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眼睛一闭,再次昏死过去,气息比之前更加微弱。
“陛下!”皇后痛哭失声。
苏棠急忙上前检查,脸色凝重:“陛下心力耗损过度……情况危急!”
但此刻,已顾不了那么多了!
高公公扑通一声跪下,对着龙榻磕了个头,随即猛地起身,脸上已是一片决然:“老奴遵旨!这就去寻英国公!”
他接过皇后递来的皇帝随身玉佩作为信物,匆匆离去。
坤宁宫外,夜色更深。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博弈,已然图穷匕见。皇帝的安危,京城的存亡,都系于这最后的挣扎。苏棠守在龙榻边,皇后紧握着皇帝冰冷的手,等待着黎明前最后的审判。而宫外,陆明渊也在焦灼地等待着沈巍的消息,等待着那未知的结局。
第35章 黎明血战定乾坤,尘埃落处余波荡
坤宁宫内的空气凝固如铁,每一次心跳都如同擂鼓。皇后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血丝渗出而不自知。苏棠全神贯注地监控着皇帝微弱至极的脉息,金针随时准备落下,进行最后的抢救。高公公离去时那决绝的背影,承载着所有人最后的希望。
宫外,夜色浓稠如墨。陆明渊在家中坐立难安,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沈巍一去再无消息,指环是否送到?高公公是否行动?瑞王的刀锋是否已经逼近?
突然,远处隐约传来一阵沉闷的号角声,随即是隐隐约约的喊杀声和兵刃撞击声!声音来自皇城方向!
开始了!陆明渊猛地站起身,冲到院中,侧耳倾听。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激烈!显然,叛军已经开始攻打宫门!
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皇宫守卫能否撑到援军到来?英国公能否及时控制局面?
就在这时,院门被猛地撞开!几个蒙面黑衣人手持利刃,杀气腾腾地冲了进来!目标明确,直扑陆明渊!
“陆明渊!纳命来!”为首之人低吼一声,刀光如匹练般斩落!
果然!瑞王动手的同时,也没忘记除掉他这个“碍事”的知情人!
陆明渊手无寸铁,危急关头,只能狼狈地向后翻滚躲避。眼看刀锋再次袭来,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房檐落下,一脚精准地踢在刺客手腕上!
咔嚓一声脆响,刺客惨叫着刀脱手飞出!
是苏棠提前安排隐藏在暗处的护卫!她深知家中亦不安全,早已做了布置!
那护卫身手极为了得,虽是以一敌多,却凭借狠辣的身法和不要命的打法,硬生生挡住了刺客的攻势,同时对陆明渊吼道:“大人!从后门走!去英国公府!”
陆明渊知道自己留下只是累赘,一咬牙,转身就向后门冲去。一名刺客见状,甩开护卫想要追击,却被护卫死死缠住。
陆明渊冲出后门,钻进漆黑的小巷,拼命向着英国公府的方向跑去。身后喊杀声、兵刃交击声不绝于耳,整个京城仿佛都陷入了混乱和杀戮之中!
皇城之下,战斗已进入白热化。
“黑鹞”营的精锐叛军果然悍勇,他们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突然发难,猛攻宫门。宫内侍卫拼死抵抗,但人数和准备均显不足,伤亡惨重,宫门多处告急!
就在最危急的关头,英国公终于率领着临时集结起来的家将、部分忠心的五城兵马司兵丁以及一些闻讯赶来的勋贵家丁,从叛军侧翼发起了猛烈冲击!
“奉陛下旨意!剿灭叛党!护驾勤王!”英国公白发苍苍,却手持长刀,一马当先,声若洪钟!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顿时扭转了战局!叛军没想到城内还有如此规模的抵抗,阵脚大乱!
与此同时,高公公手持皇帝玉佩,冒着箭雨,终于冲到了英国公面前,传达了皇帝那简短却至关重要的口谕!
“英国公!陛下有旨!瑞王谋逆!着您全权节制京畿兵马!剿逆护驾!”高公公尖利的嗓音在喊杀声中格外清晰。
“老臣领旨!”英国公精神大振,指挥若定,迅速调整部署,开始反攻。
然而,叛军毕竟精锐,一时之间,双方在皇城脚下杀得难分难解,血流成河。每拖延一刻,宫内的危险就增加一分!
坤宁宫内。
喊杀声和惨叫声越来越近,似乎叛军已经突破了某处宫门!皇后脸色惨白,紧紧护在龙榻前。宫女嬷嬷们瑟瑟发抖。
苏棠依旧面色沉静,但额角也已见汗。皇帝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她的金针几乎不敢离开他的穴位。
“娘娘!”一名浑身是血的侍卫冲进来,跪地泣报,“叛军……叛军快打到乾清宫了!我们快挡不住了!”
绝望笼罩了每个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宫外远处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那是……红衣大炮的声音!
紧接着,是更加嘹亮、更加庞大的喊杀声从城外传来!
“勤王兵马!是西山锐健营和通州大营的勤王兵马到了!”有人惊喜地狂呼!
援军终于到了!
城外的援军如同潮水般涌来,与城内的英国公里应外合,瞬间对叛军形成了夹击之势!“黑鹞”营再是精锐,也抵挡不住数倍于己的生力军的猛攻,顿时溃不成军!
瑞王府内。
瑞王原本志得意满,等待着宫中的“好消息”。然而,城外传来的炮声和震天的喊杀声,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怎么回事?!勤王兵马怎么会来得这么快?!”他惊怒交加地吼道。
一名心腹连滚爬爬地冲进来,面无人色:“王爷!不好了!西山营和通州营不知为何提前得到了消息,已然赶到!我们……我们被包围了!”
“废物!”瑞王一脚踹翻心腹,脸色狰狞,“定国公呢?!他的京营呢?!”
“京营……京营被英国公的人堵在了营里,根本出不来!定国公他……他恐怕自身难保了!”
瑞王踉跄一步,面如死灰。他知道,大势已去。
天色渐明。
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血腥厮杀渐渐平息。叛军大部被歼灭,小部分投降。“黑鹞”营统领被英国公亲手斩杀于阵前。瑞王府被团团围住,瑞王及其党羽悉数被擒拿。定国公也在京营中被控制。
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终于在黎明时分被彻底粉碎。京城街道上尸横遍野,血腥味冲天,诉说着这一夜的惨烈。
英国公府。
陆明渊一路惊险地躲过几波散兵游勇,终于狼狈不堪地逃到了英国公府。府门紧闭,戒备森严。他亮明身份,很快被引入府中。
英国公尚未归来,府中管事安排他歇息。直到日上三竿,才传来叛乱平定的消息。陆明渊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大半,但立刻追问宫中情况和苏棠安危,却无人知晓。
皇宫大内。
战斗结束后,英国公和高公公第一时间带兵清理皇宫,肃清残余叛党,然后立刻赶往坤宁宫。
当他们冲进暖阁时,只见皇后瘫坐在龙榻边,泪流满面。苏棠脸色苍白,几乎虚脱,但依旧强撑着在为皇帝施最后一针。
皇帝躺在榻上,面色依旧苍白,但胸口已有微弱的起伏。
“娘娘!陛下!”英国公和高公公急忙上前。
“陛下……陛下还活着……”皇后哽咽道,“多亏了陆安人……她……她又一次救了陛下……”
英国公和高公公看向苏棠的目光,充满了震惊与感激。
苏棠缓缓收起金针,声音虚弱却清晰:“陛下性命暂时无虞,但龙体损耗过巨,需长时间静养。余毒……尚未完全清除。”
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
英国公立刻下令,严密封锁坤宁宫,加派绝对可靠的兵力守卫,所有太医、宫人皆需严格审查,皇帝苏醒之前,任何人不得探视。
一场惊天动地的叛乱,终于落下帷幕。但留下的,却是一个元气大伤、危机四伏的朝堂。
瑞王、定国公等一干谋逆主犯被投入天牢,严加看管,等待审判。其党羽被大规模清算,朝堂之上空出大量位置。
英国公立下护驾首功,威望达到顶峰,暂时总揽朝政。高公公因传递旨意、护卫有功,更得信任。
而陆明渊与苏棠的名字,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苏棠于宫闱之中两次挽救帝命,其神秘的医术和临危不乱的胆识,已成为传奇。陆明渊虽未直接参与平叛,但其最早察觉阴谋、并通过沈巍传递出关键信息(沈巍在混乱中侥幸生还),功不可没。
数日后,皇帝终于悠悠转醒,虽然极其虚弱,但神志已清。得知叛乱已平,他沉默良久,眼中尽是疲惫与悲凉。
他下旨,重赏有功之臣。英国公加封太师,陆明渊被破格提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入值南书房,参与机要!苏棠赐封“一品诰命夫人”,赏赐无数。
圣旨下达,朝野再次震动。陆明渊以如此年纪和资历入值南书房,实属罕见恩宠。众人皆知,经此一役,这对夫妇已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站在新的权力高峰,陆明渊与苏棠却并无太多喜悦。他们深知,瑞王虽倒,但其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未必完全清除。皇帝的病情依旧反复,朝局依旧暗流涌动。而苏棠那未能完全解开的身世之谜,以及她与“天理教”、前朝可能存在的关联,依旧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尘埃落定处,余波犹未平。更多的挑战和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但无论如何,他们已携手闯过了最黑暗的夜晚,迎来了新的黎明。未来的路,他们将更加谨慎,也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第36章 新贵初立南书房,旧怨暗涌波谲云诡
叛乱的血腥气尚未完全从京城上空散去,但生活总要继续。断壁残垣被清理,血迹被冲刷,街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眼神中残留的惊惧,提醒着那场刚刚过去的惊心动魄。
陆明渊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入值南书房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朝野。南书房虽非正式衙门,却是皇帝处理机要、与心腹近臣议政之所,能入此间,意味着已踏入帝国最核心的权力圈层。以他如此年轻的年纪和资历,这无疑是破天荒的恩宠,引得无数人羡慕嫉妒。
授职之日,陆明渊换上了崭新的四品孔雀补服,入宫谢恩。养心殿东暖阁(皇帝暂居养心殿休养)内,药味依旧浓郁。皇帝半倚在榻上,脸色苍白,精神却比前几日好了些,目光虽然依旧带着病后的疲惫,却恢复了以往的深邃。
“臣陆明渊,叩谢陛下隆恩。”陆明渊依礼参拜,心情复杂。这份恩宠,是拿命搏来的,却也意味着更深的责任和更凶险的未来。
皇帝微微抬手,声音虚弱却清晰:“起来吧。明渊,此次……多亏了你夫妇二人。朕,心里有数。”他没有多说,但这一句“心里有数”,已然重逾千斤。
“臣不敢居功,全赖陛下洪福,皇后娘娘决断,英国公及诸位将士用命。”陆明渊谦逊道。
皇帝点点头,不再多言,只道:“南书房事务繁杂,关乎军国要务,你初入其间,多看多学,谨慎行事。遇有不明,可多请教李阁老(一位较为持重的老臣)。”
“臣,谨遵陛下教诲。”
退出养心殿,自有内侍引着他前往南书房。那是一座位于乾清宫西侧的不起眼小殿,陈设古朴,却处处透着威严。此时里面已有几位大臣正在低声议事,见到陆明渊进来,目光纷纷投来,意味各异。
有欣赏,如英国公和那位李阁老,对他微微颔首;有审视,如几位他不甚熟悉的部院大臣,目光中带着衡量;也有不易察觉的冷淡与排斥,如一位姓何的尚书,只是瞥了他一眼,便继续低头看手中的文书。
陆明渊不动声色,一一恭敬见礼,然后安静地走到末座,拿起今日需要处理的奏章副本,默默翻阅起来,并不多言。
南书房的工作果然如皇帝所言,极其繁重。各地报来的灾情、军情、政务,都需要先在此处初步阅览、筛选、拟出处理意见,再呈送皇帝御览。奏章中字里行间,都可能藏着无数的信息、请托乃至陷阱。
陆明渊打起十二分精神,凭借其过目不忘之能、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在翰林院打下的扎实功底,很快便上手。他拟写的条陈,往往能抓住要害,言辞精准,建议中肯,连李阁老看了,都偶尔会抚须点头。
但他也很快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一些关于敏感事务(如清算瑞王余党、边境防务调整)的奏章,常常“恰好”被分到他这里,意见提得轻了,显得无能;提得重了,容易得罪人,甚至被扣上“挟私报复”或“激进误国”的帽子。那位何尚书,便时常对他的意见提出“商榷”,言语温和,却句句带刺。
这日,议事间隙,何尚书端着茶盏,状似无意地对英国公道:“国公爷,如今陆侍讲入值,我南书房真是人才济济啊。只是陆侍讲毕竟年轻,于地方政务、军旅之事见识尚浅,有些条陈,是否……稍显锐进了些?还需多多磨砺才是啊。”
英国公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明渊才思敏捷,多看多学,日后必成大器。”
李阁老也淡淡道:“明渊之才,老夫看来,足可胜任。何尚书若觉其条陈不妥,具体指出便是,也好让年轻人学习改进。”
何尚书碰了个软钉子,面色不变,笑了笑便岔开了话题。
陆明渊心中冷笑,知道这是来自旧有利益集团的排挤和试探。他根基太浅,骤然升高,必然引来嫉恨。但他并不畏惧,只是更加谨言慎行,每一份条陈都做得滴水不漏,让人难以抓到错处。
与此同时,陆府(皇帝赐下了一座五进的宅邸,比之前的小院气派了许多)之内,苏棠的日子也并不轻松。
一品诰命夫人的身份,让她正式进入了京城顶级贵妇的社交圈。每日递来的请柬络绎不绝,赏花、听戏、茶会……各式各样的邀约,看似风光,实则暗藏机锋。
许多贵妇对她这个“骤然显贵”的寒门女子充满了好奇,更多的是嫉妒和轻视。言语间的试探、攀比、乃至暗讽,从未停止。
“陆夫人真是好福气,陆大人年纪轻轻便简在帝心,将来封侯拜相也未可知呢。”
“听闻夫人医术通神,连太后和陛下的沉疴都能妙手回春,不知师承哪位神医啊?”
“夫人这身料子倒是时兴,是江南新到的云锦吧?只是这颜色,似乎稍显轻佻了些,不太符合诰命夫人的身份呢……”
苏棠对此一律以不变应万变。态度不卑不亢,言语简洁得体,对于涉及医术来源和出身的问题,便以“家传浅薄,不敢称神”、“侥幸而已”等话轻轻带过。她虽不喜应酬,但也知道这是获取信息、建立人脉的必要途径。她冷眼观察着这些贵妇背后的家族关联、利益纠葛,从中筛选出可能有用或需要警惕的对象。
期间,她也再次入宫为皇帝诊视过几次。皇帝的病情逐渐稳定,但余毒难清,身体依旧虚弱,需要长期调理。每次入宫,皇后对她的态度都极为亲和,甚至带着几分依赖,赏赐不断。太后也召见过她一次,态度比之前缓和了许多,但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里,探究之意从未减少。
这日,苏棠从宫中回来,神色间带着一丝疲惫,却对陆明渊道:“今日在宫中,遇到一位老嬷嬷,是负责整理旧时衣冠库的。她见我面善,闲聊时提起,说二十多年前,宫中确有一位医术极精的女官,尤其擅长解毒和外伤,后来……似乎因卷入某桩旧事,被贬去了浣衣局,没多久就病故了。”
陆明渊心中一动:“可问出姓名?与天理教有无关联?”
苏棠摇头:“那老嬷嬷口风很紧,只说了这些便不肯再多言,似乎有所顾忌。但我感觉,她并非无意提起。”
又是一个模糊的线索!指向宫中,指向一位精通医术的女官!
“还有,”苏棠顿了顿,语气微冷,“今日茶会上,定国公夫人(定国公已下狱,但其家眷尚未被牵连)称病未来,但其妹,也就是吏部右侍郎的夫人,话里话外,都在打探陛下病情,以及……瑞王一案会牵连多广。似乎想探我们的口风,甚至有意求和。”
陆明渊冷哼一声:“树倒猢狲散,如今知道怕了?秋狝刺杀,陛下中毒,他们可是‘功不可没’!此事陛下必有圣断,我们无需理会。”
夫妻二人交换着彼此得到的信息,朝堂的明争暗斗,宫闱的隐秘线索,家族的试探求和……种种纷繁复杂的局势,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他们笼罩其中。
他们看似风光无限,圣眷正浓,实则如履薄冰,四周强敌环伺,暗箭难防。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后和怨夫破镜重圆了(糖罐本罐) [穿越重生] 《重生后和怨夫破镜重圆了》作者:糖罐本罐【完结】晋江VIP2025-10-31完结总书评数:772 当前被收藏...
-
穿成大清第一废后(清酒满壶) [BG同人] 《(历史同人)穿成大清第一废后》作者:清酒满壶【完结】晋江VIP2025-10-29完结总书评数:679 当前被收藏数...