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七零,家有神兽(水波1984)


钱卫国进了国企,挂了一个闲职,但又能接触一些核心的事情。
这次,他以考察的名义过来,也是想看看于茵姐的店,顺便参加一下书棋的婚礼。这是一群假哥们,顺便来参加婚礼的。
新娘子穿了一身红色的长裙,头发也做了装饰,整体风格很不错。和于茵看过的八十年代的剧照很像,主打一个红。
鞭炮齐鸣,新人接过来了。
婚礼是在三叔单位食堂举行了的,没有后世的彩虹门,鲜花长廊,能说会道的司仪……后世婚礼太多套路,说些相同的词,演绎同样的煽情戏码。
于茵记忆最深的是,台上司仪妙语连珠,说的极其煽情,下面的宾客没人欣赏,都在吃吃喝喝。等到了新人敬酒的环节,除了杯盘狼藉的桌面,人都没了。
而现在,大伙忙着看新人,哪还顾得上吃喝啊!
唱革命歌曲,向伟人画像鞠躬,夫妻相互鞠躬……环节不是那么复杂,但是新人眼里的深情挡不住。
在这个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年代,他们牵起彼此的手,从此荣辱与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到了新人敬酒环节,满朋宾客都等着呢。
于茵一家和卢二姐一家坐在一起,爷爷奶奶和卢大伯,卢小姑还有卢父卢母坐一起,同桌的还有卢大哥一家。
书棋结婚,卢家亲戚该来的都来了,于茵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亲戚,很多都是第一次见的。
散席以后,于茵要带着钱卫国和王文也去店里,孩子和爷爷奶奶留给卢书睿,他们一会一起回去。
卢母也没走,她要去卢书睿的新家看看,惦记这么长时间了,不看见闹心。
“奶奶,我也去。”
卢向强听他奶奶和二伯说要去他家看看,也赶紧表态,他也要去。
这么多人,卢书睿也不能拒绝,一行人,包括卢大哥一家也跟着去了,都想看看花园洋房长什么样。
一行人坐上公交车,细数,二十来人,占了半个公交车了。
等真的见到于茵的花园洋房以后,都震惊了,除了卢父几个看过的,其他人都不敢相信,这么好的房子,是于茵的。
“你们自己看好自家的孩子,院子里的蔬菜什么的不要乱摘,有的是要留种的。”
卢爷爷发话了,那是于茵说过的,她要把这些菜自行留种,以后有用。
“知道了,爷爷。”
卢书锦他们答应下来,老爷子发话了。
胡婶和胡叔看来了这么多人,没看见于茵,也不知道怎么招待,直接上了茶水。
“胡婶,把家里备用凳子拿出来一些,放在院子里,大伙坐一会。”
“好的,这就去拿。”
安安几个听见爸爸的话,跟着一起去拿凳子。家里来的这么多人,她们得注意点。
一群人,面对让人震惊的大洋房,各有不同的表现。
卢大哥一家虽然震撼,但没有嫉妒之心,纯欣赏;卢二姐经常过来,已经免疫了;卢书康两口子是真的羡慕嫉妒了,怎么生活差距这么大;卢母是心酸了,这么好的房子,便利的生活,自己无缘了……

黄珊听见脚步声,知道有人进来了,她下意识的喊了一声“欢迎光临”。
王文也和钱卫国很意外,没想到还有欢迎词呢。
“于茵姐,你怎么过来了,婚礼结束了?”
刚转过身的黄珊,没想到进来的是于茵。看见还有客人,也没多聊,赶紧招呼“先生,需要什么,自己用还送人,给你介绍一下。”
“黄珊,忙吧,这是我朋友,过来看看。”
于茵解释一句,黄珊了解了,就忙自己的去了。
“于茵姐,你这服务不错啊!”
钱卫国也去过高级场所,也见识过良好的服务态度,但是,像这样的小店,普遍没有什么服务意识。一般进去了,很少有人搭理你,忙着呢,喊几遍能过来都是好的。
很多售货员,练就一身翻白眼的本领,能翻出花样来。
“还行,就是从自身出发,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想问题,就好理解了。”
于茵又领着他俩去看了礼品盒那屋,感觉档次一下就上来了。带有绿芽标识的各种礼品盒,大多是于茵根据后世的各种包装,简化过来了的。
在满大街油纸包着货品的年代,于茵她们店的礼品盒觉得走在潮流前线。
“姐,服了。你这一屋子的高档礼品盒就说明一切了,佩服。”
于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这是占了便宜,把几十年后的点子拿来,走了捷径了。
两人虽然有很多事想问,也不急于一时,知道地址了,以后再过来。
于茵给他们介绍了梁超,看着没有左手的梁超,王文也他俩很动容,倒也没有过多瞩目,他们不需要同情。
“行了,你俩行李放哪了?找好住的地方了吗?”
“有住的地方,我们订好招待所了。”
“行,一会回去休息一下,不急于一时。以后随时过来,明天让他们送你俩去我家,你们姐夫在家,让他带你俩逛逛。”
于茵安排完这俩人,也要回家了,忙乎一半天了,有点累了。
等于茵到家的时候,没想到,院子里不少人呢。
“茵茵回来了,朋友走了?”
二姐先看见的于茵,看她一个人回来的,以为朋友离开了。
“去招待所了,累了一天了,明天再过来认认门。”
于茵环视一下,人还不少。
“二伯母,你家真大,真好,我给你当儿子吧,以后住你们家行不行?”
于茵懵了一下,没想到这孩子会这么问。
“不行,我妈有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为什么要你当儿子。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怎么能轻易抛弃自己的父母。”
刚过来的快快听见卢向强的话不乐意了,他都烦死这个哥哥了,没有礼貌,到处乱弄,什么都动。
“你家这么大,多一个人又有什么关系?”
于茵可不想帮着别人教育孩子,尤其是讨厌人的孩子。
“这和家大家小有什么关系,你怎么认识不到事情的实质。”
于茵没有理两个孩子的争吵,她和卢大嫂打了个招呼,进屋换衣服去了。
王梦瑶看着离开的于茵,心里不是滋味。心想,如果当初和卢书睿结婚的人是自己,那么,这大房子是不是就属于自己的了。
异想天开的人总是自说自话,她没想到,这房子是于茵挣钱买来了的,不是卢书睿的。
换好衣服的于茵下楼了,卢父和卢爷爷也从花房过来了。
“茵茵回来了?”
“回来了,爷爷你们去花房了?我还想着,明天拿盆仙人球去单位呢,放办公桌上。”
“正好前几天移盆的那个长得不错,拿那个,盆还好看。”
老爷子喜好养花,家里的花他心里门清,记忆可好了。
“二嫂有钱了就不一样了,客人上门也不搭理,孩子问话也不回,这待客之道……”
“你算什么客,顶多是不请自来的恶客。孩子都在呢,不想让你太难看,众目睽睽之下把你轰出去,消停待会不好吗?”
于茵整不明白,她是真傻还是缺心眼,在她的地盘挑衅,能落到什么好。
“谁是恶客?我们来二哥家做客,你有什么权利轰我们出去?”
“因为这是我家,这是我的房子,我是房子的主人,你说我有没有权利?”
真是烦人,属什么的,隔一段时间就要跳出来膈应一次人。
“卢书康,咱们之间什么情况你自己不清楚吗?来就来了,我也不能说不让你们一家进门。但是,每次都这样。有意思吗?我现在郑重说一次,你们,以后不要登我家的门。”
卢书睿的话让众人有点惊讶,他们没想到他能这么说。一直以来,书睿都挺好说话的,很少看到他这么不留情面的说辞。
卢书睿也是烦了,他自认做的不错了,怎么没完没了了。难道自己非得把家里的钱都得给大伙,才能高兴。凭什么呢?这是于茵自己的努力成果,关他们什么事呢?
“书睿……”
卢母刚一张嘴,被卢父拽了一下,没让她吱声。
“行了,我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家的一切都是于茵辛苦挣来的,和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我就是个学生。以后顶多是个大学老师,能力有限。”
“你们有什么想法都打消了吧,我没能力满足。我还是那句话,以后父母养老,咱们三个兄弟一起承担,我不会推卸责任,该我出的那份我一分不少,多了也没有。”
他刚才听见他妈喊他名字了,不就是道德绑架吗?他是真烦了,他觉得自己不是他妈的儿子,是他妈仇人的儿子。
卢书睿的话让卢家其他两个儿子,儿媳,包括卢母都认识到了,他们之前的打算都泡汤了。卢书睿能养爷爷奶奶,那是因为他想养,不是责任与义务。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卢大哥提出离开,他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吵起来了。
“走吧,以后……”
卢父拉了卢母一把,他也是服了姜婉玲了,不知道想些什么,不知所谓。
“我不走,我要在这住,这房子大,家里要挤死了……”
“啪……”
恼羞成怒的卢书康给了卢向强一巴掌,拎着他往外走。
没一会,院子清净了,就剩卢二姐一家了。
“爷爷奶奶,晚上吃手擀面吧,炸点肉酱,切点菜码,像吃北京炸酱面一样。”
于茵不受她们影响,和自己没多大关系。
“行,这天气吃点手擀面不错。”
“舅妈,我要吃三大碗。”
壮壮喜欢吃手擀面,先报名。
“我吃一碗。”
程老三伸出两个手指头,惹得大伙一顿笑。
气氛又回来了,不讨喜的人就是影响情绪!

第219章 王文也和钱卫国的打算
于茵第二天正常上班,和卢书睿说了,王文也和钱卫国要来的事,让他带着逛逛沪市。
“书睿,于茵的朋友,我送过来了,店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梁哥你先忙去吧。”
卢书睿打开大门,让他俩进来。
“你们于茵姐上班去了,就剩我来招待你们了。你们几个小子也真是啊,以前嫂子嫂子的叫,现在,亲疏远近分得真清啊?”
“姐夫这是吃醋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还在乎一个称呼吗?”
相熟的人,说起话也没那些顾虑。
“吃饭了吗?”
“吃完了,来看看你们家的花园洋房,下午还得去郊区那边,我明天报到。”
王文也这次一个人过来的,得安排好,才能把妻子接过来。一时半会也接不过来,他媳妇怀孕了,才几个月,他自己也照顾不来,怎么也得孩子大一点的。
“舅舅们好!”
几个孩子下来,看见王文也几人,都认识,赶紧打招呼。
“你们好,给,这是给你们的礼物。”
“谢谢舅舅!”
孩子们拎着东西离开了,王文也又和卢爷爷卢奶奶打了招呼,才有机会看看于茵姐家的院子。
面积不小的花园洋房,没见多少花,到处都是蔬菜,长势喜人。让他俩一下想起云省的那个吊脚楼的院子,也被于茵姐种满了瓜果蔬菜,充满田园风光。
在院子里逛了一会,钱卫国还摘了两个西红柿,也没洗,直接吃了。味道真好,这是云省种的那种,味道一样。
卢书睿领着他俩进了书房,泡上一壶茶。
“来下坐下歇会,文也明天就入职了,什么岗位?”
“主抓农业的副县长,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家里都在部队,对于我要走的路,助力有限。岳家在这方面有些人脉,想着与其在京市混着熬资历,不如跳出来,做点实事。”
卢书睿多少知道一点这些事,史书也不是白看的。
“也行,类似古代的进士没有进翰林院熬资历,而是去了地方历练。国家百废待兴,机会多,做点实事,不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自己的坚持都有益无害。”
王文也条件在那呢,岳家从政,京里有人,他做出的政绩不会被人磨灭。就相当于六部有人,建立的功绩不会被吞了,历练够了,就然能调回京里。
朝堂有人好做官,亘古不变!
卢书睿给他们讲了一些沪市的风土人情,也说了一些郊区的现状,他虽然没太关注过,但是作为沪市本地人,该知道的都知道,小时候也曾四处溜达的。
“姐夫,你这知识的储备量真丰富,书看的真多啊!”
钱卫国羡慕喜欢读书的人,他自己就不擅长,一看书就困。当年高考,也是多亏了姐夫给画的重点,又讲的通俗易懂,他记忆力好,硬磕了一个多月,考完就忘了。
王文也也看书,但是没有这么全面,他是选择性的看书,只看对自己有用的。而姐夫的书房,书的种类很多,哪方面都有,他随手拿一本看了看,都有批注,这是认真研读过的。
“姐夫,你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没有呢,还需要几天。”
王文也听于茵姐说过,姐夫的职业规划是做研究,顺便教个学,喜欢纯粹一点的环境。他是那种欲望不强烈的人,物质还是名利,看得都不重,喜欢读书。
“姐夫,读完研,你还读不读博士啊?”
钱卫国羡慕啊,怎么这么喜欢读书,还能读的明白呢!
“如果没意外,应该会一直读下去,研究生毕业以后可以选择留校任职,一边上班一边读书,不耽误事。”
卢书睿规划过了,于茵以后越来越忙家里老人孩子,总得有一个照应多一些的。而且他喜欢学校的环境,把兴趣当工作,是个很幸福的事。
上大离家近,一切都很方便。
钱卫国和王文也在于茵家呆了一上午,了解了很多沪市的风土人情,尤其和卢爷爷聊的,老爷子一辈子生活在这,了解的更多。又和胡叔叔婶了解一下郊区农村的现状,吃了一顿院子里蔬菜做的美食。
“姐夫,我先送文也去郊区,再办点事,之后还得叨唠几天。”
“你送完文也就把行李搬过来吧,家里有地方,还有人做饭,想去哪,我可以带路。”
卢书睿觉得他俩更像自己的弟弟,说的来,有共同的话题,和书康,真是渐行渐远了。
“那敢情好,我就不外道了,一会就把东西送过来,再去送文也。”
钱卫国顺着杆子往上爬,他中午吃了胡婶和胡叔做的饭,好吃。自己一个人多孤单,住在于茵姐这人多热闹,还有吃有喝的。
送走了王文也他俩,卢书睿想着接下来带他去哪溜达,顺路带着几个孩子逛逛。要不,去一趟西湖,两个大男人,应该可以带好四个孩子。
“茵茵的这两个朋友都不错,好好处着。”
卢爷爷人老成精,看事情很通透。现在不说,以后安安几个长大了,也是助力。而且,听说茵茵在京市还有其他不错的朋友。如果不是为了书睿,去京市发展,会更好一些。
老爷子知道,书睿就是不放心他和老伴,怕他们晚年生活不如意。也是,如果没有书睿和茵茵,他们两个老的,也不能过的如此安逸,顺心。他俩得好好活着,不能让家里人扰了他们小夫妻的日子。
老爷子的想法别人不知道,卢书睿又进了书房。
王文也他俩退了招待所的房间,坐车去了浦东那边,去看看王文也将来工作的地方,看看他未来十年的战场。
这次来之前,岳父和王文也深谈了一次,让他安下心做事,做点实事,以后才能有所作为。他还年轻,底子一定要打好,只有根基稳了。以后才能走的远。
岳父也分析了一些现状,觉得有些人家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把自己家孩子塞到好的岗位,也不考虑自家孩子能不能站住脚。
王文也在云省的时候,看见底层百姓的生活,他就想着做些什么,才和褚小叔发展当地特产。他有心理准备,不会浮躁,不会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拿着行李,找了一个招待所住下,明天才去报到。
王文也和钱卫国一起在这附近溜达溜达,这里沪市的另一面,完全像是两个世界。不知道要用多少年,才能把这片区域建成和其他地方一样的繁荣!

第二天,王文也去报到了,钱卫国拎着他的行李包回到了于茵家。
家里孩子都去少年宫学习了,胡叔给开的门,他们四个老人在院子里忙活呢。第一批留种的蔬菜种子已经成熟了,胡叔都给摘了下来,每样蔬菜种子分别放置。
“卢爷爷,卢奶奶,胡叔,胡婶,接下来要麻烦你们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