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林映的小胳膊小腿不停的扑棱,试图反抗。
莫静连诧异片刻,“长乐县主,您怎得在此处。”
林映面对莫静连依旧伪装,她奶声奶气地说:“我....我四处玩耍,不小心进来的。”
林肆当然一眼就将她看穿,只是在莫静连的面子上没有拆穿,让她坐在旁边听完了全过程的议事。
莫静连一走,林映恢复真面目。
“她似乎对你极为忠诚,也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
林肆此刻正好空闲,便开口。“自古女子不能做官,她们一旦尝到了大权在握的感觉,想要将这份权力握在手里,那便只能忠心于朕。”
林映眨了眨眼睛,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陛下,我还是想读书。”
“现在知道叫陛下了,行,那送你去上幼儿园。”林肆扫了她一眼。
“什么是幼儿园?是读书的地方吗?”
各地招募出行海员,有经验的有限,至于没有经验的也能报名,但是要经过测试。
各州各县的白直都给百姓宣传。
张英因得当年没去成部曲队,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如今虽是在盐矿工作,每月钱不少,但是这海员,他就想去试试。
于是他便和有意向的去的听白直讲。
张英听得认真,说是这一去可能得一年半载,若是有工作在身的,算是停薪留职,回来也能继续上班,让大家好好考虑,考虑好了过两日再报名。
白直一走,张英便和有意向的百姓讨论。
有的人本是来问问,一听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立刻就打了退堂鼓。
有的人则是思考半天,想到要离开家人那么久,也有些退缩。
张英一边思索一边往家里走,不知道要如何和父母开口。
他的阿娘许三春如今已是盐厂的大班长,家中其实并不缺钱用,估计不会允许他去出海。
但是张英没办法忘记自己被陛下的部曲队如何救下的。
之前的部曲队伍招募他年岁未到,后头到了年岁,父母又死活不让。
如今又招募海员,他是铁了心想去。
许三春从盐厂下班回来,一回家就听到这个噩耗。
她当然不允许,如今日子这样好过,家中人人都有工作,干嘛去当这个海员!离家一年半载的,还要出海,那么危险的一件事。
张英和许三春解释:“白直说了,海的另一边有新大陆新国家,我就想去看看那新国家什么样。”
许三春急的团团转。“我的儿啊,那什么新大陆新国家和你有什么关系啊,等那船队回来了,咱们自然会知道的。”
张英这下固执了起来。他往桌子上一坐。
“我就要去。”
许三春因得这件事,上班的心情都不好,同事都能看出来她情绪不佳。
张英因为这件事正和她闹脾气呢。
张英也有工作,许三春又不能将他关在家中不让他出去。最后只能妥协。
张英兴冲冲的去报名,发现整个陵州报名的人都不少。
好几人都念叨着说什么新大陆很是稀奇,要去看看。
甚至还有中学堂的学子偷偷来报名结果被自家阿娘揪着耳朵抓回去的。
那学子走之前还在叫喊着什么他要亲眼见证新大陆。
张英报完名回家,就发现自家阿娘已将自己穿过的衣服整齐叠好,旁边的阿父拿着一块木头正在雕刻着什么。
张英:?
“阿娘你这是在做什么?”
许三春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不是你非要去参加这出海的船队,我同你阿父商议了,万一你有去无回那可如何是好,到时候这些东西都要准备,这人讲究落叶归根!”
张英一下子明白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你们想什么呢,海上丝绸之路好几年之前就在谋划了,陛下花费这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怎会是冲着有去无回去的,我仔细问过了,那航线和去的国家都是选的最平静的海面,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张父这才收了雕刻的手:“当真?”
张英无奈:“你们不信我,总信陛下吧!你们觉得陛下会让我们有去无回吗。”
许三春这下理智了些,擦了擦眼泪。“自然是信陛下的。”

范迎的运气不好, 没能赶上最后一届中学堂毕业就能考公务考试的机会。
学堂里上一届的师兄和师姐们欣喜若狂,至于他们这一届,则是有些愁云惨淡了。
范迎天生乐观派, 她安慰自己。
大学堂可是在安京, 那可是大安的国都,她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安京呢。
她的同桌则是面露愁容。“你说得好听,若是没考上大学堂还怎么去安京。”
昨日西席宣布了大学堂的诸多事宜, 以及目前开放的六个专业。
大学堂的名字也定了下来, 就叫安京大学堂。
范迎将这些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回去转述给范利以及宋盼听。
宋盼依旧是那套说辞,“你怎得不早出生两年。”这次比起上次更多了些真情实感, 毕竟她早个一年还真能把范迎生出来。
这政策一年一个样,做官的难度是越来越高了。
至于范利只能安慰范迎。“现下你只能努力考上大学堂了, 就是当西席,那也是西席科的人才有资格。”
范利和宋盼给范迎就规划一直都是这样,首选是做官,其次就是做西席。
西席又稳定,教书育人的地位也高。
如今两个选择都要考大学, 也实在是没办法。
不光范迎家中关起门来说话, 如今在黎县家里但凡有孩子的,都到处打听这大学堂到底怎么一回事。
范迎家隔壁住的是一户外来富商, 也是家中有人陪读来的。
一家人便提着些蔬菜瓜果上门了。
宋盼当然不收。“你们这是做什么,都是邻里邻居的, 进来坐进来坐。”
富商家的儿子和范迎不在一个班, 但都属于中学堂上学期的孩子。
中学堂应得只有一年半,故而分为上下两个学期。
富商笑着坐下,直奔主题。“今日来找范郎君和宋娘子, 也是想大家一同商议商议,这安京大学堂的事。”
宋盼回话。“我们也是正在商议呢,这政策一天一个样,这又要考大学堂,只怕难度比考中学堂难许多。”
“说是叫高考,想必难得很啊。”
范利说不担心是假的,从小学堂到中学堂的考试就有很大一部分人考不上来。他在技术学堂教专业课,最为清楚了。
也不是说技术学堂不好,学了一门手艺确实能过活。但是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往上走呢。
富商又说。“这六个专业,想必医科报考的人最少。”
这一点宋盼点头认同,学医定然是不如别的科吃香的。学医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富商大胆发言:“依我之见,有可能这医科的分数线划的最低,倒时实在是没办法,可以先报医科,进了安京大学再说,他没规定学了医就一定当大夫啊。”
范利和宋盼对视一眼,无声地交流。
这做生意的脑子就是精。
“所以,这专业并没那么重要!只要能进了大学的门槛,顺利毕业,一切都好说。”富商夫人也如此觉得。
范利开口:“这农学竟也开设了一门专业,不就是种地吗?”
宋盼想了想。“定然是哪里不一样的,读了书的,种地都种的更好呢。”
富商也正准备说农学这个问题。“是这个道理,但是去学农学专业听起来多累啊,其他的专业一听就只需要在教室里上课就好,这农学专业听起来是要下地的,我儿吃不了这个苦啊。”
宋盼尴尬一笑。“这就只能看到时候划的分数线了。”
四人又交谈了好一会,富商夫人笑道:“与你们谈了这些,我们心中松快多了。”
第二日,小学堂和中学堂的学子们几乎都在家中听了一日家长的碎碎念。
范迎背着自己的帆布斜挎包,和同学们打招呼。
三三两两的大家就开始闲聊:“昨日我阿娘和阿父对着那六个专业研究了好久,说让我去什么专业,我说说得好像我想上什么专业就能上什么专业一样,那定然是要看分数线的啊。”
“你别提了,我阿父还说什么曲线救国,到时候先报个他觉得分数线最低的医科。”
“医科要学的东西可不少,听说要解剖呢。”
“对啊对啊。”
“还有那农学科,到时候不会学怎么种地吧。”
范迎打了个哈欠。她还没想想好自己要去什么专业呢,索性就不管了,先猛力的学。
若是分数高,那自然什么专业都可以选,何必还需要曲线救国呢
夏天天气热,距离高考的时间不到一个月,范迎的屋子里摆着冰块,她则是在认真的看复习考点。
宋盼和范利去摆了康竹青家的院子,因为原来还算熟悉,康竹青还传授了他们一些诀窍。
就是不能影响孩子的心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刻意。
免得孩子心中紧张,影响发挥。
康竹青的院子外面很多人都在拜,有家长也有学生。
康竹青有时就躲在屋子里面和石土说。
“以前哪儿能想到咱们家还能成许愿的地方,还是因为两个孩子都有出息,这要是换做十几年前,哪里敢想。”
石土:“是啊,我那时的愿望就是给金娘找个好人家嫁了,再给家里添置一副新的农具,这样翻地的时候就能快一些,孩子们也不用挨饿了。”
范利和宋盼回到家里,按康竹青的做法,还是和范迎照常相处,一句什么阿父和阿娘期待你考多少分这样的话都没提。
除了范迎,同学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终于就这样到了高考的前一日。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说,他们作为第一届高考生,也希望他们成为大安的第一届大学生。
一起读了好些年的书,同学们心中也不免多有感慨,一个个的不舍对方。
“唉,以后再也看不到你独特的握笔姿势了。”
“拜托,是你以后再也遇不到有人给你带烤土豆了。”
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说着话。
范迎今日晚上并不打算看书,比起熬夜复习,她更觉得不如睡个好觉反而更利于明天的发挥。
第二日,宋盼和范利一遍遍地问,东西可带好了?准考证可带了?
高考这样大的事情,自然是得亲自送的。
今日县衙为了高考,特地派了人出来维持秩序。
黎县的百姓出门时,遇到考生也会说一句加油好好考。
考试一共考五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满分都是一百。
分为两天半考完。
考场门口全是送孩子的家长,一个个在门口目送着孩子走进去。
今日要考的第一门是语文。
范迎走进属于自己的考场,按考号位置坐好。
她深呼吸,拿出自己的细炭笔。
试卷拿到手,范迎先看了作文,在心中大概有个数,再翻页到前面做题。
这是范迎做题的习惯,先看作文再一边想一边做前面的题,她完全能够一心二用,所以能节省一些时间。
考场里静悄悄的,只有刷刷刷写字声。
范迎一鼓作气写完前面的题,写到作文时,略加思考就直接下了笔。
而其他考场的学生还在冥思苦想呢。
语文考完,虽后面还有四门,但她心中已然松快很多。
只是刚走下楼就听得有人说,有个学生作弊被抓了。
范迎急忙上去问。“哎呀,估计是没想到会有五更天来监考吧,偷偷的打了小抄,结果被发现了。”
“那被发现了怎办啊?”
“自然是禁止参加高考了!听说是陵州中学堂的。”
“这人这般想不开,真是可惜。”
下午数学考完,一堆人露出绝望的表情。
“今年的数学怎得这样难?”
“最后一题你用的哪个公式,我手都要写酸了!”
“完了完了数学考砸了。”
直至所有科目考完,范迎累的在家歇了一天。
说是歇,其实也不然,她大概预计了自己的分数,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第一届高考,林肆和左莜是很重视的。
左莜找了一些西席亲自出题,出了题的西席便要被关在一处,哪里都不能去。
这些卷子统一印刷,接触了印刷的人也是一样。
五更天这边也派了预备役去监考,抓到作弊的会有奖励,因此孩子们都格外卖力。
批改卷子是个大工程。
这样一来一去,出成绩的时间就拖得久。
卷子批改完,算完平均分,左莜才和梁年共同将分数线敲定下来。
其中农学的分数线定的最低,只需要455分,西席科460,医学科465,数学物理化学都是470。
弄完这个大工程,林肆都怕左莜累倒了,直接给她放了三天假。
结果左莜第二日竟还坚持来上朝,说什么这次的工作量不算太大,还未到要休息的地步,而且她若是休息三天那些事情又要耽误。
林肆感动不已,偷偷在内心给她颁发大安年度牛马的称号。
此次高考涉及的地区只有熙河路,别的地方新设的中学堂和小学堂还没两年呢。
县令和知州得了放榜的日子,就让白直去通知百姓。
范迎吃喝玩乐了接近一个月,如今说不紧张是假的。
这一个月里她想了很久,她想要考物理科,她喜欢物理,也想更深层次的学习物理知识。
宋盼见她紧张,便安抚她:“没事没事,到时候成绩出来了,我与你阿父再同你商议。”
范利从外头回来,“我听闻好些个学生都自己在家估分,你估了没有,我怎得没听得你说?隔壁家的小郎君估分450。”
宋盼掰了掰手指。“450分很多了呀,这一共才五科,等于每一科只扣十分。”
范利点头。“我也觉得,这450想来已是很不错的成绩,应该能上大学堂的分数线。”
范迎尴尬的挠了挠头。
她确实是估了,而且这个分数估的挺高,她又怕说出去万一到时没考这么多,岂不是丢面子。
“我估了,大概在480往上吧?”
宋盼捂着胸口。“我的天,我家阿迎这么厉害!”
范迎立刻解释。“我之所以没说就是觉得自己估的太高了,阿父阿娘你们可别往外说,万一到时候没考到这么多,岂不是丢人。”
“我不说我不说,但阿娘相信你能考这么多。”
范利脸上的喜色都藏不住,他在技术学堂工作。平时难免和同事们谈谈孩子的成绩,范迎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他每次说到孩子的问题上都很有面子。
若是范迎真考480。
那他谈起孩子这个话题真是可以在技术学堂横着走了。
范迎和宋盼便很期待放榜的日子。
那一天,二人早早起床洗漱,带着范迎去放榜的地方等。
就算他们来的早,但已是里三层外三层,根本挤不进去。
宋盼忍不住咂舌。“这般早就这么多人,我瞧这不是给自家孩子来看成绩的啊。”
一旁有个人一边往前面挤一边说:“这天大的热闹当然要早些来看了。”
另一个人也赞同。“就是就是,谁不爱看热闹呢。”
宋盼:.......
然后人就越来越多,白直及时出来维护秩序,分了个区域,这才好些。
两张的榜单被展开,白直们踩着凳子贴在告示牌上。
范利垫着脚看,只看到第一章 最上面写了各科分数线。
然后他就开始往下看找自己的女儿。
不过下移几排,当真看到了范迎的名字。
上面赫然写着,范迎487分。
范利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阿迎,你考了487!当真和你预估的分数线差不多,六门学科你任选。”
范迎也踮起脚来看,第一名的人她不认识,不过看名字似乎是个女郎,考了492。
范迎竟是第二名。
这放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看热闹的逐渐散去以后,就只有真正的学生和学生家属。
范迎邻居家的富商也在,那小郎君面色说不出的复杂。
他的分数和自己估的差不多,456,刚刚擦线过农学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他只能去农学专业。
小郎君整张脸皱成一坨。
富商大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农学就农学!只要考上了怎么都行。”
“就是就是,等过两日咱们就退租回去,我带你去庄子上先种两天地。”
也有没考上的,一下子接受不了现实,将两张名单都看完还是没找到自己的名字,当即就捂着胸口差点晕倒。
“我就差三分,就差三分,怎会如此啊!”一高大郎君哭天喊地。
“儿啊莫哭了,我方才已去问了,说是只要拿了中学堂毕业证,明年也能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