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做得格外卖力,他属于新手类型,便被安排跟着从前做过活的郎君一边学一边干。
负责教他的郎君告诉他,“这活必须得好好做,这给朝廷修建东西,都有工期,每一个工期完成以后都有工部的大人下来检查,若是检查不合格,那就出大事!”
陈黄点点头,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自然珍惜。
做工休息期间,百姓和工匠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都猜测着公园是做什么的。
工匠道:“这定是陛下给自己修建的园林行宫,夏季的时候来避暑游玩呢。”
其余人纷纷觉得有道理。“那真是极有可能的。”
“这园林占地面积挺大的,若是陛下游玩,倒也是勉强足够。”
“就是,我倒是觉得还能再大些!”
虽说都以为是林肆修给自己玩乐的,但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个荒唐奢靡的事。
林肆的功绩摆在那儿呢,只要能让百姓吃饱饭挣到钱,再修三个园林他们也愿意!
陈黄也觉得很有道理,他打心里很感激现在的陛下。
百姓和工匠们有了自己的猜测,干起活来更加卖力了。
直到有一日,有个工匠提出建议。“这条路是否有些太绕了,这作为专供陛下的园林,不应当设计得这般绕路才是。”
前来视察的工部官员回了一句。“这公园可不是专供陛下游玩的,这是陛下修建给百姓的。”
官员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周围好几个百姓和工匠听见。
他们的眼睛瞬间瞪大,嘴巴也张大,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过了半响,那个提出问题的工匠才颤颤巍巍地问出几个字。“这是陛下给百姓修建的?”
官员点头。“是啊,陛下说了,这公园是能满足百姓的日常游玩、散步、社交。这规划的长椅凉亭,将来都是给百姓们休息的地方。”
这下子可炸开了锅,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林肆给自己修建的,还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不能让尊贵的陛下走这么多路。
结果这是给他们修建的!
这占地面积如此之大,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竟是为了百姓打造?
陈黄脱口而出。“那来这公园游玩一次大概要几文钱啊。”
“陛下已说了不收钱,都是免费给百姓游玩的。”
这下所有人彻底被震撼到沉默。
陈黄回到家中时,那股震撼的劲儿都还没缓过来。
直到他的阿娘阿父阿兄问他怎么了,可是今日做活的时候没做好挨训了?
陈黄猛灌一口水,没头没脑地说了句。“是修建给百姓游玩的。”
“什么?你怎么在说胡话?”
陈黄这才回过神来,“那公园,不是陛下修建供自己取乐的,是修建给百姓们游玩的,而且还不要钱。”
这下陈黄一家人也震惊了。“这这这……老天。我莫不是在做梦吧。”
“这么好的皇帝,竟让我有生之年遇上了?”
“用了那么多水泥那么多材料,竟是给我们修建的?”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我怎么觉得这么激动呢,不行,我要去找隔壁的王娘子说一说!”
“找什么王娘子,直接站在门口说,得让整条巷子都知道才是啊!”
“那等这公园修建好了以后,我们定是要去游玩一番才是啊!”
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让许多百姓知晓。
百姓自是感动,感动之余便跑到施工现场来看。
因此陈黄便时常听到这样的感叹。
“这公园这么大,到时候我们可以任意游玩散步,听说还设计了走累以后让人休息的长椅。”
“这公园的名字定的叫什么来着?”
“说是叫人民公园呢。”
“人民公园,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好啊!”
起初一日两日,陈黄也听得感慨颇深,心情激动,甚至忍不住在休息的时候回两句。
可如今已大半个月过去,他的耳朵已听起茧子了,这些人在一旁吵吵闹闹,只会影响他们施工的进度。
陈黄干完活,在休息时间对他们说:“如今正在施工,还请诸位郎君女郎不要在此逗留。”
谁知那数名郎君女郎丝毫没有被这句话劝退,反而十分热情地问起陈黄在这里做活的感受。
“这位做活的郎君,我们是安京大学堂的大学生,此次前来是想就陛下修建人民公园一事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报纸上去,这文章中间会写一段施工工人干活的感悟,可否麻烦郎君回答一二呢?”
陈黄疑惑地看着面前这位年纪和他阿爹差不多大,留着胡子,一看就有三十来岁的郎君。“你说你是大学生?年纪对不上吧。”
陈黄之前也是听说过的,说那大学堂里的大学生都年轻得很。
另外几名年轻的大学生站出来解围。“我们当真是大学生,我们还有学生证呢,郎君请看。”
陈黄之前被强制要求上过夜校,故而也认字,发现真的是学生证后才相信,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大学生们又问。“那这位郎君可否给我们指一指,这供人休息的长椅以后会修建在哪里呢?”
陈黄:“这供人休息的长椅和凉亭隔不了多远都有,想必是怕百姓们走累了。”
大学生们又问了一些问题,这才离去,最后还对陈黄说:
“若是郎君对报纸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下一期的黎县月报,上面说不定会出现你方才说过的话呢。”
陈黄挠了挠头,报纸上面当真能出现他说过的话?他这么一个普通人也能上报纸?
算了,下个月买来看看吧。
登基后的日子平稳地来到第五年, 林肆和梁年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梁年对如今的大安很是满意,连带着工作也更加勤奋,卷得安京的官员们叫苦连天, 梁年有时甚至会在衙门工作到晚上。
林肆后头又出去微服私访了几次, 她最爱做的就是与路边偶遇的百姓闲聊,从聊天的内容来判断百姓们如今有些什么需求。
安京如今有了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读书的人变得多了起来, 也有家境一般的大学生们闲暇时期去做兼职当家教教书的。
因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从黎县卷到了安京。
一旦读书的需求量变大, 那么就会有一些人需要在傍晚或者晚上的时候学习。
这其中便有一个非常不方便的地方。
古代的晚上是真的黑,蜡烛是个成本高价格昂贵的东西,普通百姓用不起。
故而百姓们一般都选择用灯油来进行照明。
灯油虽也不便宜, 但比起蜡烛这样的奢侈物件,已是很平价的选择。
和林肆聊天的妇人言语中都透露着忧愁, 说自家女儿如今十分努力学习,但是夜里他们家只能用灯油点灯,光线实在是微弱。
这不光是妇人一个人的问题,古代的黑夜确实缺少廉价的照明物。
作为一个将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皇帝,林肆睡前直接进入系统一顿翻翻找找。
终于让她凭借着零星的记忆找到了她想要找到的东西。
电石灯!
这是她之前偶然间刷短视频刷到的, 因为不用电不用油, 只需要一块石头和水就能照明。
电石灯最重要的就是电石,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它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生成可燃的乙炔气体。
电石并不是天然的矿石,而是需要石灰石和焦炭加热烧制而成。
凭借现在大安的技术, 这一点完全能做到。
于是第二天下朝后, 丁蒲和张代被叫到了林肆议事的宫殿。
张代前两天才从外地出差回来,正提交了休假申请在家歇息。
今日一早知道陛下的召唤,他不敢有一丝怠慢。
能把还在休假的臣子召到宫里来, 想必是有要事交代。
张代和丁蒲如今不光在工部工作,二人还兼任安京大学的物理系与化学系的西席,偶尔过去授课。
于是林肆就缓缓开口。“朕前几日出去微服私访,见百姓多为夜间照明一事烦恼,故而才叫你们二人前来。”
张代面露兴奋。太好了,陛下如此一说,定然就是有东西要他们研究了。
丁蒲虎躯一震。又要搞实验了。
林肆示意春意将图纸与电石的化学结构图给他们两个人看。
两人都读过物理书和化学书,一看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张代一边对着电石灯的图纸一边感叹化学和物理当真是很奇妙和伟大的东西。
电石那边不用他们二人操心,他们要做的是先做出一个电石灯的样灯出来。
电石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方是电石仓,上方是灯嘴箱、水箱、滴水控制阀,中间是乙炔气体管道,侧边再挂上一个金属的聚光反射圆盘,此外,还有橡胶垫圈,用于确保各连接部位的气密性。
虽说部件和零件看起来不少,但整个电石灯的体积并不大。
二人在橡胶成功割胶以后就被安排了蒸汽机的研究,林肆表示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让他们不用着急,慢慢地做就好。
今日在电石灯的安装上发现橡胶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终是忍不住感叹了起来。“这橡胶当真是个好东西,能用到的地方太多了。”
二人又聊起在安京大学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有哪些优秀的学生。
“不知道这些学生愿不愿意来我们技术司啊。”
“我听闻明年咱们技术司就要改名了,要改为科学司。”
张代将最后一个零件上好,“科学司好,科学才能兴国。”
电石灯的样灯安装好,便只等着烧制好的电石送过来,方可进行实验。
这期间的闲暇时间二人还是如往常一样,和蒸汽机死磕,然后去大学堂教书。
张代曾经是一个觉得自己非常聪明,甚至有些自负的性子。但自从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被骗去南诏了以后,他就时常怀疑自己是真的聪明吗?
尤其是看着没脑子的封凌竟能解救他以后。他更是怀疑人生。
好在后头进了这技术部,学了物理和化学,那股熟悉而又自信的感觉才找回来。
之前封凌和他说了电力一事后,张代又专门去请教了林肆。
得出的结果却令他非常遗憾。
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电力这个东西了,要想发电,需要的东西太多,现在大安的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
张代的脑回路也是个异于常人的,他听后回家失魂落魄了好几日。
他深刻的觉得一切都是他不够聪明!
心情悲伤的他化悲愤为食欲,一口气点了好几家外送,封凌回到家中一看大呼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对此张代只以白开水代酒。“没什么,就是有些痛恨自己。”
封凌一边吃鸡翅,一边一脸惊恐。“师兄你是不是得失心疯了,我让祝阿姊来给你看看吧。”
张代:.......
就这样又过去了数日,终于等到一批电石被烧制出来,送到了技术司的府衙。
今日这场实验不光是丁蒲与张代二人在场,工部的其余官员也过来看热闹。
“这什么电石当真能照明?”
“若是当真有这么神奇,到时我定要买一盏这电石灯。”
不管是富商官员还是平民,夜间照明这个东西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
众人第一次见到烧制好的电石,从外形上来看,它的颜色发黑,表面十分粗糙。
二人知道乙炔气体是带有危险性的,故而将门窗全部打开通风,又称取了十克的电石放入电石灯的电石仓中,随后将上半部分拧紧,从水箱处打开滴水控制阀,少量地加入了一些水进去。
听到电石灯内部有电石剧烈反应的声音以后,二人再掏出火折子,在安全距离下对着反射圆盘上的乙炔气体出口处一点。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道亮得如同闪电的光束,骤然自那管路喷薄而出。
因为有反光圆盘的效果,暖光色的灯光被映衬得更加明亮,现在还尚且是白天,就已能看到如此明显的亮光。
张代和丁蒲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是都没想到电石灯的效果能有这样好。
其余的官员们震惊坏了,一个个指着电石灯说道。“此物甚好,此物甚好啊。”
“这确实比蜡烛亮。”
“如此一来,晚上再不用扣扣搜搜地点蜡烛了。”
蜡烛实在是昂贵,因其成本就极高,便不可能卖低价,就是官员,那也是用得十分节省。
由于做实验的时候是白天,工部的人便一致决定,等到晚上天黑一点的时候再看效果。
技术部的办事衙门是原本钦天监的衙门,和礼部的衙门几乎就是挨着的。
由于林肆不信鬼神,又提倡节俭,如今的礼部就是个清闲的部门,岗位一减再减,礼部尚书有时候都怕自己哪天一觉睡醒然后陛下宣布礼部就此解散了。
抱着这样忐忑的心情,礼部尚书勤勤恳恳,礼部没事的时候就带领礼部其余的官员给户部和教育部帮忙写写文书,
一方面是显得他们还有几分用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后考虑,万一哪一天礼部当真被取消解散了,他们几个在别的部门也做过事,不至于没官做。
这日晚上,礼部尚书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天已然有些黑了,他忽然想起自己今日下值时竟将东西忘在了衙门。
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带上家丁,提着个灯笼去礼部取回来。
衙门里黑漆漆的,一旁的技术部衙门也是黑漆漆的。
礼部尚书用钥匙打开礼部衙门的大门,方才走进去拿东西,转过头却看到一墙之隔的技术司衙门竟有亮光。
那明暖黄的亮光的照射范围还很广,他隔着一堵矮墙都能感受到。
礼部尚书和家丁一下子软了腿。
家丁额头冒冷汗。“郎君.....这隔壁技术司应当没人才对,这亮光是怎么回事。”
礼部尚书更是害怕,蜡烛和灯油都不可能有这等照明效果,除非摆了很多根蜡烛一起点燃。
但是这蜡烛贵得很,谁家一口气能用这么多支蜡烛,还在技术司的衙门点?
这事实在是透露着怪异。
礼部尚书和家丁你看我,我看你,双方都不敢动。
直至矮墙的另一头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成了成了,没想到这照明效果如此好!”
“此物甚好,此物甚好啊!”
在和这两人当邻居的这五年里,他不知听过多少次这种声音了,绝对不会错的!
礼部尚书瞬间恢复正常,甚至拍了拍家丁的肩膀。
“没事了,技术司那两人又在研究东西呢,我们回去吧。”
第160章
洼食商人从大安带回去的商品非常受欢迎, 原本就有许多贵族公爵没有买到大安商船所带过去的东西,这下子带回来的商品比上次种类更丰富,直接遭到疯抢。
黛娜?莱斯特是洼食的一位贵族小姐, 她知道有商人去到了那个神奇的东方国家安国, 带回来了比上次还要多的商品。
上次安国带来的商品被国王以及王族全部买走,只有少数商品被贵族捡漏。
等黛娜家中得知消息时,她最想要的可以掩盖异味的香水已经买不到了。
上次聚会之时, 王族小姐们的身上一直有一股非常清新好闻的香味。黛娜猜测这恐怕就是安国的香水。
黛娜回家以后难过极了, 她也想自己在出门和参加聚会等时候身上有那股香味。
母亲安慰她,说洼食有商队跟着去了安国,只要能成功回来, 到时候就去将她想要的全部买回来。
黛娜就这样等啊等,终于等到了这些商品再次出现在洼食。
黛娜的母亲不光带回来了香水, 还有很多黛娜见都没见过的东西。
如今的香水都是用小小的玻璃瓶子密封好的,玻璃虽不是完全透明,由于烧制的技术问题会有一丝淡淡的杂色。
但是这些杂色瓶子反而成为了洼食人购买的动力,若是谁买到带了丝浅粉色的瓶子的香水,说出来真是要其他贵族的人羡慕 。
黛娜心满意足地按照商人们的教程, 倒了一丁点抹在耳后和手腕, 手上残留的一点香水她也没浪费,而是擦拭在了裙子上。
黛娜又兴奋的开始挑选其他的商品, 其中一面小镜子非常讨黛娜的喜欢,这面镜子只有掌心大小, 很是方便, 也不知道这安国是怎么做出来的,照得非常清楚。
黛娜还看到了棉布,她听闻王族的小姐们现在都用这种布做夏裙。
这种布虽然不如丝绸顺滑, 但是胜在柔软透气,夏季穿在身上反而比丝绸更舒适。
除此之外,用来做睡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匹布是浅浅的蓝色,这一时让黛娜犯了难,这样的颜色做夏裙好看,做睡裙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