,不管是何人,皆可购买,黎县的话主要是百姓看的多。”
陈以不可置信:“百姓?百姓识字?”
“县主在黎县开设了夜校,黎县识字的百姓不在少数。”
陈以只觉头晕目眩,百姓识字率如此之高,这安平县主也太神通广大了些。
随后第二篇文章,他清楚地看到了石头与兰娘被任命为县令的消息,“这个学堂是否就是安平县主让你去读的学堂?”
陈穗没想到自己会被县主叫去,也没想到县主非常平易近人,还让一旁的婢女阿姊与她讲了许多黎县的事情。
陈穗听的有些恍惚,这样好的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吗。
陈穗回:“正是,此学堂只招收六岁到十二岁的学生,我超龄了一岁,还算是破例入学。”
陈以这下坐不住了,他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放下,背着手在房间来回踱步。
外头的情况他多少知道些,那些个流民占领县城,不由分说就杀县令,杀知州,哪里管你什么好官坏官。
而县主和他们太不一样了。
陈以顿了顿:“阿穗,等过几日我们一家先去黎县熟悉熟悉情况,反正入学的时间还早,给你在黎县找一处宅子。”
陈以心生一计,六岁到十二岁的孩童,另外几位员外家中似乎有一两个适龄的,此事决不能对他们透露半分。
他家女儿可得赢在起跑线上!
和家人一起用过午食,家中仆人就来报。说是堆火床的人来了。
陈以点点头,将这件事交给自己的娘子。
今日下午县主手下管理生意的人来找他们开会,时间是前日就定好的。
莫静连月见陈以等人的地方是原来的府衙。
虽然知州府不能住人,但府衙还是能继续办公的。
莫静连一家拥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上头挂着商部的牌子。
府衙里的火床烧的暖暖的,陈以等人进来只觉得浑身松快。
方才在路上闲聊时,几人就很期待火床堆砌好后回家的感觉。
陈以等人现在是夹着尾巴做人,见商部负责人是个娘子,也不敢丝毫怠慢,礼数十分周全。
莫静连脸上挂着得体地笑,让他们几人入座。
“如今县主得了熙河路,一切自是按县主的规矩来,县主重视商业,也不会打压歧视商人。”
这话算是说到他们几人心坎上,丁恒叹了一口气,“这些年,商人的处境实在是艰难。”
“诸位若是要开铺子做生意,得先来我商部登记。”
陈以与一众员外与莫静连聊了许久,发现这位莫女郎年纪虽不大,但却不容小觑,想必从前家中做的是很大的生意。
莫静连甚至表情十分淡定的向他们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那就是前两年风靡两浙路的香水与香皂,皆出自黎县。
陈以下巴都快惊掉了,他知道那东西好用,而且贵的很,没成想是黎县出的。
这安平县主怕不是个神仙吧!
陈以:“所以接下来,熙河路建立的作坊就是......?”
莫静连摇头,“不止香水和香皂,铁作坊和木作坊也是要建的,后续县主也许会给出新的想法也不一定。”
陈以一众人走的时候,感觉脑子都是昏的。
丁恒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幸好....幸好我们向县主表明了诚心。”
”方才.....莫娘子说若是我们愿意出去跑生意,可以拿到香水和香皂稍微低一点的价格。”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我们先回去!”

第72章
林肆处理完一堆公务, 洗漱完躺在温暖的火床上睡觉时,她才终于有时间看看系统有没有新的东西。
点开一看,果然, 她的领地已从黎县变成了整个熙河路。
只不过领地也有具体的划分, 只有黎县是三级领地,其他地方都还是一级领地。
人心和声望自然也是蹭蹭蹭的涨。
林肆之前兑换了土豆红薯,人心已归零, 好在她这波放粮的操作直接让熙河路的百姓感恩戴德, 因此人心又有了一笔不算小的数值。
林肆扒拉扒拉人心兑换商城,看了良久,又看到了令她眼前一亮的东西。
占城稻的稻种!
占城稻可是个好东西, 它的生长周期短,只需要六十天便可成熟, 产量也高,一年可两熟,非常适合双季种植。
只不过熙河路没有水田,暂时还用不上。
林肆想了想,等将来拿下两浙路, 可在两浙路推广。
现在先不急。
林肆接着往下看, 她现在有足足三百多的人心数值,可谓是豪横的很。但看到后面的大炮, 步枪,甚至还有ak的兑换价格, 林肆又沉默了。
个个都上了两千。
还是换点别点吧。
但这些100的太阳能风扇, 50的乳胶床垫,150的冰箱她通通用不上啊!
林肆想着要不直接把人人心值先存着,等到了500以上再兑换拖拉机收割机自动播种机这些现代化农具。
正当林肆这么想的时候, 一个东西吸引了她的注意。
无线通讯传输工具,兑换值300。
林肆点开详情页,发现这是一个比手机更加便利的通讯工具,一共有四个,可以实时通讯和传播消息。
并且使用范围刚好是整个大宸的国土面积。
这个好这个好,非常适合情报的传输,以及各项事务的汇报,五更天可以用,打仗也能用,她自己也可以用,外出的官员更能用。
古代传递情报本就不易,有了这东西,她都不敢想以后她得有多便利。
人心数值难得,林肆犹豫了几秒,还是果断下单。
熙河路的基建计划进行的有条不紊。
首先是每日都发粮,从黎县来的志愿者帮忙教导耕种土豆和红薯。
志愿者多为农户,愿意过来帮忙,大多数都是是为了报答林肆和梁年。
志愿者们和其他县的百姓们闲聊之时,熙河路其他地区的百姓才惊觉自己过的都是这么日子。
大家都在一个路,怎么黎县的百姓就将日子过的这样好!
百姓们一脸羡慕,“只要做了县主的子民,我们也会过的这般好吗?”
对此石土露出一个腼腆地笑:“这是自然!只要跟着县主的政策走,准没错。”
底层百姓的需求其实非常低,就三个字,活下来。
因为林肆的到来,尽管许多老人没能熬过这个寒冬,但绝大多数青壮年都靠着土豆和红薯活了下来。
刺骨又寒冷的冬天逐渐过去,天气稍微暖和一些,梁年便开始组织百姓修路。
道路的规划是一开始就列好的。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林肆牢牢的记在心中。
部曲队伍在前几年的训练中,早就将熙河路的山匪剿了个干净,因此修路的进程非常的顺利。
带队的也是从黎县来的志愿者。
石土忙得很,教完种地,又来带着修路。
家里的地他托付给了隔壁的徐家人,并且按日给钱。
比起家里的地,他还是觉得现在的熙河路更需要他。
石头和石金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石土来熙河路这些日子,一家人还未见过面。
石土也明白儿女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忙,他不去打扰。
前来修路的不光有一般的百姓,还有各州的员外郎君,每家都得出人,不能因为家中富裕些就将这事躲了去。
修路是有工钱的,虽不多,但足以激励百姓们干劲。
员外郎君们干活也非常卖力,只为了在林肆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些郎君得知石土是从黎县来的,休息的时候总是围在石土身旁,旁敲侧击地问一些问题。
石土最应付不来这些弯弯绕绕,他索性说,“诸位郎君,你们有问题直接问就不好了,不必这般绕弯子。”
这下轮到几个郎君不好意思了,他们低声问,“不知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县主的赏识,从而为县主做事呢?”
石土想了想,“读书吧,黎县有学堂,学习好的孩子都会得到县主的赏识,我们黎县的学堂若是考的好还有奖学金呢。”
林肆可没空关注这些员外郎君们,她兑换无线通讯器已有些日子,如今已到了能够使用的契机。
四个新县令上任已有快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林肆和梁年依旧忙碌在各种文书以及文件当中。
毕竟前头的事情忙完了,后头又会有新的文件送过来。
这四个人都是第一次当县令,也不知道能不能吃的住这份差事。
林肆并不打算介入帮忙,若是他们连一个小小的县衙都不能服众,只能说明她和梁年的看走了眼,县令的位置该换人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