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气候,辽国士兵在南方呆惯了必然受不了,加之军队溃散,说不定就有残兵化作流匪,埋伏山间偷袭徘徊。
至于扶苏为什么知道?
别忘了,他第一世可是作为监军戍边上州,防范匈奴!游牧民族的属性,他比朝廷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得清楚。
所以,当派出的斥候说,发现有疑似军队经过的痕迹时,扶苏立刻警惕了起来。
他当即命令军队原地不动,试图守株待兔,却发现丛簇的绿色树林中,鲜艳的旗帜若隐若现。
等等,那是……宋军的旗帜?
扶苏顿时眼前一亮,有种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惊喜感。
在这里出现的宋军旗帜,还能是谁?攻打燕山,看来狄青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
作者有话说:写得无比纠结、卡得要命……幽云十六州为什么真的有十六州啊!每天对着地图大眼瞪小眼。
不行,我要快点结束这个副本[化了]
扶苏立刻张开双臂, 大声呼喊道。
虽然扶苏从旗帜的颜色认出了狄青那边军队的身份,但是他没忘记,自己这边的身份还没有暴露呢。万一被当成是辽国的流寇, 可就糟了。
扶苏不仅自己喊, 还让士兵们一起喊起来。叫声惊动了附近林中的鸟兽。一时间野兽遁逃、群鸟惊飞,好不热闹。
狄青那边也远远注意到林中的动静, 还有若有若无的呼喊声。一开始, 所有人都如扶苏所料一般顺势警惕,耳朵高高地竖起, 结果听着听着动静, 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呢?
那些“辽军”说的不是叽里咕噜的鸟语,而是他们大宋的官话?高低起伏的成年男子的呼喊当中还有一道格外清越、嘹亮的童声?
狄青的脸色变得怪异。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那个本该在西夏的人。但怎么可能呢?狄青下意识就要否定。
但一想到此人拗过了官家孤身直奔云州的履历, 又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狄青抬起手来:“走吧。是敌是友, 上前去看个究竟。”
他身后的士兵,喊得格外起劲。
“是!”
其实他们都猜得八九不离十。突然冒出的这支军队可能是大宋人。在背井离乡数月、即将遭遇硬仗之前, 遇到友军是什么感觉?不亚于“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就连狄青自己也没发现, 他原本咬紧的牙关微微松开, 嘴唇往上微翘一点。
当他真的见到了脑中想的那个人后,原先的弧度立刻彻底上扬。
“太子殿下!您也来燕山了。”
“将军不也一样?”
扶苏由衷觉得,现在播放个什么慷慨激昂的BGM才配得上他的心情。明明燕山就矗立在那儿, 高度和险峻一点儿也没变, 但他这一仗能赢的信心平白多了不少。
两军迅速整合到一处。
他们在被抽调成军之前, 同属于禁军。一眼扫过去甚至有几个熟人的。合流时一点都不尴尬,甚至颇为亲切。到处都是小声交谈声,最终汇成了低低的喧哗。
扶苏和狄青看到这一幕, 都没拿军纪打扰。让士兵们沉浸在重逢的喜悦里。
扶苏甚至提议道:“要不然,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休整一番?”
狄青:“可。”
两方的首领同时下达了命令,扶苏静静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无论是传令的速度、安营扎寨的利落程度、还是防备警戒的动作,狄青那边士兵的水平都比自己这边高一档。
既然如此……
“狄将军,不然总司令你来当吧?”
扶苏很爽快地说道。
狄青倏然一惊,眉毛高高地挑起。其实他刚才也在考虑这件事。从打仗的角度上,他当然对自己有十足的自信。但是太子殿下的能力并不差,只和他相差仿佛。
而且他麾下的军队,爽吃了一个月从西夏运来的青白盐。吃人的毕竟嘴短啊……
结果,太子殿下这么快就开口让贤,狄青根本没有想到。就算从身份上的高下来说,总统帅也该是殿下而不是他啊。
但狄青乃是民间出身的武人,不喜欢弯弯绕的官腔机锋。既然殿下愿意让,他也乐意接,就干脆地一口答应下来。
扶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狄青的性格为人,时常让他想起另一人。第一世和他一同驻扎于上州、对他照顾良多的蒙恬将军。那时候,他作为长公子兼监军,也在军中担任二把手的位置,不时提出建议。
这些建议有的被蒙将军采纳,有的没有。每一次被拒绝,都让扶苏学习更多,渐渐也能勉强称上一句“谙熟战事”。不如说,二把手才是扶苏最舒适的位置。
但今时不同往日。从前他们要防着匈奴南下骚扰,今日却要主动跨过山的另一端。不得不说是个挑战,就算手中有火药这个大杀器也一样。
“狄将军有什么计划么?”
当晚,扶苏问道。
千万人点起的数百丛篝火把营寨附近照得亮堂如白昼。原本在这一带丛林中活动的野兽见了都得绕道走,又不甘心地徘徊在营地周围,发出嚎叫声音,只可惜无人在意。
篝火映得狄青脸上的刺青愈发明显,配合他提起辽军时的凶煞气,愈发吓人了。若不是扶苏早和狄青相熟,说不定就会被他吓一跳。
但他说的话却与神情正相反:“盘踞燕山,北望七州而不攻。”
扶苏的眼神倏然一亮:“然后,逼辽国和我们进行谈判?”
狄青颔首:“正是。”
扶苏闭上眼,看似在沉思斟酌,实际上是把脑子里的历史知识搜刮了一遍。他睁开眼时,目光灼灼:“狄将军说得不错,毕竟这一代辽国国主耶律宗真,并非庸主。”
并非庸主,一意味着他能力不俗,真刀真枪在高原上和骑兵作战,对宋军未必有利。二意味着他会审时度势,比起一把□□,会更理性地选择割肉,徐徐以图来日的转机。
但耶律宗真的儿子,历史上却是个大昏君。指望他重振国力?实在没可能。耶律宗真恐怕很难盼到所谓的转机了。
其实要扶苏来讲,最适合攻打幽云十六州的时机不是现在,而是耶律宗真之太子上位时。最高统治者的昏庸绝对会全面辐射到军队的战斗力上。而宋军经过十数年的奋发图强,说不定能一改势弱,直接平推了十六州。
但那时候,掐指一算时间,女真部落差不多也发展起来了吧?他们还有多少时间,用来同化北边诸州,和辽国掐架的同时防备金人呢。
做一件事的最好时间永远是现在,这句话一点也不掺假。
扶苏垂下眼,把一切思绪尽收眼底。再抬眼时只剩下坚定的支持之色:“好,我们就先打下燕山,给辽军一点颜色看看。”
“不过,既然将军您确定了战略,具体怎么拿下燕山,就交给我吧!”
燕山,居庸关。
此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驻守在关隘上的士兵每日所见,唯有险峻高山上密布的丛林。他们以此为傲,亦以能驻守此关为傲。
然而,最近的居庸关却不太平。无他,只因为辽军的战败军报随着战线一路至此地,引得士兵们好一阵议论。
“你们听说了么?就几十里外那些城池,全被宋军收服了。”
守关的将士们自恃燕山天险,纷纷嘲笑了起来。有的说平原人就是性格荏弱。有的人笑他们命不好,居然能被宋军俘虏,这还当什么兵?干脆抹脖子算了。
“可是,我听说,那边的投降的士兵还有上好的盐吃。”
“……”
“……”
嘲笑的声音忽然寂静下来。许久才有人不确定地说道:“假的吧?”
“就是啊,怎么可能?”
“俘虏还能吃盐?宋人自己的盐够吃吗?”
像是为了彻底否认传言的真实性,反驳的人声音格外之大。一开始说话的人不服气地瘪了瘪嘴。呵呵,宋军没盐吃?怎么可能?你们的军饷一半都是宋人的岁币发的吧?
没错,在辽人的刻板印象里,宋国军队虽然不堪一击,但是宋人有钱是真的。也就是说……他们给俘虏吃盐这事,并非完全不可能。
万一是真的呢?那就太扎心了。因为他们自己能吃的盐就不多。大锅饭,每次就少少地撒上那么一勺,根本没味。
几人反驳完后,大家默契地换了个话题,避开了这个可能令他们破防的伤心地:“你们听说过了那个么?宋人的天罚之术?”
如果说吃盐只是似有若无的传言,但天罚就是被溃败的逃兵证实的话。据他们说,他们不是正面打不过,是被宋军的术法算计了才吃了败仗。宋军可以引雷入地,把他们炸个人仰马翻,然后趁乱闪入军中乱砍一气。
一个人这么说是借口,但从将军到士兵都这么说,每个人的描述没什么两样,就不得不令人相信了。据说,主帅已经亲自向国主汇报。他们也没压消息,最近,每个人都在议论此事。
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
居庸关上的士兵,信的居多。他们日日与天险为伴,对自然有种莫名的敬服。但相信也未必意味着害怕,理由同样简单。
“宋军就算能平地上引雷,难道还能把雷引到山上来?劈到我们身上?”
很遗憾,扶苏还真的不行。
宋朝的投石机,还达不到那么高的高度。而且要让火药球飞得高,引爆时间就需要更长。但这极难控制,一个不小心,就在空中爆炸了。
但谁说他没有别的办法了?
居庸关上的士兵,只见数个火焰般闪烁的光点闪过天空。他们齐齐揉了揉眼,还以为自己眼睛出了问题。现在不是白天么?哪里来的流火、或者荧惑?
直到那数十光点在眼前越放越大,直直朝自己飘来。他们才意识到,哪里是什么离奇的天象?分明是朝自己飞来的燃烧的火球!
结合刚才引雷入地的闲谈,居庸关的士兵们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是宋军!”
“一定是宋军搞的鬼!”
-----------------------
作者有话说:心口疼好几天了,明天去医院查查,希望没事……[墨镜]
辽军齐齐叫道。
眼前的景象, 和传说中的“引雷入地”截然不同,却是如出一辙的诡异离奇。哪里有火球可以飞得这么高的?到底是从天上落下?还是从地上飞起来的?
无论哪种可能,都让人细思极恐。难道宋军真的有人能调动天候吗?那他们的仗还怎么打?
但更多的人已经没有细思的时间了。数十个燃烧的火球直直向他们飞来。仔细看, 每个火球几乎都大得离奇, 足有一人之高。他们光是躲避都费尽全力,有人一个不慎, 被飞扑的火球击中后, 慌乱间竟从关上摔了下去。
片刻之后,下方传来沉闷的一声响。
但辽军们丝毫没有兔死狐悲的余裕。因为他们并不比失足的同袍好到哪去。不少人已经被火球灼伤, 匍匐在地上试图灭火。然而那火焰沾上就好像灭不掉似的, 甚至迎风见长。
从扶苏的角度,他只能见到火球从发射地成功降落到居庸关上。不规则的哀嚎声接连传来, 听得令人分外不忍。
他默默别过脸去。
“居然真的起效了。”在他身旁, 抬头仰望的狄青眼底殊无波动,甚至隐隐可见一丝计划得逞的激昂之色:“不愧是殿下。”
“不过是借了天时的便利罢了。”
扶苏说。
狄青说:“那岂不是说明, 就连老天都站在我们这边么?”
“……也是。”
对于这个计划一次就能成功,连扶苏自己都觉得惊讶。在他最初的构想里, 是想用热气球载人飞到半空, 到和居庸关口平齐的地方, 和守城士兵打空战的。
但热气球载人技术并不成熟,于是扶苏改用了它的青春版——孔明灯。孔明灯显然是不能载人的,但背上火药球却轻而易举。这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 该如何控制火药球的爆炸时机?
……似乎控制不了呢。
遥控炸()弹, 还是太超前了一点。
扶苏干脆另辟蹊径, 把火药球的外壳拆掉,芯子里全部换成燃料,改造成了□□。又把制作孔明灯的材料, 如纸、竹篾等等全部在油中浸泡一遍。
待孔明灯飞上高空,中空提供动力的火焰四周都是可燃物,迟早会成功自燃,再引爆挂在竹篾上的□□。刷地一声,硕大的孔明灯就会变成一人高的火球,带着磅礴的光热,使人完全无法阻挡。
当它做出来后,扶苏原本还想试验一番,但恰好遇到了合适的风向。事不宜迟,第一枚试飞成功后,扶苏立刻放飞了数十枚,其中有一多半飞到了居庸关上,击倒了守关的士兵。
“快上!”扶苏说。
他虽然听到那些素未谋面的士兵的哀嚎,心有不忍,但还是最快下令进攻。不仅因为机会难得、时不我待。更因为他们得速战速决,攻完难关之后,还得赶紧去救火呢!
扶苏擦了把额头上的汗。
他一声令下,手下士兵伺机而动,趁着守关士兵自顾不暇,连忙上起了大杀器。他们把火药球埋伏到居庸关底部,干脆利落地点燃。
“砰——”
在上面的人立刻步履不稳,摇晃了几下。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所谓“引雷入地”的威力,根本不是肉体凡胎能吃得消的!那些将军和士兵们根本没撒谎!
宋军会引雷,会驭火。这仗还怎么打?
其余的守关士兵见到这一幕,忙不迭地救助同袍,细问起事情经过时又不觉恻然。就算他们心中想觉得同袍们撒谎,可地面的摇晃和地上的烧痕火焰根本不是错觉。
他们互相眼神躲闪地对望,某个念头在心中疯狂地滋长。最后齐齐看向了主将。
主将:“……降了吧。”
主将也是听说过军中流言的人,此刻只能苦笑着心中感叹:都说宋军给俘虏吃好盐的消息是假的,但现在呢?都盼着他变成真的才好啊。
他们在宋军的手底下当俘虏、讨生活的日子,会变得怎样呢?
当看到居庸关的城门大开时,扶苏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此行的最终之战,也能圆满落幕了。除了制作自燃孔明灯花了些功夫以外,近乎无伤拿下了居庸关。
从此往后,就能坐居庸关北望,不断给予辽国边界威胁。即使不再阻止进攻,他们也成了事实上的攻方而非守方。
该提心吊胆的,该定期奉上岁币的,再也不会是大宋了!
“真是不可思议。”
就连扶苏自己也没想到,北伐之行的收获远远超出他预料。狄青却摇了摇头:“并非不可思议,皆是有迹可循。”
“殿下或可试想,若此关乃是北伐第一战,将会如何?”
扶苏皱了皱眉头,旋即迅速松开:“是了。他们定会强据天险,殊死抵抗一番。”
绝不会有今日般轻言投降。
正是因为宋军此前接连的胜利,和关于火药球离奇的传闻,辽军心中或多或少有“前面的人都打输了,那我输也算正常”或“输给天灾我并不丢人”的念头。
这个念头在突然遇见火球后疯狂滋长,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扶苏摸了把脸:“总之,咱们先入关吧。”
说起“入关”,他还稍稍愣了一下,最终变得啼笑皆非。怎么说的自己像后金人似的呢?他现在可是纯正汉……秦人。
呸呸呸!
扶苏拍了拍自己的嘴。
除此以外,大宋接手居庸关的过程都一切顺利。没怎么抵抗就投降的辽兵们,最终也吃上了崭新出品的青白盐。尝到那纯正的咸味时,每个人的心情都相当复杂。
唉……明明不久前他们还嘲讽宋军,现在全都成了小丑。
然后就是,土豆泥,真香!
比起吃一记天降大火球,吃上俘虏餐的他们无比庆幸。幸好当时投降得快!
收拾居庸关的残局又用了两三日功夫,期间扶苏还如法炮制,收复了附近几个小关隘。占据了高处的天险,燕山已是囊中之物。按理说,是时候班师回朝了。
扶苏却说:“我想先在这里待一阵子。”
狄青一顿,露出恍然的神色:“殿下莫非欲行云州之故事么?”
扶苏不好意思地点了下头。
相似小说推荐
-
其实你可知(周演) [现代情感] 《其实你可知》作者:周演【完结】豆瓣VIP2025-06-20完结字数181,006阅读185,948加入书架4,077推...
-
为了犯贱强吻了四个宿敌(朝柒) [仙侠魔幻] 《为了犯贱强吻了四个宿敌》作者:朝柒【完结】晋江VIP2025-08-31完结总书评数:390 当前被收藏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