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你明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那八王爷家的孙子也是官家堂侄,但你也是啊!凭什么你要上门去给他画画呢?”
——这样不会丢了宗室的面子,沦为笑谈么?
——应该是八王爷怕我上他家门吧。
扶苏说道:“难道八王爷让国子监的学生去他府上画糖,还光明正大宣传一番会不成?他可是官家近亲里辈分最高的,做不出那种事的,你就放心吧。”
而且,只是区区两个为了哄小孩而来白身,远远不值得年迈的王爷亲自接见,避免了这位叔爷被他活活吓死的风险。要知道,三岁加封成王的宴会上,他和八王爷还互相打过照面呢,八王爷还给他送了份厚厚的贺礼。
又能挣钱,风险又小,还能光明正大出去玩,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扶苏甚至游说起苏轼:“做完这一单,东君至少三个月份的小鱼干就不用愁了,你想吃什么也可以尽情去买。”
苏轼一脸被打败的表情:“明明缺钱的是我吧,怎么你反而更积极……好好好,我去还不行么?”
“那就说定了,走吧,我们去找八王府上的人。”
八王府的人果然如杨安国所说,静静侯着,见到他们出现后十分热情,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看来是被家里的小祖宗们折磨得不轻。
他们不仅态度热情,还很好说话,一点也不摆王府的架子。扶苏说出自己方便的时间之后,不仅不讨价还价,一口答应下来,还慷慨地掏出了好几贯铜钱,说是定金,让他们好好准备原料。
那沉甸甸的重量,压得扶苏胳膊都往下沉了点。
待八王府的仆从离开之后,扶苏突然问苏轼:“你下个休沐日有空闲么?”
“怎么了……除了去看东君外,应当没事。”
“我有个阿姊,一直想出来玩。我打算下个休沐日接她出宫……府。不过我们都对汴京人生地不熟的,只好拜托你来。”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肯定让她玩得开心。”苏轼立刻答应下来:“你阿姊比你大几岁?”
“两岁。”
“两岁啊,好巧,我阿姊也大我两岁。也不知道她,还有辙弟在眉山怎么样了?”苏轼露出了思念的神色。
扶苏没出声,脑中回想起了这位苏轼苏辙亲姐苏八娘的结局:父母做主把她嫁给了亲表兄程之才,本意希望亲上加亲,婚后的日子能顺遂一些。但她却过得十分不好,早逝之时,年方十八岁。
都是嫁给表兄、都是婚后不幸、都是早逝……与福康大公主的命运有异曲同工之妙。
妙悟尚有他帮忙筹谋,但这位苏八娘呢?惟愿苏洵能早日中试,成为京官步步高升之后,苏八娘也成为程家高攀不上的存在,不必再重复悲剧的命运。
“小郎?小郎?”苏轼的声音突然响起。
“……嗯?”
“该回去了,委员会的人还在等我们呢!”
“哦哦哦,那我们走吧。”
苏轼说:“也不知道他们分好工没有呢?要是能给我分个轻省的活计就好了。”
扶苏:“有范师兄在,不会的。”
苏轼一脸惊恐:“啊?你的意思是范师兄会针对我们吗?不要啊,我还要努力背书升斋”
“你想到哪里去了?还有,范师兄在你心里是个什么形象呢?我是说,有他在,肯定会分得很公平的。”
两个人都没把程颢的针对放在心上。
苏轼是纯粹的心大,扶苏则是开了历史透视挂:好歹也是一介理学大家 ,要是做过见不得人的事,早就被扒出来议论纷纷(譬如朱熹被谣传与儿媳有染)。既然没有,说明他的人品还是值得信任。
事实果然不出扶苏所料。
等他们回到原处,委员会早已做好初步的分工。毕竟是经过祭酒博士严选的栋梁之才,效率能不高么?
不过,范纯仁还是秉着民主的做法:“赵小郎,苏小郎,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扶苏草草一看,即答道:“没有!”
不得不说,已经成稿的这一版分工十分明确:范纯仁、曾巩、李观澜三人负责与膳堂沟通,扶苏和苏轼统计学子们对菜品的意见,程颢居中策应调度。
最难缠的,最容易得罪人的和工作人员扯皮的事项由三个加冠的成年人揽了过去。程颢性情端严,纵览全局。
两只小豆丁呢,负责对接学子再合适不过。毕竟谁也不舍得对七岁、三岁的两个小孩子恶语相向的,对吧?
既分工合理,又考虑到每个人的长处,还在细节处体现了对稚子的照顾。
扶苏发自真心叹道:“范师兄,不愧是你呀。”
他决定今晚写给官家的家书里,好好地夸一下这位师兄。嗯,有感而发的事情,怎么能叫走后门呢?
范纯仁淡淡地一笑:“你们便好好思考一下,怎么才能收集齐全国子监百十号人的意见吧。想不出来,也可来找我或者其他师兄商量。”
扶苏却自信拒绝了橄榄枝:“这个我有办法。师兄,你们就看好吧。”
不如说,他办法太多,一时不知道该采用哪个呢。
“哦?那我们便袖手旁观了。”
“肯定有办法的,毕竟,是赵小郎嘛。没有他,哪有我么几人相聚在此处?”
李观澜“咦”了一声:“赵小郎,你脸怎么红了呀?”
众人响起了一阵笑声。
扶苏鼓起了包子脸,气呼呼地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笑话我!明明都知道我不爱听别人夸我的!”
“什么?居然被发现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你们!”
扶苏气得跺了跺脚,但是伴着笑声,朝下的嘴角也变成无可奈何的笑。
是夜,月明星稀。
苏轼敲响了扶苏宿舍的大门,门内传来一道瓮瓮的声音:“门没关,你直接进来吧。”
苏轼闪身而进,看到扶苏正伏在书桌前,在雪白的宣纸上写写画画:“咦,你是在写家书么?”
“是啊。我阿爹阿娘他们不放心我。”
扶苏无奈地说道。
这还是他能隐姓埋名进国子监读书的条件之一。官家还严格规定:就算当天无事发生,无话可说,也要写几个字给家里报个平安。
就是可怜了每天两点一线跑腿的梁怀吉。
不过,今天的扶苏可不是没话找话。他有好多事情想些:拜托娘娘给他准备做糖画的原料啦,告诉妙悟再过几天就可以出去玩啦……
话说,用宫中膳房的原料给八王府做糖画,转头就把王府的打赏塞进自己口袋,算不算一种打秋风呢……
嗯……好微妙。
小扶苏甩了甩头,决定不再去想。虽然家书都是一看就马甲掉光的内容,但扶苏并未隐什么藏,写好后就塞进信封里,大喇喇地摊在书桌上。
苏轼果真没有怀疑,他今晚来是为了另一件事的:“你白天说的有办法,是指什么办法?给我说说呗。”
“你先说说。”
“我能想到办法的就是……让大家对膳堂的饭菜投票,选爱吃还是不爱吃?”
“对!”
扶苏用力地点头:“不止投票,最好还要采访几位同窗,了解他们对每道菜的想法。”
惟其如此,才能从广泛和纵深的两个层面理解同窗们真实的想法。扶苏上辈子的指导老师三令五申做调查要严谨,他自认只学了个皮毛,但是应对眼前的状况已经远远够用了。
也幸好,国子监膳堂是免费开放的。倘若是收费制就麻烦了,除了“爱吃与否”外,还要再加一个“是否希望保留”的刻度。因为一定有人有自己不爱吃的菜,但看在种种原因(比如便宜)上希望它长久保留。
“但是,该怎么了解呢?难道真要我们一个个地上去问啊?”光是想象那个场面,社牛如苏轼也有点牙疼。
扶苏摇了摇手指,拿起桌上的纸:“你来看这个。”
“是什么?”苏轼不解,依言看了起来。片刻之后,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是……!”
一日后。
敏锐的学子已经发现了,国子监的膳堂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
膳堂的大门口,摆满了一面墙的木牌,宛若错落有致的风铃。凑近看了才发现,每个木牌上都写着菜名。
有人心里暗暗嘀咕:又不是酒楼,还学他们的做派,这几个菜写上去,就不觉得寒酸么?
粳米舂饭。
咸豆豉。
萝卜羹。
不会是前几天那什么委员会搞的吧。
他刚想扭头就走,又眼尖地发现,每道菜下方放着两个签筒样式的东西,贴着“五味俱全”和“味同嚼蜡”的牌子。最边上又放着两个大签筒,分别装着一头涂成红、和一头涂成黑色的竹签。
“这是让我们……投票么?”这人嘟嘟囔囔了一句。
“对!”
背后忽然响起一道嫩嫩的嗓音,把过路的学子吓了一跳:“是你啊,赵小郎,你可真是吓死我了。”
扶苏摸了把自己白糯糯的面皮:“不好意思啦。”
哎,他现在在国子监很有名吗?
扶苏双手合十:“所以这位师兄,可以给我们投个票吗?就当支持我的工作了,拜托拜托!”
被可爱幼崽用水汪汪大眼睛攻势袭击,寻常人很难招架得住,这人也不出例外。他晕乎乎地点了头,回忆了一番今日饭食的滋味,抽出了几根红黑的竹签。
“我真的投了啊?”
“嗯,拜托了!”
学子正要投进对应的筒里,又被一道突然响起的小嫩嗓吓了一跳。
“膳食改善委员会对膳堂满意度调查,填问卷者即可获得一块限定版砚台一块,机会有限,先到先得了啊——”
“机会有限, 先到先得了啊——”
苏轼扯着嗓子用力大喊道。白嫩嫩的脸颊上升起两团红晕,也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力竭缺氧才导致的。围观群众很快注意到他,和他面前的桌子上, 摆的各色奖品和一沓厚厚的纸, 纸上面似乎写了什么。
“限定砚台?这难道是……澄泥砚?”
“居然是澄泥砚!”
“真的假的?让我来看看?”
围观的人凑上前来试图一探究竟,随手拿起一块砚台打量了片刻, 惊呼道:“居然还是真货!”
转瞬便殷勤地笑道:“苏小郎, 你刚说了什么来着?这一块澄泥砚该怎么获得?”
“师兄你来得早,只需要填这个就可以啦。”
苏轼摇了摇手上的问卷:“不过, 师兄你来得早方才有机会, 这澄泥砚的数量有限,谁先做完问卷谁才能先得到, 当然了, 除了砚台我们还有别的奖励品。”
他指了指身前的桌子,奖励品一字排开。除了最名贵的墨砚外, 还有一袋袋扎好口的细砂糖、制作精细的陶瓷玩件等等,每一样都精致可爱, 自用送礼两相宜。
这些都是扶苏自掏腰包贡献。
澄泥砚更是从地方来的贡品, 虽然为了不暴露身份, 仁宗给他挑的并不是顶好的一批,但质量吸引国子监学生们也绰绰有余。
他们飞快问苏轼借了笔墨,眼睛直勾勾的看向问卷, 怕是连考试时都不曾有如此积极。
结果定睛一看, 都愣住了。
“呃……”
这都是什么问题啊?
——请说出菜品“粳米舂饭”好吃与否, 并给出理由?
——你觉得膳堂里最需要添加的饭菜门类都有哪些?为什么?
——假如膳堂新增设付费的窗口,提供品质更好的菜肴,你愿意付费吗?如果愿意, 希望付费窗口增加哪些种类的菜品?
“这都是什么呀?苏小郎?”
苏轼说:“是问卷呀问卷,是我们膳委会新鲜出炉的问卷哦。对了,那边还有给每道菜口味打分的红黑榜,填完了一会儿可以顺便去投个票。”
“不是,我的意思是……难道我们写了自己的想法,你们就会采纳?真的有用么?”
“当然有用了!不信你去问祭酒,膳堂改革可是他点头首肯,还要上疏跟官家汇报的大事呢!”
祭出官家的名头,比什么都管用。
比起参与和官家有关大项目的吸引力,澄泥砚很快不再成为重点,大家统统都围住了小小的苏轼,争着问他问卷该怎么填。
苏轼回答完这个回答那个,忙得眼睛都花了,在间隙中却捕捉到远处一个对他微笑的身影。
小小的,矮矮的一个。
形单影只,好不悠闲。
他恨恨磨了磨牙:“赵宗肃——”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小孩是在报复自己前几次嘲笑的仇呢!
远处的小豆丁像是看到了他做的口型,当即笑得更灿烂了一点。
哎呀哎呀,谁让澄泥砚等等奖品的赞助商是自己,喜提选边权?又是谁让苏轼平时E得让人害怕到发麻呢?
客服的工作,他不做谁做?!
扶苏撑着下巴,悠悠闲闲地数着菜品下的红黑签,并对每个路过投票的人露出一张笑脸。
……然后,他被人摸了一把脸。
扶苏:“!!!”
远处的苏轼立刻发出声嘲笑:“哈!”
扶苏回头怒而瞪之,再望向另一边,罪魁祸首已经飘然远去。他只能用手捂着脸,缩着身子生闷气,不忘警惕地望向朝自己走来的人们。
然而,刚才的事情仿佛触发了什么开关一样。圆嘟嘟的小脸蛋儿是摸不到了,但顺滑滑的头发还露在外面啊。就有人手准备搭在扶苏的头上呼噜一把,要不是后者反应快,就要被得手了。
“这位兄台,你打算干什么呢!”
扶苏干脆连师兄都不喊了:干嘛呀,平时他心情好才给官家娘娘摸一摸,就连妙悟都不太能碰到的地方,能被随机一个路人打卡吗?
路人师兄一阵心虚,讪讪地笑了笑:“那个,还不是因为赵小郎你……真的很可爱嘛。”
说完就一溜烟地跑了。
扶苏:“……”
他干脆也把头也抱住了。
又过了会儿,围着苏轼的人群散开了,桌上的奖品也少了一半。扶苏溜溜达达走来:“收集到多少张了?”
恰逢此刻,有个人填好了问卷,将之交给苏轼:“喏,写好了给你。”
说完就转身离开。
苏轼冲着他背影大叫:“诶!师兄,你没拿奖励!”
那人背着身,摆了摆手,潇洒离去:“不用了,那么点儿东西我看不上。”
苏轼慨然而叹:“什么家庭啊,精砂糖都看不上。”
扶苏闻言,立刻在此人的问卷上做了个记号:“这可是珍惜样本,要重点保留。”
“为什么?”苏轼问。
“你自己不也说了么,这种人来膳堂吃饭是少数呀,当然要重点标记他们的想法啦。”
苏轼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态,又上下观摩了一番扶苏的小脑袋瓜。吓得后者保住脑袋,眼里写满了警惕:“苏轼,你想干嘛?”
不会也想学坏,呼噜他一把吧!?
“我是在想啊,小郎你的这颗脑袋,到底是怎么长得呢?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
苏轼的表情,似乎真在认真思考。
“这个嘛……”
扶苏扯开嘴角笑了笑:如果你能活三辈子,说不定比我还要博学呢。
话说回来,他也真该感谢大宋崇尚神童的风气了。到目前为止,不管自己展露出了哪方面才能,大家好像都默认了他单纯天赋异禀,而不是怀疑被借尸还魂什么的,要剖开他脑袋验尸。
扶苏劫后余生般,摸了摸自己聪明的脑门。
他俩又等了一会儿,待饭点过了,膳堂空空如也后才鸣金收兵。扶苏清点了一下今天的收获:一只手都握不完的投票,二十多张问卷。
草草一翻,每一张都填得满当当,根本不像后世那样敷衍,果然,官家的名头就是好用。
扶苏甜蜜又痛苦地“这下可有得整理了。”
“整理完之后,是不是该去八王府啦?”
“对的。”
“太好了。”苏轼期待地搓了搓手:“等休沐日,我们就能去给东君买小鱼干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其实你可知(周演) [现代情感] 《其实你可知》作者:周演【完结】豆瓣VIP2025-06-20完结字数181,006阅读185,948加入书架4,077推...
-
为了犯贱强吻了四个宿敌(朝柒) [仙侠魔幻] 《为了犯贱强吻了四个宿敌》作者:朝柒【完结】晋江VIP2025-08-31完结总书评数:390 当前被收藏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