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赵淳小心翼翼地问两位白直来镖局有什么事。
“我们也不说废话了,如今上头要搞物流系统,镖局要收归给朝廷进行管理,你们谁是这家镖局的负责人?你们若是还想留在物流体系做事,那便可以留下,想去别处做活的也可以走。”
赵淳的脑子一下子就蒙了,他点头。“我。”
赵淳一个劲地拍脑袋,也没懂这收归给朝廷管理是什么意思。
“二位大人麻烦稍等,我是个粗人脑子笨,我能否让我家娘子和女儿一起来听,我女儿读中学堂上学期,很聪明的。”
赵淳的娘子和女儿来得也很快。
赵淳都听不懂,镖师们更是听不懂了,一群郎君就这么在赵淳娘子石雁,以及女儿赵鸣晨的身后,试图理解四人的对话。
交谈过后,石雁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她觉得,这镖局归了朝廷管是好事啊,以后便是朝廷给镖局的人发工钱了。
因得镖局的人都有送货的经验,这才考虑将他们收编的,否则全部解散了,朝廷大可另外招人。
石雁与自家女儿赵鸣晨嘀咕了两句,又转过头和赵淳说了几句话。
一堆人围在一起商商量量的,最终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白直拿出细支炭笔在纸上登记,而后留下一句话。“过段时间会让你们集体进行培训,识字是必须的,若是不识字,这物流体系是做不了的。”
镖师和赵淳一听这个话,在屋子里头转来转去。“这要识字,还要什么培训,我哪里学得会啊。”
几人培训完后,才深觉这套体系的方便之处。
比如这批货物要从津北路到潼川路,若是以前,那便是要镖师一路跟着走货,跨越两个路。
但是若是用这套体系便不必,因得在中间有物流点,物流点会根据上面的地址转送到下一个物流点,如此便方便快捷了很多。
培训结束后,赵氏镖局正式改名为大安物流。
赵淳接受的不光是物流知识的培训,更是十分折磨他的微笑服务,不光微笑服务,还有口号要念。
第一个来的是一个富家娘子,她带着好几个婢女,已将东西打包好。
她的女儿在安京读大学,她总是担心女儿衣裳不够穿,故而隔三差五就要去派人或者自己去一趟,给她送东西。
这送一趟东西的麻烦程度简直超乎她的想象,去安京需要的文书实在是繁琐。
这日听闻白直们的宣传,她才想着来这大安物流试一试。
赵淳立刻上去热情迎接,“娘子,可是寄东西?”
富家娘子点点头。“我听闻白直宣传,说是这东西能直接送到收件人的手上?”
赵淳如今经过了培训,已然是一个合格的派送员了,他微笑道:“安京城内也有物流点,只要您将联系人和地址写对,那便是能送到的。”
富家娘子点点头。“我送安京大学堂。”
“送大学堂那更方便了,大学堂校门口就有物流点。”
大安物流的寄件收费是按照货物、距离与克重来收费的。富家娘子这次只打算试一试,故而寄的衣裳并不算重,整体算下来才不到三十文钱。
便宜得令富家娘子咋舌。
她派人去送,一日的餐费就不止三十文。
赵淳让富家娘子写了三张收货地址和收件人姓名,随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一份要贴在包裹上,一份赵淳留着,一份则是富家娘子留着。
“按照这个距离大概六日就能到,您七日过后就可以过来查询。”
富家娘子十分满意。“若是真能送到,那这大安物流也太便利了,如此一来是不是运货也可以找你们。”
“自是可以,运货是另外的价格,会贵一些。”

南诏之前给林肆通了风报了信, 虽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南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大安与南诏的交往便密切了一些。
在商品这方面, 大安是公平的, 只不过会偶尔派派什么医疗团队出使南诏帮扶,又或者与南诏商谈种橡胶树一事。
橡胶树适合种植在温暖的气候当中,放眼这片大陆, 没有比南诏更合适的地方了。
西广路虽也种植了一批, 但是橡胶这个东西多多益善,林肆不嫌多。
橡胶树种植这件事,是蒙诺做主允许的, 毕竟大安都说了,会给南诏的农户一样的补贴。
等割胶后, 直接从商道运过去就好。
蒙诺已很久没去大安了,她被父皇和母后扣在南诏处理政务。
南诏皇室自古以来子嗣就稀少,再加之南诏是从山民演化而来的政权,对于女人当皇帝这件事并不排斥,并且皇后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摆设, 也是能参与议政的。
蒙诺的父母虽然只有她一个孩子, 但是她还有一个堂兄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
蒙诺此番不敢再沉溺于吃喝玩乐,最多也就是买一份黎县日报, 看看书画娘子的新作。
蒙诺协助父皇和母后处理了一日的政务,身心疲惫, 特地将那份报纸留到现在, 只为看书画娘子的新作。
蒙诺拿起报纸,打算细细品读。
这次书画娘子的主角竟是个力气特别大、做苦力的娘子。
蒙诺无脑夸赞,赞叹书画娘子笔力又进步了, 三言两语就将这纯真良善的小娘子刻画得极好,就是这小娘子的阿兄,甚是令人讨厌。
看完后,蒙诺意犹未尽地放下报纸,只可惜自己不能去书迷会,否则留言板上一定会很精彩。
婢女在一旁提醒她早些休息,毕竟明日大安的医者还要前来对南诏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她作为公主,要亲自接待。
蒙诺是在陵州待了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南诏的医疗水平到底有多落后的。
她从前也很信巫医,觉得南诏的巫医能救人性命。
结果上次一口气炫了火锅奶茶烤肉肚子痛,被送进陵州人民医院之后,她才发觉原来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
而且大安有专门给女郎看病的医者,大安的皇帝还鼓励这些女医们将自己的见解写下来,递交给当地的州衙县衙,汇合成一本女子病症的医书。
蒙诺出院时都还有些恍惚,大安的皇帝怎会把方方面面都安排得这样好。
第二日,蒙诺换上了南诏的服饰,尊敬地接待了前来南诏进行帮扶的医者。
沈友儿第一次来南诏,这里的气候确实比大安要温暖一些,难怪纺织厂的女工都说棉衣的订单在西平被哄抢,而南诏的棉衣订单就很少。
也许是在大安待太久了,实在是无法接受在来的路上突然会出现一群大象。
然后前来迎接他们的官员十分淡定自若地下车,找了周边的农户将大象赶走。
甚至她还看到有人骑着大象在路上走的,南诏也模仿大安在国都搞了交通工具,只不过拉车的动物是大象。
沈友儿没想到会被南诏公主亲自迎接,她悄悄抬起头,发现这位南诏公主果然生得娇俏动人,额间一朵梅花胎记更是点睛之笔。
蒙诺对这些医者十分客气,毕竟舟车劳顿地过来,得先安排他们吃饭休息才是。
南诏的食物与大安的有一些区别,但竟意外地合沈友儿的胃口,她是觉得这是用米舂压成制成的饵块不错,鱼与米饭混合发酵制成的酸鱼也不错、还有汤中有薄荷的口感更不错。
沈友儿那股舟车劳顿的疲惫因为美食而消失,只是第二日她就见到了南诏巫医治病到底能有多无理………
点燃草药用其烟雾熏烤病人都算了,带面具在病人面前跳来跳去是要做什么。
每一个巫医都有自己的绝招,甚至还有拿针刺稻草人的。
沈友儿忍不住问:“不会被病人认为是在诅咒他吗?”
那巫医回答:“这是用稻草人代表病人,对它进行治疗然后将它烧掉或扔掉,象征疾病已被转移。”
沈友儿:…………还有这种说法?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巫医重塑三观呢。
西平之前派探子来窃取棉布以及别的商品的机密,这件事让林肆非常不满,原本计划过两年再往西平安插的探子,如今也提上了日程。
去别国做探子,这样细致缜密的事情得要老手做才可以,最起码领头的得是第一届的五更天成员。
钟地厌最终选了齐良和郭寒。
这次探子也不必像当初潜伏在卓正初的手下一样,并不需要长久在西平待着。
毕竟西平的饮食习惯、服饰发型都与大安截然不同,贸然伪装成西平人,反而引起怀疑。
郭寒与齐良需要扮演的角色是走私商人。
起初齐良一听走私二字,便急急地问:“走私,走私什么?竟还有人往西平走私东西?我必须得狠狠教训这群家伙了。”
钟地厌淡然道:“他们从百姓手中收购旧棉衣毛衣围巾手套,然后卖给西平人,这怎么管?”
郭寒真是被这些商人赚钱的手法折服,“如此一说,好像还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齐良短暂地沉默了几秒。“所以我们这次就要扮演走私商人?”
钟地厌点头。“正是如此,只有这个方法最为快捷和便利,风险也最低。”
说罢,就将通讯器交给齐良。
齐良点点头接过,他知道通讯器到了西平境内就不能用,万一有什么特殊消息得回到大安的边境传递才是。
说起这伙走私旧衣的人,这群人也是无意之间发现,西平这个国家对于布和衣服的需求如此之大。
西平本就是游牧民族的分支组成的政权,他们非常不擅长纺织,也并没有将植物纤维处理成纱的能力。
因此西平的布匹全部依靠外贸,就算是从前大宸底层百姓所穿的麻布,普通百姓也是买不起的。
更别说南诏那些纺织精密的布,以及大宸富人所穿的绫罗了。
于是这群人就打起了旧衣服的主意,如今大安百姓手头都有余钱,定是会买一匹棉布来做衣裳的,那条件富裕的地区百姓都不缺衣裳穿了。
他们花了较为低廉的价格收购这些旧衣服,再卖去西平,竟还有利可图。
这些衣服虽然旧,有补丁,那也是成衣。
要知道在西平会缝制衣裳的人有多珍贵,一件成衣的价格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中层收入的西平人也得掂量掂量,不敢随意买的。
齐良和郭寒成功混入其中。
带他们加入的走私商人已被五更天关照过,只对着其他合伙人唯唯诺诺。“我家中表妹和表妹夫,以前学习不好没考上技术学堂,这不是家里人让我带出来找点事干。”
郭寒和齐良拿出五更天内部自愿捐赠的旧衣,成功让这伙商人变了脸色。
“你们竟还有这些好货?!这些衣服成色都还不错嘛,就是磨损有些严重,不过不碍事,只要是能穿的,在西平都能卖上个好价格。”
郭寒就问。“那我们如何进入西平呢?”
“西平那边我们打点好了,自有人来接应的。这西平的吏官啊,只需要用钱就可以收买了,哪里像咱们大安,都知道陛下手下有能人监听百官,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呢。”
郭寒和齐良成功混入这支走私商人的队伍,来到大安与西平的边界线。
走私商人们便给郭寒与齐良讲交易的要事,告诉他们这一趟能赚多少钱。
齐良冷不丁地来了句。“你们就不怕陛下手下的能人将你们抓了?”
“这个自然是怕的,不过我们合计过了,我们这个是花了钱收的旧衣服,再卖给西平,这个生意你情我愿的,应当不算犯了太大的事情吧!”
“对啊,对啊,所以郎君可别怕,这生意不需要成本就能做,而且咱们也没有以次充好,都说了是大安的旧衣服,他们也是知道的。”
进入西平境内出奇的顺利,他们跟着商人来到一处西平的成衣铺子,铺子的老板挑选了几件较新的衣裳,付了钱。
其余破烂一些的,便要他们自己分销了。
郭寒和齐良第一次来到西平,他们这才意识到西平到底有多落后,衣服和布匹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有多昂贵。
住着宅子看起来颇为体面的一家人对着旧衣服挑挑拣拣,“棉衣没有了吗,马上过冬了,我想要一件棉衣给家中的孩子穿呢。”
“孩童所穿的暂时没有,实在不行你选一件大的冬天将就将就。”
“这有几件毛衣,你选选看呢?”
妇人十分惊喜:“哪里有毛衣,给我瞧瞧。”
在西平,除了棉衣以外最受欢迎的便是毛衣了,买不起棉衣的,穿件毛衣在身上也是暖和的。
妇人摸出一件已穿的起球,皱皱巴巴的毛衣,一看就是家中孩童幼年所穿,已经压箱底的衣服。“这件好,这件大小刚好。”
妇人时常感叹,大安的人手怎会这样巧,毛衣竟是用羊毛制成的,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羊毛是怎么变成这样的衣裳的。
和南诏四季如春的季节不同,西平的冬天很冷,就算有从大安来的棉衣这样的御寒衣物,那也是十分昂贵的价格。
除了王公贵族和官员,其余的人根本消费不起。
这些衣服很是抢手,不出三两下就全部卖光了,甚至还有来晚了的,懊悔自己没早点发现。

林肆登基四年, 大安风调雨顺。
如今安京的发展早已赶上陵州和黎县,但是原本陵州和黎县的百姓还是保留着自己内心的一分傲气。
说起安京来,语气中满是瞧不上。“你说安京啊, 也就是这两年建了学堂所以好一点吧, 以前安京那些官员的孩子都要来陵州和黎县读书呢,那位置可不好抢哦。”
“就是就是,幸好黎县和陵州都是等本地的孩子报满了才给他们名额, 不然我们本地的孩子差点就没书读了!”
“安京不过就是占了国都一个好处, 安京的百姓哪里有我们黎县的百姓过得舒服?”
这是范迎在放假回家时听到最多的话。
作为自己居住巷子的唯一一个大学生,范迎让范利和宋盼十分有面子。她早上跟着自家阿娘出去买菜的时候,那些个郎君和娘子便问她:
“最近安京除了大学堂, 可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范迎想了想,终于想出一处来。“倒是有听闻要修建一座公园。”
黎县的人哪里听说过公园, 忙着追问范迎是什么新奇的东西。
范迎也不知道,公园这词她都是第一次听说。
范迎老老实实地说她也不知道。
“怎么能不知道呢,大学生应该什么都知道才是啊。”
“对啊对啊,还大学生呢。”
“看来大学生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
范迎:……....
公园的修建图纸自然是林肆提供的,修建想法也是她提出来的。
她觉得百姓需要一个公共且免费的休闲散步社交的场所, 如今可以在安京先修建一个试试效果, 看看百姓的反应。
工部领了这门差事,选址也是挑了又挑, 既不能占用农田,也不能距离安京城区太远, 占地面积还不能小。
摇娘虽是第一次听闻公园二字, 看完图纸后,她便明白了这公园是大户人家宅子里的园林景观与庄园的结合体。
选好地址后,工部便安排动工。
这一次的公园道路全部都用水泥来铺, 还特地规划了绿植区,用于让人休息的长椅。
修公园的工人除了部分工匠以外,还有普通的百姓。
安京虽是国都,但也是有普通百姓的。如今给朝廷做事是一件很抢手的事情,又有工钱还是日结,人人都抢着想去做。
就算是报名也不一定能被选上。
陈黄是家中的小儿子,他自报名了公园修建以后,便日日在家中祈祷能够被选中。
陛下登基以后,安京数次招募百姓做活,他羡慕地看着邻居与自家大哥每日早出晚归,一回到家就将一日的工钱拿出来数,数了一次不够,还要再数一次。
嘴里不停念叨着,这是真的吧,给朝廷做活也发钱了,这活若是做上一个月,真不知道要存下来多少钱呢。
陈黄站在一旁,看着铜钱,整个人非常郁闷。
因为他未满十四岁,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他也想为家中多挣一些钱,院子的门被那什么卓贼手下的歹人撞坏了,还好他与自家阿兄用铁锹防备着,加上有陛下手下的军队,家中才没有人员伤亡。
最后还是阿兄用做活的那笔钱换了门。
陈黄就这样一直等,终于等到他到了年纪,终于等到朝廷再招人去做事。
陈黄收到通知时,整个人高兴得围在院子里足足跑了两圈。
陈黄不懂什么是公园,也不懂陛下修建这个是做什么的,他只关心日结的工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