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茵小心谨慎,这么多年来也就出手了两次物资。
“这个想法也不错,国家现在鼓励个体经营。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提高经济水平。任何时候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国家的基础建设,军事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卢书睿考虑的层面更高,他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研究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路线,得出的结论。
“那你是支持我的吧?正好暑假没事,叫上书棋他们,再找黄哥帮忙把楼上楼下好好拾掇一下。”
“我给阿香写信,让她收集物资,攒到一定量了,再用火车运过来。都是干货,也不怕放坏了。”
于茵越说越兴奋,感觉一张张的大团结向她砸了过来,等攒够了钱,她就在郊区买上一块地,开自己的有机农场。
“呵呵……”想想就美,养鸡,养鸭,养猪,养羊,种上各种喜欢吃的蔬菜,建一座度假小屋,养一只叫旺财的狗,这就是于茵理想中的生活。
“就这么高兴,还没睡着呢,就做上美梦了!”卢书睿看着呵呵傻笑的于茵,调侃着说道。
“美梦,很美的梦!等咱们老了,退休了,找一处有山有水的地方,种种菜,养养花,逗逗狗,美不美?”
“美,真美!就咱们两个,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过真正的二人世界。”
卢书睿对和于茵过二人世界情有独钟,时不时的就念叨两句。
“对,就我们两个过二人世界!”
这一晚,两个人的梦里都可能出现那美美的画面!
第二天,于茵给阿香回了一封长信。信里详细的说了她的计划,她准备开一个卖云省特产的小店,让阿香她阿爸收干货的时候注意质量。
于茵还强调,各种干货儿,她按市场的收购价来收购,至于阿香和他阿爸用什么样的价格收购,于茵让她们好好的思考一下。适当的挣一些中间差价也是无可厚非的,这买卖不出意外,要长久的干下去的。
信里该说的于茵说的很详细,怕阿香着急,她还给阿香摇了一通电话,简单的说了,让她先收购干货,详细的内容在信里都写了。
于茵寄的是挂号信,速度能快一些。
国家虽然对内改革政策已经下发,但是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地方现在还是集体所有制,土地没有分产到户。
印象中好像是到了84年,才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分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些都不重要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超市拾掇出来,货架也得定做,门窗也需要改改。还要去咨询个体执照的事情,于茵感觉时间一下子不够用了。
最后,分工协作。
卢书棋被委派去咨询个体执照的事,卢书睿找黄哥细致的拾掇一下房子,尤其二楼,于茵想要做成高档货品,带外包装的,而一楼就是普通货品。
屋里所有的墙要刷白灰,那样会亮堂很多。货柜要统一,都用原木色,显得干净。于茵计划一楼所有的货品用竹笸箩,有特色还美观。
于茵一样一样的计划着,本子都记了好几篇了。
还得记着给阿香发电报,让寨子里的老阿叔按照她要求的尺寸编笸箩。于茵喜欢老阿叔的手艺,值得信赖。
所有人都动起来了,书芸也被找来,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
货品和店铺有了着落,于茵现在最缺的一个灵魂人物,店长。
开学于茵大三了,课业更忙了,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在买卖上,得有一个执行她想法的代理人。
这就比较愁人了,于茵不认识什么人,要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不容易。
这事儿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于茵在本子上记下了,找店长和招售货员的事,具体去哪里找还得好好想想。
还有一个事情也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市场上各种干货的价格,于茵很长时间没有去副食品商店买菜了,对于现在的一些货品的价格还真不了解。
这件事儿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要跑很多家的副食品店,还有一些菜市场。
于茵想到了隔壁的黄珊,他之前为了摆摊,大街小巷没少溜达。
“什么?你要开店儿,卖云省的特产?”黄珊没想到于茵找她帮忙,是为了自己干个体户,而且是自己开店儿,真是人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她妈说她摆摊没前途,名声不好听,看看人家,上大的大学生……
“不就是调查各种干货的价格吗?高档的,低档的,便宜的,贵的,哪个区域的?这都不是事儿,交给我吧。”
“行,先谢谢黄妹妹了,姐不会让你白干的,按天儿付你工资,帮姐调查仔细了,我好对比着定价。”于茵玩笑式的和黄珊交代着。
相处时间长了,彼此熟悉了,能经常开一些玩笑,说话也随意多了。
“放心,没问题!”
大体的事情也就这些了,于茵又检查了一下笔记本儿,看有没有漏掉的,剩下的就一点点筹备吧。
第160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卢书棋最先完成任务的,他去工商部门问了,现在还不可以办理个体营业执照了。
他也打听了什么时候能办,但工作人员说还没有具体通知,没有正式文件下发,需要等待。
“辛苦了,书棋,等着吧。”
于茵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年开始发放个体营业执照的,好像就是这几年。既然没有,那就是都没有,不影响她开业。
楼体内部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黄强有了一个固定的合作伙伴,也是返城知青,他家是家具厂的,从小跟家里人学的木工。
于茵店里的柜台都是他负责打的,材料也是他找来的,因为黄强的关系,用的都是经济实惠的。
应了那句古话“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这么一收拾,原来乌漆麻黑的墙面变成雪白的白灰墙,原木色的柜台靠墙围了一圈,中间是一个长条的案子,上面可以放竹笸箩。
顺着楼梯上到二楼,档次又上了一层。
墙还是白灰墙,这时候也就这一种。但是,于茵要求从墙脚线往上一米半,用光滑的薄木板贴了一层,感觉又高级了一些。
窗户也修理完了,破碎或是透光性不好的都换掉了。于茵本来想把窗户都换成那种大扇的,一打听价格,果断放弃。她手里现金只有两万多块,得计划着花呀。
二楼打算制定一些礼品盒或是好看的包装,像后世的那种。
这事还得找纸盒厂,需要定做,店名,标牌,还都没有。“啊……”于茵要疯了,
这时代干点什么真不容易。
主要是东西很难协调,什么都要介绍信,她一个个体买卖,哪有什么介绍信。
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于茵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于茵同志你好,我是乔安南。”
“啊?啊!乔大队长,不好意思,一下子蒙住了。”
于茵是真没想起来,自从那次打电话,托他给小哥搭个飞机,之后就没怎么联系。在云省的时候,还能寄个特产什么的,来沪市以后就没再联系。
“我是听于军同志说你要在沪市开一个卖云南特产的商店,正在物色店长。”
这事是于茵前一阵给小哥写信的时候,随口抱怨时说的,做买卖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太操心了,想找一个能力强的店长,自己认识的人有限。
于茵已经习惯了,有事找小哥儿,遇到不顺心的事,习惯性写信跟小哥抱怨两声儿。
只是没想到小哥会把这件事说给乔大队长听,以乔大队长的地位,怎么会跟小哥说到这些家长里短呢?
“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战友出任务受伤了,转业回地方了。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左手,不想给国家添麻烦,拒绝去国家安排的单位报到。”
“我的个这个战友有后勤管理经验,能力很出众。听于军说你想找一个全面负责的店长,向你推荐一下,他老家正好是沪市的。”
乔安南想起梁超就心痛,一个很优秀的军官。
他们曾一起并肩作战,经历过很多生死时刻,但是一次任务,梁超失去了左手,不能留在部队了。转业到地方,又怕给国家添麻烦,拒绝安排好的工作。
乔安南知道梁超的心理落差很大,他以为自己会一直呆在部队,干到退休,可是意外发生了。他从一个各项军事技能很强的战士,到一个身体有残缺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心里能没有起伏吗?
梁超不去单位报到,也是担心自己残疾的左手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尸位素餐,这些年党的教育,他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道坎儿。
正好他无意中听到林军和战友念叨自己妹妹要开店儿的事儿,发愁没有合适的店长人选,他离得远,帮不上忙,懊悔着呢。
乔安南知道于军的妹妹于茵,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这么多年来,除了于军受伤那次,再也没有麻烦过自己,没有提过任何要求,他反而一直关注着。
恢复高考以后,他听说于茵和自己的丈夫都考上了沪士的大学,心里为她高兴。优秀善良的人在哪都会发光的!
而梁超正好又是沪市人,转业回去,没有工作怎么生活?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只靠他妻子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
“乔大队长,可以让你战友过来看一看,我们双方见一面,相互了解一下。如果都觉得合适,我当然是热烈欢迎。”
“薪资待遇这块儿不能和正规的大厂比,没办法分房,但是工资不会低于大厂的正式职工。”
于茵想好了,如果卖得好,效益高的话,她可以适当的多发奖金。
“行,首先代表我的战友感谢你,我让他明天去你那儿。”
“不用谢,我敬佩你们这样的英雄,没有你们的付出,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安稳的生活儿。”
于茵是真心的佩服所有的逆行者,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所有人的平安喜乐!
挂了电话,双方都比较满意。于茵对军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可能她爸曾是军人,小哥也是军人,她自己也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
天然的信任感,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如果明天面试成功的话,于茵就解决了一块心头大病,有了店长自己就可以解放了。
“于茵姐,你这儿招售货员儿吗?”
“招啊,怎么你有合适的人介绍给我?”
于茵看着黄珊不解的问道,她是想帮谁找活干呢?
“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
“你自己?你要来我这儿当售货员,不能够吧!你自己卖饰品挣得不少啊,怎么想着来我这当售货员,我可开不了那么高的工资!”
于茵怎么也没想到,黄珊是自己想干,以她的能力做一个个体户,挣得不会少。
“我自己干,挣得是不少,但是没有发展。我看中于茵姐以后的发展,我感觉这个小店不会是你的终点,那我以后就是你的元老级职工了!”
“这么看好我啊,我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呢,也许这就是我的终点呢!”
于茵不明白,黄珊从哪看出来自己有那么大的野心,能干出一番事业,把宝压在她身上。
“那也无所谓,在你这儿当售货员,工资也不会比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低太多,足够我一个人吃喝了。”
黄珊觉得自己单打独斗太累,太孤单,这么多年一直漂泊着,她想找个靠山,心里安稳些。
“行,冲你这态度,你就是我们店的第一个售货员。”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茵见到梁超的时候惊讶了半天,不是因为他的断手,而是因为他的长相。
他进来的时候,穿着一身很普通的黑裤子,白短袖,没有为了掩饰断手而在大热天穿着长袖。
三十出头的年纪,寸头,小脸,皮肤很白,和传统意义上的军人形象不符。
一般形容军人外貌的时候,常用虎背熊腰,肩宽腰圆,星眉剑目……都是一些威武的词语,而梁超哪一点都不沾。
他皮肤很白,没有晒黑,个头有一米七多,整体给人瘦弱的感觉,但是,你又能看到他胳膊上紧绷的肌肉,又很有力量。
怎么说呢,就像是把一个白面书生扔进军营,经过历练以后,有了军人的实力,但是没丢了读书人的外在,有点矛盾。
“你好,梁超。”
“你好,于茵,这是我丈夫卢书睿。”
三人相互打量完了,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听乔队长简单介绍了你的情况,现在,我介绍一下这份工作。”
选择是双向的,只有心无芥蒂的工作,才能做出成绩。
“我这个店主要经营云省特产,货物从云省通过铁路运输过来,在进行分类,销售。”
“你也看见了,我们这有两层,一层是普通货品,二楼是质量很好,价值更高的礼品。”
“我们平时要上学,店里的日常都需要店长负责,补货,调价,销售,人员管理,财务等等,我只出方案,具体由店长实施。”
于茵说的差不多了,看向梁超。
“也就是说,这个店绝大部分的事情是由我负责的,售货员也由我来管理,账目需要我负责吗?”
梁超听了半天,感觉不错,他有很大的话语权,也不会受制太多。老板统领大局,他负责实施,比在国企单位自由得多,人际关系也简单。
“还有,我的形象不会影响店里的销售吗?”
梁超挥了挥左胳膊,手没有了,只剩下圆圆的肉柱。
“只要你自己不介意,我们店也不介意,这不影响你的正常工作。”
于茵觉得所有的军人都要受到尊重,尤其那些身体受到伤害的退役军人。
“我什么时候来上班?”
“不问一下你的工资?”于茵没想到他这么干脆,连工资都没问。
“我相信你不会亏待我,如果我有那个价值!”
军人,向来奉行选定目标不放松!
“头一个月是实习期,彼此了解,双向选择,五十块钱。第二个月开始,底薪80一个月,根据销售业绩定奖金。”
“可以。”
“说实话,我这也是第一次开店,也是为了云省的朋友,具体怎么定价,利润多少,能不能挣到钱,我现在也不敢保证,所以,能开多少奖金我也没有底。”
于茵说的是实话,黄珊调查出的干货价格还可以,但具体情况,真不敢保证。
“那我就争取拿到奖金,持续发展。”
梁超不怕困难,也不怕挑战。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双方都比较满意,开头不错。
“现在有两件事,第一,得找一个仓库,八月末货过来,量不会小。都是干货,仓库得干燥,距离不能太远,咱们没有货车,运输得人力。”
“现在有了一个售货员,财务这边你记账,我先自己管理,等以后捋顺了,再找个管账的。”
于茵交代了近期的工作安排,仓库这边,她可能得找二姐夫帮忙了。
至于梁超能不能找到,也得看他的能力了。再怎么说也是沪市的地头蛇,不比她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现在是七月末了,仓库是重中之重,不然,货到了,没地方放就惨了。
约定好后天开始上班,梁超就离开了。
从头至尾当了工具人的卢书睿看着于茵侃侃而谈,条理分明,他也感到骄傲,自己媳妇真厉害!
“梁同志看起来不错,乔大队长还挺会看人!”
“他要是介绍个不靠谱的人过来,那不是恩将仇报吗,我好歹也算是他的救命恩人吧!”
于茵觉得乔大队长开口了,就应该差不多,能力毋庸置疑,就看人家看没看上她这个小庙了。
两人锁好门回家,天太热了,想吃个冰棍。
“书睿,我想吃根冰棍,咱俩吃完再回去。”
“安安和快快要是知道你又偷吃冰棍,指定和你掰扯。”
于茵也没办法,小女孩,怎么能吃那么多凉的呢,将来痛经怎么办!
“那也没办法,咱俩去远点的地方,要不,咱俩去看电影吧。”
“也行,好久没去看电影了,看完去吃顿饭,家里有马姐做饭,饿不着他们。”
两个无良的父母,扔下孩子们,自己去约会了。
别说,以前的电影除了画面质感不行,但是演技是实打实的,感情的流露也很能共情的。
出了电影院,两人又去吃了饭,没有孩子在身边,周围也是吵吵嚷嚷吃饭的人,但心情还是不一样的。
虽不是情侣之间经典的烛光晚餐或是浪漫西餐,没有鲜花与蜡烛,只有一人一碗皮薄馅大的馄饨,还有一盘凉拌土豆丝,可是于茵和卢书睿还是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