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陆明渊与苏棠对视一眼。这是一个方向!
“加大力度,顺着往南的线索查!特别是江南药都、或是名医汇聚之地!”陆明渊下令,“同时,将内务府那份档案记录,想办法‘不经意’地让宫里那位陛下信重的老太监看到。”
真相的面纱,正在被一点点揭开。然而,他们动作频频,对方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这日深夜,一名负责调查的护卫浑身是血地逃回陆府,带来一个噩耗:另一组前往南边追查线索的两人,在途中遭遇“山匪”,一人当场身亡,一人重伤失踪!
消息传来,陆明渊面色铁青。
对方已经狗急跳墙,开始直接下杀手了!这意味着,他们的调查方向,很可能触动了对方最敏感的神经!
危险陡然升级,但同时也证明,他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加派高手,继续查!”陆明渊的声音冷如寒冰,“告诉下面的人,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但线索,绝不能断!”
苏棠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紧握的拳头:“他们越是这样,越是说明我们找对了路。放心,我会让济世堂的渠道也暗中留意,江湖郎中的消息,有时比官道更快。”
夫妻二人并肩而立,窗外月色冰冷,映照着他们坚定而无畏的脸庞。前方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与杀机,但他们已无退路,唯有前行。
第45章 三方线索终交汇,青囊谷中觅仙踪
护卫遇袭的消息被严格封锁,但陆府内部的氛围却愈发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硝烟。陆明渊增派了更多的人手护卫府邸与调查人员,每一次信息的传递都变得更加隐秘和谨慎。
对方越是疯狂,越证明他们逼近了核心。
苏棠利用为皇后请安的机会,婉转提及近日心神不宁,担忧陛下病情反复,想查阅一些太医院关于类似脉象的古籍记载,以期精益求精。皇后对苏棠的“尽心”颇为赞赏,特赐手令,允其有限度地查阅太医院非机密医案档案。
这为苏棠提供了绝佳的掩护。她并非真要查找医案,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二十多年前,尤其是先帝晚年时期的太医值班记录、药材领取记录,特别是与当时可能涉及“巫蛊”或“皇子病案”相关的蛛丝马迹。
太医院档案库浩瀚如烟,且年代久远,查找起来极为困难。苏棠每日抽出半天时间,埋首于故纸堆中。那位曾与她一同救治灾民的年轻太医徐子瑜,感念其医术与仁心,时常借请教之名从旁协助,实则利用对档案的熟悉,帮她筛选有用的卷宗。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日后,苏棠在一本泛黄的、记录特殊药材取用的册子中,发现了一条蹊跷的记录:大致在所谓“妖女”被定罪、林司药失踪前后,太医院曾因“宫中急用”,秘密调拨过一批极其珍贵的解毒圣药“七芯海棠”和吊命用的“千年参须”,取药人签名模糊不清,但印鉴却属于当时一位早已去世多年的老太医。而这位老太医,据徐子瑜私下查证,其家族与当年的瑞王府颇有渊源。
“七芯海棠……千年参须……”苏棠心中剧震。这两种药,绝非用于寻常病症,更像是为中了剧毒或重伤垂危之人准备的!结合秦嬷嬷所说“林司药可能未死”的线索,一个惊人的推测浮上心头:当年林司药或许不仅是被偷换出宫,她本身可能就身受重伤或中了毒,需要这些救命药材!
几乎在同一时间,赵衡那边通过对内务府旧档的持续深挖,找到了另一个旁证:在那场大火之后,内务府曾有一笔不大的款项,以“抚恤罪奴家属”的名义支出,但领取人的名字却是一个完全对不上号的假名,经手人同样是那位与瑞王府有关的副总管。
而周振武手下最得力的干探,冒着生命危险沿着南下的线索追踪,终于从江南一家极负盛名的药铺“回春堂”的老人口中,探听到一个模糊却至关重要的消息:约莫二十多年前,曾有一位身受重伤、气质不凡的妇人被秘密送来求医,陪同之人气度威严,似官非官,似商非商。妇人伤势极重,且似有中毒迹象,但医术极高,对自己情况有所判断,指点医师用药,竟奇迹般保住了性命。之后便被接走,不知所踪。老人只依稀记得,那妇人清醒时,曾无意识喃喃过一个地名——“青囊谷”。
“青囊谷……”陆明渊得到三方汇总的线索,立刻铺开地图,与幕僚仔细查找。最终,在距离京城三百里外、位于两省交界处的深山之中,找到了这个几乎不为人知的小地名。此地偏僻险峻,人烟稀少,但据说常有采药人提及那里环境特殊,生有不少珍稀药材。
所有线索,似乎都指向了这个与世隔绝的“青囊谷”!
林司药若真在世,且需要长期疗伤并隐匿行踪,那里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立刻派人,秘密前往青囊谷!”陆明渊压下心中的激动,果断下令,“要绝对保密,挑选身手最好、最机灵的人,扮作采药人或山民,仔细探访,切勿打草惊蛇!”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们就要找到揭开所有谜团的关键人物了!
然而,就在陆明渊派出的精干小队悄然出发的同时,京城之中,一场针对苏棠的新一轮风暴,正在何尚书等人的精心策划下,悄然酝酿。
这一次,他们不再直接攻击苏棠的“妖女”身世,而是将矛头指向了她的医术本身。
一名曾接受过苏棠治疗、病情已有好转的宗室老人,突然病情恶化,呕吐不止,昏迷不醒。其家人连夜告到顺天府,声称是服用了苏棠所开的药方所致,哭诉“陆夫人用药凶猛,存心不良”!
与此同时,市井间突然流传起一种说法,称苏棠的医术并非正统,而是源自某种“损人利己”的邪术,她治好人越多,自身获益越大,而被治愈之人却会暗中损耗元气,折损寿数!那位宗室老人的“遭遇”,正好成了这流言的“铁证”!
太医院内,以刘太医为首的一些人,也开始阴阳怪气,明里暗里表示“民间偏方虽偶有奇效,却无体系,风险极大”,暗示苏棠的疗法存在问题。
谣言比之前的“妖女”之说更具迷惑性,因为它半真半假地触及了普通人对于“过于神奇”事物的恐惧和不解。一时间,原本一些对苏棠心存感激的病患也开始疑神疑鬼,济世堂的门前再次冷落下来。
顺天府尹迫于压力,只得硬着头皮派人请苏棠前去问话。
危机再次降临,且直指苏棠安身立命的根本——医术!
陆明渊面色阴沉,他知道这是对方的连环计。一旦苏棠被卷入官司,无论结果如何,名声都将受损,而且很可能被暂时限制离京,甚至影响她继续为皇帝诊治。
“棠儿,此事……”陆明渊看向妻子,眼中满是担忧。
苏棠却异常冷静,她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医箱,淡淡道:“走吧,去顺天府。正好,我也想知道,那位老丈人为何会突然病情恶化。我的药方,绝不会有问题。”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对自己医术绝对的自信。
一场关于医术的清白保卫战,就在公堂之上打响。而远在三百里外的青囊谷,寻找林司药的行动,也正悄然进行。
两条战线,同时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
第46章 公堂之上辨清白,谷口迷雾锁重峦
顺天府公堂之上,气氛肃穆。府尹高坐堂上,面露难色。堂下,一边是哭天抢地、口口声声指控苏棠“用药杀人”的宗室家属(乃是一位远支郡王的女婿一家),另一边则是神色平静、孑然而立的苏棠。陆明渊作为家属,立于堂外廊下,面色沉静,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全场。堂外围观者众,议论纷纷。
“青天大老爷!您要为我岳父做主啊!”原告女婿跪地哭诉,“我岳父原本只是轻微中风,经陆夫人诊治后,确有好转,能下地行走。谁知三日前服了她新开的药,当晚便呕吐昏迷,至今未醒!不是她的药有问题,还能是什么?!定是她用了什么虎狼之药,催伐元气,表面见效,实则害人啊!”
府尹看向苏棠:“陆苏氏,原告所言是否属实?你所开药方现在何处?”
苏棠微微躬身:“回大人,民妇确为老郡王诊治过。老郡王年高体虚,中风后气血瘀滞,民妇用药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为主,方剂皆在太医院有备案可查,绝无虎狼之药。此次新调药方,乃是因老郡王病情好转,酌情减量并加以巩固调理,药性更为温和。药方副本在此,请大人过目。至于药材,皆由济世堂提供,采购记录、药渣留存均可查验。”
衙役将药方呈上。府尹本人不通医理,便传唤了等候在旁的两位太医——正是刘太医和那位年轻的徐子瑜太医。
刘太医抢先接过药方,装模作样地仔细查看,半晌后皱眉道:“大人,此方……看似平和,然其中川芎、红花等活血之药,用量虽较前期减少,但对年迈体虚者而言,仍恐有耗血之虞。加之黄芪补气,若虚不受补,或可致气机壅滞,上逆为呕……理论上是存在此种可能的。”他言语含糊,看似客观,却处处引导,暗示苏棠用药不当。
徐子瑜却摇头,朗声道:“大人,下官不同意刘太医之言。此方配伍精妙,君臣佐使分明,活血药用量已极为谨慎,佐以大量养血滋阴之品,绝无耗血之弊。黄芪用量亦适中,正是为了助气行血,避免瘀滞。此方乃稳妥之至的调理良方,绝不可能导致如此剧烈呕吐昏迷之症。”
两位太医意见相左,府尹更加为难。
苏棠此时开口:“大人,民妇恳请即刻前往郡王府,亲自为老郡王诊脉,查明病源。若真是因民妇用药所致,民妇愿承担一切罪责。但若另有缘由,也好及时救治老郡王,以免延误病情。”
原告女婿立刻尖叫起来:“不行!不能再让她碰我岳父!谁知道她会不会再下毒手!”
苏棠冷冷看向他:“众目睽睽之下,府尹大人派人同行,我能做何事?阁下如此阻挠查明真相,究竟是真的关心老丈人,还是……另有所图?”
这话意有所指,那女婿脸色顿时一变。
就在此时,堂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英国公府世子张文杰,带着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挤了进来。
“府尹大人!”张文杰拱手道,“晚辈得知此处有医理之争,特请来‘回春堂’的薛老神医前来。薛老神医悬壶一甲子,德高望重,于药学一道堪称国手,想必他的判断,足以服众吧?”
薛老神医的名头,京城无人不知,连堂上的府尹都起身致意。刘太医见状,脸色微变。
府尹大喜:“快请老神医看看药方!”
薛老神医仔细看了药方,又捻起衙役从郡王府取来的药渣样本查验,片刻后,斩钉截铁道:“府尹大人,此方乃王道之方,绝无问题!药渣也与方剂相符,并无错漏或额外之物。”
那女婿急了:“那……那我岳父为何会如此?”
薛老神医沉吟道:“若非药方之故,那便可能是误服他物,或……另有隐疾突发。老夫需亲自诊脉方能断定。”
有了薛老神医的权威背书,府尹终于下定决心,一拍惊堂木:“既然如此,本官便亲自带人,与陆苏氏、薛老神医一同前往郡王府诊视!若再有无端阻挠者,休怪本官无情!”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郡王府。苏棠和薛老神医仔细为昏迷的老郡王诊脉。
片刻后,两人对视一眼,苏棠微微点头,薛老神医抚须开口道:“脉象滑数而乱,中焦阻塞,更有中毒之象!绝非中风后遗症或药力所致!像是……误食了相克之物,或是中了某种秽毒!”
苏棠补充道:“请查验老郡王近日饮食,特别是药汤之外,可曾服用过其他特别的东西?”
郡王府管家战战兢兢地呈上一盅还未用完的“滋补羹汤”,说是女婿前几日特意寻来的“民间偏方”,极为孝敬,日日督促老岳父服用。
薛老神医一闻,脸色顿变:“胡闹!这里面有斑蝥、红娘虫等大毒之物!虽经炮制,毒性稍减,但用量稍过便足以致命!且此物性与陆夫人所开活血方剂虽无直接相克,但二者同服,毒性倍增,猛烈冲击脏腑,壮年人都受不住,何况年迈久病之人!”
真相大白!竟是这“孝顺”女婿,不知从何处弄来这虎狼偏方,差点害死老郡王,却想嫁祸给苏棠!
那女婿顿时面如土色,瘫软在地。府尹大怒,立刻下令将其收押审问,追究幕后指使。
苏棠的清白得以彻底证实,甚至因其冷静与专业,以及薛老神医的公开赞赏,名声更胜从前。经此一役,那些关于她“医术邪门”的流言也不攻自破。
然而,当陆明渊派人顺藤摸瓜,想去深挖那女婿提供偏方的来源时,却发现线索断得干干净净,对方显然早已处理干净手尾。
京城这边的危机暂解,但青囊谷那边传来的消息,却让陆明渊和苏棠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派往青囊谷的小队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那个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谷入口。然而,谷口地形极为复杂,迷雾终年不散,且布有奇特的天然阵法,外人极易迷失方向,甚至遭遇毒虫瘴气。他们尝试数次,皆无法深入,反而折损了一名人手。
带队首领传回消息:谷口有常人居痕迹,设有障眼法和简易机关,绝非天然形成。谷内定然有人,且极擅医药毒理,防范心极重。强行闯入,恐有不测之祸。
“精通医药毒理……天然屏障……极强的防范心……”苏棠喃喃道,眼中却亮起光芒,“这很像是一位经历了大风大浪、必须隐姓埋名之人会选择的方式。是她,很可能就是她!”
找到了地点,却无法进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挫折。
陆明渊沉思良久,缓缓道:“既然无法强攻,便只能智取,以示诚意。或许……我们该亲自去一趟。”
“亲自去?”苏棠看向他。
“对。”陆明渊目光坚定,“带上足够的诚意,表明身份,说明来意。若里面真是林司药,她得知你的存在,得知当年的污蔑正再次加诸你身,或许……她会愿意见我们一面。”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京城权力中心,前往险地,风险极大。但似乎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就在陆明渊准备向皇帝告假,安排离京事宜时,宫中突然传来消息:皇帝病情有反复,龙体再次感到不适,传苏棠即刻入宫!
离京之行,被迫暂缓。而皇帝的再次病倒,无疑又给京中诡谲的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
第47章 龙体反复疑云起,深宫诊脉探幽微
皇帝病体反复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瞬间打破了朝堂刚刚维持住的微妙平衡。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宫廷,聚焦于那位能左右帝心、如今自身亦深陷漩涡的陆夫人身上。
陆明渊与苏棠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皇帝的病况,直接关系到朝局走向,也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安危。此刻召见,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我陪你入宫。”陆明渊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
苏棠点头:“好。但入得内宫,终究需我独自面对。放心,我会见机行事。”
夫妻二人即刻更衣,乘坐马车直奔皇城。宫门守卫见是陆明渊与苏棠,不敢怠慢,查验手续后迅速放行。一路行去,宫人们步履匆匆,神色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养心殿外,英国公、李阁老等重臣已焦急等候,太医院院判及几位资深太医更是跪了一地,额角见汗。何尚书也在一旁,面色沉静,眼神却闪烁不定。
见到陆明渊夫妇,英国公迎上前低声道:“陛下半个时辰前突然头晕目眩,呕吐不止,精神萎靡,与……与之前发病情形有些类似,却又似乎更为急促。”
李阁老亦补充道:“太医院的人诊了脉,说法不一,用药也不敢轻易决断。皇后娘娘这才下旨,急召陆夫人前来。”
何尚书则阴阳怪气地插了一句:“陆夫人医术通神,想必定能手到病除。只是陛下万金之躯,可再经不起任何闪失了。”
陆明渊冷冷瞥了他一眼,并未接话。苏棠则仿若未闻,对英国公和李阁老微微颔首:“妾身尽力而为。”说罢,在内侍的引领下,坦然步入殿内。
寝殿内药气浓郁,皇帝半倚在龙榻上,面色蜡黄,双目紧闭,眉头因不适而紧紧蹙着。皇后在一旁忧心忡忡,见到苏棠,如同见到救星:“陆夫人,快!快来看看陛下!”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后和怨夫破镜重圆了(糖罐本罐) [穿越重生] 《重生后和怨夫破镜重圆了》作者:糖罐本罐【完结】晋江VIP2025-10-31完结总书评数:772 当前被收藏...
-
穿成大清第一废后(清酒满壶) [BG同人] 《(历史同人)穿成大清第一废后》作者:清酒满壶【完结】晋江VIP2025-10-29完结总书评数:679 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